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3年,2018年7月6日上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员工3367人[5][7] - 公司股份代号为1763,上市日期为2018年7月6日[25] - 投资者专线为86 10 68516810,传真为86 10 68512374,网站为www.circ.com.cn,电邮为ir@circ.com.cn[25]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形成37家医药中心网络布局,拥有7个研发生生产基地[9][10] - 公司服务超1.8万家医疗机构,每年服务超6000万人,供应超4万台配套放射源设备[9][10] -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批复配置许可的大型甲类放疗设备,公司占比近70%[9][10] - 2023年我国高端医疗领域首款国产新型双螺旋断层放疗产品Tomo C正式自主批量生产[9][10] - 2024年公司优化形成以6大业务为核心的「6+N」产业布局[31][3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韩泳江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董事长[12][14] - 张军旗于2024年9月25日辞任董事长职务,继续担任执行董事[12][14] - 霍颖颖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14] - 许红超于2024年6月14日因工作变动辞任执行董事[12][14] - 范国民于2024年11月21日因工作变动辞任执行董事[12][14] - 陈赞先生于2024年6月1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15][17][18][19][20] - 陈首雷先生因工作变动于2024年6月14日辞任多个职务[15][17][18][19][20] - 刘修红女士因工作变动于2025年3月28日辞任多个职务[15][18][19][20] - 安锐先生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16][19][21] - 田嘉禾先生于2024年7月21日因病不幸离世[16][19][21] - 汪尧先生于2024年6月14日获委任,因突发疾病于2024年6月29日不幸离世[19] - 范国民先生因工作变动于2024年11月21日辞任科技创新委员会职务[21] - 韩泳江先生于2024年9月25日获委任为战略、法治、科技创新委员会主席[19][20][2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5.75亿元,同比增长14.2%[30][33]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人民币10.45亿元,同比增长13.3%[30][3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人民币8.80亿元,同比增长13.3%[30][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人民币147.67亿元,净资产人民币77.45亿元,资产负债率47.56%[30][3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4.8百万元,同比增长14.2%;净利润879.5百万元,同比增长13.3%;归母净利润406.6百万元,同比增长9.6%[108][11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8.6%,2023年为52.5%;经营利润率为14.3%,2023年为14.2%;净利润率为11.6%,2023年为11.7%[106]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14767.361百万元,总负债为7022.766百万元,净资产为7744.595百万元[10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核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67.6百万元,同比增长0.9%[115][117] - 2024年公司核药业务中,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收入1751.5百万元,同比上升4.1%,鍀标药物收入同比增长8.7%[115][117] - 2024年公司核药业务中,呼气检测收入2349.5百万元,同比上升1.1%[115][117] - 2024年公司放射源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16.1百万元,同比增长22.2%[120] - 2024年公司放射源产品中,辐照源实现营业收入234.3百万元,同比增长69.3%[120] - 2024年公司放射源产品中,启动中子源实现营业收入121.9百万元,同比增长65.6%[120] - 辐照相关业务全年营业收入为1.851亿元,同比上升8.4%[121][125] - 放射源产品收入为7.161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辐射源收入2.343亿元,同比增长69.3%,启动中子源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65.6%[122] - 核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全年营业收入为12.23亿元,同比增长31.0%,年内智能化钴60锥束聚焦立体定向治疗系统销售3台[127][129] - 贸易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2.83亿元,同比增长57.3%[131][132] - 2024年核药收益41.676亿元,占比55.0%;2023年为41.286亿元,占比62.2%[133] - 2024年放射源产品收益7.161亿元,占比9.5%;2023年为5.862亿元,占比8.8%[133] - 2024年辐照收益1.851亿元,占比2.4%;2023年为1.708亿元,占比2.6%[133] - 2024年核医疗装备及相关服务收益12.23亿元,占比16.1%;2023年为9.337亿元,占比14.1%[133] - 2024年其他业务收益12.83亿元,占比17.0%;2023年为8.157亿元,占比12.3%[133] 公司研发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达6.6亿元,同比增长3.3%,投入强度达8.6%[35][36] - 2024年新获专利授权22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5项,全年新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4项[35][36] - 2024年国产伽马刀上市销售3台,Tomo C全年销售22台[36][37] - 2024年4月22日,中核高通国内首条年产万居里级无载体镥 - 177生产线、年产能千条级锗镓[68Ge - 68Ga]发生器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46] - 2024年4月22日,中核同辐年产能10000居里无载体镥 - 177生产线和年产能1000套锗镓[68Ge - 68Ga]发生器生产线投产[48] - 2024年1月18日,中核海得威“高探测率14C幽门螺杆菌测试仪”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8][59] - 2024年1月26日,中核海得威“海外13C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仪”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8][60] - 2024年3月1日,中核海得威新型尿素[¹³C]呼气试验药盒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58][60] - 2024年4月,中核高能“国产双探头可变角诊断级SPECT/CT样机研制”通过验收获“优秀”[58][61] - 2024年6月5日,中核安科锐国产高端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 C配套治疗计划系统Precision获医疗器械注册证[58][62] - 2024年7月8日,中核承影伽玛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获医疗器械注册证[63][65] - 