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18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5,317,225.80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31.62%[6][134]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145,754,825.80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65.22%[13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483,918,806.35元,较2023年减少1.06%[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683,238.56元,较2023年减少69.18%[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8,350,628.56元,较2023年减少72.38%[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76,568,232.50元,较2023年减少308.76%[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349,882,185.48元,较2023年末减少1.06%[24]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3,132,152,669.61元,较2023年末增加5.98%[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较2023年的0.18元/股减少66.67%[2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4%,较2023年的5.81%减少4.07个百分点[2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33.26万元,2023年为628.04万元,2022年为 -1.35亿元[30]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4.84亿元,同比降低1.06%;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同比降低69.18%[52] - 营业成本74.06亿元,同比减少0.14%;销售费用6261.35万元,同比增加7.10%;管理费用2.29亿元,同比减少8.29%[54] - 财务费用3390.26万元,同比增加3.81%;研发费用3.61亿元,同比增加1.16%[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7亿元,同比减少308.7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56.60万元,同比增加93.68%[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4亿元,同比增加797.15%[54] - 公司合计营业收入83.77亿元,毛利率12.34%,同比减少1.01个百分点[57] - 公司本期合计成本73.4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3.37亿元增长0.08%,其中特殊钢小计成本73.41亿元,占比99.97%,服务业小计成本190.70万元,占比0.03%[61] - 公司本期研发投入3.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25%,研发人员90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3.5%[65][66] - 公司销售费用6261.35万元,较上期增长7.10%;管理费用2.29亿元,较上期下降8.29%;研发费用3.61亿元,较上期增长1.16%;财务费用3390.26万元,较上期增长3.81%[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本期为 -3.77 亿元,上年同期为 1.80 亿元,变动比例 -308.76%;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本期为 -0.47 亿元,上年同期为 -7.36 亿元,变动比例 93.68%;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本期为 8.14 亿元,上年同期为 0.91 亿元,变动比例 797.15%[70]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 14.39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 10.96%,较上期上升 81.05%[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 2.30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 1.75%,较上期下降 63.23%[71]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 1.67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 1.27%,较上期下降 62.59%[71]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 0.61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 0.47%,较上期上升 115.17%[71] - 线下销售本年度营业收入 848391.88 万元,占总营业收入比例 100%,净利润 11168.32 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比例 100%[83] - 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11,683,238.56元[136] 各季度财务数据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71亿元、22.06亿元、21.57亿元、20.50亿元[2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13亿元、0.88亿元、 -2.04亿元[27] 金融资产数据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6.26亿元,期末余额2.30亿元,当期变动 -3.96亿元[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6.2572303264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562.033922万元,期末数为2.3010269342亿元[9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3172.581821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7.245014万元,期末数为4104.826835万元[90]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4.4691836239亿元,其他变动为 - 2.7974174438亿元,期末数为1.6717661801亿元[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为11.0436721324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504.788908万元,期末数为4.3832757978亿元[90] 业务产量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钢产量60.39万吨,同比减少10.91%[34] - 2024年钢材产量44.05万吨,同比减少13.04%[34] - 2024年“三高一特”产品入库8.68万吨,同比提升14.25%[34] - 2024年钢产量60.39万吨,同比减少10.91%;钢材产量44.05万吨,同比减少13.04%;“三高一特”产品入库8.68万吨,同比提升14.25%[52] - 特殊钢生产量441153吨,同比减少13.03%;销售量453155吨,同比减少8.96%;库存量43076吨,同比减少21.79%[58] - 冷轧钢材本年产量 1669 吨,销量 1706 吨,营业收入 1981.5 万元,营业成本 1485.8 万元,毛利率 25.02%[79] - 热轧钢材本年产量 321661 