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广核电力(01816) - 2024 - 年度财报
01816中广核电力(01816)2025-04-11 16:06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78.76%,非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21.24%[8][11] - 核电合营公司由广核投持有75%股权,港核投持有25%股权[20] - 岭澳核电由公司及广核投分别持有70%及30%股权[21] - 岭东核电由公司、广核投、中广核核投分别持有25%、30%、45%股权[22] - 阳江核电由公司、广核投及中广核一期基金分别持有34%、25%、7%股权[23] - 宁德核电由中广核宁核投资有限公司持有46%股权,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及福建福能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4%及10%股权[24] - 红沿河核电由中广核核投持有45%股权,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及大连市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5%及10%股权[25] - 台山核电由公司、广核投、台山核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2.5%、10%、47.5%股权,30%股权由法国电力国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持有[26] 上网电量与减排数据 - 2024年上网电量为2272.84亿千瓦时,等效标煤减排CO₂约18659.99万吨[10] - 2024年公司上网电量等效燃煤发电减排二氧化碳约18659.99万吨,按核电碳足迹因子计算,相当于核电全生命周期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约147.73万吨[43] - 2024年公司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累计上网电量2272.84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6.13%[117] - 2024年附属公司合计上网电量1790.12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7.15%;联营企业红沿河核电站上网电量482.71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2.54%[118] - 2024年大亚湾核电站上网电量142.06亿千瓦时,较2023年下降1.96%;岭澳核电站上网电量154.24亿千瓦时,增长3.74%;岭东核电站上网电量159.15亿千瓦时,下降7.03%;宁德核电站上网电量327.23亿千瓦时,增长1.12%;阳江核电站上网电量500.75亿千瓦时,增长0.09%;防城港核电站上网电量279.00亿千瓦时,增长19.99%;台山核电站上网电量227.70亿千瓦时,增长52.28%[118] -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公司在运核电机组实现上网电量2272.84亿千瓦时(含联营企业),同比上升6.13%,市场化交易量占总上网电量约50.9%,同口径下与2023年基本持平[136] - 2024年公司核电全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6891.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659.9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75万吨、减排氮氧化物约2.84万吨[130]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68.044亿元,较2023年增长5.2%;每股派息0.095元(含税);税息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406.208亿元,较2023年增长5.3%[12]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8.139亿元,较2023年增长5.4%;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7.128亿元,较2023年增长0.9%;扣非后税息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405.572亿元,较2023年增长0.8%[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754.91亿美元,非流动资产合计3499.09亿美元,资产总计4254.01亿美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834.79亿美元,非流动负债合计1696.05亿美元,负债合计2530.84亿美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194.41亿美元,少数股东权益528.75亿美元,股东权益合计1723.16亿美元[18]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868.04亿元,较2023年增长5.16%;归母净利润约108.14亿元,较2023年增长0.83%[40] - 2024年董事会建议年度股息为每股0.095元(含税),较2023年增长1.06%[40]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6,804,414.92千元,较2023年增加4,255,771.77千元,增幅5.2%[77] - 2024年营业成本为57,265,603.08千元,较2023年增加4,407,979.95千元,增幅8.3%[77] - 2024年财务费用为5,133,290.99千元,较2023年减少532,678.12千元,减幅9.4%[77] - 2024年其他收益为1,696,195.10千元,较2023年增加390,700.66千元,增幅29.9%[77] - 2024年投资收益为1,932,890.84千元,较2023年增加328,689.29千元,增幅20.5%[7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为63,619.40千元,较2023年减少34,989.33千元,减幅35.5%[77]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813,873.22千元,较2023年增加89,303.11千元,增幅0.8%[77] - 2024年EBITDA利润率为46.8%,较2023年的46.7%略有上升[74] - 2024年净负债率为59.5%,较2023年的60.2%有所下降[74] - 2024年银行借款及其他借贷为198,161,125.44千元,较2023年减少1,152,064.81千元,降幅0.6%[83] - 2024年应收款项为36,095,779.33千元,较2023年增加2,174,099.92千元,增幅6.4%[83] - 2024年应付款项为40,553,068.09千元,较2023年增加2,729,643.25千元,增幅7.2%[8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38,015,962.61千元,较2023年增加4,896,068.34千元,增幅14.8%[8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0,169,074.24千元,较2023年增加7,656,460.57千元,增幅61.2%[8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7,973,345.92千元,较2023年减少1,114,892.12千元,降幅5.8%[86] -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约为20,567.2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4,971.7百万元,增幅31.9%[89] - 