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132,584千港元,较2023年的23,843千港元大幅增长[3] - 2024年毛利为40,217千港元,2023年为9,385千港元[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1,928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3,935千港元[3]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7,105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4,041千港元[3] - 2024年全面亏损总额为38,196千港元,2023年为53,396千港元[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43港仙,2023年为亏损0.10港仙[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283,992千港元,2023年为1,328,839千港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801,867千港元,2023年为890,248千港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30,459千港元,2023年约为325,691千港元[5] - 2024年营业额约132,580,000港元,较2023年约23,840,000港元增加约456%[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276万港元,较2023年的4647万港元有所下降[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8.0187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11.3233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5%,较2023年的3.0%有所下降[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拨备之资本承担总额约3.9881亿港元,较2023年的4.6595亿港元有所下降[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或然负债约1.556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1.6499亿港元),较2023年略有上升[58]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盈利1711万港元,2023年亏损404万港元[39]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物业收益122,322千港元,2023年为13,018千港元;2024年物业管理收入8,850千港元,2023年为8,339千港元[32] - 2024年租金收入总额1,412千港元,2023年为2,486千港元;2024年收益总额132,584千港元,2023年为23,843千港元[32]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254千港元,2023年为282千港元;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413千港元,2023年为329千港元[32] - 2024年租赁负债之利息69千港元,2023年为32千港元;2024年一名主要股东贷款之利息150千港元,2023年为109千港元[33] - 2024年承兑票据之利息947千港元,2023年为565千港元;2024年财务费用1,166千港元,2023年为706千港元[33]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20,273千港元,2023年为17,156千港元[34] - 2024年已出售物业成本为88,004千港元,2023年为9,821千港元[3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4,823千港元,2023年为106千港元[37]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6,571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37] - 2024年中国土地增值税为4,494千港元,2023年为513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亚湾东方新天地大厦商场及停车场租金收入约141万港元,2023年约为249万港元[46] - 2024年汕尾金宝城项目物业销售约1.2232亿港元,2023年约为1302万港元;2024年底已收取预售款约5226万港元,2023年底约为1.1355亿港元[47] 公司业务项目情况 - 公司有一个可报告分部,即中国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无经营分部资料呈列[30] - 金丽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30,000平方米,分两期开发[44] - 2013年1月公司收购唐山曹妃甸99.99%股权,支付代价约9249万元,卖方未缴个税,公司尚余1200万元代价未支付[45] - 2013年12月公司与绿地香港联合发展上海合庆项目,完成后双方各持50%权益[50] - 2025年1月公司就合庆项目合作协议下股东贷款起诉,索偿约1.239亿元(约1.342亿港元)及利息和诉讼费[51] - 唐海县项目所在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公司需修改原规划并与政府商讨整体规划[45] - 红海湾项目暂停开发,公司正重新评估定位,视情况开展发展[47] - 2020年承建商向公司就红海湾项目索赔约4850万元,公司2020年底计提拨备约1400万元(约1580万港元)[48] - 2023年底中级法院判决公司向承建商支付约1850万元(约2030万港元),公司上诉[49] - 2024年底高级法院判决公司向承建商支付约1670万元(约1810万港元),公司申请再审[49] 公司运营相关情况 - 主要股东确认将提供财务支援,涉及约930,732千港元款项直至公司能偿还[11] - 公司采纳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4][17][19][21][23][25] - 公司未提早采纳部分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预计未来采纳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26][27] - 2024年初步全年业绩公布财务资料摘取自财务报表,2024年财报核数师报告待出具[28] - 2024年和2023年无个别客户与公司交易占超集团收益的10%[31] - 2024年3月1日,公司3家全资附属公司与关联方大中华国际订立物业租赁协议,月租分别为2.8万元、4.36万元和9.3万元人民币,协议2025年3月31日届满[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抵押其任何资产,与2023年情况相同[59] - 2024年12月31日,不计及董事,集团聘用81名雇员,较2023年的62名有所增加,相关员工成本约1852万港元,较2023年的1579万港元有所增加[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62] - 杨利女士自2025年2月16日起辞任公司秘书,公司将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6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全年业绩[65] - 公司持有成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50%股本权益[6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一间联营公司贷款约1.25767亿港元,已扣除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约560.3万港元[69] - 公司仅能获取有关该等联营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财务资料[69] - 公司将由2025年6月3日起至2025年6月6日止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2] - 为确定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之权利,所有股票及已填妥过户表格须最迟于2025年6月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72] 贸易款项数据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844千港元,2023年为1,049千港元[40]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5,311千港元,2023年为45,357千港元[42]
大中华控股(00021)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