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洲国际(00288) - 2024 - 年度财报
00288万洲国际(00288)2025-04-15 16:4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入259.41亿美元,较2023年的262.36亿美元下跌1.1%[12] - 2024年经营利润24.04亿美元,较2023年的14.71亿美元上升63.4%[12] - 2024年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4.71亿美元,较2023年的6.06亿美元上升142.7%[1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12.56美分,较2023年的4.90美分上升142.7%[12] - 2024年公司总体产销规模小幅下降,盈利大幅提升并创历史新高[15] - 公司2024年的收入下跌1.1%至259.41亿美元,经营利润大幅增加63.4%至24.04亿美元[56][57] - 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率为 - 1.1%,较2023年的 - 6.8%提升5.7个百分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1.9%,较2023年提升4.4个百分点[6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55亿美元,2023年为11.56亿美元,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53.58亿美元,2023年为55.69亿美元[71]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19亿美元,2023年为16.17亿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2亿美元,2023年为6.63亿美元[73] - 2024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84亿美元,2023年为11.75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23亿美元,2023年为净减少2.21亿美元[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为33.30亿美元,2023年为32.52亿美元,到期情况为2025年占31%、2026年占8%、2027年占18%、2029年占13%、2030年占15%、2031年或之后占15%[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99.8%的贷款为无抵押贷款,与2023年持平[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息债务权益比率及净有息债务相对权益比率分别为29.1%及11.0%,2023年分别为30.5%及19.6%;有息债务相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比率及净有息债务相对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比率分别为1.1倍及0.4倍,2023年分别为1.6倍及1.1倍[78] - 2024年公司财务成本减少13.0%至1.47亿美元[7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贷款余额的平均利率为2.95%,2023年为3.21%[80]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为7.07亿美元,2023年为8.12亿美元[8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聘用约10.2万名雇员,其中中国约4.7万名、北美约3.6万名、欧洲约1.9万名;2024年薪酬开支总额为41.49亿美元,较2023年上升0.9%[8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260万头生猪,较2023年下降4.1%;拥有2170万羽家禽,较2023年减少19.9%;生物资产公允价值为14.41亿美元,2023年为13.63亿美元[83] - 2024年生物公允价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净额为收益1.48亿美元,2023年为收益2500万美元[84] - 2024年公司因改革美国生猪养殖产生退出成本2700万美元,2023年为1.76亿美元;出售空置农场及闲置土地获净现金所得8400万美元,税前处置收益净额为2900万美元[86] - 2024年公司继续产生退出及重组成本2600万美元,2023年为5400万美元;2023年确认税前处置收益8600万美元[9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中(除银行透支外)约90.5%为固定利率,2023年为88.9%[96] 各地区业务占比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中国业务占收入及经营利润的32.5%及39.2%,2023年分别为33.3%及64.4%[49] - 2024年公司北美业务占收入及经营利润的53.0%及49.4%,2023年分别为54.0%及22.4%[49] - 2024年公司欧洲业务占收入及经营利润的14.5%及11.4%,2023年分别为12.7%及13.2%[49] 中国市场行业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生猪总出栏量为7.03亿头,较2023年下跌3.3%,猪肉总产量为5710万公吨,较2023年减少1.5%[50] - 2024年中国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7.04元人民币,较2023年上升10.6%,猪肉及猪杂碎进口总量为228万公吨,较2023年下跌15.7%[50] 肉制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肉制品销量3100千公吨,较2023年的3196千公吨下跌3.0%[12] - 2024年肉制品收入增加1.0%至136.55亿美元,经营利润为22.34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9.0%[59][60] - 2024年肉制品销量下跌3.0%至310.0万公吨,中国和北美销量分别下跌6.1%和2.6%,欧洲增加8.0%[59] - 2024年肉制品在中国收入减少7.8%,北美增加0.5%,欧洲上升24.7%[59][60] - 2024年肉制品在中国经营利润增加5.1%,北美增加9.5%,欧洲上升37.4%[60] - 2024年肉制品占公司92.9%的经营利润和52.6%的收入[57] 猪肉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猪肉销量3765千公吨,较2023年的3959千公吨下跌4.9%[12] - 2024年猪肉收入减少4.3%至103.43亿美元,经营利润从亏损4.8亿美元转为盈利3.56亿美元[56][61] - 2024年生猪屠宰总量为4535.3万头,较2023年下跌7.8%,中国和北美分别下跌19.4%和4.0%,欧洲保持稳定[61] - 2024年猪肉在中国收入减少0.2%,北美减少7.8%,欧洲减少0.3%[61] - 2024年猪肉在中国经营利润增加1.9%,北美从亏损6.24亿美元转为盈利1.7亿美元,欧洲上升45.6%[61] - 2024年猪肉占14.8%的经营利润和39.9%的收入[57] - 2024年猪肉外部销量为376.5万公吨,较2023年减少4.9%,收入按年减少4.3%至103.43亿美元[62]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为3.56亿美元,2023年为经营亏损4.80亿美元,北美业务猪肉经营利润为1.70亿美元,2023年为经营亏损6.24亿美元[62] - 2024年中国经营利润增加1.9%至5500万美元,欧洲经营利润为1.31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45.6%[62] 家禽及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家禽业务在欧洲及中国合共屠宰约3.48亿羽肉禽,较2023年增加10.9%,其他业务收入为19.43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2.1%[63] 