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尔康制药,代码300267[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孙庆荣[1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961.2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7,337.14万元[3] - 报告期末公司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6,113.59万元[3]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1.40亿元,较2023年的17.83亿元减少36.09%[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亿元,较2023年的-1.95亿元减少91.16%[1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亿元,较2023年的1.48亿元增加12.31%[18]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51.99亿元,较2023年末的54.79亿元减少5.10%[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4.47亿元,较2023年末的48.36亿元减少8.04%[18]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9.83万元,2023年为918.25万元,2022年为6.71万元[24]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02.62万元,2023年为2324.11万元,2022年为1958.08万元[24] - 2024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93.47万元,2023年为411.08万元,2022年为551.22万元[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55.08万元,2023年为3629.55万元,2022年为2340.82万元[24] - 2024年营业收入11.40亿元,较2023年的17.83亿元下降36.09%[53] - 2024年营业成本8.26亿元,较2023年的14.19亿元下降41.79%[61] - 2024年销售费用99,644,171.46元,同比降28.05%;管理费用226,034,547.54元,同比降15.46%;财务费用290,108.08元,同比增203.88%;研发费用45,170,389.39元,同比降21.36%[65] - 2024年研发人员176人,较2023年增1.73%;研发人员占比12.11%,较2023年增0.55%[66][67] - 2024年研发投入45,170,389.39元,占营收比例3.96%;2023年投入57,437,725.13元,占比3.22%;2022年投入48,146,348.68元,占比2.57%[6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252,255,073.92元,同比降43.15%;现金流出1,085,563,367.00元,同比降47.16%;现金流量净额166,691,706.92元,同比增12.31%[6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12,514,361.74元,同比降75.47%;现金流出534,669,337.80元,同比降44.95%;现金流量净额 -322,154,976.06元,同比降207.05%[6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796,080,000.00元,同比增63.27%;现金流出654,935,595.34元,同比增0.21%;现金流量净额141,144,404.66元,同比增185.02%[6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0,728,701.58元,同比增83.05%[68] - 投资收益 -55,831,057.55元,占利润总额14.3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19,800.00元,占 -0.11%;资产减值 -261,206,368.61元,占67.30%;营业外收入831,282.11元,占 -0.21%;营业外支出18,341,011.16元,占 -4.73%[72] - 2024年末固定资产2,384,972,862.95元,占总资产45.87%,较年初降1.18%;短期借款488,198,472.23元,占9.39%,较年初增3.15%[73][74] 行业市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98.50亿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利润总额3,420.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4] - 2024年中国锂电正极市场出货量达到335万吨,同比增长35%[5]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装车量同比增长41.5%、销量同比增长28.4%[5] - 2024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64%[5] 公司业务布局与资质 - 公司拥有127个药用辅料品种,占《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的335个药用辅料品种的37.91%[35] - 公司拥有“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35] - 国家药典委授予公司14种药用辅料“品种监护人”资格[35] - “注射用药用辅料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5] - 公司药用辅料淀粉胶囊等品种入选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第二批)名单[35] - 公司是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任职单位,积极参与《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的修制订及《药用辅料红外光谱集》的编制[35] - 公司持续开展注射用药用辅料产品质量提升研究[35] - 公司持续开展碳酸锂产业链上游布局,重点推进锂矿端的延伸布局,积极开拓资源综合利用渠道[36] - 公司已批准在制剂中使用的药用辅料品种最多,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便利[35] - 公司拥有127个药用辅料品种,占《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的335个药用辅料品种的37.91%[4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14项授权专利,含203项国内专利、11项国外专利[4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27个药用辅料品种,对应批准文号128个、登记号289个,169个与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结果为"A"[4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3个原料药品种,取得102个原料药登记号,所有原料药品种与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结果为"A"[4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成品药批准文号282个,中药饮片生产备案品种152个[48]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辅料、原料药、成品药、新能源材料的生产和销售[37] - 