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中材节能,代码603126[18]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20号丽泽SOHO南塔20层,签字会计师为张震、李旭[19]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300400[15] - 公司于2024年7月8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024年7月24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议案,变更注册地址[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3.24亿元,较2023年下降24.21%,主要因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工程板块收入减少[21][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0.24万元,较2023年下降94.70%,主因装备制造板块毛利下降[21][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273.39万元,较2023年下降111.10%,受净利润下降影响[21][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8亿元,较2023年下降175.10%,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减少[21][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2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3.04%[21] - 2024年末总资产51.33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5.52%[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0125元/股,较2023年下降94.68%[2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 0.0209元/股,较2023年下降111.13%[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37%,较2023年下降6.56个百分点[2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62%,较2023年下降6.16个百分点[23] - 公司营业收入本期为23.24亿元,上年同期为30.67亿元,变动比例-24.21%[46] - 公司营业成本本期为19.74亿元,上年同期为24.51亿元,变动比例-19.46%[46] - 公司销售费用本期为4015.08万元,上年同期为3807.59万元,变动比例5.45%[46] - 公司管理费用本期为2.12亿元,上年同期为2.08亿元,变动比例1.66%[46] - 公司财务费用本期为-613.58万元,上年同期为748.79万元,变动比例-181.94%[46] - 公司研发费用本期为1.12亿元,上年同期为1.65亿元,变动比例-32.29%[4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28亿元,上年同期为1.71亿元,变动比例-175.10%[46]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852.88万元,上年同期为6568.63万元,变动比例-112.98%[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8亿元,同比下降175.10%;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85亿元,同比下降112.98%[58]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3040.59万元,较上期增长187.32%;预付款项期末余额2.80亿元,较上期增长93.84%[60]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3.70亿元,较上期下降41.00%;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1048.62万元,较上期下降67.74%[60] - 报告期末,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额为1,035,668,485.93元,同比变动数为1,634,874.17元,变动幅度为0.16%[6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20336280.89元、28755617.84元、38041482.16元[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国际化收入占比达35.26%,同比增长12.44个百分点[30] - 节能环保工程营业收入13.96亿元,毛利率14.91%,同比减少1.42个百分点[49] - 装备制造营业收入6.38亿元,同比下降37.44%,成本同比下降28.06%,毛利率13.72%,同比减少11.25个百分点[49][50][52] - 建筑节能材料营业收入2.55亿元,毛利率18.04%,同比减少5.90个百分点[49] - 境内业务营业收入14.69亿元,同比下降36.36%,毛利率8.65%,同比减少10.05个百分点[49][50] - 境外业务营业收入8.20亿元,同比增长17.14%,毛利率26.19%,同比增加2.32个百分点[49] - 南通万达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0,406.76万元,净利润2,041.88万元[67] -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4,457.94万元,净利润945.91万元[67] - 中材节能(武汉)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5,546.63万元,净利润285.17万元[67] - 中材节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612.00万元,净利润272.35万元[67] 公司业务项目进展 - 境外乌兹绿能低碳项目建设装机容量300MW光伏电站和75MW/75MWh储能系统,总投资额约13.62亿元[31] - 报告期内运营6个BOOT/EMC余热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1.07亿度[32] - 池州年产2000万m²硅酸钙板项目即将投运[33] 公司科研与创新成果 - 报告期末新增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0项,申请PCT专利1项,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4项,荣获科技奖项13项[35]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65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先后主持或参加18项国家标准的制定[40] 公司其他经营指标 - 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23.26%[35] - 全级次企业“两书一协议”签订率达100%[35] - 公司竞聘上岗率33.33%,管理人员“下”的比例达5.83%[35] - 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保持100%,能耗及碳排放指标连续三年下降[36] 行业市场趋势 - 2015至2023年,六大关键清洁能源技术全球市场价值增长近4倍,超7000亿美元,到2035年将增长近3倍达2万亿美元以上[68] - 2023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约35GW,同比增长72%,预计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达138.4GW,2023 - 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0.3%[68] - 2030年各领域绿氢需求总量达500万吨左右,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12万亿元[69] - 2024年中国锅炉市场规模为1515.08亿元,同比增长1.9%,预计2027年达4407亿元[70]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公司将立足主业推动经营业绩回升向好,推进国际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强基固本促进经营管理合规高效[77] - 工程与装备业务优化升级,推行轻资产模式运维服务,搭建智慧运维平台[77] - 池州硅酸钙板建设项目实现投运,开发新产品矩阵,优化营销模式[77] - 聚焦废塑料制油、新型储能和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探索前瞻性业务[77] - 明确海外战略区域为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等市场,拓展海外业务领域[77] - 