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1,798,66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203,25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7.4%,净利率为11.0%,较2023年的38.7%和14.7%有所下降[10][1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655,043千元人民币,年内溢利为1,303,255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0,807,95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937,532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0]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5,259,36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566,33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0.8%,较2023年的16.1%有所上升[12]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320.3%,较2023年的548.8%有所下降[12] - 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为61.5日,存货周转天数为41.8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65.2日[12]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1,798,662千元,较去年同比增长约5.3%[27]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为117.99亿元,较2023年的112.03亿元增长约5.3%[64]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44.12亿元,较2023年的43.41亿元增长约1.6%;毛利率约为37.4%,2023年约为38.7%[6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总额约为16.55亿元,较2023年的19.37亿元下降约14.5%[64]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约为14.17亿元,较2023年的15.66亿元下降约9.5%[64]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117.99亿元,较2023年的112.03亿元增长5.3%,自有品牌业务收益24.75亿元,占比21.0%,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益93.24亿元,占比79.0%[72]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44.12亿元,较2023年的43.41亿元增长1.6%,毛利率从38.7%下降到37.4%[73] - 2024年公司收益成本为73.87亿元,占收益比重62.6%,较2023年的68.62亿元增长7.6%,原材料成本占比从49.5%降至47.7%[74] - 2024年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为9.20亿元,较2023年的5.26亿元增长74.7%,占收入百分比从4.7%增长到7.8%[76]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9.14亿元,较2023年的8.67亿元增长5.4%,占收入百分比均约为7.7%[77]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15.72亿元,较2023年的14.83亿元增长6.0%,占收入百分比从13.2%略微增长到13.3%[79]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总额约为7.22亿元,较2023年的6.13亿元增长17.8%,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长18.4%[80] - 集团其他损失总额约为1.4584亿元,较去年的约10.374亿元下降约85.9%[81] - 集团融资成本约为3786.3万元,较去年的约2719.2万元增长约39.2%[83] - 集团所得税开支约为3.51788亿元,较去年的约2.91449亿元增长约20.7%[84] - 集团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约为14.16913亿元,较去年的约15.6647亿元下降约9.5%[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15.8706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1.707亿元,流动比率约为320.3%[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期约为61.5天,存货周转期约为41.8天,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周转期约为65.2天[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拥有银行授信额度约92亿元,已使用约18.112亿元[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6.2%,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9.1%上升[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外汇收益约为2621.7万元,远期外汇合约和掉期合约产生收益约为103.6万元[92] - 回顾期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无形资产总投资额约为8.17052亿元(2023年约为11.55547亿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购建物业、厂房和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7.0775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4.94304亿元)[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約55.0%(2023年:約56.8%)[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向最大客戶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約40.1%(2023年:約40.9%)[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自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約21.8%(2023年:約20.5%)[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向最大供貨商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約8.2%(2023年:約9.9%)[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担保的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92亿元,其中已使用人民币18.112亿元[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70.477亿元[1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捐款约为人民币14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30万元[162] 