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华设集团,代码为603018[26] 分红与回购信息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83,793,332股[9]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8,379,333.2元(含税)[9] - 2024年度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金额为52,534,254元(不含交易费用)[9] - 本次合计派发红利金额为120,913,587.20元(含税),比例为31.60%[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4.28亿元,较2023年减少17.28%[3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亿元,较2023年减少45.17%[3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7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4.26%[30] - 2024年末总资产129.87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71%[3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56元/股,较2023年减少44.55%[3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4%,较2023年下降7.38个百分点[3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75.19万元,2023年为2001.13万元,2022年为2666.34万元[35] - 2024年公司总体运营成本同比降低10%,内部管理成本同比下降20.33%[44][48] - 2024年科技研发投入2.01亿元,科技投入占总营收比重4.56%,员工薪酬人均下降14%,管理层人均薪酬同比下降37%[48]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4.28亿元,同比减少17.28%;实现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减少45.05%[105] - 公司营业收入44.28亿元,较上年同期53.53亿元下降17.28%;营业成本27.80亿元,较上年同期32.65亿元下降14.86%[107] - 服务业营业收入43.92亿元,营业成本27.56亿元,毛利率37.25%,较上年下降1.91个百分点[110] - 传统业务营业收入35.40亿元,营业成本21.98亿元,毛利率37.91%,较上年下降2.07个百分点;新兴业务营业收入8.52亿元,营业成本5.58亿元,毛利率34.46%,较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110] - 江苏省内营业收入27.23亿元,营业成本16.07亿元,毛利率40.98%,较上年下降2.31个百分点;江苏省外营业收入16.69亿元,营业成本11.49亿元,毛利率31.15%,较上年下降1.56个百分点[11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1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54%;其中关联方销售额4854.6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0%[11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2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94%;其中关联方采购额3565.4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28%[113]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0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56%,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0.32%[115] - 销售费用2.84亿元,较上年同期2.68亿元增长6.07%;管理费用3.64亿元,较上年同期4.56亿元下降20.33%;财务费用463.46万元,较上年同期912.70万元下降49.22%[107][114]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650,182.17元,较2023年度的499,456,119.61元下降38.60%[1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9,800.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06%,较上期期末数15,000.00万元增长165.33%[120]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0,286.6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79%,较上期期末数1,495.30万元增长587.93%[120]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21,005.9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62%,较上期期末数15,685.50万元增长33.92%[120]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28,019.7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16%,较上期期末数14,458.60万元增长93.79%[120] - 其他应付款本期期末数为21,502.3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66%,较上期期末数32,095.63万元下降33.01%[120] - 库存股本期期末数为5,255.8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40%,较上期期末数8,488.39万元下降38.08%[120] - 境外资产为3,463,035.46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3%[1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规划研究营业收入4.16亿元,毛利率43.63%,比上年减少14.18%,毛利率下降5.86个百分点[39] - 勘察设计营业收入23.51亿元,毛利率40.90%,比上年减少25.85%,毛利率下降1.32个百分点[39] - 综合检测营业收入4.89亿元,毛利率33.36%,比上年减少5.17%,毛利率上升3.09个百分点[39] - 数字及智慧业务营业收入4.21亿元,毛利率40.73%,比上年增加7.76%,毛利率下降7.03个百分点[39] - 低碳及环保业务营业收入4.31亿元,毛利率28.35%,比上年增加2.10%,毛利率上升6.03个百分点[39] - 项目全过程管理及商业运营营业收入2.52亿元,毛利率9.78%,比上年减少20.56%,毛利率下降7.54个百分点[39] - 低空经济板块同比增长96%,新业务板块2024年营收达13.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31%[40][43] - 基础设施数字化业务与智慧业务合同总额突破4亿元,总营收达4.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近10%[42] - 城市更新等领域落地业务近1亿元[61] - 水利业务新承接合同额达9200万元[63] - 数字设计SaaS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5%,数字建造BIM产品线销售额同比增长32%[76] - 江苏源驶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销售订单超5400万元,较去年增长133%,车路云及智慧停车业务占比超30%[79] - 水环境治理业务新承接合同额近7亿元,污水处理相关产品销售破千万[83] - 声环境治理业务全年新签合同额近4000万元[83] - 运营10余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报告期内服务区总营业额同步增长21.3%,新增合同额同比增长14%[90] - 报告期内承接8个国家地区的15个海外项目,海外业务合同额同比增长350%[91] - 公司数字化业务合同总额突破4亿元,基础设施数字化业务与数字智慧业务各贡献2亿元[100] 业务领域与服务内容 - 公司在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等多业务领域提供产品和服务,构建双增长曲线发展格局[56] - 公司规划咨询业务包括战略政策研究、综合交通规划等多方面[58] - 公司勘察设计业务涉及公路、水运等多个行业[58] - 公司综合检测业务涵盖检测认证服务、建筑材料检测等[58] - 公司数字及智慧业务包括数字设计软件开发、低空经济产品研发等[58] - 公司低碳及环保业务有碳排放监测与评估、绿色建筑材料研发等[58] - 公司项目全过程管理及商业运营业务涉及公路、水运等行业[58] - 