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药业(00867)

搜索文档
康哲药业:2024年业绩释放压力,创新转型持续推进-20250407
海通国际· 2025-04-07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9.96港元/股,对应公司14xPE(2025年)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释放有压力,创新转型持续推进,集采产品对存量业务的影响基本出清,创新药产品陆续上市有望带来增长 [1][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74.7亿元(-6.8%),按药品销售收入口径86.2亿元(-9.0%);3款国采产品合计收入26.9亿元(-28.8%),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45.5亿元(+4.1%) [3][12] - 毛利率72.6%(-3.6pct),研发开支8.9亿元(+8.9%),研发开支占比11.9%(+1.7pct);研发费用3.3亿元( +69.1%) ,占比4.4%(+2.0pct);销售费用26.6亿元(+6.0%),占比35.6%(+4.3pct) [3][12] - 年度溢利16.1亿元(-32.3%),经调整净利润17.1亿元(-36.7%) [3][12] 各业务线销售情况 -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线销售额40.9亿元(-18.8%),占比47.4%;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销售额28.8亿元(-6.7%),占比33.3% [4][13] - 皮肤和医美线销售额6.7亿元(+18.2%),占比7.8%;眼科疾病线6.3亿元(+24.3%),占比7.3%;其他产品3.6亿元(+26.5%),占比4.2% [4][13] 创新药进展 - 已累计有5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2款创新药递交中国NDA,十余项中国临床稳步推进,自研新增4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 [5][14] 盈利预测和估值 - 调整2025 - 26E收入为83.7/94.4亿元,同比+11.5%/+13.3%;调整2025 - 26E归母净利润为16.7/19.1亿元,同比+3.2%/+14.0% [8][15] 可比公司估值 - 参考华东医药(18x)、中国生物制药(23x)、石药集团(9x)进行估值 [8][10][16] 财务数据和盈利预测 - 包含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多项财务指标及2023A - 2026E的预测数据 [11]
康哲药业(00867):2024年业绩释放压力,创新转型持续推进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07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9.96港元/股,对应公司14xPE(2025年)[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释放有压力,创新转型持续推进,集采产品对存量业务的影响基本出清,创新药产品陆续上市有望带来增长[1][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74.7亿元(-6.8%),按药品销售收入口径86.2亿元(-9.0%);3款国采产品合计收入26.9亿元(-28.8%),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45.5亿元(+4.1%)[3][12] - 毛利率72.6%(-3.6pct),研发开支8.9亿元(+8.9%),研发开支占比11.9%(+1.7pct);研发费用3.3亿元(+69.1%),占比4.4%(+2.0pct);销售费用26.6亿元(+6.0%),占比35.6%(+4.3pct)[3][12] - 年度溢利16.1亿元(-32.3%),经调整净利润17.1亿元(-36.7%)[3][12] 各业务线销售情况 -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线销售额40.9亿元(-18.8%),占比47.4%;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销售额28.8亿元(-6.7%),占比33.3%[4][13] - 皮肤和医美线销售额6.7亿元(+18.2%),占比7.8%;眼科疾病线6.3亿元(+24.3%),占比7.3%;其他产品3.6亿元(+26.5%),占比4.2%[4][13] 创新药进展 - 已累计有5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2款创新药递交中国NDA,十余项中国临床稳步推进,自研新增4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5][14] 盈利预测和估值 - 调整2025 - 26E收入为83.7/94.4亿元,同比+11.5%/+13.3%;调整2025 - 26E归母净利润为16.7/19.1亿元,同比+3.2%/+14.0%[8][15] 可比公司估值 - 参考华东医药(18x)、中国生物制药(23x)、石药集团(9x)进行估值[8][10][16]
康哲药业(0086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2 17: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8,047,790千元,负债总额为1,644,682千元,资产净额为16,403,108千元[9] - 2024年营业额下降6.8%至7,469.0百万元,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下降9.0%至8,621.6百万元[10] - 2024年毛利下降11.2%至5,422.2百万元,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下降10.7%至5,405.4百万元[10] - 2024年年度溢利下降32.3%至1,613.1百万元,正常化年度溢利下降36.7%至1,713.7百万元[1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下降31.9%至0.6673元[10] - 2024年末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706.5百万元,可随时变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为198.8百万元[10]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1174元,年度总股息每股0.2681元,较去年下降31.6%[10] - 2024年营业额为人民币74.69亿元,同比下降6.8%;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营业额为人民币86.216亿元,同比下降9.0%[37] - 2024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6.131亿元,同比下降32.3%;若剔除相关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年度溢利同比下降36.7%至人民币17.137亿元[3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额下降6.8%,至74.69亿元,去年同期为80.133亿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报告期营业额为86.2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4.722亿元下降9.0% [9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下降11.2%,至54.222亿元,去年同期为61.092亿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报告期毛利下降10.7%,至54.054亿元,去年同期为60.537亿元 [97]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72.6%,较去年同期的76.2%下降3.6个百分点;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报告期毛利率为62.7%,较去年同期的63.9%下降1.2个百分点 [97]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增加6.0%,至26.616亿元,去年同期为25.113亿元;销售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35.6%,较去年同期的31.3%上升4.3个百分点 [98]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费用增长18.8%,至7.801亿元,去年同期为6.566亿元;行政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10.4%,较去年同期的8.2%增加2.2个百分点 [9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总额增加8.9%,至8.883亿元,去年同期为8.159亿元;研发开支总额占营业额比率为11.9%,较去年同期的10.2%增加1.7个百分点 [100]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增加69.1%,至3.3亿元,去年同期为1.951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4.4%,较去年同期的2.4%增加2.0个百分点 [100] - 报告期内公司资本开支减少10.1%,至5.584亿元,去年同期为6.207亿元;这些资本开支占营业额比率为7.5%,较去年同期的7.7%减少0.2个百分点 [101]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减少10.2%,至2.084亿元,去年同期为2.321亿元;其他收益及亏损增加55.0%,为亏损1.51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36亿元 [104][105]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23.1%,至3.385亿元,去年同期为2.75亿元[106] - 公司财务费用减少16.5%,至3860万元,去年同期为4630万元[107] - 公司年度溢利下降32.3%,至16.131亿元,去年同期为23.844亿元[109]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增加20.5%,至7.681亿元,2023年末为6.376亿元[110]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685亿元,较2023年的25.029亿元减少49.3%[116]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6.151亿元,较2023年的4.423亿元增加39.1%[117] - 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12.61亿元,较2023年的21.25亿元减少40.7%[118] - 公司期末流动资产净值为71.888亿元,较2023年末的67.456亿元有所增加[119] - 公司期末资产负债率为4.6%,较2023年末的7.2%下降2.6个百分点[122] - 报告期内,公司支付2024年度中期及2023年度末期股息分别为3.642亿元及1.92亿元[1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给股东的可分派储备为人民币269420万元[147]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174元(相当于0.127港元),预计2025年5月9日派发给2025年4月29日收市后在册股东[150] - 公司无预设股息分派比率,股息宣派、派付及金额由董事会考虑多因素后酌情决定[15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三个国采产品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2,691.0百万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28.8%[11] - 2024年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4,551.3百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4.1%,占营业额的52.8%[11] -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线实现收入29.17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1%;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为40.8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8%,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47.4%[69] - 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实现收入28.7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33.3%[69] - 皮肤和医美线实现收入6.7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2%,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7.8%[69] - 眼科疾病线实现收入6.2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3%,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7.3%[69] - 其他产品实现收入3.7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9%;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为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5%,占集团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4.2%[69] - 黛力新、优思弗和波依定执行国采未中标,三款国采品种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为26.91亿元(2023年:37.78亿元),同比下降28.8%[70] - 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的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为45.513亿元,占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52.8%[70] - 三个药品受国采执行影响,销售额下降10.869亿元,下降比例28.8% [96] 新药研发与获批情况 - 2024年1款新药获批上市、1款新增适应症获批,2款新药递交上市申请[11] - 注射用Y - 3已完成中国Ⅱ期临床,正推进Ⅲ期临床;VEGFA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完成中国I期临床,II期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多款新药获批开展临床试验[18] - 2023年公司四款创新药获批并纳入医保,2024年莱芙兰及美泰彤一项新适应症获批上市[22] - 2024年公司成功递交2款创新产品的中国上市申请,将3款自研创新药推入临床试验阶段,布局4款创新产品,创新管线扩充至约40款产品[24] - 报告期内一款创新药(莱芙兰)及一项新增适应症(美泰彤 - 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新增三款创新药[38] -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获批上市的创新产品组合增至五款(涵盖六项适应症),四款创新药(益路取、维福瑞、美泰彤、维图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规模化临床应用[40] - 报告期内,德昔度司他片、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适应症)进入中国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审评阶段,约十个项目即将开展/正在推进以注册性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主的临床试验[41] - 截至报告期末,约二十项自主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四款创新药进入中国临床开发阶段[41] - 2024年6月,莱芙兰于中国获批上市,用于增强结直肠病变可视化[42] - 2023年3月美泰彤于中国获批上市治疗银屑病,2024年7月增加治疗成人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适应症获批[44] - 美泰彤RA适应症中国桥接临床试验达预设主要终点,试验组非劣于对照组,次要疗效指标显示产品比甲氨蝶呤片疗效更优或有更优趋势[45] - 