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顺控股(08203) - 2024 - 年度业绩
08203凯顺控股(08203)2025-04-01 06: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12283千港元,2023年为298941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35570千港元,2023年为79304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1393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27981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53港仙,2023年为亏损5.51港仙[6] - 2024年公司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13229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31837千港元[7]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43448千港元,2023年为323015千港元[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397547千港元,2023年为203132千港元[8]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647052千港元,2023年为423750千港元[8] - 2024年公司净负债为17949千港元,2023年为31178千港元[9]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亏损38995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50616千港元[9]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112283千港元,2023年为298941千港元[24] - 2024年投资及其他收益为3715千港元,2023年为24599千港元[25]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2668千港元,2023年为 - 23291千港元[26] - 2024年融资成本为21449千港元,2023年为21579千港元[27]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3028千港元,2023年为 - 3750千港元[27] - 2024年年度溢利为8878千港元,2023年为 - 31890千港元[31] - 2024年及2023年公司均无派付或宣派股息[30] - 2024年及2023年公司均无有潜在摊薄影响的普通股,未呈列每股摊薄盈利/(亏损)[32]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123,996千港元,2023年为118,438千港元;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3,638千港元,2023年为11,255千港元[33][35]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入为1,112,283千港元,2023年为298,941千港元[38][39] - 2024年综合资产总额为740,995千港元,2023年为526,147千港元;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758,944千港元,2023年为557,325千港元[3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综合总额为334,212千港元,2023年为314,493千港元[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为11.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2.1%(2023年约2.989亿港元),主要因煤炭生产和销售产生的收入由2023年约792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10.018亿港元[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毛利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71.0%至约13,560万港元(2023年约7,930万港元),但毛利率有所下降[92] - 公司投资及其他收入由2023年约2,460万港元下跌至2024年约370万港元,因2024年不再确认任何灭火工程煤炭服务收入[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为8,070万港元(2023年9,080万港元),因控制成本费用下跌[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融资成本维持相对稳定,约为2,140万港元(2023年约2,160万港元)[92] - 公司2024年录得年内收益约1,140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2,80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约为1,160万港元(2023年全面亏损约3,530万港元)[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1,140万港元,公平值亏损约为430万港元(2023年亏损130万港元)[9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7080万港元,2023年约为990万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约为2.495亿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06,2023年为0.09[9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雇员为107名,2023年为115名[100] - 本年度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3080万港元,2023年约为2320万港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583,415,844股每股面值0.1港元之股份,与2023年相同[107]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及库存股份[11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持有库存股份[11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煤炭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001765千港元,2023年为79175千港元[24] - 2024年开采煤炭业务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1,104,180千港元,2023年为291,983千港元[38][39] - 2024年咨询及媒体服务业务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8,090千港元,2023年为6,838千港元[38][39] - 2024年企业及投资业务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13千港元,2023年为120千港元[38][39] - 2024年开采煤炭业务分部客户a收入为175,188千港元,客户e收入为150,549千港元,客户f收入为142,470千港元[40] - 