吨,销量 334504 吨,营业收入 399533 万元,营业成本 382427 万元,毛利率 4.28%[79] 业务经营成果 - 钢铁业营业收入83.73亿元,毛利率12.32%,同比减少1.03个百分点[56] - 服务业营业收入409.06万元,毛利率53.38%,同比增加40.7个百分点[56] - 合金结构钢营业收入26.71亿元,毛利率18.18%,同比增加1.30个百分点[56] - 直销营业收入65.05亿元,毛利率15.34%,同比增加1.52个百分点[57] - 经销营业收入18.72亿元,毛利率1.91%,同比减少10.27个百分点[57] 成本数据 - 特殊钢原材料成本46.2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3.02%,同比变动-6.64%[60] - 特殊钢燃料动力成本9.28亿元,占总成本比例12.63%,同比变动9.27%[60] - 特殊钢工资成本5.38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32%,同比变动13.14%[60] - 合金结构钢本期合计成本21.86亿元,占总成本29.77%,较上年同期的25.22亿元下降13.32%[61] - 合金工具钢本期合计成本15.47亿元,占总成本21.07%,较上年同期的11.46亿元增长34.95%[61] - 不锈钢本期合计成本16.65亿元,占总成本22.67%,较上年同期的15.74亿元增长5.78%[61] - 高温合金本期合计成本13.89亿元,占总成本18.91%,较上年同期的13.83亿元增长0.41%[62] - 碳结碳工高工弹簧承钢本期合计成本5.55亿元,占总成本7.56%,较上年同期的7.07亿元下降21.5%[62] - 本期折旧成本较上期变动主要因报告期内公司技改项目转固致固定资产折旧大幅上升,本期合金工具钢成本增加主要是本年产量较上年增加所致[62] 客户与供应商数据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3.1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4.34%,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5.7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4.57%[64] 公司业务模式与技术 - 公司以特殊钢和合金材料研发制造为主营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经营模式为传统研发、制造和销售模式[43]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废钢及合金材料,与主要供应商签长期协议,部分民品采用市场竞价采购[44]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按订单组织生产,部分非核心工艺开展委托加工[44] - 公司销售以直销为主,部分产品由经销商代销,重点产品与客户协商定价,民用产品市场化定价[45] - 公司已通过ISO9001等主要质量体系认证,通过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45] - 公司掌握高温合金和耐蚀合金核心技术,能生产800多种规格高温合金和耐蚀合金系列产品[46] - 公司通过提升工艺技术,使超高强度钢综合性能提升,产品质量性能水平国内领先[46] -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工模具钢生产设备,能生产2100多个规格工模具钢系列产品[47] - 公司形成多条不锈钢冶炼生产线,能生产多种不锈钢产品,产品质量稳定且杂质含量低[48] - 公司有5400多个牌号特殊钢新材料生产经验[49] - 新建30吨真空感应炉、30吨真空自耗炉、70MN快锻机等设备[49]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营销模式,订单确认后锁定相应原材料价格[102] - 公司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重点产品占销售收入比重较高[102] - 公司下游客户结算以赊销为主,回款周期较长[103] 公司运营成果 - 2024年公司完成各类认证项目106项,开发新用户253个,新品种270个[34] - 2024年公司投产新设备35台,涵盖电炉产线等多种设备[36] - 2024年公司主机设备故障停机率同比大幅降低[36] - 2024年公司风险合同策划覆盖率达100%,策划有效率97.75%[37] - 2024年公司规范3673项工艺细化表[37] - 2024年公司梳理349项质量改进项目[37] - 2024年公司实施26项信息化建设项目[37] - 2024年公司推进实施21个四化建设项目[37] - 报告期副主编冶金行业标准发布实施1项,获金杯优质产品5项、金杯特优产品1项等多项荣誉[50] - 截至报告期末,在研科研课题共计45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完成首试制产品156个[51] 行业数据 - 2024年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合计18.83亿吨,同比下降0.8%[40]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同比微降;钢材产量14.00亿吨,同比增长1.1%[40] - 2024年铁矿石及废钢价格总体震荡下行,特殊钢制造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但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42] - 2024年我国航天全年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95] 公司未来计划 - 2025年公司计划钢产量68 - 71万吨、钢材产量51 - 53万吨,“三高 一特”核心产品10万吨,营业收入85 - 95亿元,净利润1 - 3.5亿元[9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组成的治理架构[105] - 公司制定《公司章程》等相关制度完善治理结构[105] - 公司董事会现有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05] - 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委员会[105]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8次,审议议案35项[10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6次,审议议案13项[106]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财务等方面完全独立,控股股东不干预日常运营且未占用资金或要求担保[106] - 公司已建立常态化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107] - 公司建立了合理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107] -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为信息披露媒体,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107] - 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各方面独立,未受其影响[108] - 控股股东东北特钢及部分关联方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已制定《产品专业化分工制度》[108] - 公司将避免同业竞争的原承诺延期至2028年12月31日[10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2024年召开的股东大会无议案未通过或变更前次决议情形[112] 公司人员持股与薪酬 - 董事长、总经理孙立国年初持股250.67万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13] - 董事钱正、孙久红、监事会主席杜欣年初持股均为0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13] - 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祁勇年初持股169.62万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13] - 董事、副总经理景向
抚顺特钢(600399)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