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8,047,790千元,负债总额为1,644,682千元,资产净额为16,403,108千元[9] - 2024年营业额下降6.8%至7,469.0百万元,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下降9.0%至8,621.6百万元[10] - 2024年毛利下降11.2%至5,422.2百万元,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下降10.7%至5,405.4百万元[10] - 2024年年度溢利下降32.3%至1,613.1百万元,正常化年度溢利下降36.7%至1,713.7百万元[1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下降31.9%至0.6673元[10] - 2024年末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706.5百万元,可随时变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为198.8百万元[10]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1174元,年度总股息每股0.2681元,较去年下降31.6%[10] - 2024年营业额为人民币74.69亿元,同比下降6.8%;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营业额为人民币86.216亿元,同比下降9.0%[37] - 2024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6.131亿元,同比下降32.3%;若剔除相关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年度溢利同比下降36.7%至人民币17.137亿元[3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额下降6.8%,至74.69亿元,去年同期为80.133亿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报告期营业额为86.2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4.722亿元下降9.0% [9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下降11.2%,至54.222亿元,去年同期为61.092亿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报告期毛利下降10.7%,至54.054亿元,去年同期为60.537亿元 [97]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72.6%,较去年同期的76.2%下降3.6个百分点;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报告期毛利率为62.7%,较去年同期的63.9%下降1.2个百分点 [97]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增加6.0%,至26.616亿元,去年同期为25.113亿元;销售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35.6%,较去年同期的31.3%上升4.3个百分点 [98]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费用增长18.8%,至7.801亿元,去年同期为6.566亿元;行政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10.4%,较去年同期的8.2%增加2.2个百分点 [9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总额增加8.9%,至8.883亿元,去年同期为8.159亿元;研发开支总额占营业额比率为11.9%,较去年同期的10.2%增加1.7个百分点 [100]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增加69.1%,至3.3亿元,去年同期为1.951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4.4%,较去年同期的2.4%增加2.0个百分点 [100] - 报告期内公司资本开支减少10.1%,至5.584亿元,去年同期为6.207亿元;这些资本开支占营业额比率为7.5%,较去年同期的7.7%减少0.2个百分点 [101]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减少10.2%,至2.084亿元,去年同期为2.321亿元;其他收益及亏损增加55.0%,为亏损1.51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36亿元 [104][105]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23.1%,至3.385亿元,去年同期为2.75亿元[106] - 公司财务费用减少16.5%,至3860万元,去年同期为4630万元[107] - 公司年度溢利下降32.3%,至16.131亿元,去年同期为23.844亿元[109]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增加20.5%,至7.681亿元,2023年末为6.376亿元[110]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685亿元,较2023年的25.029亿元减少49.3%[116]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6.151亿元,较2023年的4.423亿元增加39.1%[117] - 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12.61亿元,较2023年的21.25亿元减少40.7%[118] - 公司期末流动资产净值为71.888亿元,较2023年末的67.456亿元有所增加[119] - 公司期末资产负债率为4.6%,较2023年末的7.2%下降2.6个百分点[122] - 报告期内,公司支付2024年度中期及2023年度末期股息分别为3.642亿元及1.92亿元[1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给股东的可分派储备为人民币269420万元[147]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174元(相当于0.127港元),预计2025年5月9日派发给2025年4月29日收市后在册股东[150] - 公司无预设股息分派比率,股息宣派、派付及金额由董事会考虑多因素后酌情决定[15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三个国采产品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2,691.0百万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28.8%[11] - 2024年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4,551.3百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4.1%,占营业额的52.8%[11] -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线实现收入29.17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1%;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为40.8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8%,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47.4%[69] - 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实现收入28.7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33.3%[69] - 皮肤和医美线实现收入6.7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2%,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7.8%[69] - 眼科疾病线实现收入6.2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3%,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7.3%[69] - 其他产品实现收入3.7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9%;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为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5%,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4.2%[69] - 黛力新、优思弗和波依定执行国采未中标,三款国采品种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为26.91亿元(2023年:37.78亿元),同比下降28.8%[70] - 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的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为45.513亿元,占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52.8%[70] - 