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248[1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孙鹏[19] - 公司注册地址为广州市黄埔区瑞祥路88号,邮编510535[19] - 公司办公地址为广州市黄埔区瑞祥路88号,邮编510535[19] - 公司网址为http://www.nexwise.com.cn/[19] - 公司电子信箱为jcir@nexwise.com.cn[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7.6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08.05%[7]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200.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05.38%[7] - 2024年营业收入644,359,190.06元,较2023年的853,169,580.65元减少24.47%[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9,976,889.45元,较2023年的6,620,309.54元减少1,308.05%[2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224,876,235.40元,较2023年末的2,321,205,011.62元减少4.15%[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66,062,042.75元,较2023年末的1,597,305,479.36元减少8.22%[23]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030,507.37元,2023年为18,044,445.58元,2022年为23,208,491.66元[29]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情况)为15,042,137.40元,2023年为9,724,625.51元,2022年为12,900,688.34元[29] - 2024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4,868,402.92元,2023年为6,796,652.15元,2022年为6,457,129.62元[29]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64435.92万元,同比下滑24.47%[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997.6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 -9200.7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236.28万元,大幅小于同期净利润水平[94]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644,359,190.06元,较2023年的853,169,580.65元同比减少24.47%[107] - 2024年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384,206,592.02元,占比70.43%,同比减少25.95%[1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各季度分别为1,347,458.53元、 - 34,435,548.60元、 - 25,359,922.85元、 - 21,528,876.53元[110] - 2024年销售费用为35,984,514.48元,2023年为35,572,735.76元,同比增长1.16%[120] - 2024年管理费用为76,540,103.01元,2023年为64,461,780.70元,同比增长18.74%[120] - 2024年财务费用为 - 5,603,331.00元,2023年为 - 10,461,030.44元,同比减少46.44%[12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19,417,989.46元,同比减少12.24%[13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362,750.29元,同比下降235.88%[133]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39,265,882.00元,同比减少12.29%[133]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678,664.46元,同比减少47.98%[133]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601,720.61元,同比增加299.88%[13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56,415,098.29元,同比下降87.32%[133] -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236.2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5.88%[136][139] - 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97.69万元,与上年同期对比,净利润减少1308.05%[136] - 投资收益486.8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19%[138]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8.8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6%[138] - 资产减值-312.6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34%[138] - 信用减值损失-4068.3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3.40%[13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7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24%,较年初比重下降10.82%[139] - 2024年末固定资产4.0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98%,较年初比重上升3.86%[13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14.62亿元,出售金额13.34亿元,期末数3.28亿元[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权利受限账面价值合计4.11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2035.87万元,固定资产受限3.90亿元[144] - 2020年7月22日公司与中国银行广州开发区分行签订3亿元固定资产借款合同,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借款2.068755164亿元,已归还1.9373766297亿元,余额1313.785343万元[145] - 报告期投资额为3579.763287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3325.628444万元,变动幅度为7.64%[146] - 2022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0.009734亿元,净额9.115485亿元,报告期内已使用1.464226亿元,累计已使用5.675542亿元,使用比例62.26%[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3.439943亿元,主要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用于募投项目[153] - 