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整体关键指标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639,557.76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599,358,902.41元[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14,242,233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10,306,697股,实际参与分配的股本总数为203,935,536股[6] - 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76,475,826.00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送红股[6] - 2024年11月实施半年度利润分配,派发现金红利10,712,073.95元(含税)[7] - 2024年度公司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87,187,899.95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76.05%[7] - 2024年营业收入40.03亿元,较2023年增长5.67%[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较2023年增长4.97%[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37.66万元,较2023年增长1.19%[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2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68%[21] - 2024年末总资产114.6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54%[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54元/股,较2023年增长5.88%[22]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0.49元/股,较2023年增长4.26%[2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较2023年增长2.94%[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较2023年增加0.06个百分点[22]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27%,较2023年增加0.33个百分点[2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314.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7%[33]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16.43%,较上年同期增加2.11个百分点[33]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261373669.02元,剔除影响后还原净额为467073367.23元,较上年同期明显改善[36]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期初合计为19.07亿元,期末合计为19.79亿元,占期初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7.89%、17.27%[114]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61亿元,剔除票据贴现及票据支付长期资产购置款影响后为4.67亿元[115] - 截至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为23.5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42.49%[11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7%[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7%[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8%[118] - 营业成本为3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4%[119] - 财务费用为1.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8%[1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受未到期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影响额5.325174359亿元)、票据支付固定资产购置款(影响额1.9592960035亿元)等因素影响[121] -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40.03145亿元,同比增长5.67%;营业成本33.379715亿元,同比增长3.24%[122]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指标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95,435.89元,2023年为-119,943.16元,2022年为697,572.08元[26]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1,300,172.36元,2023年为46,814,039.14元,2022年为14,829,444.88元[26] - 2024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646,521.86元,2023年为-4,044,875.70元,2022年为-4,094,216.06元[28] - 2024年所得税影响额为7,344,182.93元,2023年为6,714,145.95元,2022年为1,033,308.79元[28] - 2024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48,934.47元,2023年为181,601.48元,2022年为227,658.25元[28] 应收款项融资指标 - 2024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288,530,384.10元,期末余额为253,480,060.64元,当期变动为-35,050,323.46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1,309,531.26元[31] 分季度财务指标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92,155,461.91元、988,837,737.89元、1,078,340,246.85元、1,043,811,588.31元[2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673,480.12元、38,106,394.34元、36,534,200.16元、35,325,483.14元[27] 业务投资与产能相关 - 2024年初公司以自筹资金82000万元对齿轮箱零部件项目追加投资,该项目产能释放,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加[35] - 