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ct Biopharma (CNTB)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CNTBnect Biopharma (CNTB)2025-03-31 21:04

哮喘和COPD疾病现状 - 美国约2300万成年人和500万儿童患哮喘,全球2019年约2.62亿人患病,45.5万人死亡;美国约1420万成年人患COPD,全球约4.8亿人患病,每年350万人死亡[21][22] - 每年约100万哮喘患者和130万COPD患者前往急诊,哮喘患者中约11%住院,COPD患者中约40%住院[21][22] - 约50%哮喘和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四周内治疗失败,哮喘患者约20%、COPD患者约11%需再次急诊或住院[21][22][26] 雷米吉巴特药物相关数据 - 试验中COPD样患者FEV1从第1周开始改善并持续24周,年急性发作率平均降低63%[25] - 2023年全球2b期哮喘试验中,雷米吉巴特150mg组第12周FEV1较安慰剂改善140ml(p = 0.005),300mg组改善189ml(p < 0.001)[31] - 2023年哮喘试验中,雷米吉巴特150mg和300mg组第24周ACQ - 6评分较安慰剂分别改善 - 0.44(p < 0.001)和 - 0.33(p < 0.01)[31] - 雷米吉巴特与IL - 4Rα结合复合物第三环平均B因子为53.42,低于度普利尤单抗的133.22,结合更稳定[27] 雷米吉巴特项目计划 - 2024年公司将雷米吉巴特初始制造工艺转移至美国合同制造组织[2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计划启动两项雷米吉巴特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的2期试验[26] 公司与先声药业合作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从与先声药业合作协议中获2100万美元预付款及590万美元开发里程碑款和成本补偿[30] 拉地米吉巴特临床试验情况 - 全球2期试验(CBP - 201 - WW001)在4个国家46个地点开展,共招募226名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年患者[37] - 中国关键试验(CBP - 201 - CN002)纳入330名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年患者,评估300mg拉地米吉巴特每2周一次与安慰剂对比情况[38] 拉地米吉巴特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 - 拉地米吉巴特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为1.8%,结膜炎发生率为3.5%[40] - 拉地米吉巴特治疗患者在第16周后约30%更多患者达到IGA 0/1,约16%更多患者达到EASI - 75[40] - 拉地米吉巴特维持数据积极,每4周一次给药87%患者维持IGA 0/1反应,每2周一次给药76%患者维持,超90%患者维持EASI - 75反应[40] 公司专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超40项已授权美国或外国专利,超50项专利申请在多个国家待审[50] - 拉地米吉巴特物质组成专利家族预计2037年到期,制剂专利家族预计2040年到期[51] - 多数国家专利期限为自首个非临时申请最早申请日起20年,美国专利期限可能调整或延长[52] - 公司提交临时专利申请后,需在12个月内提交相应非临时专利申请[54] - 专利合作条约(PCT)系统允许在原专利申请优先日期12个月内提交单一申请[55] 美国生物制药监管法规 - 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受FDA等多机构严格监管,不遵守规定会受行政或司法制裁[60][61] - IND提交后30天自动生效,除非FDA提出安全问题[62] - 临床研究分三个阶段,分别针对不同目标进行测试[66][71] - 提交NDA或BLA需支付高额申请用户费,除非有豁免[72] - 依据PREA,NDA或BLA需含儿科亚群数据,计划提交营销申请的公司需在60天内提交初始儿科研究计划[73] - FDA在60天内审查NDA或BLA是否完整,标准申请审查时间为10个月,优先审查为6个月,可延长3个月[74] - FDA批准NDA或BLA前会检查生产设施和临床站点[75] - FDA评估后可能发批准信或CRL,收到CRL后申请人可重新提交、撤回申请或要求听证[76] - 产品获批可能有特定适应症限制,FDA可能要求实施REMS或进行上市后研究[77] - 符合条件的产品候选者可申请快速通道计划,有机会优先审查和滚动审查[78][79] - 优先审评中,新分子实体新药申请和原始生物制品许可申请,FDA目标是在60天提交日期后的6个月内对营销申请采取行动,而标准审评为10个月[81] - 孤儿药指在美国影响少于20万患者的疾病或状况的药物或生物制品,或超过20万但开发成本无法从美国销售收回的药物或生物制品[84] - 获得孤儿药指定的产品首次获FDA批准对应疾病或状况后,可获7年孤儿药排他权[85] - 