2023年开采煤炭业务分部客户b收入为79,801千港元,客户c收入为59,937千港元,客户d收入为29,227千港元,客户e收入为29,002千港元[40] - 滕州凯源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881万港元[58] - 2024年公司累计煤炭贸易销售收入约6752万港元[64] - 2024年星亮矿业工程煤销售收入达10.06亿港元[76] - 2024年乔伊尔项目累计合作分成收益约315万港元[81] - 2024年公关咨询板块总体项目总数增多,每一单成交金额减少且成本增加[87] - 2024年公司信托行政业务总体表现平稳,但面临客户价格敏感度高和运营成本增加的挑战,2025年将探索更广泛业务模式[90] - 2024年公司电竞业务几乎停滞,团队积极寻找出路,若全球电竞产业持续低迷,可能缩减或退出该领域[91] 会计准则相关 - 集团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及修订本[15] - 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后,集团借款分类会计政策变更,但借款分类未变且未进行追溯调整[16]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年度改进—第11册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香港诠释第5号(修订本)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生效时间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厘定[1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对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引入重大变化[20] - 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产生重大影响[22] 公司治理与合规问题 - 2024年12月10日,港交所谴责公司两名执行董事及除吴峥外的独立非执行董事,随后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辞职[42] - 公司董事会违反多项上市规则,包括未设相关委员会和未实现性别多元化[47]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多处不符合GEM上市规则规定[112]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不符合GEM上市规则,应至少由三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公司未能遵守GEM上市规则第17.104条的董事会多元化规定,需在2024年12月31日前委任至少一名其他性别的董事[113] - 自2025年2月6日发布补充公告以来,公开招聘未收到任何女性董事履历,内部招聘女性员工因集团运营复杂性和财务困难拒绝邀请[114] - 公司计划4月底收集候选人履历,5月进行背景检查和面试,5月底完成女性董事委任[116] - 2023年审核委员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他们辞任,公告日期无审核委员会,2024年全年业绩由董事会审阅[120]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寻找董事候选人困难的问题,受负债情况和新上市规则影响[43] - 自2018年以来,公司董事会、香港高管团队及内地员工面临诸多挑战[44] - 公司在新疆的核心采矿业面临无证采矿商竞争,其压低市场价格,破坏公平性[45] - 公司承担合规成本和税收负担,而无证采矿商逃避审查[45] - 公司面临双重压力,影响实现健康利润率[46] - 公司将资金从中国大陆汇回香港总部的过程繁琐、成本高且有监管风险[46] - 2025年公司生存即胜利,将采取成本削减和业务整合措施[47] - 公司正重组精简业务,关闭或出售不盈利和不符合核心战略的子公司[49] - 2025年公司计划开发多元化应用场景,扩充产品线类型与终端用户覆盖范围[84] 行业相关数据 - 2024年新疆煤炭年产能增速约15%,年产量突破5亿吨,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从2020年的7.3%跃升至11%[51] - 2024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同比下降10.0%;实现营业收入5.91万亿元,同比下降5.2%;实现营业成本3.95万亿元,同比下降1.8%[54] - 2023年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7.5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58.39%,煤炭运输占全国铁路货运总量的54.61%[60] - 2024年初国内动力煤价格在900元/吨以上,年末跌破800元/吨,2025年已跌破700元/吨[60] - 截至2025年3月11日,CCTD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参考价为695元/吨,同比下跌221元/吨,跌幅达24.13%[62] - 2025年铁路春运40天内,太原铁路局累计发运煤炭超6200万吨,比2021年的7462万吨下降16.91%[62] - 2024年前11个月蒙古国煤炭预计全年产量接近1亿吨,出口量达8500万吨左右[80] - 2024年前11个月蒙古国外贸商品进出口总额252亿美元,出口额146亿美元,进口额106亿美元,贸易顺差40亿美元[80] - 2024年蒙古国矿产品出口额12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7%[80] 公司资产与设施情况 - 山东凯莱物流基地占地11万平方米,年均装卸量为300万吨[59] - 星亮矿业2022年四季度取得120万吨/年采矿证[69] - 乔伊尔站台占地35000平方米,年均装卸量180万吨[79] 公司债务违约与持续经营问题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2.49505亿港元,负债净额约1794.9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违约偿还应付债券本金4680万港元及应计利息约1175万港元[13] - 公司负债总额达7.59亿港元,未能如期偿还4680万港元应付债券[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违约偿还应付债券本金4680万港元及应计利息约1175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2.49505亿港元和1794.9万港元[122] - 公司违约应付债券本金为4680万港元,应计利息约1175万港元[123][126] - 公司管理层认为自报告期末起将有足够营运资金持续经营至少12个月,综合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24] - 核数师无法就持续经营基准的有效性取得足够审核证据,对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123][124] - 公司管理层与核数师就不发表意见无分歧,并确认及同意该意见[124] - 公司董事认为随着业务扩张,集团能自经营业务产生充足现金流[125] - 公司与债权人就延期偿还债务持续商讨,若成功可改善流动资金[126] - 管理层无法确定仅根据措施能否在下一财政年度撤销不发表意见[126] 公司公告与信息披露 - 公司将适时公布股东周年大会日期[127]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发,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载[128] - 公告将在披露易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至少七天[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