加强海外属地化公司建设,打造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运营中心[77] - 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推广第四代水泥余热发电技术,研发宽温域余热利用技术[78] - 围绕高端节能装备和低碳硅酸钙板研发构建新优势[78]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行业、汇率、海外经营等风险[80][81][82] - 针对不同风险,公司采取调整经营策略、拓展市场、设置价格调整机制、加强风险管控等措施[80][81][82]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议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84]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85]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85] - 报告期内公司披露4个定期报告和51个临时公告[86]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7日召开,审议9项议案且全部表决通过[88]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7月24日召开,审议1项议案且全部表决通过[89]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11月15日召开,审议1项议案且全部表决通过[89]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12月30日召开,审议2项议案且全部表决通过[89] - 2024年第四届董事会各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如22项、2项、3项、4项等议案内容[99][100]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为8次,其中现场会议4次,通讯方式会议4次[102] - 各位现任董事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8次,均亲自出席8次,通讯方式参加4次,无委托和缺席情况,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4次;离任董事刘习德应参加董事会7次,亲自出席7次,通讯方式参加4次,无委托和缺席情况,出席股东大会3次[101] - 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与投资四个专门委员会,各有对应成员[103] - 2024年11月刘习德因工作原因辞去公司副董事长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相关职务[101][103] - 2025年2月公司选举陈军荣为董事并担任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103]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20项议案[104][105] - 报告期内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各召开1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1项议案[106][107][108] 公司人员持股与薪酬情况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初持股总数为14,500股,年末持股总数为14,500股,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91] - 董事长孟庆林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7.05万元[90] - 董事夏之云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8万元[90] - 董事宋伯庐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5.5万元[90] - 董事、总裁刘鑫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0.17万元[90] - 监事周立珍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4,500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91] - 职工代表监事李岚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2.88万元[91] - 副总裁葛立武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7.34万元[91] - 副总裁魏文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2.73万元[91] - 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639.66万元[91]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经董事会审议批准,董事、监事薪酬由董事会审议后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97] - 2025年3月21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2023年度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及薪酬分配方案议案[97] - 公司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6万元人民币(含税),按月发放[97]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639.66万元[97] 公司人员任职情况 - 刘现肖于2024年3月至8月任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监事[94] - 周立珍自2014年5月起任北京国建易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94] - 夏之云自2022年5月起任中建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95] - 陈军荣于2021年7月至2024年12月任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95] - 陈军荣因工作调整被选举为董事,孟祥俊因工作调整被聘任为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98] - 刘习德、黄剑锋、焦二伟因工作调整分别离任副董事长、解聘副总裁等职务、解聘财务总监[98] 公司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29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606人,合计1,905人[110] - 2024年全级次企业参加培训人员达13,255人次[113] - 公司生产人员899人,销售人员122人,技术人员420人,财务人员52人,行政人员135人,其他人员277人[111] - 公司员工硕士及以上112人,本科626人,大专及以下1,167人[111] 公司利润分配情况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610,5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0.05元(含税),共计现金分配3,052,500.00元[4] - 2024年公司实施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610,5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0.83元,共分配50,671,500元[116] - 本报告期每10股派息0.05元,现金分红3,052,500元,占净利润比率40.15%[119] - 公司已在《公司章程》中制定现金分红政策,报告期内无调整[115] - 公司严格按《公司章程》规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和股东大会决议进行分配[116]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1.08669亿,累计回购并注销金额为0,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累计金额为1.08669亿[121]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金额为1.0263055873亿,现金分红比例为105.88%[121]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60.238388万,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5.7884576942亿[121]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中材节能(60312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