2024年7月18日,中核海得威幽门螺杆菌诊断新技术闪烁采样瓶获广东药监局批准,取得市场准入资格[66] - 2024年9月9日,HTA新产品氟[18F]化钠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填补国内骨显像PET诊断显像剂市场空白[67] - 2024年12月24日,HTA一类创新药氟[18F]吡酰胺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68] - 2024年9月3日氟[18F]化钠注射液获批上市,填补我国骨显像领域PET诊断显像剂市场空白[141][143][148][149] - 2024年12月24日,氟[18F]吡酰胺注射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141][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氟[18F]贝他嗪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试验,多种药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已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或临床前研发阶段[141][143]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274项,获得专利授权224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有效专利969项,其中发明专利196项[142][144] - 报告期内注册商标6项,登记著作权17项,发布国防工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9项,在编国家标准3项、在编农业行业标准1项[142][144] - 《诊疗一体化关键核素64Cu制备技术及相关药物研究》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甲状腺疾病核素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四川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45][146] - 碘[131I]苄胍注射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病人入组,上市后将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新诊断方式[148][149] - 公司与韩国FutureChem合作获[18F]Florastamin注射液中国开发等独家权利,该产品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150] - 公司硫胶体药盒及锝[99mTc]硫化胶体注射液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150] - 氟[18F]吡酰胺注射液2024年12月24日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为一类创新药[150] - 公司镓[68Ga]多特安肽注射液等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上市将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效率[152][153] - 公司氟[18F]贝他嗪注射液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为国内I类创新药[154] - 公司6-[18F]氟 - L - 多巴注射液正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准备工作,上市将填补国内PET帕金森药物空白[154] - 公司钯[103Pd]密封籽源已完成各项临床前研究工作[155][158] - 公司引进ITM集团技术建成年产万居里无载体氯化镥[177Lu]溶液生产线,30余家国内客户试用反馈良好[156][159] - 公司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伽马刀)2024年7月5日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157] - 公司伽马刀产品于2024年7月5日获医疗器械注册证[160] 公司市场拓展与荣誉 - 核医疗和辐照应用“中国方案”全球媒体传播量达1.7亿次[38][40] - 2024年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钴 - 60放射源生产线产品交付200万居里[39][41] - 医药中心全国网络布局拓展,新增兰州正电子药物生产线,累计投产23条,新增福州锝药生产线,累计投产27条[39][41] - 2024年新增“创新型”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单项冠军和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42][43] - “科改行动”在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中名次提升23名,跃升至“标杆”[42][43] - 公司ESG实践经验案例荣获“2024年中国企业ESG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42][43] - 2024年10月25日,中国同辐成功发行首期5亿元三年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票面利率2.25%[53][55] - 2024年11月28日,中核秦同顺利生产出合格钴源[53][57] - 2024年12月26日,中核同兴组织实施、中核秦同生产的首批一百余万居里钴源起运[63] - 2024年7月10日,中核海得威13C呼气试验产品获俄罗斯市场准入资格;7月20日,14C呼气试验产品获马来西亚市场准入资格[74][75] - 2024年11月20日,原子高科首批出口泰国的冷药盒产品顺利交付当地医院,正式进入泰国市场[82] - 2024年2月8日,中核安科锐获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89] - 2024年3月15 - 17日,中核海得威获2023年度中国医疗设备“民族品牌金奖”和“优秀民族品牌奖”[89] - 2024年7月25日,中核海得威获“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89] - 2024年9月6日,中核海得威及中核高通通过工信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审[90] - 中核安科锐于2024年12月9日入选“2024年度天津市服务业创新发展骨干企业”[94][96] - 中国同辐《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ESG案例于2024年12月21日荣获“2024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94][97] - 中和华瑞和中广核技于2024年9月6日成功通过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估[95] - 中广核技于2024年9月10日获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医疗健康类)认定[95] - 中核安科锐于2024年10月31日获2024年天津市第七批科技领军企业称号[95] - 公司出口呼气检测试剂盒等产品至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收入6.265亿元[135][138] - 2024年签约孟加拉核农业研究院辐照站项目和尼日利亚核医疗设备整体供应项目,放药配套冷药成功出口泰国,出口营收实现新增长[139][140] 行业政策与市场规模 - 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十二部门于2024年10月印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 – 2026年)》,提出7大行動、20项具体任务[98][99] - 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 - 2035
中国同辐(01763)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