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2023年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4,960,000.06元,占2023年度净利润的39.08%[147] - 本报告期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5元,现金分红金额为52,932,625.13元,占净利润的42.50%[15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98,692,625.24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18.26%[15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670,922,867.59元,较2023年减少1.51%[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559,757.65元,较2023年增长95.00%[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3,618,333.51元,较2023年增长84.86%[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914,438.83元,较2023年减少88.33%[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52,128,788.41元,较2023年末增长7.57%[22] - 2024年末总资产2,235,827,514.88元,较2023年末减少4.46%[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为0.90元/股,同比增长95.65%[23][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55.98万元,同比增长95.00%[3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361.83万元,同比增长84.86%[31]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55297.59万元,同比增长1.17%;主营业务毛利率14.24%,同比增长2.89个百分点[3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8.33%[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4%,较2023年增加3.83个百分点[2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1%,较2023年增加3.27个百分点[2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092.29万元,同比下降1.51%;主营业务收入255,297.59万元,同比增长1.17%;主营业务毛利率14.24%,同比增长2.89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55.98万元,同比增长9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361.83万元,同比增长84.86%[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23,582.75万元,比上年期末下降4.46%,净资产155,212.88万元,比上年期末增长7.57%[5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1%,原因是销售价格下降且其他业务收入减少[53][54]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05%,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下降、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下降[53][5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8.53%,原因是拓展业务,人员薪酬、交通差旅和招待费用增加[53][57]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6.71%,原因是岗位调整,人员薪酬减少[53][5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12.94%,原因是利息支出减少[53][5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1.47%,原因是优化研发架构,人员薪酬减少[53][57] - 费用本期数为6563.24万美元,上年同期数为3676.19万美元,变动金额为2887.06万美元,变动比例78.53%[68] - 财务费用本期为 - 179.4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 - 43.45万美元,变动金额为 - 135.97万美元,变动比例 - 312.94%[68]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71,352,823.34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67%[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7,914,438.8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1,201,270.44元,变动比例 - 88.33%[7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1,353,357.7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092,214.75元,变动比例62.89%[73]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为2,914,578.68元,较上期期末减少74.03%[75]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为20,016,168.49元,较上期期末减少52.39%[76]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为439,410,000.00元,较上期期末减少31.31%[76]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为9,090,918.14元,较上期期末增加173.61%[76] - 境外资产4,259,980.51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9%[77] - 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229,616,520.41元受限,原因是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及信用证保证金[78] - 直接销售营业收入255297.59万元,比上年增减1.17%[100]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4,559,757.65元[152][153]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574,395,683.83元[153] 聚氨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三大类主要聚氨酯产品产量23.59万吨,同比增长6.55%;销售量23.38万吨,同比增长3.16%[31] - 革用聚氨酯销售量17.80万吨,同比下降1.43%;弹性体及原液销售量2.13万吨,同比增长39.88%;聚酯多元醇销售量3.45万吨,同比增长11.94%[32] - 2024年革用聚氨酯业务销量17.80万吨,同比略有下降[41] - 2024年弹性体及原液销量2.13万吨,同比增长39.88%[42] - 2024年聚酯多元醇业务销量3.45万吨,同比增长11.94%[42] - 聚氨酯营业收入24.66亿美元,同比增加14.06%,毛利率增加2.78个百分点[58] - 革用聚氨酯营业收入17.91亿美元,同比减少4.18%,毛利率增加2.70个百分点[58] - 