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评价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1]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合计均占公司合并报表对应总额的100%[4] - 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3]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7名,其中董事长1名,独立董事3名[8]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至少1名独立董事为专业会计人士[12] 制度建设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设立独立会计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并明确职责分工[10] - 公司专设人力资源部,制定多项人事相关制度和流程[10] - 公司建立严格货币资金授权审批程序,不相容岗位分离,遵循多方询价、专项审批机制管理闲置资金[13] - 财资中心设专岗核算、管理应收账款,建立考核制度促进回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4] - 公司制定采购相关制度,对供方综合评价,建立实物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15] - 公司建立对外投资相关制度,在多方面详细规定,投资后进行风险管理[16] - 公司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各环节详细规定,大额资产投资采用招投标[17] - 公司对筹资业务建立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合理确定规模和方式,控制担保行为[18] - 公司设立税务管理员岗位,利用税收优惠,聘请专业税务顾问把控风险[18] - 公司建立数字化费用控制系统,对比分析实际费用和预算,降低成本费用[19] - 公司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使账面资产价值反映真实价值[19] 缺陷判定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利润表相关,错报金额小于营收1%为一般缺陷,超1%小于2%为重要缺陷,超2%为重大缺陷[1]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资产管理相关,错报金额小于资产总额1%为一般缺陷,超1%小于2%为重要缺陷,超2%为重大缺陷[1]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利润报表相关,损失金额小于营收1%为一般缺陷,超1%小于2%为重要缺陷,超2%为重大缺陷[23]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资产管理相关,损失小于资产总额1%为一般缺陷,超1%小于2%为重要缺陷,超2%为重大缺陷[23] 缺陷迹象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迹象包括董监高重大舞弊、财报重大差错更正等[22]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迹象包括未按准则选会计政策、非常规交易无控制机制等[22] - 非财务报告缺陷按对业务流程有效性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判定[23] 报告期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25] - 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25] 未来展望 - 未来公司将完善内控、规范执行、强化监督检查[27]
开尔新材(300234)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