公司以自筹资金82000万元对大型高端装备用核心精密零部件项目追加投资[60] - 广大鑫宏铸钢件精加工项目首台设备于2023年三季度投入试运行[61] 技术研发成果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3项核心技术,陆上10MW风电铸件等新产品研发取得进展[35]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3项,新增专利申请154项、软件著作权申请3项[36]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3项核心技术,聚焦特殊合金冶炼技术及新能源风电领域生产技术[70]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新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3项,截至期末共拥有授权专利214项,其中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107项,新增软件著作权3项[70]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54项专利申请,其中129项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3项软件著作权[70] - 陆上10MW风电铸件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70] - 100吨ZG35铸钢件顺利浇注并投入使用[70] - 海上17MW轮毂研发成功,样件已交付待小批量生产[70] - 某型号超高强度钢获客户认可,小批量供货[71] - 金属矿深井矿用钻杆钢实现国产化并批量生产[71] - 40NiCrMoV 13 - 4电渣材料获国外客户认可,批量供货[71] - 高品质低成本超高强度D406C钢持续批产供货[71] - 公司完成铸造工艺设计200余份,新工艺使首次焊补率下降30%以上[72] - 模锻叶片结构优化后成本降低约35%、打孔效率提升约10%[72] - 阀碟类锻件工艺优化后综合材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72] - 本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129个、实用新型专利25个、软件著作权3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07个、实用新型专利107个、软件著作权3个[72] 研发投入相关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211,020,869.60元,上年度为187,229,538.29元,变化幅度为12.71%[7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5.27%,上年度为4.94%,增加0.33个百分点[75]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新品研发与创新所致[76] - 苛刻环境下新能源风电行星轮生产工艺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0,000,000.00元,本期投入6,877,335.15元,累计投入40,732,577.23元[79] - 航空用高强钢31Si2MnCrMoVE钢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500,000.00元,本期投入2,195,943.66元,累计投入11,241,708.33元[79] - 高效益X型主轴生产技术开发,目前投入800万美元,已花费839.483835万美元,预计总投入1541.917253万美元 [81] - 高效益汽轮机铸钢件工艺开发,目前投入800万美元,已花费405.707529万美元,预计总投入643.909368万美元 [81] - 聚变超导不锈钢锻棒开发投入400万美元,收益358.048941万美元[82] - 低成本超高强度钢研制开发投入850万美元,收益797.125581万美元[83] - GH4169高温合金棒材的研制投入900万美元,收益483.252391万美元[83] - 燃机用高温合金棒材和盘锻件工程化研究项目预算1500万美元,已投入523.380939万美元[84] - 真空感应炉返回料利用与降本增效工艺开发项目预算3000万美元,已投入655.934638万美元,高温合金吨钢成本可节省1 - 2万元,镍铬基不锈钢吨钢成本可节省0.2 - 0.4万元[84] - 双相不锈钢开发项目预算3000万美元,已投入954.017716万美元,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比例均为40 - 60%,测试温度25℃无点蚀现象,锻造余量±10mm[84][85] - 行星轮模锻成形技术开发项目预算2300万美元,已投入276.016954万美元[85] - 模块制造新工艺研究投入1072万美元,目标提高钢锭材料利用率超80%,同类模块钢锻件机械性能指标提高5%以上[86] - 提升铣削智造精度的研发投入330万美元,已完成,铣削精度一般为IT8 - IT7,表面粗糙度Ra值为1.6 - 3.2mm,金刚铲与设备支架角度为12°[86] - 提升风电设备零部件钻孔稳定性的研发投入230万美元,目标钻孔中心位置偏差在±0.1mm以内,钻孔直径公差在±0.05mm以内[86][87] - 高精度定位倒角装置的研发投入220万美元,定位误差在±0.01mm以内,缩短倒角加工时间30%以上[87] - 提升风电大零件热处理效果的研发项目预算270万美元,已投入136.776168万美元[88] - 大型风电主轴加工平台的研发项目预算350万美元,已投入232.004057万美元[88] - 大型风电齿圈磨齿工艺的研发项目预算350万美元,已投入172.975489万美元[89] - 提高风电设备大型销轴连接稳定性的研发项目预算360万美元,已投入182.929826万美元[89] - 风电零部件大承载转运安装船研发项目预算195万美元,已完成195.121495万美元,最大承载重量500吨,最大起重能力300吨,稳定作业风速≤10m/s,最大波高2米[90] - 用于风电零件的高精定位钻孔技术研发项目预算300万美元,已完成194.293372万美元,轴承孔径精度±0.005mm,孔位偏差≤0.01mm,孔距误差≤0.02mm[91] - 风电大零件探伤检测技术研发项目预算380万美元,已完成188.838632万美元,最小检测深度0.1mm,最大可检测深度300mm,缺陷识别率至少达到99%[91] - 大型风电铸件国内项目研发阶段投入1800万美元,已投入633.122358万美元,完成1603.78352万美元[92] - 高韧性热作模具钢锻材研发投入5000万美元,已投入670.741805万美元,完成1252.350936万美元[93] - 高性能长寿命15 - 5PH不锈钢阀块研发投入5000万美元,已投入39.110946万美元,完成386.353501万美元[93] - 大兆瓦空心风电主轴研发预算1000万美元,已投入677.428758万美元[94] - 压铸用模具钢研发预算1500万美元,已投入743.771313万美元[94] - 车灯模具钢锻材研发预算1500万美元,已投入382.48489万美元[94] - 新型浇口盆铸造工艺研发预算1000万美元,已投入12.019159万美元,试生产投入277.10888万美元[94] - 中小型铸件铸造工艺优化研发预算1200万美元,已投入59.091533万美元,试生产投入371.371038万美元[95] - 降低风电铸件无冷铁用量铸造工艺研发预算1500万美元,已投入45.214041万美元,试生产投入249.114784万美元[95] - 降低风电铸件树脂加入量工艺研发预算1500万美元,已投入153.518931万美元,试生产投入547.614728万美元[95] - 铸件表面质量提升工艺研发预算1200万美元,已投入564.078811万美元[95] - 风电铸件新材料工艺研发预算1500万美元,已投入332.214022万美元[95
广大特材(68818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