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397,734,544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59,660,181.60元(含税)[7] - 2024年度公司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7]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尚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7] 审计与声明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5] 资金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3.78亿元,较2023年增长7.15%[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809.38万元,较2023年大幅减亏[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68.16万元,较2023年下降106.33%[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9.45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2.09%[2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50.49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2.14%[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5元/股,2023年为 - 0.18元/股[26]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80%,较2023年减少4.53个百分点[26]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02亿元、3.48亿元、3.37亿元、3.92亿元[29]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219.09万元[31] - 2024年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37,789.83万元,同比增加9,191.00万元,同比增长7.15%[38]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1,809.38万元,同比减亏5,286.24万元[38]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 8,321.55万元,同比减亏10,952.39万元[38] - 2024年度公司研发费用投入为3.00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80%[38] 金融资产数据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513,997,492.96元,期末余额2,221,996,827.44元,当期变动707,999,334.48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52,364,002.84元[3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47,298,053.05元,期末余额54,834,018.93元,当期变动7,535,965.88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7,535,965.88元[34] 生命科学事业部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开发新产品320余个(含定制产品),完成核心技术开发34项[41] - 公司通过改进开发方案,提升阿尔茨海默病检测试剂核心原料p - Tau抗体精准性超过100倍[40] - 开发平台筛选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50%,场景化酶精准度达约90%,开发周期缩短约25%[43] - 公司推出全新一管式tNGS建库解决方案,攻克气溶胶污染难题[45] - 自动化核酸提取解决方案核酸提取效率突破95%,降低交叉污染风险[47] - 新一代核酸清除工艺Nucleo Pure技术在操作简便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50] - 磁珠法甲基化转化试剂盒(EM103)获江苏省一类医疗器械备案[52] - 超快速甲基化转化试剂盒将转化时间由90分钟减至10分钟[54] - 公司持续完善表观遗传系列产品,开拓新应用场景[55] - 公司推出“合二为一”即用型发光液,可检测低pg级微量蛋白[57] - 公司上线PVDF转印膜,打破进口品牌垄断[57] - 公司推出全新抗体剥离液,可实现一膜多检[57] - 公司率先推出涵盖T细胞、B细胞及Pan B细胞等的磁性细胞分选试剂盒[59]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高质量基质胶产品,还积极布局类器官专用基质胶、培养基等产品[60] - 生物活性分析试剂有80余个终端产品[74] - 针对高剂量治疗性管线的T7突变体较野生型可降低约100倍dsRNA[77] - 针对自复制RNA的T7突变体可提升约10%的长片段RNA完整性[77] - 升级的T7突变体可减少95%帽子类似物的使用[77] - GLP - 1产品线实现5,000L发酵规模常态化生产,29肽中间体批量产能30公斤以上,年产能可达数吨级[79] - 核心酶原料产能可满足10吨级别原料药的生产供应[79] - 全自动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仪QD - S2000由12检测通道增加至24通道[81] - 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开发出超过1,900种生物试剂[85] - 事业部研发中心于报告期内实现15项共性关键技术突破[87] - 生产订单执行系统(MES)全面上线,100%覆盖所有生产订单,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追溯[91] - 新增华南/华北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覆盖11省的次日达网络体系,跨区配送时效缩短超50%[91] - 年度运营成本显著下降,成品报废同比降低60%[91] - 超快速扩增试剂将检测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20分钟[98] - 大预混技术应用减少60%的实验操作步骤[98] - Phanta UniFi DNA Polymerase新一代高保真DNA聚合酶保真度为Taq酶的220倍[92] - 事业部围绕下游客户应用场景细分客户群体,为关键重点客户设立专属管理团队[88] - 事业部依托“四阶段”产品导入流程,提高新品上市成功率[89] - 事业部运用数字营销工具构建客户画像数据库,开展精准推广,部分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突破性增长[90] - 公司攻克行业难题,实现灵敏度提升等6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97] - 生命科学事业部2024年度产线新增6台自动化设备,完成8项自动化设备升级改造,产能提升40%,备货成品生产周期缩短60%[140] - 生命科学事业部PMC体系赋能制造端实现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提升28%、物料齐套率提升65%[141] - 生命科学事业部仓储物流单仓日处理能力达1200单,同比提高71%,分仓处理能力跃升117%,跨区配送时效缩短超50%,多仓整体日处理能力突破3700单[141] - 生命科学事业部成品报废同比降低60%[142] - 生命科学事业部生产体系重组推动生产全流程效率提升30%,能耗成本降低14%[142] 体外诊断事业部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子公司诺唯赞医疗有54种检测试剂产品取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8种产品同时取得CE认证,报告期新获3项三类、6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5项备案凭证,累计获133项注册证及备案[62] - 至报告期末,公司体外诊断事业部有12项仪器取得我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备案证书,9项仪器取得CE认证[62] - 公司基于层析平台推出呼吸道病原体全自动荧光快检解决方案,已有多个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盒获批我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4] - 