2024年集团向联营企业出资约601.1百万元,追加投资后持有宁德第二核电51%股权[9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所有权受限资产账面价值约为17,535.3百万元,2023年为约14,691.5百万元[95] - 公司2021 - 2025年保持分红比例适度增长,2023年度分红比例为44.26%,末期股息每股0.094元[65]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95元,分红比例约为44.36%,预计2025年7月3日左右派付[66] - 2014 - 2024年公司每年均有派息,2024年每股派息0.095元,派息总额4797.37百万元[67] - 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来,年度派息累计金额达31963.10百万元[65] - 2015 - 2024年分红比例在28.71% - 44.36%之间波动[68] 机组建设与运营情况 - 在建核电机组16台,装机容量31798兆瓦,占中国大陆比重53.17%;在运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19406兆瓦,占中国大陆比重35.98%[13] - 8月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债议案,申报文件10月获深交所受理,12月完成首轮回覆[7] - 12月公司股东大会通过控股股东延长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履行期限议案,注入保留业务期限延期一年[7] - 8月招远一期、陆丰一期、苍南二期项目获核准[7] - 4月陆丰5号机组进入设备安装阶段,7月宁德5号机组开始全面建设,11月苍南1号机组进入调试阶段[7] - 5月防城港4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10月大亚湾2号机组装机容量获批由984兆瓦变更为1026兆瓦[7] - 2024年公司获得三个核电项目核准,开拓了位于山东省的第十个核电基地[41] - 2024年7月宁德5号机组实现FCD开始全面建设,5月防城港4号机组高质量投产,集团“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全面建成[56] - 2025年惠州1号机组将投入商业运营[6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16台在建核电机组(含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8台)[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运核电机组数量28台,较2023年增长3.70%,容量31798兆瓦,增长4.02%;在建核电机组数量8台,增长60.00%,容量9738兆瓦,增长62.08%;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8台,增长33.33%,容量9668兆瓦,增长33.57%[110] - 2024年10月,大亚湾2号机组装机容量由984兆瓦变更为1026兆瓦,大亚湾核电站装机容量增加至2010兆瓦[121] - 防城港3号机组于2023年3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4号机组于2024年5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管理16台在建核电机组,2台处于调试阶段,3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2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9台处于FCD准备阶段[131] - 2024年5月25日,防城港4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临时上网电价为人民币0.4063元/千瓦时(含增值税)[142] - 2025年公司共22台核电机组(含联营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均已完成年度中长期市场化电量签约[151] - 公司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28台,在建核电机组8台[155] - 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装机容量为984MW,2号机组装机容量为1026兆瓦[157] - 岭澳核电站单机组装机容量为990兆瓦[158] - 岭东核电站单机组装机容量为1087兆瓦[159] - 阳江核电站单机组装机容量为1086兆瓦[160] - 宁德核电站1至4号在运机组单机组装机容量为1089兆瓦,5号和6号在建机组单机组装机容量为1210兆瓦[161] - 红沿河核电站单机组装机容量为1119兆瓦[162] 机组安全与性能指标 - 2024年公司安全管理按计划完成问题/隐患整改超99%[50] - 2024年公司所有在运机组均无INES 2级及以上事件[51] - 2024年公司28台在运核电机组平均能力因子约92%,其中24台采用二代及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机组平均能力因子约93%,连续七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53] - 2024年公司核电机组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710小时,近三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517小时,机组利用率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53] - 2024年公司安全生产业绩中的机组强迫损失率指标创历史最佳,超90%的机组该指标进入WANO前1/4,达世界先进水平[41] - 2024年28台在运机组平均能力因子91.91%、平均负荷因子87.77%、平均利用小时数7710小时,2023年27台在运机组对应指标为89.43%、85.72%和7509小时[122] - 2024年与2023年WANO同行12项业绩指标一年值标杆对比,机组数量从27台增至28台,合计指标数量从324项增至336项[126] - 2024年进入世界前1/4(先进水平)指标数量为290项,占比86.31%,2023年为251项,占比77.47%[126] - 2024年进入世界前1/10(卓越水平)指标数量为278项,占比82.74%,2023年为242项,占比74.69%[126] - 公司所有核电机组的设计换料周期均为18个月[123] - 换料大修任务包括换料、试验、改造、维修[124] - 公司结合当地电力负荷波动与电网沟通,合理安排换料大修计划,优化实施计划控制工期[125] - 2024年公司举办各类核应急演习500余次,运营管理的核电站保持历史未发生2级及以上核事件的安全记录[116] - 公司持续提升放射性废物管理水平,2024年28台在运机组放射性废物管理合规,未因环境问题受行政处罚[128] - 公司核电站流出物的放射性总量远低于适用国家限值[128] 换料大修情况 - 2024年按计划完成19个换料大修,大亚湾2号机组完成装机容量提升验证,大亚湾1号机组三十年改造和防城港3号机组华龙一号首次换料大修顺利实施[54] - 2024年公司共开展20个换料大修(含2023年两个跨年换料大修),截至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