革用聚氨酯生产量179413.15吨,同比减少0.70%,销售量177963.15吨,同比减少1.43%[60] - 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生产量20942.29吨,同比增加34.91%,销售量21267.63吨,同比增加39.88%[60] - 聚酯多元醇生产量35555.72吨,同比增加41.08%,销售量34528.18吨,同比增加11.94%[60] - 聚氨酯直接材料成本18.38亿美元,占总成本83.95%,较上年同期变动 - 4.53%[62] - 聚氨酯运费合计本期为21.19亿美元,占比96.78%,上年同期为21.84亿美元,占比97.63%,变动 - 2.99%[63] - 革用聚氨酯合计本期为15.02亿美元,占比68.61%,上年同期为16.18亿美元,占比72.34%,变动 - 7.18%[63] - 聚氨酯弹性体及原液合计本期为2.38亿美元,占比10.89%,上年同期为2.26亿美元,占比10.08%,变动5.67%[63] - 聚酯多元醇合计本期为3.78亿美元,占比17.28%,上年同期为3.40亿美元,占比15.21%,变动11.19%[64] - 2024年公司主要聚氨酯产品销售量23.38万吨,同比增长3.16%,革用聚氨酯树脂市场占比约10%[84] - 汇得科技年产12.6万吨聚氨酯树脂、聚酯多元醇系列产品项目设计产能12.6万吨/年,产能利用率79%[92] - 福建汇得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设计产能14.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87%,另有3.5万吨/年缓建[92] - 汇得科技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设计产能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31%,在建产能已投资额979.95万元[92] - 福建汇得全资子公司聚酯及改性体产量45,000,销售额87,030.01[104] - 汇得全资子公司聚酯树脂产品产量3,000,销售额16,440.38[104] - 江苏汇得全资子公司聚酯及改性体产量50,000,销售额142.06,同比下降85.14%[104] 新能源制件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新能源各类制件产品产量715.39万件,同比增长82.80%;销售722.85万件,同比增长72.59%[32] - 新能源制件营业收入8740.9万美元,同比增加42.06%,毛利率增加5.41个百分点[58] - 新能源制件生产量7153.876千件,同比增加82.80%,销售量7228.527千件,同比增加72.59%[60] - 新能源制件合计本期为7051.95万美元,占比3.22%,上年同期为5297.10万美元,占比2.37%,变动33.13%[63][64] - 汇得科技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设计产能25万套/年,产能利用率95%[92] - 浙江汇得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设计产能270万套/年,产能利用率98%,已建成42万套,待建228万套,在建产能已投资额251.38万元[93] - 浙江汇得全资子公司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产量1,000,销售额7,063.89[104] 研发与专利情况 - 报告期内申请2项发明专利,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36] - 公司建立RDM系统,研发管理步入信息化、系统化[36]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2项发明专利,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截至期末,拥有65项有效授权发明专利、17项已申请在审发明专利,21项有效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申请在审实用新型专利[47]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2项发明专利,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8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65项有效授权发明专利、17项已申请在审发明专利,21项有效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申请在审实用新型专利[89] 项目建设情况 - 江苏汇得“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进入实质建设阶段[34] - 汇得科技年产12.6万吨聚氨酯树脂、聚酯多元醇系列产品项目设计产能12.6万吨/年,产能利用率79%[92] - 福建汇得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设计产能14.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87%,另有3.5万吨/年缓建[92] - 汇得科技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设计产能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31%,在建产能已投资额979.95万元[92] - 汇得科技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设计产能25万套/年,产能利用率95%[92] - 浙江汇得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设计产能270万套/年,产能利用率98%,已建成42万套,待建228万套,在建产能已投资额251.38万元[93] - 江苏汇得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设计产能60万吨/年,已取得项目用地,尚在审批手续准备和报批中[93][94]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6068.9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3.51%,关联方销售额为0[6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92503.5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1.31%,关联方采购额为0[67] 原材料与能源采购情况 - 主要原材料DMF、MDI、AA采购量分别为120241.67吨、27150.46吨、55765.00吨,价格同比变动比率分别为 - 12.03%、 - 6.92%、 - 4.47%[96] - 主要能源电、蒸汽、天然气采购量分别为3656.74万千瓦时、64648.07吨、416.80万立方米,价格同比变动比率分别为 - 1.84%、 - 11.71%、 - 8.05%[97]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硬泡产品需求稳步上行,供应端略显紧张,价格维持低位震荡[82] - 2024年软泡产品需求缓慢复苏,出口订单稳健,价格相对平稳但竞争激烈[83] - 革用树脂受国内需求下滑和出口转型影响,价格处于历史低位,部分高性能产品有盈利空间[83] - 鞋底原液市场供应充足、库存回升,价格略有下滑,企业短期面临订单不活跃问题[83] - 2024年冰箱冷柜行业整体产量同比增长约10%[109] - 2024年冷库总容量同比增长7.73%[109]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与消费国[105] - 聚氨酯产业在原材料供应、下游需求、技术创新方面发生显著变化[106][107] 公司战略与目标 - 未来三至五年公司将充分利用产能,加快江苏汇得“年产60万吨新材料项目”建设[111] - 2025年公司经营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112] 公司组织架构与治理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人[122]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22
汇得科技(603192)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