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中无人机,代码为688297[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晓军,注册地址为成都高新西区西芯大道四号[13] - 董事会秘书为杨萍,证券事务代表为巨美娜,联系电话为028 - 60236682[1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5] 审计与督导信息 -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杨益明、朱永[18] - 中信建投证券和中航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持续督导期间均为2022年6月29日至2025年12月31日[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91.61万元,未实现盈利[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463,640,522.41元[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5] - 2024年营业收入6.8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28%[20][23][34][76][86][9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1.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82%[20][23][34][8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8.98%[20][23][87][88][89][107] - 2024年末总资产87.29亿元,较期初余额上升18.56%[20][24][3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6.86亿元,同比减少2.75%[20][24][3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较上年减少117.78%[21][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4%,较上年减少6.15个百分点[21][2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9.12%,较上年同期增加32.64个百分点[21][25][6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3.1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3.32万元[27]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070.73万元[29]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59.32万元,同比下降121.88%[34] - 营业成本46564.37万元,同比下降78.43%,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基本一致[87][88][90] - 销售费用2388.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7%,因展览及市场推广费用上升[87][88][89][104] - 管理费用10857.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8%,因生产规模扩大员工数量增加[87][88][89][104] - 研发费用20867.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8%,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制任务增多[87][88][89][104][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398.1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3.73%,因2023年赎回收益凭证,本期购买长期资产[87][88][89][10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0626.23万元,因2024年和2023年利润分配金额不同[90][108] - 财务费用本期 -59,900,105.82元,受银行市场利率调整影响,利息收入下降[104][10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4,667,133,411.08元,占总资产53.47%,较上期减少0.55%[110]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464,898,108.43元,占总资产5.33%,较上期减少65.95%[110]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2,619,544,727.13元,占总资产30.01%,较上期增加164.95%[110]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1,748,366,745.42元,占总资产20.03%,较上期增加71.03%[111]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416,264,785.04元,占总资产4.77%,较上期增加411.85%[111]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为3,347,233.22元,占总资产0.04%,较上期减少95.96%[111] - 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76.33%,较上年减少6.79个百分点;人工成本占比2.04%,增加0.88个百分点;制造费用占比21.63%,增加5.91个百分点[97][9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6,022.9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96.35%,其中关联方销售额57,756.97万元,占84.29%[9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71,829.5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1.6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93,643.23万元,占39.07%[103] - 报告期内对中航工业集团下属单位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84.29%,较上年下降,客户A、客户C为新增前5名客户[102] - 公司主营业务均为境内收入,销售模式以直接销售为主,受市场需求影响收入下降[94]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208,678,839.14元,较上年度172,629,266.50元增长20.88%;资本化研发投入59,407,852.34元,上年度为0;研发投入合计268,086,691.48元,较上年度172,629,266.50元增长55.30%[65]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12%,较上年度6.48%增加32.6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22.16%,较上年度0.00%增加22.16个百分点[65]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增加是因为研制任务增多[66]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增加是因为公司自主研发的A、B、C、D项目达到资本化条件[67] - 2023年度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7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19亿元(含税)[183] - 2024年度拟定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股本[184]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84]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3,916,050.03元,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463,640,522.41元[18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357,075,004.85元,累计回购并注销金额为0元,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累计金额为357,075,004.85元[187][188]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金额为206,284,473.11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73.10%[188]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629,824,937.17元,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10.29%[188] 