股息分配 - 董事会拟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11]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预计2025年6月13日或前后派发,除净日为2025年5月29日[16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电子雾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加热不燃烧业务成功落地,雾化医疗、雾化美容等新业务取得突破[14] - 2024年公司支持战略客户推出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在国际市场试销,新品在预热时长、口味还原上较主流产品有明显提升[15] - 2024年公司成功推出“岚至”品牌产品,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渠道进驻,逐渐得到更多用户认可,在重大营销节日取得亮眼销售[16] - 2024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主要增加在雾化医疗及加热不燃烧产品,两个业务板块均实现突破[16] - 集团收入结构出现有利变化,自有品牌业务收入占比提升[28] - 集团在加热不燃烧业务及雾化医疗业务的研发投入取得阶段性突破[29] - 集团雾化美容独立品牌「岚至」精华超导仪产品正式推出[29] - 集团美容产品「岚至」精华超导仪在“双11”等重大营销节日销售收入位于同类产品前列[30]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475,033千元,较去年增长约34.0%,占总收入百分比从去年约16.5%增至约21.0%[41]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入约为9,323,629千元,较去年下降约0.3%,占总收入百分比从去年约83.5%降至约79.0%[41]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欧洲及其他市场收入约为人民币2,023,744千元,同比增长约37.2%;美国市场收入约为人民币424,289千元,同比增长约14.0%[42]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下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5,356,819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7%[43] - 2024年美国市场面向企业客户实现收入约为人民币3,988,170千元,较去年下降约2.4%,占总收入百分比从去年约36.5%降至约33.8%;下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2,127,557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1%[44] - 欧洲及其他市场企业客户业务回顾期收入约509.67亿元,较去年增长约0.3%,占总收入比例从45.3%降至43.2%;2024年下半年收入约311.55亿元,同比增长约14.2%[45] - 欧洲及其他市场一次性电子雾化产品收入约305.01亿元,同比下降约9.5%[45] - 中国市场企业客户业务回顾期收入约23.88亿元,同比增长约25.1%[47]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收入约为24.75亿元,较2023年的18.47亿元增长约34.0%,占比从16.5%增至21.0%[65][67]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入约为93.24亿元,较2023年的93.56亿元下降约0.3%,占比从83.5%降至79.0%[65][68] - 2024年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收入约为55.12亿元,较2023年的50.71亿元增长约8.7%[69] - 2024年中国香港市场收入约为38.76亿元,较2023年的40.25亿元下降约3.7%[69] - 2024年美国市场收入约为13.99亿元,较2023年的12.12亿元增长约15.5%[69] - 2024年自有品牌业务中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电子雾化产品收益20.24亿元,占比17.2%,较2023年增长37.2%[72] - 2024年面向企业客户业务中美国电子雾化产品等收益39.88亿元,占比33.8%,较2023年下降2.4%[72]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5年是公司第二业务增长曲线落地的关键年,将加大核心业务产品研发[18] - 2025年公司将继续支持战略客户在更多市场推出加热不燃烧产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体验[20] - 2025年公司将完善特殊用途雾化产品组件产品矩阵,优化商业合作模式,升级组织管理模式[20] - 2025年公司将加大雾化医疗投入,确保自主研发和合作项目达成关键里程碑目标[20] - 2025年公司将加强推广“岚至”品牌,该业务有望呈现较好的收入增长趋势[20] - 2025年公司将加强研发投入,打造更灵活的组织结构,赋予一线人员更多决策权[21] - 2025年公司将与客户升级电子雾化业务合作模式,提供更多定制化服务[55] - 2025年公司支持客户的加热不燃烧产品有望在更多市场推出,新产品将贡献收入增长[56] - 2025年公司将推进雾化医疗药械结合产品临床开发等进程,拓展外部合作[59] - 2025年公司将加强雾化美容“岚至”品牌宣传推广,优化业务模式[60] - 2025年公司研发重点方向为加热不燃烧产品以及雾化医疗产品[61] 市场法规及环境 - 集团需密切关注客户所在主要市场法律法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国市场收益贡献为11.9%,考虑通过中国香港转运的产品,约为37.4%[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国FDA对超99%的PMTA采取行动,发出营销拒绝令[33] - 2024年6月,FDA首次发布4款薄荷醇味ENDS产品的销售许可令[33] - 2024年1月,FDA首次发布拒绝开放式ENDS产品的营销拒绝令[33] - 截至报告日期,FDA对集团为客户生产的25款封闭式系统烟草味ENDS产品及4款封闭式薄荷醇味ENDS产品发布上市许可[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英国市场收益贡献为25.5%,发往英国的一次性电子雾化产品约占总收入的1.4%[34] - 截至2025年2月,芬兰等九个欧盟国家实施口味限制,该地区市场收益贡献为7.9%[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香港市场收益贡献为32.8%,转運至美国市场收益贡献约为25.5%[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日本市场收益贡献为2.1%[36] - 回顾期内,来自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占比约2.2%[36] - 考虑通过中国香港转運的产品,回顾期美国市场收益贡献约为37.4%[37] - 2024年11月英国议会引入《烟草与电子烟法案》,预计2025年6月生效[34] - 2025年1月1日起,比利时实施一次性电子烟禁令;2024年9月,爱尔兰宣布计划禁止;2025年2月13日,法国参议院通过法案禁止[34] - 2024年12月,包括法国在内的16个欧盟国家敦促欧盟委员会提出新立法,将电子烟纳入欧盟烟草税法[34] - 2024年底,西班牙卫生部启动对电子烟等包装监管程序,预计制造商和零售商在法令发布后十到十二个月内遵守[34] 市场规模及公司市场份额 - 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规模2020 - 2024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9%,2024 - 2029年预计约为9.3%[38]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