2023年2月维福瑞于中国获批上市,同年12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46] - 2024年2月公司获得维福瑞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独家许可权利,并开出中国首张处方[46] - 与其他磷结合剂相比,服用维福瑞的患者平均日服药片数减少约50%,血磷达标率显著提高95%[47] - 益路取2023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12月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第52周PASI 75应答率维持在91.3%[48] - 维图可2023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12月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49] - 德昔度司他片2024年4月NDA获中国NMPA受理,拟用于非透析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治疗[50] - 芦可替尼乳膏2024年9月(白癜风适应症)NDA获中国NMPA受理,4月在澳门获批上市,11月在香港获批上市,截至期末已在大湾区5家医院开出处方[51] - 芦可替尼乳膏特应性皮炎适应症2024年3月获中国NMPA签发的III期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截至期末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53] - 注射用Y - 3截至期末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正推进中国III期临床研究[54] - VEGFA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截至期末已完成用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适应症的I期临床试验,II期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55] - CMS - D001片2024年1月获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批准开展I期临床研究,截至期末正在有序推进[56] - CMS - D002胶囊于2024年2月获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批准,I期临床试验正有序推进,未来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57] - CMS - D005注射液于2024年11月获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批准,处于I期临床试验筹备阶段,拟开发用于治疗多种代谢相关疾病[58] - 2024年3月公司与Incyte就povorcitinib订立合作和许可协议,获相关区域独家许可权利,非节段型白癜风、HS适应症中国临床开发筹备工作稳步推进[59] - 截至报告期末,Incyte在海外进行povorcitinib非节段型白癜风、HS和PN的III期临床试验及哮喘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II期临床试验,该产品多项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60] - 2024年12月公司与杭州新元素药业就ABP - 671签订独家商业化协议,获相关区域独家商业化权利,产品正开展痛风的2b/3期临床试验[61] - ABP - 671多个剂量组(1mg至12mg)表现出良好药效和安全性,2mg每天单次给药药效可能相当于或优于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最高剂量80mg的药效[61] - 2025年3月11日,集团创新药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CMS - D003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91] 公司合作与战略布局 - 2024年3月公司与Incyte合作,获选择性口服小分子JAK1抑制剂povorcitinib相关区域多项权利;12月与杭州新元素药业合作,获1类新药URAT1抑制剂ABP - 671相关区域独家商业化权利;2025年1月与Alpha Cognition Inc.合作,获改良型新药ZUNVEYL相关区域独家权利;同月与湖南麦济生物技术股份合作,获1类新药长效抗IL - 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MG - K10相关区域共同开发权及独家商业化权利[18] - 公司以“合作开发 + 自主研究”增厚创新储备,形成研究生态,布局“三好品种”,推动创新产品临床开发和商业价值兑现[24] - 公司匹配转型战略,优化认知、人才、业务架构,采纳新产品相关股份计划,将人工智能嵌入运营管理[25] - 公司强化“专科聚焦”商业化体系,特设CVT工作机制,执行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商业化策略,优化跨部门协作效率[26] - 公司坚持医学驱动的专业学术推广,推动新产品医患教育与渠道扩面,开展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推动患者援助[26] - 公司协同资源推动商业化平台在优势专科发展,并向消费属性品种延展,形成适度多元、可进化的商业化体系[27] - 公司以中国市场为支撑,推动以东南亚市场为起点的国际化扩张,将资源外溢到新兴市场[28] - 公司携手战略伙伴投资的新加坡生产工厂PharmaGend已取得美国FDA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并完成新加坡卫生科学局现场审计[30] - 公司获得全球权威ESG专业评级机构广泛认可,明晟MSCI ESG评级维持“AA”,并先后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的中国版本和全球版本[31] - 公司聚焦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等专科领域,拥有成熟商业化体系及广泛学术资源,主要在售产品获领先学术和市场地位[35] - 公司持续完善东南亚地区“研产销”业务体系,为全球药企出海东南亚市场全方位赋能[35] - 报告期内,康哲美丽与Incyte合作获povorcitinib独家许可权,强化产品布局;芦可替尼乳膏澳门及香港获批上市,中国NDA申请获受理,AD中国III期桥接试验完成入组;2025年1月获1类新药MG - K10[75] - 报告期内,康哲美丽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注册申请获受理,新获三款产品商业化独占许可权,四款产品临床试验进行中[78] - 报告期内,康哲维盛围绕施图伦滴眼液开展精准学术推广,其活性成分获专家共识推荐[80] - 报告期内,康哲维盛强化EyeOP1青光眼治疗仪“无刀微创”优势,推进诊疗理念更新与手术认知提升[80] - 报告期内,康哲美丽旗下皮肤处方药、新零售及轻医美三大业务单元协同发展,推动多方面融合互补[73] - 东南亚拥有近7亿人口,集团已设立“康联达健康
康哲药业(00867):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创新转型逐步兑现
华福证券· 2025-03-26 15: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存量业务表现符合预期,非国采独家品种及创新品种占比超50%,创新业务迎来收获期,后续管线丰富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考虑公司为创新转型平台型药企,商业化能力经过长期验证,创新管线步入兑现期,在售产品集采利空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额为74.7亿元(-6.8%),按药品销售收入为86.2亿元(-9%),年度溢利16.1亿元(-32.3%) [1] - 2024年3款受集采影响产品黛力新、优思弗和波依定实现收入26.9亿元,同比下降28.8%;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收入合计达到45.5亿元,同比增长4.1%,收入占比达到52.8% [3] - 分板块看,心脑血管线实现收入29.2亿元(同比-17.1%),消化/自免线实现收入28.8亿元(同比-6.7%),眼科线实现收入6.3亿元(同比+24.3%),皮肤及医美线实现收入6.7亿元(同比+18.2%) [3] 创新业务进展 - 2024年实现1款创新产品(亚甲蓝肠溶片)成功上市及1款创新产品新增适应症(甲氨喋呤注射液获批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目前共计5款创新药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 [4] - 德昔度司他片和磷酸芦可替尼乳膏已递交中国NDA申请,有望于2025年内实现获批销售 [4] - 约10项中国临床开发顺利推进,注射用Y - 3作为用于卒中治疗的新型脑保护剂正在推动III期临床;抗IL - 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MG - K10(AD、哮喘)正在推动III临床;VEGFA + ANG2四价双抗正在推动II期临床等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20.4/24.6亿元,同比增长1%/25%/21%(前次预测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24.9亿元)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8,013|7,469|8,417|9,612|10,860| |增长率|-12%|-7%|13%|14%|1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01|1,620|1,631|2,036|2,460| |增长率|-26%|-33%|1%|25%|21%| |EPS(元/股)|0.98|0.66|0.67|0.83|1.01| |市盈率(P/E)|6.9|10.2|10.2|8.2|6.7| |市净率(P/B)|1.1|1.0|1.0|0.9|0.8| [5]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 - 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款项合计、存货等资产负债表项目,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总支出等利润表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在2024A - 2027E的预测数据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6.8%、12.7%、14.2%、13.0%,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2.5%、0.7%、24.8%、20.8% [11]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72.6%、73.0%、74.0%、75.0%,净利率分别为21.7%、19.4%、21.2%、22.6%,ROE分别为10.2%、9.7%、11.4%、12.7%,ROA分别为9.1%、8.6%、9.9%、11.1% [11]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2024 - 2027年分别为9.1%、12.1%、11.7%、11.2%,流动比率分别为5.7、4.6、4.9、5.4,速动比率分别为5.2、4.2、4.6、5.1 [11] 每股指标与估值比率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2024 - 2027年分别为0.7、0.7、0.8、1.0,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5、2.0、2.0、2.2,每股净资产分别为6.7、7.1、7.6、8.3 [11] - 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10、10、8、7,P/B分别为1、1、1、1,EV/EBITDA分别为227、86、78、72 [11]
康哲药业:业绩符合预期,开启创新“新征程”-20250320
西南证券· 2025-03-20 12: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康哲药业2024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占营业额超50%,皮肤/医美线和眼科疾病线增长明显,创新研发持续突破,开拓东南亚业务,创新转型迈入收获期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03月18日,康哲药业当前价8.44港元,证券研究报告为2024年年报点评 [1] - 52周区间为6.24 - 12.6港元,3个月平均成交量567万,流通股数24.4亿,市值205.94亿港元 [5] 财务数据 历史与预测数据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74.69亿、83.08亿、105.15亿和121.5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6.79%、11.23%、26.57%和15.60% [2]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20亿、16.34亿、22.45亿和27.1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2.54%、0.85%、37.43%和20.98% [2] - 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6、0.67、0.92和1.11,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93%、8.83%、10.44%和10.80%,PE分别为12.71、12.60、9.17和7.58 [2]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预计从37.07亿增长至117.18亿元,应收账款从14.21亿增长至22.00亿元等 [12] 利润表 - 营业额从74.69亿增长至121.55亿元,销售成本从20.47亿增长至29.53亿元等 [12] 现金流量表 - 税后经营利润从12.93亿增长至25.11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从12.69亿增长至25.42亿元等 [12] 业务板块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额74.7亿元( - 6.8%),按药品销售收入86.2亿元( - 9%),年度溢利16.1亿元( - 32.3%),剔除相关资产减值损失后年度溢利17.1亿元( - 36.7%) [7] - 非国采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45.5亿元,占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52.8% [7] - 各业务线2024年收入情况:心脑血管线29.2亿元( - 17.1%),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28.8亿元( - 6.7%),皮肤和医美线6.7亿元( + 18.2%),眼科疾病线6.3亿元( + 24.3%),其他产品3.8亿元( + 10.9%) [7] 创新研发情况 - 2024年莱芙兰获批上市,美泰彤新增RA适应症,德昔度司他和芦可替尼乳膏递交上市申请 [7] - 新增三款创新药合作、三款医美产品合作,超10项临床试验顺利推进 [7] - 约二十项自主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四款创新药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包括VEGFRA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等 [7] 海外业务情况 - 在东南亚设立聚焦新兴市场的新型Pharma“康联达健康”,通过联营公司收购新加坡生产工厂,覆盖“研产销”各环节 [7] - 康联达健康已拥有十余款差异化品种,覆盖肿瘤、皮肤等疾病领域 [7] 盈利预测假设 - 2025年集采影响边际减弱,心脑血管业务下滑5%,消化/自免线业务增速15%,眼科增速40%,皮肤线增速45% [8] - 2026年集采影响逐步出清,创新产品贡献收入增量,心脑血管增速8%,消化线业务增速20%,眼科增速40%,皮肤科增速100% [8] - 2027年业务体量提升,心脑血管增速5%,消化线业务增速10%,眼科增速25%,皮肤科增速40% [8]
康哲药业(00867):产研销综合能力,海内外平台布局,创新价值亟待重估