2024年公司主要辅料产品为药用乙醇、药用甘油等,原料药主要产品为磺胺嘧啶、间苯二酚等,成品药包括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等[37][38] - 2024年改性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640.60万元,同比增长81.89%[42] - 2024年供注射用辅料销售额同比增长13.28%,外用制剂辅料销售额同比增长29.87%[42] - 2024年公司中成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997.70万元,同比增长461.40%[42] - 2024年公司部分具有“原辅料 + 制剂”一体化优势的品种实现上市销售,如聚肌胞注射液等[43] - 2024年公司第一选矿厂已投产,产品实现生产、销售,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43] - 报告期内复合辅料、中间体等产品销售数量减少、销售价格下跌,对营业收入、利润造成一定影响[40] - 医药行业2024年营收11.07亿元,占比97.16%,同比降36.11%;新能源行业营收999.16万元,占比0.88%,同比降66.82%[53] - 辅料2024年营收8.29亿元,占比72.73%,同比降36.99%;成品药营收1.86亿元,占比16.32%,同比增46.53%[53] - 华中地区2024年营收2.89亿元,占比25.38%,同比降56.82%;西南地区营收1.61亿元,占比14.13%,同比增76.52%[53] - 直销2024年营收10.96亿元,占比96.14%,同比降37.85%;经销营收4400.65万元,占比3.86%,同比增117.18%[54] - 原辅料2024年销售量10.76万吨,同比降44.30%;生产量10.05万吨,同比降46.30%;库存量1.54万吨,同比降31.62%[57] - 成品药(万瓶)2024年销售量2064.43万瓶,同比增16.22%;生产量2250.44万瓶,同比增5.27%;库存量420.25万瓶,同比增36.52%[57] - 新能源材料2024年销售量1112.34吨,同比增671.39%;生产量1842.00吨,同比增748.07%;库存量802.66吨,同比增999.53%[57]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设有供应部负责物料采购,产品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销售模式[39][40] - 公司复合辅料事业部采购中心按年度大宗原料采购计划分批次采购,新能源事业部采购中心根据生产计划等制定采购计划[40]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公司将巩固传统辅料基本盘,依托127项药用辅料批准文号及规模化生产优势,深化与国内TOP50医药企业合作[90] - 公司将以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为支点,构建“资源开发 + 产业赋能 + 技术输出”三位一体的非洲市场开拓计划[91] - 公司将立足药用辅料制造领域,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比例,构建以“AI + 药用辅料”为核心的科研模式[92] - 公司将开展资本运作,通过设立投资公司、与机构投资者设立并购基金等方式开展并购重组,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布局[93]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变化风险,需优化调整经营及管理策略应对[94][95] - 公司面临战略布局管理风险,通过引入人才、借助咨询机构等完善风险防范措施[95][96]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将加强市场监控,合理安排库存及采购周期[96]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已制定《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开展套期保值业务[97] 公司投资者关系与治理 - 2024年5月10日和10月10日,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线上交流接待投资者,谈论公司战略等内容[98] - 2025年4月22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并发布[9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会议程序符合规定,且为中小股东提供网络投票方式[102] - 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规范,未干预公司决策经营,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103]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会议程序符合规定[103]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04]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与发展、薪酬与考核、审计和提名四个专门委员会[104] - 公司选定《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为信息披露报纸,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网站[105]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系统及配套设施,对资产有完全控制和支配权[10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选举与聘任遵守规定,员工劳动等关系独立于股东及其关联方[107] - 公司建立独立完整财务核算体系,独立纳税,不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107] - 公司建立完备法人治理结构,各内部机构独立运作,业务独立[108]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18%,召开日期为2024年05月17日[110]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9.01%,召开日期为2024年12月20日[110] - 董事长帅放文期初持股853,574,906股,期末持股853,574,906股[11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合计持股853,617,306[112] - 罗海舰持有6,600股,顾吉顺持有35,800股[112] - 2024年12月20日李海一因个人原因离任监事[112][114] - 2025年1月6日王宏因个人原因离任监事[113][114] - 2024年12月20日罗海舰因工作调动被选举为监事[112][114] - 2025年1月6日马立因工作调动被选举为监事[113][114] - 帅放文2003年创办公司,现任董事长[115] - 孙庆荣2012年7月起就职公司,现任董事、总经理[115] - 彭清2010年1月起就职公司,现任监事会主席[117] - 顾吉顺2020年3月起就职公司,现任副总经理等职[112][118] - 2024年度公司独立董事津贴为每年税前15万元[121] - 2024年董监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587.79万元,业绩亏损但薪酬合计略有上涨,因外派高管至海外增加驻外补贴[123] - 2024年4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非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独立董事薪酬议案[121] - 2024年4月24日召开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2024年度监事
尔康制药(30026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