公司在交通和城市建设领域提供全国领先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56] 业务成果与荣誉 - 报告期内公司连续第5年承担中国工程院合作课题,协助编发内参《政策研究与参考》15期[57] - 公司支撑江苏省高分通过交通强国试点,牵头示范申报助力江苏入选首批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57] - 累计服务支撑全国400多个各类战略规划落地[60] - 参与设计超7000公里高速公路和5000公里干线公路等多项基础设施[62] - 承担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可研究并获批复[63] - 中标苏南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等多个铁路轨道项目[63] - 承接江苏盐宝线航道整治工程等多个水运重点项目[63] - 成功中标沈阳机场总体规划修编等民航项目[63] - 成功打造广靖高速10车道改扩建工程江苏样板[65] - 全资子公司获评全国交通质量检测机构评估“5A级”机构[70] - 无人机巡检及执法服务覆盖10万公里公路、3800公里铁路及5.6万公里航道[71] - 低空业务产品线超20条,服务全国20多个省份、40多个城市[71] - 2024年4月,公司承接的太仓市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项目获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授牌[76] - 公司主持编制全国首个省级《智慧公路车路协同外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79] - 公司参与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智能感知与主动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9] - 公司智慧扩容整体解决方案涵盖4大业务域,形成全产业链能力[80] - 公司中标盐城市高架一期、二期智能交通改造设计项目[80] - 新一代车路协同系统在江苏常泰未来智慧大桥示范项目中落地应用[81] - 内河航道智能巡检系统、航道船闸数字孪生系统等全数字化设计及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成果交付[83] - 普通国省道三维数字化公路综合管理平台、高速公路“1+1+N”的华设AIoT产品体系成果交付[84] - 华盐智造成功申报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江苏省装配式桥梁构件智能工厂5G工厂[89] - 宁沪高速仙人山服务区光伏项目成为首个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认证的零碳服务区[88] - 公司作为主体参与起草的江苏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工程设计规范》成功通过审查[86] - 公司荣膺2022年度“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企业勘察设计收入前100名”第3名、2023十大民营工程设计企业榜首、2023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第54名[96] - 公司参与设计超7000公里高速公路、5000公里干线公路、1000公里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设计300多座特大型桥梁(含8座跨径超1000米跨江大桥)、70多座城市景观桥梁,约3200公里内河及沿海航道、80余座船闸,完成200余项码头工程及百余项水利、海洋工程设计咨询任务,承担1000多公里铁路设计[97] - 公司先后荣获各类奖项1509项,其中科学技术奖393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0项[98] 公司组织与人员信息 - 公司共有23个部、省级科技平台,与30多家机构建立常态化创新合作机制[99]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员工560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86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8%,正高级职称189人,高级职称1372人,中级职称2134人,中级及以上占比近64%,数字化人才约500人[101] - 公司形成职能体系2办4中心 + 生产体系18大事业部 + 营销体系7大区域 + 产业体系9大直属子公司的组织架构[10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81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14%[116] - 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合计5603人,其中母公司2881人,主要子公司2722人[179]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围绕“高质转型,基业长青”坚定转型发展总战略,锚定四个未来发展方向,注重业务转型与创新发展[136] - 公司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创新引领的“数字化、平台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稳定主业,拓展新型产业[136] - 公司坚持创新引领,从思想、目标、行动上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类公司培育[136] - 公司强调数字化引领,从三个维度发展,以数字化管理推动变革,成为相关领域领军企业[137][138] - 公司加快产业化探索,构建新增长逻辑,从工程设计公司走向产业技术集成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138] - 公司搭建平台化机制,从矩阵式向平台化组织架构转型,汇聚资源,提升组织和团队赋能水平[138] - 公司稳步推进国际化,拓展业务市场,构建国际业务体系,提升国际交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39] - 公司计划2025年保持营业收入、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2024年基础上稳定增长[140] 公司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发展依赖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投资政策变化引致的规模波动会影响公司收入结构及增速[141] - 2014年公司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跨行业开展业务可能因经验不足、人员配置不稳定等产生风险[142][143] - 公司客户资信良好,应收账款大额坏账可能性小,但重大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未按时收回会影响财务状况和净利润[144] - 业务规模扩大使未完工项目增加,存货余额上升,不可控因素致项目调整或停止且成本不能全额补偿会影响财务[145] - 公司属智力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才大规模流失会影响经营发展[146] -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无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变更可能影响正常经营活动[147] - 公司外业工作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虽有安全制度但仍不能完全避免[148] - 公司有质量控制体系,但仍存在因质量控制失误承担质量责任的风险[149] - EPC成为工程建设重要趋势,公司对EPC项目有相关规定以规避风险[151] 公司治理与会议信息 - 报告期内公司按相关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各机构运作规范,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54][155]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议案全部表决通过[157] - 2024年1月5日第五届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股份和参与设立基金议案[168] - 2024年1月17日第五届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不向下修正“华设转债”转股价格议案[168] - 2024年1月30日第五届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议案[168]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10次,均为现场会议[171] - 报告期内科技与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173] -
华设集团(60301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