公司基于化学发光平台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系列产品有2项β淀粉样蛋白、2项磷酸化Tau蛋白及2项通用指标[66] - 2024年4月,公司6款阿尔茨海默病检测试剂盒获批我国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国内基于化学发光平台通过血液检测样本检测AD核心生物标志物获证数量最多的厂商[67] - 公司基于化学发光平台开发的自免肾病系列检测指标包括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IgG和抗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抗体IgG等,部分项目已进入转产阶段[68] - 公司基于间接免疫荧光平台开发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谱检测试剂盒含6项指标,已完成研发和客户端验证,预计近期量产上市[68][69] - 公司基于微流控技术平台开发了上呼吸道感染联检试剂盒并开展IVDR认证切换,多款检测试剂在研发中,微流控设备已完成试产进入批量生产阶段[70] - 公司体外诊断试剂终端客户覆盖超3200家医疗机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线覆盖医院超700家[104] - 公司2024年4月上线阿尔茨海默病高灵敏血检检测方案,完成六项指标开发、准入和上市工作,在130多家等级医院或科研机构启动装机入院流程[105][106] - 公司基于量子点荧光免疫平台与胶体金平台的双平台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系列完成700多家医院入院工作[106] - 2024年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形成覆盖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包含429家渠道商的服务网络,核心战略合作伙伴贡献率提升至92%[1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体外诊断产品终端客户已超3200家[1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阿尔茨海默病检测相关产品上市半年,已在百余家三甲医院及第三方检验机构实现装机[133] - 体外诊断业务严格执行ISO13485:2016等国际法规及标准,通过相关认证[144] - 南京诺唯赞医疗通过2次江苏省药监局南京检查分局等监督检查和4次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湖南诺唯赞通过2次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和1次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检查[146] - 截至报告期末,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拥有约7,500m²体外诊断试剂十万级洁净生产车间、4套万级检验室、2套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147] 生物医药事业部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生物医药业务围绕新药研发试剂等四大产品线与服务开展,客户覆盖我国主要生物制药企业等[108] - 报告期内累计组织事业部层级法规及产品知识培训分享十余场次,新增、升级质量标准和文件240余份,生产中心组织开展300余场次管理制度和操作技能培训[111] - 报告期内新增8个GMP级酶原料DMF备案并激活,截至2024年12月,mRNA药物合成相关酶原料已全部完成DMF备案并激活[113] - 生物制药业务核心根据地客户销售额翻倍,部分单品市场占有率达国内第一[113] - mRNA原料产品累计支持我国疫苗/生物制药客户十余个管线获批IND,并完成数个管线临床批次交付[115] - GLP - 1原料业务发酵重组法高产能GLP - 1类客户占有率处于国内第一,已为国内多家客户提供数百公斤级别供应[116] - mRNA药物领域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00% [117] - 生物医药事业部建立多项质量体系运行指标,报告期内各项指标完成正常,现行质量体系通过SGS官方复审,以100%通过率通过多家客户现场审计[149] - 龙潭多功能GMP车间稳定运行2条GMP级10L - 50L - 100L发酵规模生产线,单批次可满足1亿剂mRNA疫苗生产用单酶原料用量,核心酶原料年产能满足250kgmRNA生产[149][150] 微流控事业部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微流控事业部一款呼吸道六项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及配套质控品取得CE及SFDA认证,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及配套样本保存液获得欧盟CEIVDR及SFDA认证[118][119] - 微流控事业部报告期内完成100余次(个)软件迭代[119] - 至报告期末,微流控产品实现全部原料国产化,产能可达100万人份/线/年[153] 国际业务事业部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2022年起公司国际业务重点推进优势产品线“出海”,包括科研试剂等分子类生物试剂产品[120] - 公司持续深化在北美、欧洲、东南亚区域的本地化运营,并在法国、意大利等地区拓展业务[120] - 公司在新加坡实现近50%客户覆盖[121] - 公司已设立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多地子公司,美、匈、新三大海外总仓库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区域,物流发货时效3天内到达客户端,新增韩、法、英、加等海外分、子仓库[122] - 2024年公司举办或参与近百场推广及展会活动[123] - 至报告期末,公司国际业务部拥有员工逾170人,其中外籍员工占比近30%[124] - 报告期内,国际业务部引入硕士以上专业人才25人,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124] - 国际业务事业部报告期内举办或参与超220场各类市场活动[137] 基础科学研究院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基础科学研究院报告期内完成21个重要原料质量升级[138] - 基础科学研究院报告期内新增与升级SOP约600余项、SPC 500余项[138] - 基础科学研究院完成设备设施验证等300余项[138] 仪器研究院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仪器研究院仪器制造板块拥有2,700m²配套生产厂房,生产车间每月约产出400台仪器,全年预计产出5,000台[154][155] - 报告期内,仪器制造板块完成落实永久及临时工程变更文件70余份,完成落实26例现场改善提案,新增与升版生产工艺文件337份,新增和升级生产质量配套文件20余份[155] 公司网站与系统建设 - 2024年度公司上线全新集团化网站及英文版官方网站,完成集团化网站布局[157] - 公司完成4家海外公司WMS仓储管理系统上线,提升收发货效率与库存准确率[158] 公司人员情况 - 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2,867名,其中博士74名,硕士999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人数占比37.43%[159] - 2024年4月,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08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2023年度该计划覆盖员工人数占比约30%[16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女性员工占比约56%,少数民族员工占比约3%[160] 公司科研与活动 - 公司与9家单位联合攻关《体外诊断试剂关键原材料研发》项目,该项目入选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62] - 公司表观遗传学实战训练营已连续举办3年,2024年策划NGS系列工作坊[163] - 2024年公司在各地共举办13场“校园行”活动[165] - 至报告期末,“生命科学创新创业挑战赛”已有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覆盖1000多个课题组[167] 公司产品与服务 - 公司现有1000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
诺唯赞(688105)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