华安证券· 2025-03-19 17: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3月17日康哲药业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74.69亿元同比-6.79%,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32.54% [5] - 公司毛利率降低、费用率提升,因产品结构变化新产品占比提升,上市初期推广费用加大,且研发投入加大 [6] - 传统业务中的心脑血管和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销售额下降,集采产品对存量业务影响基本出清;新业务中皮肤/医美、眼科疾病线及其他产品销售额增长,创新药商业化进程迅速 [7] - 公司在研创新药围绕既有优势疾病领域,多个项目临床稳步推进,自研新增4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丰富管线 [8] - 公司海外架构平台康联达健康完善平台化运营架构,东南亚业务稳步推进,致力于成为全球药企进军东南亚的“桥头堡” [9][10] - 预计2025 - 2027年康哲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83.20/94.54/110.4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14%/17%;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6.28/18.95/22.5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0%/16%/19%,对应估值分别为13X/11X/9X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收盘价8.44港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12.49/6.07港元,总股本2440百万股,流通股本2440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总市值206亿港元,流通市值206亿港元 [2]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469|8320|9454|11043| |收入同比(%)|-7|11|14|1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20|1628|1895|2255| |净利润同比(%)|-33|0|16|19| |毛利率(%)|72.60|73.00|74.00|74.50| |ROE(%)|9.93|9.07|9.55|10.20| |每股收益(元)|0.67|0.67|0.78|0.92| |P/E|11.31|12.68|10.89|9.15| |P/B|1.13|1.15|1.04|0.93| |EV/EBITDA|7.59|8.17|6.63|5.16| [13]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8705|10217|11869|14410| |现金|3707|4869|5856|7586| |应收账款及票据|1421|1652|1879|2179| |存货|768|757|859|984| |其他|2809|2939|3275|3661| |非流动资产|9343|9282|9216|9152| |资产总计|18048|19499|21085|23562| |流动负债|1516|1320|995|1203| |短期借款|831|554|184|284| |应付账款及票据|142|165|178|204| |其他|542|600|633|715| |非流动负债|129|129|129|129| |负债合计|1645|1449|1124|1332| |普通股股本|84|84|84|84| |储备|16228|17859|19756|22014|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6311|17942|19840|22098| |少数股东权益|92|108|121|133| |股东权益合计|16403|18050|19961|22230| |负债和股东权益|18048|19499|21085|23562| [15]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7469|8320|9454|11043| |其他收入|0|0|0|0| |营业成本|2047|2246|2458|2816| |销售费用|2662|2912|3262|3755| |管理费用|780|998|1097|1215| |研发费用|330|499|690|939| |除税前溢利|2010|1868|2186|2561| |所得税|397|224|278|294| |净利润|1613|1644|1908|2266| |少数股东损益|-7|16|13|1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20|1628|1895|2255| |EBIT|2049|1781|2052|2393| |EBITDA|2049|1997|2256|2585| |EPS(元)|0.67|0.67|0.78|0.92| [15]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269|1788|1655|1971| |净利润|1620|1628|1895|2255| |少数股东权益|-7|16|13|11| |折旧摊销|0|216|203|192| |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345|-73|-457|-487| |投资活动现金流|-615|-326|-288|-336| |资本支出|0|22|25|27| |其他投资|-615|-348|-313|-363| |筹资活动现金流|-1261|-301|-383|92| |借款增加|0|-277|-370|100| |已付股利|0|0|0|0| |其他|-1261|-24|-13|-8| |现金净增加额|-605|1163|987|1730| [15]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6.79|11.40|13.62|16.81|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32.54|0.48|16.40|19.01| |获利能力 - 毛利率(%)|72.60|73.00|74.00|74.50| |获利能力 - 销售净利率(%)|21.69|19.56|20.04|20.42| |获利能力 - ROE(%)|9.93|9.07|9.55|10.20| |获利能力 - ROIC(%)|9.54|8.43|8.89|9.4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9.11|7.43|5.33|5.65|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7.53|-23.91|-28.42|-32.85|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5.74|7.74|11.93|11.98|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5.24|7.17|11.06|11.16|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42|0.44|0.47|0.49|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4.73|5.41|5.35|5.44|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14.41|14.60|14.32|14.76|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67|0.67|0.78|0.92|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52|0.73|0.68|0.81|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6.69|7.35|8.13|9.06| |估值比率 - P/E|11.31|12.68|10.89|9.15| |估值比率 - P/B|1.13|1.15|1.04|0.93| |估值比率 - EV/EBITDA|7.59|8.17|6.63|5.16| [15] 分析师与研究助理简介 - 分析师谭国超是医药首席分析师、所长助理,有丰富医疗产业、一级市场投资和二级市场研究经验 [17] - 联系人任婉莹是研究助理,负责创新药及制剂,有6年心血管药理科研经历及相关行业工作经验 [17]
康哲药业:港股点评:产研销综合能力,海内外平台布局,创新价值亟待重估-20250319
