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征科技(02488) - 2024 - 年度财报
02488元征科技(02488)2025-04-03 16:46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约3128万辆和31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4%和5%[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约18.25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约3.40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率18%,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12] - 主营业务成本收入比例降低4%;四项费用占比降低3%;库存周转天数约77天,同比缩短14%[13] - 经营活动流入3.91亿人民币,处置出售子公司收到3100万人民币,购建固定资产及研发投入7500万人民币,投资支付7200万人民币,偿还贷款1.31亿人民币,利息支出1300万人民币,派发股息1.9亿人民币,其他支出1200万人民币,现金变动为净流出7100万人民币,期末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亿人民币[24] - 负债总额为7.53亿人民币,股东权益为12.44亿人民币,资产总额为19.97亿人民币,期末杠杆比率为0.61(2023年:0.73)[25] - 2024年公司合并资产总计19.97亿元,较2023年的18.55亿元增长7.62%[146] - 2024年公司合并负债合计7.53亿元,较2023年的7.80亿元下降3.53%[147] - 2024年公司合并股东权益合计12.44亿元,较2023年的10.75亿元增长15.63%[147] - 2024年公司资产总计19.89亿元,较2023年的18.75亿元增长6.12%[149] - 2024年公司负债合计8.33亿元,较2023年的8.59亿元下降3.05%[150]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1.56亿元,较2023年的10.16亿元增长13.80%[150] - 2024年公司合并流动资产合计12.27亿元,较2023年的12.06亿元增长1.77%[146] - 2024年公司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7.70亿元,较2023年的6.50亿元增长18.65%[146]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6.08亿元,较2023年的15.04亿元增长6.91%[149]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3.82亿元,较2023年的3.71亿元增长2.91%[149]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8.82亿元,较2023年的15.98亿元增长17.75%[152] - 2024年净利润为3.41亿元,较2023年的1.69亿元增长101.93%[15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1亿元,较2023年的1.64亿元增长139.36%[155]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5亿元,2023年为1.73亿元[155]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2亿元,较2023年的 - 2.13亿元缺口扩大[15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165元,2023年为0.3932元[152]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40亿元,较2023年的15.99亿元增长15.60%[155] - 2024年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为4.14亿元,较2023年的2.18亿元增长89.22%[156] - 2024年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5.45亿元,较2023年的2.41亿元增长126.00%[156] - 2024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0亿元,较期初的6.11亿元减少11.73%[15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36亿元,流出小计16.64亿元,现金流量净额7195.62万元;2023年分别为14.62亿元、12.71亿元、1.91亿元[15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46亿元,流出小计6.62亿元,现金流量净额8404.10万元;2023年分别为6.79亿元、4.71亿元、2.08亿元[15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65亿元,流出小计6.02亿元,现金流量净额 -2.37亿元;2023年分别为8000万元、3.82亿元、 -3.02亿元[15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变动额 -8511.72万元,期初余额5.54亿元,期末余额4.69亿元;2023年分别为9459.12万元、4.60亿元、5.54亿元[159] - 2024年股东权益合计较上年增加1.69亿元,综合收益总额3.55亿元,对股东分配1.83亿元[160] - 2023年股东权益合计较上年增加2885.55万元,综合收益总额1.77亿元,对股东分配1.47亿元[161]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较上年增加1.41亿元,盈余公积增加3042.50万元,未分配利润增加1.26亿元[160]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较上年增加7862.85万元,盈余公积增加3129.20万元,未分配利润减少9342.23万元[161] - 2024年股本为4.16亿元,资本公积为3.94亿元[160] - 2023年股本较上年减少1642.85万元,资本公积减少1788.05万元[1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收入约13亿元,占总收入70%;客户购买软件金额约1.7亿元[12] - 超级远程诊断服务收入约1299万元,业务量同比增长83%;数据收入约1076万元[1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45元[14]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5元[104] 业务运营数据 - 累计与全球逾3.7亿台车建立连接,诊断设备终端年活跃数逾330万,累积诊断报告数近17亿[15] - 中国区年活跃用户近120万、美国区近百万;全球举办客户培训2892场[16] - 元征新能源站在全球已建立百余个,覆盖国内12座城市及4个海外国家[20]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提升海外业务规模,扩大超级远程诊断交易量,发展元征AI,提高硬件、软件、服务、数据四大业务收入[22] - 公司计划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客户关系[22] - 公司计划继续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成本,通过AI和先进工具提高工作效率[22] - 公司计划引进更多战略型人才[22] 公司人员构成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人数为1070人,较2023年的952人增加约6%,国内及海外人员共增加约120名[78][79] - 2024年男性员工726人,女性员工344人;2023年男性员工651人,女性员工301人[78] - 2024年管理人员228人,销售人员292人,生产人员13人,研发人员537人;2023年对应人数分别为173人、289人、19人、471人[78]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358人,31 - 50岁员工656人,51岁或以上员工56人;2023年对应人数分别为293人、610人、49人[78] - 2024年国内员工954人,海外员工116人;2023年国内员工824人,海外员工128人[78] 员工培训与安全 - 2024年员工培训总人数为1070人,2023年为952人;2024年完成培训课时为45605,2023年为39439;2024年人均完成课时为43,2023年为41[84] - 2024年及过去2年无因工作关系死亡的员工[82] - 2024年度集团无员工工伤申报[82] 供应商管理 - 集团有完整供应商准入资格及过程管理,供应商需通过资格和物料评估双重确认[85] - 生产性物料采购金额10万元以内由单位负责人和财务经理终审,10 - 30万由总部财务经理和供应链总监终审,超30万由总裁终审[88] - 集团供应商总数约240家,超95%来自国内[88] - 原材料采购关注产地生态和劳工条件,生产制造查看员工工作环境,物流运输考虑包装材料,销售及售后了解是否存在不公平条款[88]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与供应商签协议,对员工培训,定期现场稽核,设举报渠道,引入第三方认证,制定环保标准,优先选环保企业[90] - 从全生命周期评估环保性能,鼓励创新,发布产品环保要求,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激励措施,要求提交报告,实地考察,建立评估体系,市场监督[94] - 2024年无因安全与健康理由须回收的重大产品[96] - 2024年无客户因产品及服务质素或安全不满的重大投诉[95] - 2024年公司向刘仁八镇仁义八方教育基金、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0万元及平板电脑2046台,向深圳市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万元[99] - 公司每年为每位员工提供1000元学习经费[99] - 公司每年预算投放约人民币1000万元用于社区贡献活动[100]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4年公司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总额约5.56亿元(2023年:3.55亿元),占本年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约30%(2023年:23%),最大客户占本年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约9%(2023年:8%)[117] - 2024年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约7.94亿元(2023年:4.08亿元),占本年采购总额约71%(2023年:51%),最大供应商占本年采购总额约24%(2023年:16%)[117] 公司股份情况 - 2024年公司股份总数无变动,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票,也未按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118] - 有关期间公司维持了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19]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及中国法例项下无有关优先购买权的条文[12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内部监控系统确保资料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适时[67]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未发现董事年内有违反情况[124] - 公司董事或管理层股东及其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可能造成激烈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125] 审计相关 - 确定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关键审计事项,因收入是关键业绩指标,存在管理层操纵收入确认的固有风险[133][135] - 对营业收入确认实施多项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内部控制、执行分析性复核等[136][137] - 认为公司营业收入的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136]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获取的审计证据充分、适当[131] - 公司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治理层负责监督财务报告过程[140][141] - 注册会计师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审计报告[142] - 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就审计范围、时间安排等事项沟通,确定关键审计事项[143]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5日[144] - 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是阅读并考虑其与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或错报,目前无事项报告[138][139] 公司历史沿革 - 2001年公司改组成立,注册资本为3300万元人民币[164] - 2002年发行1.1亿股H股,注册资本增至4400万元人民币[164] - 2003年增发8000万股H股,注册资本增至5200万元人民币[165] - 2011年公司股份合并,每股面值由0.1元变为1元,股份总数由6.036亿股变为6036万股[168] - 2014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40股,股份总数由6036万股变为3.018亿股[168] - 2015年增发2736万股,股份总数由3.018亿股变为3.2916亿股[168] - 2017年增资内资股4630万股,股份总数由3.2916亿股变为3.7546亿股[169] - 2019年3月回购注销1527.95万股,股份总数由3.7546亿股变为3.601805亿股[170] - 2019年8月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2股,股份总数由3.601805亿股变为4.322166亿股[170] - 2023年11月回购注销1642.85万股,股份总数由4.322166亿股变为4.157881亿股[171]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共32户,与上期相比增加7户、减少2户[178] 会计政策与核算基础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此划分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182] - 应收账款核销、其他应收款核销、重要的在建工程的重要性标准均为金额大于72万元[182] -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18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则调整留存收益[18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89] -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等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192] - 控制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享有可变回报且能影响回报金额,公司综合考虑相关事实和情况判断控制[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