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经营情况 - 公司在氟硅化工行业把握市场机遇,制冷剂分部产品R22、R32等因配额限制价格大幅上涨,有机硅分部扭亏为盈,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创造稳定业绩[10][11] - 公司年内主要产品产量较2023年进一步增长,同时原材料消耗、综合能耗、副产物及副产品产量皆有不同程度减少[12][14] - 公司全年异常停车率大幅下降,废水、废气排放完全达标[12][14] - 公司自2020年初决定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至回顾期末房地产业务已基本结束[17][19] - 公司在回顾期内基本处置完房地产业务资产,相关财务影响已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体现[17][1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年内集团主要业务性质无显著变化[102] - 公司主要活动为投资控股,年内集团主要活动性质无重大变化[106] 研发情况 - 公司年内研究及开发成本约为人民币7.07亿元,新产品等相关项目达40余项[13][15] - 2024年末公司研发团队达800余人,博士及硕士占比超60%[13][15] - 公司年内获得专利授权121项,年末拥有专利数达600余项[13][15] - 公司在回顾期内发布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20项[13][15] 费用控制情况 - 公司通过严格管理使采购成本、工程费用等多项费用有不同程度下降[16][18] - 分销及销售开支由去年的5.03亿元减少13.09%至4.37亿元[57][62] - 行政开支自去年的6.47亿元增加13.53%至7.35亿元[58][63] - 融资成本自去年的165.9万元减少18.20%至135.7万元[59][64]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141.81亿元,较去年的144.93亿元减少2.15%[31][32] - 2024年毛利率升至21.62%(2023年:16.81%),经营溢利率为10.01%(2023年:4.49%)[31][32] - 2024年公司录得除税前溢利约人民币14.23亿元(2023年:6.53亿元)及净溢利约人民币9.87亿元(2023年:6.11亿元)[31][3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为人民币8.11亿元(2023年:7.08亿元),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46元(2023年:0.32元)[31][32] - 董事会建议向2025年6月16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2023年:0.10港元)[3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性支出约为18.01亿元(2023年:19.18亿元)[65][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达174.7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15%[66][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达24.70亿元(2023年:25.47亿元)[66][69] - 回顾年度,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净额合共20.72亿元(2023年:13.76亿元)[66][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31(2023年12月31日:1.68)[66][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借贷余额,2023年也无借贷余额;2024年负债比率为–14.14%,2023年为–15.04%[72][76] 各业务线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高分子材料收益为人民币38.25亿元,业绩为5.08亿元,经营溢利率为13.28%(2023年:收益45.52亿元,业绩3.37亿元,经营溢利率7.40%)[35] - 2024年有机硅收益为人民币52.13亿元,业绩为1.02亿元,经营溢利率为1.95%(2023年:收益48.62亿元,业绩 -3.31亿元,经营溢利率 -6.80%)[35] - 2024年制冷剂收益为人民币32.48亿元,业绩为8.06亿元,经营溢利率为24.83%(2023年:收益28.72亿元,业绩3.11亿元,经营溢利率10.82%)[35] - 2024年二氯甲烷及烧碱收益为人民币11.04亿元,业绩为3.72亿元,经营溢利率为33.70%(2023年:收益11.77亿元,业绩2.48亿元,经营溢利率21.10%)[35] - 2024年其他业务收益为人民币7.91亿元,业绩为 -3.69亿元,经营溢利率为 -46.60%(2023年:收益10.30亿元,业绩0.85亿元,经营溢利率8.30%)[35]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对外销售约为38.2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98%,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26.97% [37][39]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业绩盈利5.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87% [37][39] - 制冷剂分部对外销售为32.48亿元,较去年增加13.10%,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22.90% [43][44] - 制冷剂分部业绩盈利8.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9.63% [43][44] - 有机硅分部对外销售由去年的48.62亿元,增加7.20%至52.13亿元,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36.76% [47][49] - 有机硅分部业绩盈利1.0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3.31亿元) [47][49] - 二氯甲烷及烧碱分部对外销售从去年的11.77亿元减少6.16%至11.04亿元,占集团总对外销售的7.79%(2023年为8.12%),业绩盈利3.72亿元,同比增长49.85%[52][54] - 其他分部对外销售为7.91亿元,较去年的10.30亿元减少23.17%,业绩录得亏损3.69亿元,同比减少531.50%(2023年盈利为0.85亿元)[56][60] 各业务线经营分析 - 含氟高分子材料分部主要产品市场产能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滑致销售收入下降 [37][40] - 制冷剂分部受配额政策影响,部分产品价格大幅增长,成本增长不明显致业绩大增 [43][45] - 有机硅分部产品价格下降但销量大增,销售收入略有增长,成本管控使业绩扭亏为盈 [47][50] 公司产能情况 - 公司R22产能为全球最高,R22是生产含氟高分子及R125的主要原材料 [46][4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6,922名雇员,2023年为6,977名[82][85]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张建宏65岁,2006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主席等职,有超38年化工经验[86][87] - 