华安证券· 2025-03-19 16: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3月17日康哲药业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74.69亿元同比-6.79%,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32.54% [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20/94.54/110.43亿元,同比增长11%/14%/17%;归母净利润为16.28/18.95/22.55亿元,同比增长0%/16%/19%,对应估值分别为13X/11X/9X [11] - 看好公司作为老牌商业化pharma长期稳固的商业化平台,创新产品集中上市后业绩修复有望带来价值重估,海外东南亚业务多年积累即将收获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收盘价8.44港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12.49/6.07港元,总股本2440百万股,流通股本2440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总市值206亿港元,流通市值206亿港元 [2]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469|8320|9454|11043| |收入同比(%)|-7|11|14|1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20|1628|1895|2255| |净利润同比(%)|-33|0|16|19| |毛利率(%)|72.60|73.00|74.00|74.50| |ROE(%)|9.93|9.07|9.55|10.20| |每股收益(元)|0.67|0.67|0.78|0.92| |P/E|11.31|12.68|10.89|9.15| |P/B|1.13|1.15|1.04|0.93| |EV/EBITDA|7.59|8.17|6.63|5.16| [13] 业务分析 - **创新研发投入与费用情况**: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率55.41%同比+10.45pct,毛利率72.60%同比-3.64pct;研发费用3.30亿元同比+69.1%,研发费用率4.42%同比+1.98pct;销售费用率35.64%同比+4.30pct;管理费用率14.83%同比+4.23pct;财务费用率0.52%同比-0.06pct,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新产品推广及研发投入加大 [6] - **存量业务与新业务表现**:传统业务中,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线销售额40.87亿元同比下降18.8%,占比47.4%;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销售额28.75亿元同比下降6.7%,占比33.3%,集采影响基本出清;新业务中,皮肤/医美线销售额6.73亿元同比增长18.2%,占比7.8%;眼科疾病线销售额6.27亿元同比增长24.3%,占比7.3%;其他产品销售额3.60亿元同比增长26.5%,占比4.2%;已有5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 [7] - **创新管线进展**:围绕既有优势疾病领域,德昔度司他片和磷酸芦可替尼乳膏已递交中国NDA申请;10多个项目稳步推进中国临床进展,如注射用Y - 3完成中国2期临床,VEGFA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推进中国2期临床,CMS - D001 IND申请2025年1月获批即将开展1期临床,CMS - D005筹备1期临床试验;自研新增4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 [8] - **海外业务推进**:海外架构平台康联达健康完善平台化运营架构,产品覆盖多领域;2025年3月获povorcitinib东南亚十一国独家许可权利,推进芦可替尼乳膏在新加坡、台湾市场注册申请,特瑞普利单抗向东南亚多国申请注册;CDMO业务主体PharmaGend生产工厂取得美国FDA的GMP认证并完成新加坡HSA现场审计 [9][10]
康哲药业20250318
2025-03-18 22:5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为医药行业,公司为康哲药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4 年整体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全年营业额同比增长约 10%,但正常经营性利润下降约十亿元,集采导致毛利率下降 8.6 亿元,研发费用增加超一亿元,新产品推广开支增加一亿多元;各业务线中,心脑血管线同比下降 18.8%,消化线整体下降 6%,皮肤医美线增长 18%,眼科线增长 24%,其他产品增长 26%;新活素去年降价 4.5 个百分点,影响整体收入;西红柿因医保资金紧张和核查力度增加未达目标 [3][12][32][33] - **集采政策影响**:集采政策对毛利率和营业额有影响,2024 年上半年主要产品降价 20%,下半年降价 10%,三款集采药品收入与 2022 年最高峰相比减少约 50%,但下半年集采产品销售环比正向,业务逐渐稳定;预计 2025 年利润恢复到 50%水平,未来影响逐渐减小 [3][4][20] - **创新产品进展**:拥有七款独家上市产品(五款已上市)和三个系列消费属性产品,未来三年计划推出 11 款创新产品,独家和创新产品占总收入比例达 52.8%且预计提升;有 40 款创新管线产品,部分已获批上市产品有独特优势 [5][8] - **财务状况**:全年营业额因集采下降但下半年同比正增长,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增加 7%,行政费用增加十几个百分点;全年研发开支 8.888 亿元,占营业额比例 20%,息税折摊前利润率及净利润率下降,未来有望改善;现金管理良好,总现金约 37 亿元,派息比例维持 40% [6] - **发展战略**:坚持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并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筛选产品,布局短、中、长期品种,提升独家和创新产品占比;立足亚洲,成为专业医药企业,专科领域深度覆盖,2025 年国际化发展带来销售增量 [7][19] - **商业化平台建设**:截至 2024 年底,学术推广团队约 4700 人,覆盖 30 万家零售终端;以学术医学驱动推广模式构建商业化体系,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心脑血管、消化、皮肤、眼科领域表现强劲,皮肤医美业务自 2021 年独立运营后发展迅速 [11] - **各领域发展情况** - **皮肤医美领域**:以皮肤治疗为核心,布局护肤品与轻医美护理协同发展,已形成丰富产品布局,未来三年部分轻医美产品将获批上市 [13] - **眼科领域**:独立运营,主要产品有独家的石头科技以及 IOP One 青光眼治疗仪,产品规模化有显著收益 [14] - **东南亚市场**:分为康联达健康体系和法玛津工厂两块业务;康联达健康体系产品布局丰富,2025 年预计开始贡献收入并规模增长;法玛津工厂 2023 年 12 月收购,2024 年获 FDA 认证并通过新加坡 HSA 现场审计,能提供制造支持;2024 年收入十几万美元,2025 年目标接近 1000 万美元,未来几年预计百分之几百增长,2027 年全面盈利后形成相当于中国三分之一规模的市场 [16][17][18][25] - **研发情况**:过去三年补齐研究能力短板,具备强大立项及后端研究能力,从 POC 到三期临床快速研究出色;2025 年研发投入约 11.8 亿元,自研产品每年增加 2 - 3 亿元;内部研发方向包括妇科、减重及皮肤科等领域 [21][29][38] - **未来预期** - **收入和利润**:预计 2025 年收入双位数增长,利润率可能恢复,但因研发投入增加,利润率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希望 2026 年销售创新高,2027 年利润新高;2025 - 2027 年创新品种利润率逐步提升,2027 年实现常态化 20%以上增长 [3][36][44][45] - **新产品**:鲁索替尼预计 2025 年获批上市,希望 2026 年销售额达 5 - 10 亿元,未来四至五年达 50 亿元销售峰值;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 2024 年销售达目标且略超预期,在银屑病治疗领域前景良好 [47][4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特应性皮炎治疗领域构建了完整外用药产品线,还引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口服 TYK2 抑制剂 [39] - 在妇产科领域进入自身擅长领域,在心血管领域关注梗阻性心肌病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并投入研究 [41] - 为降低供应成本,决定转移生产基地优化供应链管理,曾解决喜辽妥断供问题 [42] - 内部研发团队秉持轻资产模式,养程序性人员,与临床专家合作,精准推进节点,覆盖广泛领域并保持灵活转型能力 [43] - 院外市场全面整合,大规模投资,预计 2026 年开始收获,偏消费品种在平台推广效果显著,部分产品 2024 年增长率超 50% [24] - 康哲美丽分拆目标是在皮肤医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预计 2026 年开始盈利并实现百分之几百增长 [28] - 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面临成本压力,正努力降低成本并考虑 CDMO 策略 [50]