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数据 - 2024年末中国、北美及欧洲肉制品年产能分别约为208万公吨、160万公吨及37万公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7.6%、87.0%及117.1%[64] - 2024年中国、北美及欧洲生猪屠宰年产能分别约为2521万头、3068万头及490万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0.8%、94.4%及115.3%[64] 股息相关情况 - 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末期股息每股0.40港元,全年股息每股0.50港元[12] - 公司已宣派特别股息每股0.18港元及实物分派[12] - 董事会建议2025年在已支付中期股息基础上,派发每股0.4港元末期股息,全年股息总额每股0.5港元[18]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向股东派特别现金股息每股0.18港元,总额约23.09亿港元(约2.97亿美元)[160] - 2025年4月8日,公司以实物分派或现金选项向股东宣派特别股息约2.15亿港元(约2800万美元)[160]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40港元(2023年:每股0.25港元)[163] - 2024年股息总额每股0.50港元(2023年:每股0.30港元),派付总额约64.15亿港元(8.25亿美元)[163] - 2023年股息派付总额约38.49亿港元(4.92亿美元)[163] - 董事预期日后派付的中期及末期股息总额不少于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净利润)的50%[166] 公司业务变动情况 - 2024年8月,公司完成欧洲业务自史密斯菲尔德中剥离,实现直辖管理三个不同区域的平行业务[87] - 2024年7月,公司从Cargill Meat Solutions Corporation购入位于田纳西州的一所高端干香肠生产设施[88] - 2024年3月,公司完成收购西班牙预制肉类及其他肉制品生产商Argal 50.1%的股权,原股东持有余下49.9%股权[89] - 2023年2月,公司完成收购罗马尼亚肉制品生产商Goodies 100%的股权[91] - 2025年1月,史密斯菲尔德在纳斯达克独立上市,完成首次公开发行26,086,958股普通股,占总流通股的7%,发行价每股20美元[159] - 2025年2月,承销商部分行使期权,额外购买2,506,936股集团持有的普通股[159] - 扣除费用后,集团自史密斯菲尔德独立上市获净现金约5.34亿美元[160]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回顾期内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报告日期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1] - 万隆84岁,2007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董事,2010年11月26日起任董事会主席,在肉类加工行业拥有逾50年经验[21] - 郭丽军54岁,2013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8月12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拥有逾20年工作经验[22] - 万宏伟51岁,2021年8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2024年8月29日起任双汇发展董事会主席[25] - 马相杰53岁,2018年3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集团拥有逾28年工作经验[27] - 郭丽军1994年7月自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取得财务会计专业成人高等教育文凭,2004年1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结业证书[24] - 万宏伟2002年6月自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取得文学士学位[26] - 马相杰1996年7月自河南农业大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毕业,2005年3月自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2010年6月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取得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28] - 马相杰2003年6月取得漯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轻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2019年3月取得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高级经济师资格证书,2020年4月取得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轻工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28] - 万隆为万宏伟的父亲[21][26] - 焦树阁59岁,2006年4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3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9] - 焦树阁2010年11月26日至2018年8月14日担任董事会副主席,2012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31日担任双汇发展董事[29] - 焦树阁2015年7月起担任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担任宁波亚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30] - 黄明61岁,2014年7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96年4月起在多所高校任职[33] - 黄明2014年3月起在京东商城担任独立董事,2011年至2017年在多家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34] - 刘展天68岁,2014年7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担任春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36] - 刘展天2013年前担任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财务副总监,2005年至2010年为越秀房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36] - 焦树阁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后获中国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工程硕士学位[32] - 黄明获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35] - 刘展天取得麦觉理大学应用财务硕士学位[37] - 周暉62岁,2022年6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财务相关任职经历[38] - 周豪59岁,2014年2月起任总法律顾问及公司秘书,拥有逾30年法律经验[41] - 甄锦燕45岁,2021年8月任首席财务官兼公司副总裁,有逾20年财务经验[42] - 周晓明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