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控制权变更 - 2020年9月,智能科技集团等将258,975,823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25.01%)转让给海控集团,2020年末完成转让,公司控制权变更[18] - 2024年9月,海控集团向海控投控转让258,975,823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25.53%,12月23日完成过户登记,控股股东变更为海控投控,实际控制人未变[2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1,014,289,83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7.76亿元,较2023年调整后增长17.46%[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亿元,较2023年调整后下降38.57%[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1亿元,较2023年调整后下降54.90%[21]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50.17亿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增长9.14%[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6.45亿元,较2023年末调整后增长4.52%[23]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8.01亿、47.37亿、44.82亿、47.40亿元[2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67亿、1.39亿、0.49亿、0.86亿元[27]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295.25万元,2023年为6732.99万元,2022年为 - 510.74万元[29]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286.55万元,2023年为6146.87万元,2022年为6192.61万元[29]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292.16万元,2023年为1.34亿元,2022年为7618.81万元[2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17.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1亿元,同比下降38.57%[59][6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17.46%,2023年为151.21亿元[80] - 工业收入176.62亿元,占比99.45%,同比增长17.67%;其他收入9849.76万元,占比0.55%,同比下降11.08%[81] - 2024年营业成本合计157.49亿元,较2023年的129.71亿元同比增长21.42%[89] - 2024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35.9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0.21%[97] - 2024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55.0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5.55%[97] - 2024年销售费用6.34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4.35%[101] - 2024年管理费用4.00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8.62%[101] - 2024年财务费用0.81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8.56%[10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1亿元,同比减少54.90%,主要因铜价上涨、销量增长使采购付款增加且回款有账期[10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5.10亿元,同比减少15.44%,主要因本期套期工具持仓保证金净流出增加[10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93亿元,同比减少251.85%,主要因本期借款减少[1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4.86亿元,同比减少454.61%,主要因本期经营、筹资活动净现流减少[108] - 投资收益为 -1032.6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2.79%,由套期投资等损失形成,无持续性[111]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656.7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1.77%,由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浮亏形成,无持续性[111] - 货币资金年末余额23.7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81%,较年初减少9.14%,因销售规模扩大等因素[113] - 应收账款年末余额53.7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5.80%,较年初增加6.47%,因销售规模扩大回款有账期[113] - 固定资产年末余额22.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25%,较年初增加2.26%,因在建工程转固[113] - 应付票据年末余额54.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41%,较年初增加3.59%,因公司优化付款方式增加票据支付[113] - 报告期投资额为183,556,64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38,694,800元,变动幅度为-23.10%[119]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力产品收入117.47亿元,占比66.14%,同比增长32.29%;通信产品收入4.99亿元,占比2.81%,同比下降42.39%[81] - 华东地区收入107.39亿元,占比60.46%,同比增长22.45%;华中地区收入9.78亿元,占比5.51%,同比增长15.69%[81] - 直销收入164.83亿元,占比92.80%,同比增长15.71%;经销收入12.78亿元,占比7.20%,同比增长45.88%[81] - 电力产品销售量144357.84吨,同比增长25.86%;生产量145128.35吨,同比增长22.07%;库存量9425.75吨,同比增长8.69%[85] - 通信产品销售量311746.07公里,同比下降47.00%;生产量295842.99公里,同比下降48.51%;库存量24235.60公里,同比下降43.88%[85] - 高分子材料销售量528698.44吨,同比增长9.31%;生产量561384.01吨,同比增长12.53%;库存量8094.18吨,同比增长36.52%[85] - 贸易、服务及其他销售量41660.28万度/吨/公里/件/台,同比下降10.05%;生产量41648.28万度/吨/公里/件/台,同比下降9.25%;库存量678.00万度/吨/公里/件/台,同比下降1.74%[85] - 2024年电力产品成本105.8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7.19%,较2023年同比增长35.78%[90] - 2024年通信产品成本4.37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78%,较2023年同比下降38.22%[90] - 