康哲药业(0086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7 21:5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下降6.8%至74.69亿元(2023年:80.133亿元);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下降9.0%至86.216亿元(2023年:94.722亿元)[4] - 2024年毛利下降11.2%至54.222亿元(2023年:61.092亿元);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下降10.7%至54.054亿元(2023年:60.537亿元)[4] - 2024年度溢利下降32.3%至16.131亿元(2023年:23.844亿元);正常化年度溢利下降36.7%至17.137亿元(2023年:27.093亿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下降31.9%至0.6673元(2023年:0.9792元)[4] - 2024年末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7.065亿元,可随时变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为1.988亿元[4]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1174元,年度总股息为每股0.2681元,较去年下降31.6%(2023年:末期股息和年度总股息分别为每股0.0783元和0.3917元)[4] - 2024年营业额为7468990千元,2023年为8013285千元,同比下降6.8%[14] - 2024年毛利为5422194千元,2023年为6109166千元,同比下降11.2%[14] - 2024年税前溢利为2010307千元,2023年为2873771千元,同比下降30.0%[14] - 2024年年度溢利为1613080千元,2023年为2384430千元,同比下降32.3%[14]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1579109千元,2023年为2264195千元,同比下降30.2%[14]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6673元,2023年为0.9792元,同比下降31.9%[1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9342929千元,2023年为8936402千元,同比增长4.6%[1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8704861千元,2023年为8794435千元,同比下降1.0%[1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516063千元,2023年为2048786千元,同比下降26.0%[15]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311469千元,2023年为15520208千元,同比增长5.1%[17] - 2024年销售医药产品收入为5887214千元,推广收入为1581776千元,收入合计7468990千元;2023年销售医药产品收入为5936515千元,推广收入为2076770千元,收入合计8013285千元[25]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99%和86%的除应收联营公司款项、衍生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外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1%和14%位于迪拜[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占公司营业额的比例为18.7%(2023年:20.2%),且无其他贡献营业额超10%份额的单个客户[30] - 2024年利息收入为126344千元,政府补助为82043千元,其他收入合计208387千元;2023年利息收入为146475千元,政府补助为85616千元,其他收入合计232091千元[31] - 2024年联营公司权益减值损失为100000千元,合营公司权益减值损失为0千元;2023年联营公司权益减值损失为0千元,合营公司权益减值损失为44000千元[32] - 2024年财务费用中银行借款利息为36398千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212千元,合计38610千元;2023年银行借款利息为42997千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216千元,认沽期权对应义务利息为947千元,应付递延代价利息为91千元,合计46251千元[33] - 2024年和2023年年度所得税费用分别为397,227千元人民币和489,341千元人民币[35][39] - 2024年和2023年税前溢利分别为2,010,307千元人民币和2,873,771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和2023年员工成本总计分别为1,664,007千元人民币和1,517,117千元人民币[40]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1507元人民币,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0.3134元人民币[40] - 2024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1174元人民币,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0783元人民币[40]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分别为1,619,788千元人民币和2,400,940千元人民币[40]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2,427,382,419,2023年为2,451,988,512[41] - 2024年应收账款为1,232,012千元,信用损失拨备为9,533千元;2023年应收账款为1,156,770千元,信用损失拨备为10,032千元[41] - 2024年应收票据为198,805千元,2023年为180,960千元[41] - 2024年采购预付款为204,617千元,2023年为148,939千元[4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0 - 90天为1,186,892千元,91 - 365天为35,587千元;2023年0 - 90天为1,127,469千元,91 - 365天为19,269千元[42] - 2024年应收票据0 - 90天为133,854千元,91 - 120天为32,616千元,121 - 180天为32,335千元;2023年0 - 90天为105,719千元,91 - 120天为19,380千元,121 - 180天为55,861千元[4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利率为0.0001%至4.47%,2023年为0.25%至5.45%[4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42,432千元,2023年为141,664千元[46] - 2024年银行贷款为831,300千元,2023年为1,269,650千元[47] - 2024年浮动利率借款无,固定利率借款分别为1.10%(40,300千元)、1.35%(19,000千元)、2.40%(185,000千元)、2.50%(500,000千元)、2.60%(87,000千元);2023年浮动利率借款为5.27%至5.87%(679,650千元),固定利率借款为2.65%(590,000千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尚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约为18.80341亿元,2023年为255万元[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递延税项资产(负债)合计为-6.3416亿元,2023年为-6.8577亿元[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4.55987亿元未使用税项亏损可用于抵扣未来利润,2023年为3.10006亿元[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抵减未来利润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8.44095亿元,2023年为8.20023亿元[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法定股本股数为2000万股,金额为7.65218亿元[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发行并已缴足股本股数为243.9529万股,金额为8356.4万元[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回购股票合计3546万股,支付代价总额为2.62792468亿港元[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246万股已被注销,其余2300万股成本为1.7181亿港元(相当于1.57947亿元),尚未被注销并于权益中列作库存股[52] - 