新药申请获批的首个申请人可获美国5年非专利数据排他权,期间FDA不批准或接受基于相同活性成分的简略新药申请或505(b)(2)新药申请,但4年后含专利无效或不侵权证明的申请可提交[93] - 若新临床研究对新药申请或补充申请获批至关重要,可获3年非专利排他权,仅涵盖基于新临床研究获批的条件[94] - 若应FDA书面请求开展儿童临床试验,可获额外6个月儿科排他权,附加于现有专利期限或监管排他期[95] - 生物仿制药申请在参考产品首次获FDA许可4年后才可提交,批准在12年后才生效,12年排他期内,含自身数据的完整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批的竞争产品可上市[97] 欧盟临床试验及药品法规 - 欧盟临床试验须在研究用药品档案和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产品在外国销售需获当地监管机构批准,审批流程和时间各国不同[99] - 2021年12月欧盟HTA法规通过,2022年1月生效,2028年1月13日适用于孤儿药,2030年1月13日适用于其他药品[114] - 欧盟部分国家要求完成临床试验以比较产品成本效益,或监控和控制公司利润[113] - 欧盟临床试验法规(CTR)于2022年1月31日生效,过渡期至2025年1月31日结束,公司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需遵守其要求[169] - 2023年4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修订现有欧盟药品立法提案,若按当前形式通过,将减少数据排他性基线,可能使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更快进入欧盟市场,预计2026年初前不会通过[212] 美国医疗相关法规及政策 - 联邦反回扣法规禁止为诱导或奖励联邦医疗保健计划下的转诊、购买等提供报酬,违反可导致刑事罚款、监禁和强制排除参与联邦医疗保健计划[101] - 2010年3月ACA法案将品牌药制造商向Medicaid支付的最低回扣从15.1%提高到23.1%,并对药企征收年费等[115] - 2013年起实施的Medicare支付削减将持续到2032年,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因疫情暂停[117] - 2022年8月IRA法案实施,2023年起对药价涨幅超通胀的药企征收回扣,2025年起将Medicare Part D年度自付费用上限设为2000美元,2026年起为部分药品设定“最高公平价格”[119] 其他法规及政策 - 2020年1月1日CCPA法案生效,2023年1月1日经CPRA修订,增加隐私和安全义务并提供数据泄露诉讼权利[122] - 《负面清单》涵盖11个行业,清单外领域对中外投资平等对待[129] - 《外国投资法》于2019年3月颁布,2020年1月生效[130] - 《外国投资法实施条例》于2019年12月颁布,2020年1月生效[131] - 《外国投资信息报告办法》于2019年12月颁布,2020年1月生效[13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1993年12月颁布,分别于1999年12月、2004年8月、2005年10月、2013年12月、2018年10月和2024年7月修订[128] 公司人员结构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62名全职员工,其中35人从事研发活动,27人从事一般和行政活动[13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净亏损在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560万美元和6210万美元[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3.454亿美元[1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11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42] - 公司自2012年开始运营,目前仅雷德米基巴特处于临床开发阶段[145] 公司资金需求及融资情况 - 公司需大量额外资金实现目标,现有资金不足以支持产品候选药物通过监管审批[148] - 公司有一份有效的暂搁注册声明,涵盖最多3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发售,其中最多1.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可根据与Leerink Partners LLC和Cantor Fitzgerald & Co的销售协议“按市价”不时发行和出售[157] - 公司未来融资需求取决于临床研究、产品安全性、监管审查等多方面因素[153] - 筹集额外资金可能导致股东大幅稀释,限制公司运营或要求公司放弃技术或产品候选药物的权利[157] 公司合作情况 - 2023年11月21日,公司子公司与先声药业签订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开发和商业化大中华区的雷迪米吉巴特[149] 公司研发决策 - 2023年,公司根据中国政府指导方针,决定为雷迪米吉巴特启动两项新研究以支持药物注册申请[163] 公司临床试验面临的风险 - 