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12.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02%[4] - 2024年公司亏损总额为40.79亿元,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61.05亿元[4] - 2024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为39.0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3.45亿元[4]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2.73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为3.04元[4]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86.33亿元,2023年末为315.20亿元[5]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30.48亿元,2023年末为544.09亿元[6]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合计256.91亿元,2023年末为234.45亿元[7]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06.95亿元,2023年末为212.52亿元[8] - 2024年末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327.93亿元,2023年末为364.13亿元[9] - 2024年末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为25.00亿元,2023年末为48.19亿元[9]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1,212,979,955.79元,2023年为30,751,795,719.24元,同比下降约30.9%[10] - 2024年营业总成本为22,863,665,407.91元,2023年为23,312,380,994.84元,同比下降约1.9%[10] - 2024年投资收益为767,342,960.72元,2023年为 - 6,746,124.01元,同比大幅增长[10] - 2024年营业利润为 - 4,170,466,195.40元,2023年为6,069,473,398.51元,同比由盈转亏[11] - 2024年利润总额为 - 4,079,372,098.60元,2023年为6,104,678,526.29元,同比由盈转亏[11] - 2024年净利润为 - 4,043,737,161.89元,2023年为5,117,523,661.60元,同比由盈转亏[11]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131,366,087.42元,2023年为 - 244,767.34元,亏损扩大[12]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4,175,103,249.31元,2023年为5,117,278,894.26元,同比由盈转亏[1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2.7307元/股,2023年为3.0385元/股,同比下降[13]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 2.7307元/股,2023年为3.0385元/股,同比下降[13]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合计212.13亿元,成本198.52亿元;上年307.52亿元,成本206.34亿元[4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 - 11.20%,基本每股收益 - 2.73元/股[4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1298亿元,净亏损40.437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9.0488亿元,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滑[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收入212.1298亿元,较上年同期307.5180亿元减少95.3882亿元,降幅31.02%[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发生成本198.5162亿元,较上年同期206.3380亿元减少7.8217亿元,降幅3.79%[65] - 2024年集团毛利1361.36百万元,较上年减少8756.64百万元,降幅86.55%,综合毛利率6.42%,较上年下降26.48个百分点[67] - 2024年集团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904.88百万元,上年净利润4345.03百万元[76]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54.58百万元,较上年减少12616.91百万元,降幅87.79%[78] - 2024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9500.03百万元,较上年增加2351.76百万元,增幅32.90%[79] - 2024年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494.51百万元,2023年末为11867.23百万元[83] - 2024年末集团资本负债比率30.55%,2023年末为21.87%[83] - 2024年末集团存货周转率4.74次,周转天数76.01天,2023年末分别为4.99次和72.13天[8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286.3284亿元,流动负债为256.9149亿元[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为29.4134亿元,较2023年减少51.3377亿元;流动比率为111.45%,较2023年减少22.99个百分点[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现金为61.6844亿元[87]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因本年度电气设备业务销量大增且对外交易收入占集团收入合计比重超10%,将该业务从“其他”分部细分并单独列报为“电气设备”分部[18]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合计212.13亿元,其中多晶硅77.62亿元、风能及光伏电站建设147.78亿元、风能及光伏电站运营23.50亿元、电气设备43.96亿元、其他8.53亿元,分部间抵消 - 89.26亿元[19] - 2024年度公司分部毛利合计13.61亿元,其中多晶硅 - 23.83亿元、风能及光伏电站建设17.12亿元、风能及光伏电站运营12.39亿元、电气设备6.45亿元、其他1.48亿元[19] - 2024年度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合计6523.72万元,其中多晶硅1664.82万元、风能及光伏电站建设4850.36万元[19] - 2024年度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合计587.83万元,其中多晶硅 - 4888.73万元、风能及光伏电站建设6320.43万元等[19] - 2024年度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合计 - 34.16亿元,其中多晶硅 - 25.13亿元、风能及光伏电站建设 - 1.52亿元等[19] - 2024年度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合计29.88亿元,其中多晶硅19.37亿元、风能及光伏电站建设5137.75万元等[19] - 2024年度公司利润总额合计 - 40.79亿元,其中多晶硅 - 