2023年12月31日,浮动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加0.60%[5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采用利率互换最小化约6.7965亿元的浮动利率银行借款的利率变动敞口,该借款本金已于2024年9月13日偿还[50] - 2024年公司根据主计划确认费用768万元(2023年:516万元)并计入雇员福利支出[55] - 2024年营业额74.69亿元,同比下降6.8%(2023年:80.133亿元)[58] - 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2024年营业额为86.216亿元,同比下降9.0%(2023年:94.722亿元)[58] - 2024年度溢利为16.131亿元,同比下降32.3%(2023年:23.844亿元)[58] - 若剔除相关资产减值损失计提,2024年度溢利同比下降36.7%至17.137亿元(2023年:27.093亿元)[5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额下降6.8%,至74.69亿元,去年同期为80.133亿元[119] - 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报告期公司营业额为86.2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4.722亿元下降9.0%[119] - 三个药品受国采执行影响,销售额下降10.869亿元,下降比例28.8%[119]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下降11.2%,至5422.2百万元,去年同期为6109.2百万元;毛利率为72.6%,较去年同期的76.2%下降3.6个百分点[120]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增加6.0%,至2661.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2511.3百万元;销售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35.6%,较去年同期的31.3%上升4.3个百分点[121]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费用增长18.8%,至780.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656.6百万元;行政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10.4%,较去年同期的8.2%增加2.2个百分点[122]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总额增加8.9%,至888.3百万元,去年同期为815.9百万元;研发开支总额占营业额比率为11.9%,较去年同期的10.2%增加1.7个百分点[123]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减少10.2%,至208.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232.1百万元[126]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增加55.0%,为亏损151.2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36.0百万元[127] - 报告期内公司年度溢利下降32.3%,至1613.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2384.4百万元;正常化年度溢利下降36.7%,至1713.7百万元,去年同期为2709.3百万元[131]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增加20.5%,至768.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7.6百万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自2023年的107天增至2024年的125天[132]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68.5百万元,相较于2023年的2502.9百万元,减少49.3%[138]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615.1百万元,相较于2023年的442.3百万元,增加39.1%[139] - 报告期内,集团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61亿元,较2023年的21.25亿元减少40.7%[140] - 2024年末,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71.89亿元,2023年末为67.46亿元[141] - 2024年资本开支为4.56亿元,2023年为3.18亿元[143] - 2024年末,集团银行借款为8.313亿元,2023年末为12.69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6%,较2023年末的7.2%下降2.6个百分点[145] - 报告期内,集团支付2024年度中期股息3.642亿元,2023年度末期股息1.92亿元;2023年支付2023年度中期股息7.685亿元,2022年度末期股息5.919亿元[151] - 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共购回1246万股每股面值0.005美元的普通股,总代价为9161.364万港元[152] - 2024年末,集团无资产抵押[148] - 2024年末,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149] - 公司已支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1507元人民币(相当于0.164港元)[
康哲药业:创新药进一步丰富,即将放量再造新康哲
国元国际控股· 2024-12-31 13:53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康哲药业"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10 38港元 较现价有38 78%的上涨空间 [1][23][27] 核心观点 - 康哲药业创新药管线丰富 已有5款创新药上市 2024年保守估计贡献4-5亿元收入 [2][6][40] - 公司在全球布局30款以FIC BIC为主的创新管线 自主研发的CMS-D005于2024年11月获批中国临床 [2][41] - 芦可替尼乳膏于2024年9月提交NDA并获受理 2025年有望上市 治疗白癜风市场空间广阔 [2][8][10] - 公司与杭州新元素药业签订独家商业化协议 获得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1类新药ABP-671的独家商业化权利 [26][37] 财务表现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79 25亿元 89 49亿元 108 85亿元 EPS分别为0 71 0 80 1 01元 [13][23]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2 88亿元 同比下降22 6% 环比增长8 9% 实现净利润9 03亿元 同比下降52 8% 环比大幅增长92 8% [30] 市场前景 -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数庞大 预计到2030年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人数将分别达到2 4亿人和5220万人 市场空间在10亿元以上 [5][26] - 芦可替尼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国III期桥接试验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中国AD患者约2600万 市场空间是50亿级别的 [10] 国际化发展 - 公司着力构建东南亚"桥头堡" 以新加坡为管理中心 辐射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越南等东盟国家 全面进军东南亚市场 [44][46] - 正在积极推进PD-1等产品的注册上市工作 有望在2026年迎来大发展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