2022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费用4525.6万元,置换预先支付发行费用382.333485万元[153]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同意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不超8亿元[1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未到期余额为2.85亿元[154]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600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4642.26万元,累计投入56755.42万元[155] - 智慧城市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3779.88万元,累计投入进度40.81%,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至2025年12月31日[155] - 智慧安全产品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9257万元,累计投入进度22.45%,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6年04月30日[155] - 杰创研究院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0994.49万元,累计投入进度38.79%,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6年04月30日[155]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25968.63万元,累计投入进度100.85%[155] - 超募资金31154.85万元,转入永久补流资金18600万元,剩余12554.85万元暂未确定用途[15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AI + 云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067.23万元,同比增长259.07%,业务毛利率32.34%[98] - AI + 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9596.71万元,同比下滑53.05%,业务毛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0][101] - 行业数智化解决方案业务收入53419.82万元,同比下滑16.80%,业务毛利率12.96%,较去年同期下降[102] - 行业数智化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收入534,198,158.66元,占比82.90%,同比减少16.80%[107] - AI+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收入95,967,139.28元,占比14.89%,同比减少53.05%[107] - AI+云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收入10,672,325.66元,占比1.66%,同比增长259.08%[107] - 解决方案服务2024年收入573,112,909.70元,占比88.94%,同比减少25.87%[107] - 产品销售2024年收入29,166,753.33元,占比4.53%,同比增长141.45%[107]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定位为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商业模式升级向产品型、运营型业务发展[45] - 公司通过“自研+合作+生态”打造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结合场景资源带动解决方案发展[45] - 公司加强资本运作,通过战略合作等外延发展手段提升竞争力培育新增长曲线[45] - 2025 - 2027年公司进入关键战略转型阶段,定位为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162] - 2025年公司将加快云计算及算力产品、具身智能产品研发推出,完善通信安全产品升级迭代[163] - 公司将加大AI云计算业务板块投入,推动业务从“0 - 1”进入“1 - 10”拓展阶段[164] - 公司以通信安全产品和具身智能产品双驱动AI安全业务快速增长[165] - 公司多措并举提升行业数智化解决方案业务质量,力促年内收入、毛利企稳[166][167] - 公司加强资本运作,推进“内生 + 外延”双驱动发展[168] - 公司持续内部管理改革,搭建面向新战略的运营能力体系[169] 行业市场情况 - 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较2022年增长35.5%,私有云市场规模1563亿元,同比增长20.8%[40] - 预计到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1万亿元[40] - 公安部要求2025年前实现重点区域AI视频监控覆盖率超90%[43] - 过去数年AI算力需求增长超过15万倍[35] - 到2030年全球AI计算需求将达到10^30 FLOPS,相当于2024年需求的50倍[35] 公司技术与产品 - 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内置超20个行业垂类训练数据集和上百个微调模型[51] - 超融合技术三节点可实现单卷4K随机写100万IOPS、时延2.2ms,单卷4K随机读200万IOPS、时延1.1ms[57] - 公司构建人工智能、智能算力、物联感知三大技术体系[49] - 公司打造云计算、具身智能等多个系列AI产品[47] - 公司为各行业数字基础建设提供全栈解决方案[48] - 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构建四大基础中心和八大能力平台模块[51] - 云计算技术通过动态资源池化与自动化编排引擎实现秒级弹性伸缩[57] - 高性能计算技术打造专用、高性能、可堆叠、高可靠的计算硬件平台[59] - 无线信号监测、定位、分析技术包含无线电采集等多项技术[61] - 常青云AI超融合一体机内置多种大模型应用,具备“超、快、轻、稳”特性[67] - 常青云智算平台为AI应用提供算力、数据、算法服务,降低AI开发门槛[69] - 常青云AI智能体应用平台可帮助客户一键部署本地知识库和RAG系统,打造专属AI智能体应用中心[69] - 常青云分布式存储软件采用弹性扩展架构,支持按需动态扩容,保障数据完整性[70] - 常青云云平台可统一管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实现资源抽象化、服务化、标准化交付及管理[70] - 常青桌面云支持全信创交付,可覆盖复杂场景,支持GPU要求的场景[70] - 电磁破窗器可在15米外破穿10 + 10mm双层夹胶钢化玻璃,最大抛投距离约120米[75] - 安保机器人系列产品包括电磁巡捕机器狗、电磁网捕无人机等,具备多种安保功能[76][77] - 无线信号探测、定位、分析产品可支持2/3/4/5G、WIFI等多种制式通信分析[78] - 反诈预警管控平台打造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一体化预警防控系统[79] - 杰创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内置超20个行业垂类训练数据集和上百个微调模型[127] 公司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7308.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1.34%[8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团队规模达165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19.39%[8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持有授权专利88项,软件著作权352项;报告期内新获授权专利28项,新增软件著作权57项[86]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7308.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1.34%,申请发明专利51项、新获授权28项,新增软件著作权57件[97]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65人,
杰创智能(301248)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