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圣元环保(300867) - 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圣元环保圣元环保(SZ:300867)2025-04-17 19:47

业绩相关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82亿元[29] - 2024年垃圾入场量601.65万吨,使用垃圾发电总量20.15亿kWh,上网电量17.07亿kWh[112][183] - 2024年外部污水处理总量达到9279.39万吨[118]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598.01万元,申请专利数量16件[165] 用户数据 - 未提及相关内容 未来展望 -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下垃圾焚烧运营成本或上升[60] - 政府支持绿色债券、信贷为环保企业降低资金成本[60] - 公司可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创造新收入来源[6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开发出储氢量达1.8wt%的TiFe系储合金[169] - 公司自主开发多款固态储氢应用氢能产品[169] - 2024年以漳州圣元、汶上圣元为试点建设AI智慧燃烧控制系统[17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未提及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公司提出“提升传统主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战略[29] - 公司推进纵横一体化大固废战略实现“焚烧 +”多元发展[60] - 公司推行绿色健康多元发展战略发展相关产业[60] - 公司氢能产业规划实施“研发 - 生产 - 销售 - 服务”一体化战略,制定全产业链发展目标[15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2020年8月上市,总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29] - 公司员工总数为1,629名[29] - 公司业务涵盖节能环保、食品药品大健康产业、绿色新能源开发运营等板块[29] - 公司建立“决策层 - 管理层 - 执行层”三级ESG管理架构[40] - 公司识别出20项需关注的重点ESG议题[48] - 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并网满15年后或超补贴电量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62] - 公司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和污水处理项目报告期内享受所得税优惠及上网电价财政补贴,到期后优惠税率将过渡为基本税率,上网电价过渡为平价上网[62] - 公司采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 生活污水处理”业务协同运作模式,采用BOT模式运营项目[63] - 公司持续推进垃圾区域统筹处理,拓展垃圾来源保障供应[64] - 公司盘活人力资源,优化精简人员,充实专业人才队伍[65] - 公司强化培训赋能,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65] - 2024年全年垃圾入厂量约601.65万吨,折合减排二氧化碳约340.2万吨[93] - 2024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360.79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为15,595.87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1 + 2为24,956.66吨二氧化碳当量[94] - 2024年公司已运营分布式光伏项目7个,合计装机容量5,076.60kW,年发电量为468.47万kWh[102] - 2024年公司全年累计回收水量达8万立方米[104] - 2024年公司单位营收综合能耗为0.05吨标准煤/万元[106] - 垃圾焚烧厂(以南安圣元为例)2024年NOx排放275.91吨(目标≤309.12吨),SO₂排放69.87吨(目标≤77.28吨),颗粒物排放11.33吨(目标≤37.54吨)[120] - 污水处理厂(以宝洲污水处理厂为例)2024年COD排放434.58吨(目标≤1642.50吨),氨氮排放4.31吨(目标≤82.125吨),总磷排放7.32吨(目标≤16.425吨),总氮排放367.76吨(目标≤547.50吨)[120] - 2024年飞灰含水率目标<30%已完成,飞灰二噁英含量目标<3μgTEQ/kg已完成,各电厂整体炉渣产生率在25% - 47%之间[130] - 公司年产40,000吨牛磺酸原料项目正在建设,建成投产后牛磺酸产能将位居全球领先水平[152] - 2024年牛磺酸产业创新发展措施包括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品质量升级、拓宽应用领域[148] - 2024年氢能研究创新措施包括关键技术研发和差异化定制,构建产业链布局体系[158][159] - 公司参与申报的垃圾制氢相关技术列入两个国家级科研课题示范项目[161] - 公司获得2024年福建省重点项目等立项支持[166] - 2024年对售后服务团队进行专业培训并优化服务流程[178] - 公司建立完善客户投诉管理体系,拓宽投诉渠道[179] - 垃圾焚烧发电热灼减率目标≤3%,完成值2.8%[183] - 客户投诉处理及时有效率目标100%,完成值100%[188] - 2024年公司旗下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29项技术改造项目[196]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合同有保底垃圾量供应条款[197] -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含价格调整条款的长期合同应对成本波动[198] - 采用AB角模式,至少两家供应商同时供货避免供应中断风险[199] - 通过对供应商评级入库,优选供应商并加强验收避免质量风险[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