49.24亿元、风能及光伏电站建设26.08亿元等[19]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07.52亿元,其中多晶硅业务收入195.48亿元,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业务收入83.45亿元[20] - 2023年度公司分部毛利为101.18亿元,其中多晶硅业务毛利70.06亿元,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业务毛利11.52亿元[20] - 2023年度公司利润总额为61.05亿元,其中多晶硅业务利润总额56.04亿元,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业务利润总额11.28亿元[20] - 公司资产总额为859.29亿元,其中多晶硅业务资产总额558.63亿元,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业务资产总额233.69亿元[20] - 公司负债总额为446.98亿元,其中多晶硅业务负债总额187.89亿元,风能、光伏电站建设业务负债总额121.78亿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多晶硅板块实现收入77.5001亿元,较上年同期195.1813亿元减少117.6812亿元,降幅60.29%[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实现收入74.5720亿元,较上年同期62.6805亿元增加11.8916亿元,增幅18.97%[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实现收入23.4970亿元,较上年同期22.1300亿元增加1.3670亿元,增幅6.18%[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电气设备板块实现收入30.5297亿元,较上年同期20.9368亿元增加9.5928亿元,增幅45.82%[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多晶硅板块发生成本101.3318亿元,较上年同期125.1189亿元减少23.7871亿元,降幅19.01%[65] - 2024年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成本5744.85百万元,较上年增加628.96百万元,增幅12.29%[66] - 2024年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成本1110.95百万元,较上年增加191.43百万元,增幅20.82%[66] - 2024年电气设备板块成本2407.71百万元,较上年增加717.37百万元,增幅42.44%[66] 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17]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可比期间财报,2023年营业成本调整前为204.65亿元,调整金额为1.68亿元,调整后为206.34亿元;销售费用调整前为7.36亿元,调整金额为 - 1.68亿元,调整后为5.68亿元[17] 市场环境及行业数据 - 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17%,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45] - 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45][46] - 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47] - 2025 - 2027年支撑中国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48] - 2024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184.51万吨,同比增加25.43%,致密料均价从年初5.81万元/吨(含税)下跌至年底3.65万元/吨(含税)[49] - 2024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427GW,同比增长20.63%,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49GW,同比增长14.6%[5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50GW,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50] - 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277GW,同比增长约28%,累计装机容量约887GW[50] - 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79GW,同比增长约5%,累计装机容量约521GW[50] - 2024 - 2030年,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新增超5520GW,到2030年光伏和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95%[96]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3.84万元/吨(不含税),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0%,产量19.88万吨,销量19.92万吨[52] -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动超5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约3GW[5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实现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约3.5GW,非限电损失同比降低16%[54] - 2024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全年出货量超20GW,其中海外市场出货量超7GW,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20%[55] - 2024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实现大型央企、国企的30余个标段中标入围,中标率和中标容量位居前列[55] - 2024年6月及2025年1月,公司通过增资和受让股权方式分别持有准能投资、准东能源49%股权[56] - 准能投资的新疆准东五彩湾2×660MW火电厂于2025年1月正式投产发电[56] - 准东能源的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660MW坑口火力发电站项目于2019年建成投运[56] - 公司在多晶硅生产关键环节开展科技创新及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电子二级以上产品占比[57] - 2024年公司获授权专利126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拥有国内授权专利880件、国际专利7件,累计参加已发布的标准编制172项[59] - 2024年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环保事故及事件[60] - 报告期公司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参与人员超十万人次,组织各类应急演练参与人员近五万人次[61] 公司资金往来及资产情况 - 来自境内(不含香港)的收入为191.66亿元,上年为297.48亿元;来自境外的收入为20.47亿元,上年为10.04亿元[21] - 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89亿元,年初为5.89亿元;商业承兑汇票余额为6.12亿元,年初为0.30亿元[22] - 年末已用于质押的应收票据金额为2.25亿元,均为银行承兑汇票[23] - 年末应收账款账面
新特能源(01799)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