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缆检测(301289) - 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
国缆检测国缆检测(SZ:301289)2025-04-22 21:38

业绩相关 - 新增检测业务风险或致综合毛利率短期、中期下降[87] - 战略性新兴产业检测需求旺盛,中期、长期将使营业收入增加[87] - 2024年研发费用为2960.83万元,研发费用率为10.00%[114] 用户数据 - 公司客户覆盖国家电网、中车集团等,遍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36] - 2024年12月发放客户满意度调查表250余份,客户满意率为95.8%,近3年稳定维持在93% - 95%水平[90] - 2024年及近3年均未收到客户正式有效投诉[90]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将以党建引领ESG全局发展[3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坚持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针,多项核心技术在国内外领先[28] - 2024年专利申请受理数量为15项,专利授权数量为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114] - 截至2024年末专利授权数量为78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114] - 2024年编制标准数量为24项[114] - 2024年检测资质扩项情况超100项[114] - 公司获批筹建上海市新能源线缆计量测试中心[117] - 国缆广东3月完成CMA和CNAS资质扩项认证,拓展电线电缆检测服务广度与深度[118] - 公司在储能检测领域已具有一定技术储备和应用能力[120] - 完成32项检测项目的CNAS和CMA资质认可扩项工作[121] - 9月颁发首张“线缆产品碳足迹”证书[125] - 为100MW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项目提供检测服务,聚焦750kV超高压电力电缆系统研发[12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通过上海创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70%股权的收购审议,并支付50%并购款项[43] - 2023年完成控股子公司安徽宇测持股比例51%的股权收购及增资工作[43] - 2024年完成创蓝检测收购,拓展多领域技术能力和业务市场[12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创新生态,提升客户满意度[29] - 公司以《监管指南》中的21项议题为基础,识别出15项可持续发展议题[49] - 公司对普通员工、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发放上百份调查问卷评估ESG议题[51] - 公司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设立党总支[64] - 公司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权力、决策和监督,以经理层为执行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67] - 公司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报告期内运作良好[69] - 公司制定并发布《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71] - 公司完善管理体系,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家战略方针[72][74] - 采购管理员工培训参与率目标为新入职员工培训覆盖率100%,其他培训员工覆盖率90%以上[75] - 廉政建设相关文件2024年度签约覆盖率目标为98%以上[75] - 公司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控制体系[80] - 公司打造“315”质量管理模式[82] - 公司以服务者姿态参与客户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提供多种专业技术服务[84] - 2024年公司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手段,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稳定运作[88] - 2024年对质量手册修订42处、程序文件修订55处、作业指导书修订32处、管理表单修订1处、原始记录修订2处,新增36份作业指导书和28张原始记录表单[89][91] - 2024年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10项、组织能力验证8项、参加实验室间比对2项[89][91] - 2024年参加十项外部评审,结果均为通过[89][91] - 2024年质量报告差错率低于2023年水平[90] - 公司建立合规供应商库,实行事前审查和年度评价程序[92] - 2024年公司完善创新机制、加大科创投入,聚焦前沿领域和新质生产力[103] - 公司制定一系列研发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104][105] - 公司按照收益与贡献匹配原则拟定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并通过董事会审议[186] - 2024年4月启动安全标准化体系准备工作,11月15日通过复评审换证[191] 人员相关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人数为296人[157] - 公司本部员工187人,占比63.18%;国缆广东14人,占比4.73%;安徽宇测54人,占比18.24%;创蓝检测41人,占比13.85%[158] - 生产人员90人,占比30.40%;销售人员23人,占比7.80%;技术人员144人,占比48.60%;财务人员10人,占比3.40%;行政人员29人,占比9.80%[159] - 男性员工211人,占比71.28%;女性员工85人,占比28.72%[163] - 博士及以上学历36人,占比12.16%;硕士185人,占比62.50%;本科71人,占比23.99%;大专及以下39人,占比1.35%[163] - 30岁以下员工60人,占比20.27%;30 - 50岁197人,占比66.55%;50岁以上39人,占比13.18%[163] - 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比例100%[167] - 2024年公司为6名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67] - 2024年公司未发生与就业歧视、员工雇佣等方面的诉讼案件[168] - 近两次员工满意度调查平均分98.24%[170] - 2024年年度培训支出18.02万元,完成三十余项培训,受训超一千六百人次,员工培训覆盖率90%以上[179] - 非安全教育类外部培训超10项次,受训超50人次;内部培训13项次,受训724人次[179] 治理结构 - 监事会召开7次,董事会召开8次,股东会召开3次,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召开4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3次,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68] - 女性董监高占比37.50%[70] - 外部董事占比88.89%[70] - 独立董事占比33.33%[70] 安全管理 - 全年开展10余次安委会及安全专项会议,12次安全教育培训,参与924人次[191] - 工伤保险支出约10万元[190][191] - 组织开展疏散逃生及应急救援预案演练3次[191] - 整改完成150余项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事故零伤亡[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