三个药品受国采执行影响,销售额下降10.869亿元,下降比例28.8% [96] 新药研发与获批情况 - 2024年1款新药获批上市、1款新增适应症获批,2款新药递交上市申请[11] - 注射用Y - 3已完成中国Ⅱ期临床,正推进Ⅲ期临床;VEGFA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完成中国I期临床,II期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多款新药获批开展临床试验[18] - 2023年公司四款创新药获批并纳入医保,2024年莱芙兰及美泰彤一项新适应症获批上市[22] - 2024年公司成功递交2款创新产品的中国上市申请,将3款自研创新药推入临床试验阶段,布局4款创新产品,创新管线扩充至约40款产品[24] - 报告期内一款创新药(莱芙兰)及一项新增适应症(美泰彤 - 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新增三款创新药[38] -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获批上市的创新产品组合增至五款(涵盖六项适应症),四款创新药(益路取、维福瑞、美泰彤、维图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规模化临床应用[40] - 报告期内,德昔度司他片、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适应症)进入中国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审评阶段,约十个项目即将开展/正在推进以注册性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主的临床试验[41] - 截至报告期末,约二十项自主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四款创新药进入中国临床开发阶段[41] - 2024年6月,莱芙兰于中国获批上市,用于增强结直肠病变可视化[42] - 2023年3月美泰彤于中国获批上市治疗银屑病,2024年7月增加治疗成人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适应症获批[44] - 美泰彤RA适应症中国桥接临床试验达预设主要终点,试验组非劣于对照组,次要疗效指标显示产品比甲氨蝶呤片疗效更优或有更优趋势[45] - 2023年2月维福瑞于中国获批上市,同年12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46] - 2024年2月公司获得维福瑞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独家许可权利,并开出中国首张处方[46] - 与其他磷结合剂相比,服用维福瑞的患者平均日服药片数减少约50%,血磷达标率显著提高95%[47] - 益路取2023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12月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第52周PASI 75应答率维持在91.3%[48] - 维图可2023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12月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49] - 德昔度司他片2024年4月NDA获中国NMPA受理,拟用于非透析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治疗[50] - 芦可替尼乳膏2024年9月(白癜风适应症)NDA获中国NMPA受理,4月在澳门获批上市,11月在香港获批上市,截至期末已在大湾区5家医院开出处方[51] - 芦可替尼乳膏特应性皮炎适应症2024年3月获中国NMPA签发的III期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截至期末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53] - 注射用Y - 3截至期末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正推进中国III期临床研究[54] - VEGFA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截至期末已完成用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适应症的I期临床试验,II期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55] - CMS - D001片2024年1月获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批准开展I期临床研究,截至期末正在有序推进[56] - CMS - D002胶囊于2024年2月获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批准,I期临床试验正有序推进,未来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57] - CMS - D005注射液于2024年11月获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批准,处于I期临床试验筹备阶段,拟开发用于治疗多种代谢相关疾病[58] - 2024年3月公司与Incyte就povorcitinib订立合作和许可协议,获相关区域独家许可权利,非节段型白癜风、HS适应症中国临床开发筹备工作稳步推进[59] - 截至报告期末,Incyte在海外进行povorcitinib非节段型白癜风、HS和PN的III期临床试验及哮喘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II期临床试验,该产品多项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60] - 2024年12月公司与杭州新元素药业就ABP - 671签订独家商业化协议,获相关区域独家商业化权利,产品正开展痛风的2b/3期临床试验[61] - ABP - 671多个剂量组(1mg至12mg)表现出良好药效和安全性,2mg每天单次给药药效可能相当于或优于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最高剂量80mg的药效[61] - 2025年3月11日,集团创新药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CMS - D003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91] 公司合作与战略布局 - 2024年3月公司与Incyte合作,获选择性口服小分子JAK1抑制剂povorcitinib相关区域多项权利;12月与杭州新元素药业合作,获1类新药URAT1抑制剂ABP - 671相关区域独家商业化权利;2025年1月与Alpha Cognition Inc.合作,获改良型新药ZUNVEYL相关区域独家权利;同月与湖南麦济生物技术股份合作,获1类新药长效抗IL - 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MG - K10相关区域共同开发权及独家商业化权利[18] - 公司以“合作开发 + 自主研究”增厚创新储备,形成研究生态,布局“三好品种”,推动创新产品临床开发和商业价值兑现[24] - 公司匹配转型战略,优化认知、人才、业务架构,采纳新产品相关股份计划,将人工智能嵌入运营管理[25] - 公司强化“专科聚焦”商业化体系,特设CVT工作机制,执行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商业化策略,优化跨部门协作效率[26] - 公司坚持医学驱动的专业学术推广,推动新产品医患教育与渠道扩面,开展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推动患者援助[26] - 公司协同资源推动商业化平台在优势专科发展,并向消费属性品种延展,形成适度多元、可进化的商业化体系[27] - 公司以中国市场为支撑,推动以东南亚市场为起点的国际化扩张,将资源外溢到新兴市场[28] - 公司携手战略伙伴投资的新加坡生产工厂PharmaGend已取得美国FDA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并完成新加坡卫生科学局现场审计[30] - 公司获得全球权威ESG专业评级机构广泛认可,明晟MSCI ESG评级维持“AA”,并先后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的中国版本和全球版本[31] - 公司聚焦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等专科领域,拥有成熟商业化体系及广泛学术资源,主要在售产品获领先学术和市场地位[35] - 公司持续完善东南亚地区“研产销”业务体系,为全球药企出海东南亚市场全方位赋能[35] - 报告期内,康哲美丽与Incyte合作获povorcitinib独家许可权,强化产品布局;芦可替尼乳膏澳门及香港获批上市,中国NDA申请获受理,AD中国III期桥接试验完成入组;2025年1月获1类新药MG - K10[75] - 报告期内,康哲美丽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注册申请获受理,新获三款产品商业化独占许可权,四款产品临床试验进行中[78] - 报告期内,康哲维盛围绕施图伦滴眼液开展精准学术推广,其活性成分获专家共识推荐[80] - 报告期内,康哲维盛强化EyeOP1青光眼治疗仪“无刀微创”优势,推进诊疗理念更新与手术认知提升[80] - 报告期内,康哲美丽旗下皮肤处方药、新零售及轻医美三大业务单元协同发展,推动多方面融合互补[73] - 东南亚拥有近7亿人口,集团已设立“康联达健康
康哲药业(00867)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