业务线发展情况 - 2024年六型七机实现首飞,推出多型1000kg以下级无人机,产品谱系覆盖10公斤级到6吨级[34] - 公司推进无人机产业基地能力布局,形成年产200架的生产能力[35] - 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通过预验收,北京低成本协同创新中心完成挂牌[35] - 获批省级无人机中试平台,与多家单位合作共建多个实验室,设立工程师实践基地[35] - 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一期建成,总装、试飞、交付能力全面达产,产能大幅提升[35] - 公司主要产品翼龙系列无人机实现从10公斤级到6吨级量级全覆盖[38] - 公司基本形成年产200架无人机的能力[41] - 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出口十余个国家,是我国军贸无人机出口主力型号[48] - 公司成功中标四个国债项目,民用市场份额持续扩大[48] - 公司完成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大型无人机应急通信实战演练[48] - 报告期内,翼龙 - 1E、翼龙 - 1G、翼龙 - 2D无人机完成鉴定,翼龙 - X无人机完成首飞[54] - 1000kg以下级系列无人机产品进一步成熟,形成全场景谱系化产品布局[54] - 公司编制的1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49] - 翼龙 - 2D无人机系统研制项目完成鉴定,翼龙 - X无人机系统研制项目完成首飞,翼龙 - 2人工影响天气型无人机系统研制项目完成鉴定[68] - 翼龙 - 2人子机研制项目、反潜巡逻无人机系统研制项目、某发展型无人机系统研制项目、预警型无人机系统研制项目等多个项目在研[68][69] - 公司将翼龙 - 2无人机系统延寿至数万飞行小时/数十年[61] - 翼龙系列无人机用户遍及十余个国家,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场稳步发展[73] - 公司初步构建牵引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核心能力,包括市场开拓、快速研发等能力[73] - 公司具备总装调试等生产能力,有完整生产线,构建“1+N”试飞基地布局[74] - 公司遵循服务理念,形成体系化精准保障能力,能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74] - 公司具有飞行服务队伍,形成飞行服务网络,建立试飞安全管理体系[75] - 公司组建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编制的一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75] - 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685,242,333.64元,较上年下降74.28%,毛利率32.05%,上升13.10个百分点[92][93]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5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价值总额将达135.9亿美元,2034年前以4.8%的复合增长率递增至200亿美元[43] - 202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约40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44] - 2025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555亿元,整机制造和服务市场规模达328亿元,应用场景市场规模达655亿元[44] - 我国工业级无人机主要应用市场中,农林植保、电力巡检、测绘、安防等领域市场规模占比超70%[46] - 中国支撑全球70%-80%的民用无人机市场[51] - 2018 - 2027年中空长航时及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十年总产值430.50亿美元,约占军用无人机市场48%份额[115] - 2023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中农林植保占比20.9%,地理测绘占比30.2%,快递物流占比17.2%[123] - 预计2025年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766.8亿元,其中农林植保约160.3亿元,地图测绘约231.6亿元,巡逻巡检约69亿元,快递物流约131亿元[123] - 2018 - 2020年工业无人机行业CR3为4.47%、6.38%、4.43%[124] - 2021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06亿元,到2025年将达到276亿元[127] - 2021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应急领域市场规模达23.98亿元,较2020年增加10.37亿元,同比增长76.19%[127] - 2024年中央财政增发10000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127] - 目前13个国家无人机发展试验区中有2个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区[128] - 中国民航局计划到2025年对所有送货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和要求实现标准化[128] - 顺丰、京东、美团、菜鸟等无人机物流模式已在10余个省市开展业务[128] - 未来军用无人机飞行高度将达距地表30 - 120km的临近空间[118] - 工业无人机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76.82%,预计2024年我国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448.55亿元[130] 核心技术与专利情况 - 公司掌握33项核心技术,涉及无人机多方面[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28项、外观专利6项[56]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5项、外观设计1项[56] - 公司掌握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总体设计核心技术,提升短距起降等能力[57] - 公司掌握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结构综合设计技术,提升平台适应能力[57] - 公司开发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全复材结构设计技术,提升使用和维护性能[57] - 公司掌握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防除冰技术,保障飞行安全[57] - 公司研发飞机结构布局快速设计及评估技术,缩短结构设计周期[57] - 公司实现大型无人机复合材料机翼整体油箱设计制造技术,减轻机身重量[57] - 公司取得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飞机管理系统综合设计技术,实现高效协同[58] - 公司取得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任务系统综合设计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58] - 公司研发任务载荷快速集成技术,扩展无人机任务领域[58] - 公司研发“机 - 站 - 链”系统综合设计及试验技术,提升平台系统贡献度[58] - 公司研发无人机精确油量测量技术,提升飞机机翼上翘变形情况下油测精度,为相关控制提供高精度和可靠性油测输入[59] - 公司研发数据链综合管理及协同数据分发技术,对不同类型和用途数据链综合管理,提升链路系统智能化水平[60] - 公司受让取得无人机智能飞控及导航技术体系,能对不同场景上千种故障模式自主智能处理[59] - 公司研发智能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实现对目标高帧率实时跟踪、长时间锁定等先进侦察能力[59] - 公司受让取得无人机故障诊断技术,形成智能保障系统,利于提升无人机系统可靠性[59] - 公司研发先进无人机三级指控体系技术,构建三级指挥控制网络体系,在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59] - 公司研发
中无人机(68829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