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利润分配情况 - 2024年初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447.6527亿元,本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37.88371亿元,扣除2023年度现金分红47.5284亿元和分配2024年度其他权益工具持有人的利息24.36579亿元,本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513.64222亿元[4] - 以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35.795415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3元(含税),共计分配利润40.73862亿元,占当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可供分配利润的20.60%,分配后母公司尚余未分配利润472.9036亿元[4] 公司综合实力与荣誉 - 公司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43位,连续19年跻身世界500强[12] - 公司业务经营遍及148个国家和地区[12] - 公司拥有1名工程院院士、10名国家勘察设计大师、1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309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2] - 公司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0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6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93项(其中金奖52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84项,省部级工法5654项,累计拥有专利40638项[1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67,171,337千元,较2023年减少6.22%[26]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215,074千元,较2023年减少14.87%[26]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21,325,484千元,较2023年减少13.24%[26] - 2024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328,251,080千元,较2023年末增加5.94%[26]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862,842,522千元,较2023年末增加12.02%[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46元/股,较2023年减少15.61%[2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69%,较2023年减少2.11个百分点[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89,590,2023年为1,516,529,2022年为2,553,353[33]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含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为362,283,2023年为870,977,2022年为1,853,596[33]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591,502,2023年为880,303,2022年为931,515[33] - 2024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 - 1,014,026,2023年为 - 283,398,2022年为 - 222,758[3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71.713亿元,同比下降6.22%;净利润270.784亿元,同比下降16.24%;新签合同额30369.678亿元,同比下降7.80%[82] - 公司营业成本9576.01788亿元,同比下降6.09%,主要因工程承包、房地产业务营业成本下降[84][86] - 公司销售费用6.836126亿元,同比下降6.51%,主要因新签合同额下降[84][87] - 公司管理费用22.328601亿元,同比下降4.85%,主要因营业规模下降[84][88] - 公司财务费用7.946298亿元,同比增长70.47%,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84][89] - 公司研发费用25.71327亿元,同比下降3.79%,主要因研发课题费用减少[84][90]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68.361亿元,较2023年下降6.51%;管理费用223.286亿元,下降4.85%;研发费用257.133亿元,下降3.79%;财务费用79.463亿元,增长70.47%;所得税费用53.963亿元,下降16.97%[111] - 2024年当期所得税费用63.32619亿元,2023年为83.19255亿元;递延所得税费用-9.36287亿元,2023年为-18.19832亿元;所得税费用合计53.96332亿元,2023年为64.99423亿元[112] - 2024年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57.1327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2037.3万元,研发投入合计257.33643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41%,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0.08%[116]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383.4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018亿元,增长8.49%[1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314.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入减少518.359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480.395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减少78.696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947.583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入增加501.668亿元,筹资活动增长幅度112.50%[127]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857.0311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9.97%,较上期期末增长11.23%[13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047.5923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0.99%,较上期期末增长31.42%[130] - 2024年末存货2861.1635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5.36%,较上期期末下降7.00%[130] - 2024年末合同资产3047.4962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16.36%,较上期期末增长4.44%[130] - 无形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28%,较上期增长67.78%,因PPP和BOT项目投资建设增加[132]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06%,较上期增长83.46%,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32] - 境外资产为10.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47%[133] - 2024年12月31日金融资产合计666.72亿元,金融负债合计1220.83亿元[136][138] - 应收账款从2023年的1558.09亿元增至2024年的2047.59亿元,增加489.50亿元[138]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日数为68天,2023年为53天[141] - 应付账款从2023年的4915.67亿元增至2024年的5128.14亿元,增加212.46亿元,因业务规模扩大[142] - 2024年应付账款周转日数为191天,2023年为164天[141]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从2023年的786.15亿元增至2024年的889.35亿元,增加103.20亿元,上升13.13%[144]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4131.6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22%,较上期下降22.72%[132]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对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拨备分别为0.871亿元、0.693亿元[146]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短期借款合计分别为81839758千元、150142693千元[148]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33694786千元、43409640千元[151]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长期借款合计分别为165621478千元、235062620千元[153]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长期借款到期合计分别为197826997千元、281386136千元[156]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债券合计分别为43205227千元、52321218千元[157]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杠杆比率分别为67%、71%[157]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集团重要承诺事项合计分别为73514384千元、56208502千元[159] 公司季度财务数据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4,948,792千元、241,187,926千元、241,988,402千元、309,046,217千元[31]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025,004千元、5,877,154千元、3,793,281千元、6,519,635千元[31]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46,593,910千元、 -35,082,373千元、 -7,341,719千元、57,594,170千元[31] 公司金融资产与负债变动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期初余额合计39,294,928千元,期末余额合计32,690,078千元,当期变动 - 6,604,850千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 - 855,909千元[37] - 2024年应收账款融资期初余额2,723,520千元,期末余额1,644,048千元,当期变动 - 1,079,472千元[37]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629,785千元,期末余额1,533,116千元,当期变动 - 96,669千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 - 1,027,618千元[37] - 2024年其他债权投资期初余额5,115,845千元,期末余额为0,当期变动 - 5,115,845千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144,679千元[37] - 2024年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期初余额6,963,058千元,期末余额4,968,995千元,当期变动 - 1,994,063千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101,546千元[37] - 2024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12,575,571千元,期末余额13,167,797千元,当期变动592,226千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153,800千元[37] 公司新签合同情况 - 全年新签合同总额30369.678亿元,连续三年新签总额突破3万亿元,海外新签合同额3119.779亿元,同比增长23.39%[45] - 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30369.67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20%,同比下降7.80%[68] - 2024年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27249.899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9.73%,同比下降10.39%;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119.779亿元,占比10.27%,同比增长23.39%[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完合同额合计76835.387亿元,境内业务未完合同额62198.260亿元,占比80.95%;境外业务14637.127亿元,占比19.05%[68] - 2024年工程承包产业新签合同额23285.510亿元,同比下降10.36%;绿色环保产业3168.471亿元,同比增长23.79%[69] - 2024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签合同额26453.981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7.11%,同比下降7.29%[70] - 2024年铁路工程新签合同额2681.910亿元,同比下降17.03%;公路工程1938.750亿元,同比下降40.84%[71] - 2024年房建工程新签合同额11977.752亿元,同比增长2.90%;矿山开采1930.081亿元,同比增长47.81%[71] - 报告期内累计新签项目7679个,金额26453.981亿元;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42820.812亿元[171] 公司科技创新成果 - 2024年高质量完成3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任务,新获得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7项[51] - 联合主导发布国际标准3项,首次联合起草国际铁路联盟UIC国际标准1项,获得工程建设标准科技创新奖4项[51] - 全年新增授权专利7740件,其中发明专利2696件、同比增长34%[51] - 搭建“1+9+N”科技创新体系,联合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部和行业级创新平台34个、中国铁建工程实验室11个[50] - 明确8大战新产业、24个重点方向领域和80个主要细分赛道,在绿色低碳建筑、深地空间利用、竹基产业等方面取得初步
中国铁建(01186)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