2024年高分子材料成本44.9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8.56%,较2023年同比增长10.84%[90] - 2024年贸易、服务及其他成本2.3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47%,较2023年同比下降43.69%[90] 行业市场情况 - 我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现总用量超400万吨/年,部分材料仍依赖进口[35]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39]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1.8万台,同比上升49.1%[39] - 国家明确到2025年配电网具备1200万台充电桩接入能力[39] - 电线电缆行业市场集中度呈上升趋势,高端特种电缆占比提高[32] - 线缆材料行业技术向高性能、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34] - 装备线缆行业进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阶段,市场规模扩张、产品多样[36] - 国内智能装备线缆高端市场外资品牌占80%以上份额,公司推动国产化[38] - 2024年线缆行业大型企业带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部分企业提升国内中高端市场份额[140] - 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比2024年增长6%左右[141] - 2025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电网总投资将超8250亿元,比2024年增长约2200亿元,同比增长约36%[142] - 欧盟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5840亿欧元用于电网投资[143][146] - 从2021年到2050年全球电网总长度将增加一倍多,达到1.66亿公里,2022年至2050年,全球电网投资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143] -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144] - 预计2025年高端、特种线缆产品在整个线缆行业中的产值占比将从2024年的30%提升至35%-40%[145]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6亿元,至2029年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2.7%[149] - 中国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53.1%[149] - 2023年我国机器人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达57.8亿元,同比增长19.7%[149] - 高压电缆绝缘料的国产化比例仅20%左右[151] - 2025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有望达1747.5万台,同比增长36.33%[156] - 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合计销量达1629万辆,年增25%,中国市场占比扩大至67%,预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年增18%[157]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较上年增长6.7%[157] 公司业务优势与成果 - 公司电缆产品种类齐全,是“综合线缆供应商”,部分产品国内领先[42] - 万马高分子从事线缆用环保型高分子材料研发等,产品丰富[43] - 公司连续7年蝉联“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4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有效知识产权812项,包括发明专利93项、实用新型专利596项、外观设计74项、软件著作49项,参与标准制(修)定累计超108项,12项新产品通过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45] - 2024年线缆板块成功研发16项新产品,9项通过省级鉴定,3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6项达国内领先水平[45] - 装备线缆自主研发的风力发电产品常温扭转12,500个周期和低温扭转5,000个周期,可保证可靠性能,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48] - 万马柔性运动机器人电缆测试弯曲次数超3000万次,达国际领先水平[49] - 2024年公司以“工业机器人本体柔性动态应用线缆”为主导产品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49] - 2023 - 2024年公司专项投入约1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增设临安基地年产16,000公里电线电缆项目(一期)[50] - 万马高分子材料集团产销规模多年居行业第一,化学交联、硅烷交联、超高压绝缘料等居行业领先水平[50] - 2024年公司荣获中国电子信息百强、浙江省雄鹰企业等多项荣誉[53] - 公司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54] - 公司自2018年起在工业运动线缆领域与头部企业合作,2021年起将自主知识产权机器人电缆应用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公司并逐步批量交货[55] - 2024年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8] 各业务线业务动态 - 线缆板块新增中标6个省电力公司,与大型国央企签订框架合同80余份,订单交付及时率同比提升5%[61] - 2024年线缆板块新品研发16项,形成销售20余项,其中8项新品发出规模超千万,3项新品发出超亿元[61] - 新材料板块产品发出总量同比增长9.31%,单月最高销量突破5.55万吨[63] - 装备线缆板块整合原天屹通信、专缆和特缆子公司业务[71] - 新能源板块重卡配套充电设备发出同比增长437%,充电设备销售发出额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8.26%[72] - 公司北方基地青岛万马高端装备产业项目(一期)顺利投产[62] 研发人员情况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994人,较2023年的1011人减少1.68%[104]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6.99%,较2023年的18.22%降低1.23%[104] - 2024年本科研发人员266人,较2023年的239人增长11.30%[104] - 2024年硕士研发人员39人,较2023年的23人增长69.57%[104] - 2024年博士研发人员3人,较2023年的2人增长50.00%[104] - 2024年本科以下研发人员686人,较2023年的747人减少8.17%[104] - 2024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229人,较2023年的227人增长0.88%[104] - 2024年30 - 40岁研发人员339人,较2023年的365人减少7.12%[104] - 2024年40岁以上研发人员426人,较2023年的419人增长1.67%[104]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56,779,662.33元,较2023年的636,080,635.
万马股份(00227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