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下跌7.1%,至人民币12.526亿元[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2010万元,2023年为溢利人民币8780万元[4] - 2024年每股亏损人民币0.014元,2023年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060元[4] - 2024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5059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5.63541亿元[5]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7.0202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85434亿元[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42.5047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43.74546亿元[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7.4346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6.62387亿元[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1.557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1.49136亿元[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7.6847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8.71259亿元[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93.7848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93.9858亿元[7]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2.52612亿元,2023年为13.48975亿元,同比下降7.13%[11] - 2024年利息及投资收入为5202.9万元,2023年为7386.2万元,同比下降29.56%[1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86916亿元,2023年为1.81938亿元,同比上升2.73%[15] - 2024年税项支出为8211.9万元,2023年为8216.4万元,同比下降0.06%[15] - 2024年公司总员工成本为2.38417亿元,2023年为2.36632亿元,同比上升0.75%[16] - 2024年公司亏损2010.5万元,2023年盈利8776.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18]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64876亿元,2023年为1.85316亿元,同比下降11.03%[19]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9.55314亿元,2023年为9.59356亿元,同比下降0.42%[21] - 2024年公司未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同样未派付或宣派[17]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526亿元,较2023年的13.49亿元减少7.1%;销售所得款总额为27.823亿元,较上年度的31.541亿元下跌11.8% [30] - 2024年下半年销售所得款同比下跌12.1%,上半年下跌11.5% [30] - 2024年公司毛利为7.02亿元,较上年度的7.854亿元下跌10.6%;毛利率按销售所得款总额计算由2023年的24.9%上升至25.2%,按收入计算为56.0%,2023年为58.2%;平均特许专柜扣率由上年度的19.7%下降至19.5% [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010万元,2023年则为溢利约8780万元 [32]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北人集团溢利按年下跌25.4%至约1.38亿元 [32]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及政府补贴分别减少2180万元及930万元 [32] - 2024年公司录得除税前经营亏损(未计及应占联营公司及一间合资企业溢利)为6180万元,2023年则为溢利2150万元 [3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为5.783亿元,较上年度6.121亿元减少5.5%,占销售所得款项总额百分比由去年的19.4%升至20.8%[33] - 2024年一般行政开支为2.55亿元,较2023年的2.613亿元按年减少2.4%,主要因维修保养费用减少420万元[34] - 2024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2.049亿元,较2023年的2.084亿元按年减少1.7%,全职员工总数从2023年末的1172名减至2024年末的1078名[35]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2.043亿元,按年下跌6.1%[36] - 2024年利息及投资收入为5200万元,按年下降29.6%[37] - 2024年银行借贷利息为1.176亿元(2023年:1.242亿元),租赁负债利息为6930万元(2023年:5770万元)[38]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3.581亿元,较2023年的4.343亿元减少17.5%,净负债从2023年末约4.054亿元减至2024年末约1.968亿元[39]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29.533亿元(2023年末:28.236亿元),其中7050万元等值港元存放于香港,约96.6%为人民币,3.4%为美元[39] - 2024年末负债与权益比率由去年的34.9%降至34.5%,有抵押十五年期融资项下已提取未偿还贷款余额为32.38亿元(2023年末:32.78亿元)[40] - 2024年末若干位于中国的物业等账面价值约为50.47亿元(2023年末:52亿元)已抵押获银行贷款额度33亿元,未偿还银行贷款余额为32.38亿元(2023年末:32.78亿元)[42] - 公司应占北人集团溢利净额由2023年的1.85亿元减少25.4%至1.38亿元[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人民币204.9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08.4百万元[65] - 公司决定不宣派2024年度股息,2023年也无股息[6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久光中心2024年销售所得款按年下跌5.1%至2.943亿元,总收入按年上升4.3%至3.257亿元[47] - 上海久光中心日均客流量较上年度增加9.9%至约34300人次,逗留购买比率上升0.9个百分点至76.2%,平均每宗交易额由195元降至175元[47] - 上海久光中心东座及西座办公楼年末出租率分别达约63%及16%,实现租金收入约3800万元[47] - 上海久光2024年日均客流量比去年减少9.5%至46700人次,逗留购买比率按年上升2.9个百分点至39.9%[49] - 上海久光平均每宗交易额下降4.1%至374元,销售所得款总额按年减少8.3%至17.77亿元,平均特许专柜扣率减少0.4个百分点至约22.5%[49] - 苏州久光2024年销售所得款总额按年下跌19.9%至7.045亿元,日均客流量按年增加11.8%至约15200人次[50] - 苏州久光逗留购买比率和平均每宗交易额按年分别下跌6.9个百分点及13.1%至48.6%及403元,平均特许专柜扣率微跌0.1个百分点至15.2%[50] - 大连及沈阳商用物业2024年继续空置,维修保养成本现金流出总额约1700万元[51] - 上海长宁“鲜品馆”于2024年3月停止运营[52] 公司业务经营与战略 - 公司经营活动归属单一经营分部,专注于中国经营百货店、零售及相关业务以及物业投资[12] - 公司将继续推进上海久光中心两座办公楼的招租力度以增加现金流[64] - 公司将加强数字化建设,结合线上线下优势吸引年轻消费者[58] - 公司将优化商户及商品组合,引进更多环保和个性化品牌[60] - 公司将完善会员计划,通过AI技术为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6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已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惟主席及首席执行官之职能未作区分[66] 公司审核与公告相关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70] - 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已由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核对,其工作不构成保证聘约,未发表保证[71]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雇用1078名员工,其中1072人驻中国内地,6人驻香港[65]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行为[69] 股东大会与股份过户 - 为确定出席2025年5月26日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股东名单,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至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2025年5月2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68]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刘銮鸿等7人[73] 应收账款评估情况 - 公司认为应收账款自2019年首次作出全额坏账拨备至2023年12月31日确实无法收回[55] - 核数师同意公司对该应收账项于2023年12月31日确实无法收回的评估,不再对2023年综合财务状况报表发表保留意见,但就2024年及2023年数据的可比性发表保留结论[56] 联营公司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确认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为2.307亿元,对联营公司的投资账面价值为37.018亿元;属于北人集团的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为2.301亿元,对其投资账面价值为36.977亿元[23] - 2019年公司就债务人欠北人集团的应收账款确认全额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对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亏损、拥有人应占亏损及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的影响分别为8.124亿元、4.874亿元及3.25亿元[23]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中国GDP增长率为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2% [28] 活动相关 - 2025年春季,上海久光中心所处的静安区举行了静安花朝节[59]
利福中国(02136)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