王维东61岁,2021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超30年化工制造管理经验[88] - 张哲峰50岁,2017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等职,在会计及财务领域有逾20年经验[89] - 王卫东61岁,2021年3月任公司执行董事,化工行业制造和管理经验超30年[90] - 张哲峰50岁,2017年5月任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和首席财务官,会计和财务经验超20年[91] - 钟德丽43岁,2024年3月任公司执行董事,会计等领域工作经验超20年[93] - 丁良辉71岁,2007年11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计等领域经验超40年,2024年6月12日起不再担任北京同仁堂科技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马志忠62岁,2021年3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教学经验超30年,1992年9月起为中国律师[97] - 杨晓勇69岁,2014年8月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氟高分子和有机硅行业经验超30年[98] - 李玉文57岁,2002年3月至今任职集团,现任集团副总裁,擅长管理等[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董事包括张建宏、傅军(2024年3月27日辞任)等[141][143] - 张哲峰、丁良辉及马志忠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41][144] - 建议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的董事无不可于一年内不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142][145] 公司报告及股息相关 - 公司提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报告及经审核财务报表[101] - 集团年内业绩载于第138至139页的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入报表[103]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104][107][108]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5日举行,末期股息将派发给于2025年6月16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须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04][108][110][114] - 2025年6月2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资格,相关文件须在2025年5月3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111][116] - 2025年6月12日至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收取末期股息的资格,相关文件须在2025年6月11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111][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按开曼群岛公司法计算的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303,799,000元,其中173,271,164港元(约合人民币160,456,029元)拟作末期股息[121][126] - 股息政策不构成公司支付股利的法律约束性承诺,董事会将不时检讨并可修改政策[110][114] 公司股份回购及购股权计划 - 2023年10月23日公司按每股约7.1港元在场外回购520,977,818股股份,交易于2024年3月5日完成[73][77] - 2023年10月23日按每股约7.1港元场外回购520,977,818股股份,交易于2024年3月5日完成[123][128] - 2023年10月23日公司进行场外股份回购,以每股约7.1美元的价格回购520,977,818股,于2024年3月5日完成[154] - 公司采纳雇员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至2028年12月26日届满[124][129] - 雇员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9月27日提早终止,终止后不得再授出购股[130][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受托人持有76,707,000股成本为723,409,000港元的股份[131][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自雇员购股计划设立以来共出资990,582,879.87港元购买股份[131][134] 公司产能预算情况 - 提高PVDF产能及原材料产能预算2,000,000千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1,895,759,903.72千港元,未动用104,240,096.28千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动用[140] - 提高PTFE产能及原材料产能预算800,000千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655,519,838.27千港元,未动用144,480,161.73千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动用[140] - 补充集团一般营运资金预算510,000千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140] 公司股权权益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量为1,732,711,637股[71] - 2024年12月31日,张建宏先生拥有公司股份实益权益7,147,636股,占已发行股本0.41%[160] - 2024年12月31日,张哲峰先生拥有公司股份实益权益7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4%[160] - 2024年12月31日,钟德丽女士拥有公司股份实益权益188,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1%[160] - 2024年12月31日,张珂拥有公司股份企业权益258,948,451股,占已发行股本14.94%[164] - 2024年12月31日,东岳团队有限公司拥有公司股份实益权益258,948,451股,占已发行股本14.94%[164] - 2024年12月31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公司股份投资经理权益119,538,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90%[1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其他人士(非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须披露的权益或淡仓,或直接或间接拥有附有投票权的任何类别股本面值10%或以上权益[168][169] 公司子公司股权情况 - 赤峰众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内蒙古东岳金峰
东岳集团(00189)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