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B Financial Group(KB)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KBKB Financial Group(KB)2025-03-06 02:29

审计报告披露信息 - 2025年3月5日,KB金融集团披露其全资子公司国民银行2024财年审计报告[3] - 审计报告基于韩国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务报表尚未经国民银行股东批准,可能会有变动[3]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5日,后续事件或情况可能对合并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报告可能需修订[20] 审计意见相关 - 审计师认为,国民银行合并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韩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允列报了集团在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的合并财务状况、合并财务业绩和合并现金流量[11] - 审计师依据韩国审计准则进行审计,认为获取的审计证据充分适当,可作为审计意见的基础[12] 审计责任相关 - 管理层负责按照韩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和公允列报合并财务报表,并评估集团持续经营能力[14][15] - 治理层负责监督集团财务报告过程[16] - 审计师的目标是对合并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发表审计意见[17] -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运用专业判断和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并与治理层沟通审计相关事项[19] - 审计师需识别和评估合并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总资产为562,887,180百万韩元,较2023年末的530,012,853百万韩元增长6.2%[22] - 2024年利息收入为23,211,072百万韩元,较2023年的22,347,123百万韩元增长3.95%[24]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10,223,872百万韩元,较2023年的9,870,067百万韩元增长3.59%[24] - 2024年净利润为3,151,402百万韩元,较2023年的3,149,952百万韩元增长0.05%[24] - 2024年末总负债为524,859,860百万韩元,较2023年末的493,464,126百万韩元增长6.36%[22] - 2024年末总权益为38,027,320百万韩元,较2023年末的36,548,727百万韩元增长4.04%[22] - 2024年信用损失准备为680,087百万韩元,较2023年的1,608,128百万韩元减少57.69%[24]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319,506百万韩元,较2023年的3,760,873百万韩元减少11.73%[24] - 2024年向股东支付股息1,467,896百万韩元,较2023年的1,346,582百万韩元增长9.01%[26] - 2024年末监管信用损失准备金为2,796,799百万韩元,较2023年末的3,018,015百万韩元减少7.33%[22] - 2024年和2023年当期利润分别为315.1402亿韩元、314.9952亿韩元[28] - 2024年和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分别为529.7103亿韩元、742.224亿韩元[28] - 2024年和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分别为145.7041亿韩元、35.093亿韩元[28] - 2024年和2023年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分别为582.3531亿韩元、782.5942亿韩元[28] - 2024年和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分别为107.2085亿韩元、79.273亿韩元[28] 公司基本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收资本为202.1896亿韩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首尔设有总部,拥有800家国内分行和11家海外分行[33]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首次应用多项修订后的韩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38] - 公司预计2025年1月1日起应用的修订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4] 会计估计与判断 - 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运用关键会计估计和判断,存在多项不确定性[47] 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 集团通常持有被投资方20%或以上表决权时,被认为具有重大影响[65] 外币交易处理 - 外币交易初始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功能货币,期末外币货币性项目按期末即期汇率折算[74] 金融资产和负债确认与分类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成为合约一方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常规买卖按交易日会计处理[81] - 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82] - 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03][106][109]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174] 金融工具计量 -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非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还需加上或减去交易成本[83] - 金融工具后续按摊余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初始分类[84] - 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初始计量金额减去本金偿还额,加上或减去按实际利率法对初始金额与到期金额差额的累计摊销,金融资产还需调整损失准备[85] - 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报价作为公允价值最佳估计,无活跃市场则用估值技术或第三方估值服务[86][87] - 公允价值信息分为三个层次,按最低重要输入变量归类[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损益[175] - 其他金融负债初始按公允价值减交易成本计量,后续按摊余成本计量,利息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177] 金融资产和负债终止确认 - 金融资产在合同现金流量权利到期、转移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或既未转移也未保留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且未保留控制时终止确认[96] - 公司在无合理预期收回金融资产全部或部分时核销该资产,通常在确定债务人无足够资金或收入支付本息时考虑核销[98] - 金融负债在消除时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终止确认[99] 现金及金融机构往来款项计量 - 现金及金融机构往来款项包括库存现金、外币等,按摊余成本计量[102]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 若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公司按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若显著增加,则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考虑潜在信用风险,应用恶化情景和危机情景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19] - 恶化情景应用概率权重80%,假设值为21.52009亿韩元,与账面价值差异为 - 6.0704亿韩元;危机情景应用概率权重20%,假设值为43.23709亿韩元,与账面价值差异为15.6466亿韩元[122] 衍生金融工具处理 - 公司为交易目的或管理风险签订众多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包括货币远期、利率互换等[130] - 公司指定某些衍生金融工具作为套期工具,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131]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按公允价值确认,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不同类型处理方式不同[133] 资产折旧与摊销 - 房产和设备折旧方法及估计使用寿命:建筑物直线法20 - 40年,租赁改良和设备车辆递减余额法4年[153] - 投资性房产折旧方法及估计使用寿命:建筑物直线法40年[156] -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及估计使用寿命:工业产权直线法5年,软件直线法4 - 5年,其他直线/递减余额法1 - 13年[158] 商誉处理 - 2010年1月1日后企业合并取得的商誉初始计量为转移对价超过所获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承担负债的差额[161] - 额外收购非控制性权益作为权益交易处理,不确认额外商誉[164] 非金融资产减值测试 - 公司在每个报告期末评估非金融资产是否减值,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可用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67] 持有待售资产计量 - 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满足一定条件分类为持有待售,按较低者计量:分类前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172] 准备金确认与调整 - 准备金在集团因过去事件产生现时义务、很可能需要流出经济利益资源且能可靠估计义务金额时确认,期末会进行审查和调整[179][180] - 集团对亏损合同的现时义务确认为准备金,其金额为履行合同的成本与不履行合同的补偿或罚款中的较低者[181] 金融担保合同处理 - 金融担保合同发行人需按约定向持有人支付款项以补偿债务人违约造成的损失,初始按公允价值确认并分类为其他负债,在合同期内摊销[182][183] 收入确认 - 集团按韩国IFRS No.1115规定的步骤确认收入,包括识别合同、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分配价格和确认收入[187][190] 利息收入和费用确认 - 债务证券、贷款等的利息收入和费用按韩国IFRS No.1109用实际利率法在综合收益表中确认[188] 实际利率计算 - 实际利率是将金融工具预计未来现金收支折现至金融资产账面总额或金融负债摊余成本的利率,计算时考虑合同条款但不考虑预期信用损失[191] 金融服务费用确认 - 金融服务费用根据收费目的和相关会计准则确认,与金融工具实际利率相关的费用一般作为利率调整项,与特定时间段履约义务相关的费用在履约期内确认,与某一时点履约义务相关的费用在客户取得控制权时确认[193][194][195][196] 金融工具净损益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的净损益包括公允价值变动、股息和外币折算损益等[199] 股息收入确认 - 股息收入在收款权利确立时计入损益,根据权益证券分类确认为金融工具净损益或其他营业收入[199] 离职后福利确认 - 员工为集团提供服务期间,集团将应向设定提存计划支付的款项确认为该期间的离职后福利[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