临床药物开发过程漫长、昂贵且结果不确定,公司可能产生意外成本、经历延误或无法完成产品候选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162] - 公司可能无法保证临床试验按计划启动、进行或按时完成,多种事件可能导致试验无法成功或及时开展[163] - 公司若无法在需要时以有吸引力的条款筹集资金,可能被迫推迟、限制、减少或终止产品开发或未来商业化努力[155] - 公司大部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存于美国和跨国金融机构,部分存款超过保险限额,若机构倒闭,可能无法及时获取未保险资金[156] - 俄乌战争影响公司在乌克兰及周边地区的临床试验,导致无法获取数据、延迟试验完成和分析[165] - 2022年俄乌战争导致公司在乌克兰的患者招募工作中断[173] - 公司临床试验可能因多种因素延迟或失败,包括患者招募、第三方遵守协议情况、不良事件等,这会增加成本、延缓产品开发和审批、影响销售和营收[166][168] - 公司与主要研究者的财务关系可能引发利益冲突质疑,影响数据完整性和临床试验效用,导致审批延迟或拒绝[167] - 产品候选药物可能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副作用,导致临床试验中断、审批延迟或拒绝、商业潜力受限等[174] - 公司在国际地点开展临床试验,监管机构可能不接受外国试验数据,可能需进行额外试验[179] - 公司公布的临床试验中期、“顶线”或初步数据可能会随更多患者数据的获得而改变,且需经过审计和验证[180] - 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群体规模和性质、疾病严重程度、试验设计等[172][177] - 公司临床试验与其他同类试验竞争,会减少可招募的患者数量和类型[171] - 公司可能通过加速审批途径寻求FDA、NMPA或类似外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若无法获批可能需开展额外临床试验,增加费用并延迟营销批准[185] 公司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 - 公司目前只有一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候选产品rademikibart,公司已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进行开发[191] - 候选产品的成功取决于及时成功招募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获得监管机构批准、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多个因素[193] - 公司基于T细胞调节活性发现和开发候选产品的方法未经证实,可能无法开发出有商业价值的产品[194] - 公司从未提交过NDA或BLA,在准备、提交和处理监管文件方面经验有限[199] - FDA、NMPA和类似外国监管机构的审批过程漫长、耗时且不可预测,公司可能无法获得候选产品的监管批准[200] - 在获得候选产品在美国、中国或其他地区的商业化批准之前,公司或其合作伙伴必须证明产品安全有效[202] - 大量处于开发阶段的药物中,只有小部分能成功完成FDA、NMPA或类似外国监管机构的审批流程并实现商业化[203] - 即使公司最终完成临床试验并获得候选产品的批准,监管机构可能要求开展额外临床试验或实施REMS[204] - 监管机构可能因不同意临床试验设计、无法证明产品安全有效等原因延迟、限制或拒绝批准公司的候选产品[205] - 政府政策和优先事项变化、人员减少、资金短缺或全球健康问题等会影响FDA、NMPA等机构审查和批准新产品的能力,进而对公司业务产生负面影响[207] - 因COVID - 19疫情,FDA曾多次推迟对国内外制造工厂的检查,若政府长期停摆或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影响监管机构常规活动,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08] - 根据BPCIA,生物类似药申请需在参考产品首次获FDA批准4年后提交,批准需在12年后生效,但公司产品候选药物的12年排他期可能缩短,存在竞争提前的风险[209][210] 公司与第三方合作风险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若第三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未遵守监管要求或未按时完成任务,公司可能无法获得产品候选药物的监管批准或进行商业化[213][214][215] - 公司和第三方承包商需遵守GCP要求,若违反,临床数据可能被视为不可靠,监管机构可能要求进行额外临床试验[214] - 临床研究人员和CRO不是公司员工,公司无法完全控制其投入资源,他们可能与竞争对手有合作,影响公司产品候选药物的开发[215] - 临床站点和CRO有权在公司重大违约等情况下终止协议,公司可能无法与替代方达成合理商业安排,转换或增加站点和CRO会增加成本和时间[216][219] - 美国出口管制法律和经济制裁可能影响CRO在受制裁地区临床试验站点的活动,若公司或第三方承包商违反相关规定,将面临罚款等处罚[217][218] - 公司虽谨慎管理与CRO和临床站点的关系,但不能保证未来不会遇到类似挑战或延误,这些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