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景科技(30139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301396宏景科技(301396)2025-04-23 19:3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为负值[6] - 2024年营业收入657,777,887.66元,较2023年的770,605,018.51元减少14.64%[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5,691,720.43元,较2023年的42,217,627.85元减少279.29%[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84,466,322.91元,较2023年的25,179,907.96元减少435.45%[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852,885.89元,较2023年的 -19,039,292.68元增长298.81%[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874,803,344.23元,较2023年末的2,173,883,759.70元增长32.24%[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94,686,620.93元,较2023年末的1,286,826,650.01元减少7.16%[22]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6,173,505.58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247,081.48元[24] - 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31,870,618.3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6,491.94元[24]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4,961,362.8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1,181,870.46元[24]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34,772,400.9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4,876,276.55元[24]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85,832.22元,2023年为116,844.04元,2022年为270,126.46元[28]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836,024.03元,2023年为8,551,515.00元,2022年为4,908,125.27元[28] - 2024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5,392,848.83元,2023年为11,748,865.41元[28] - 2022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1,200,000.00元[29] - 2024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87,557.22元,2023年为-377,242.63元,2022年为-179,904.49元[29] - 2024年所得税影响额为1,555,995.38元,2023年为3,002,159.98元,2022年为876,305.11元[2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57,777,887.66元,较2023年的770,605,018.51元同比减少14.64%[71] -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为577,342,540.63元,较2023年的592,791,084.89元同比减少2.61%[77] - 2024年销售费用24,872,356.08元,同比增加8.28%[83] - 2024年管理费用32,822,529.11元,同比增加13.87%[83] - 2024年财务费用9,773,301.70元,同比增加277.26%[83] - 2024年研发费用54,809,580.31元,同比增加7.74%[83]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59人,较2023年的168人减少5.36%;研发人员数量占比33.62%,较2023年的35.15%降低1.53%[98]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54,809,580.3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33%;2023年投入50,872,565.46元,占比6.60%;2022年投入43,619,771.15元,占比5.84%[9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51,500,400.71元,较2023年的699,294,222.97元减少21.13%;现金流出小计513,647,514.82元,较2023年的718,333,515.65元减少28.49%[10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852,885.89元,较2023年的 - 19,039,292.68元增加298.81%[100]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96,868,170.83元,较2023年的2,505,218,615.41元减少12.31%;现金流出小计2,588,061,230.48元,较2023年的3,052,846,026.68元减少15.22%[100]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91,193,059.65元,较2023年的 - 547,627,411.27元增加28.57%[100]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5,864,000.00元,较2023年的178,052,171.00元增加94.25%;现金流出小计212,292,819.90元,较2023年的77,525,799.42元增加173.84%[100]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3,571,180.10元,较2023年的100,526,371.58元增加32.87%[101]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92,567,435.02元,占总资产比例6.70%,较年初的432,269,521.76元(占比19.88%)比重减少13.18%[104] - 2024年末存货558,202,270.30元,占总资产比例19.42%,较年初的305,553,276.05元(占比14.06%)比重增加5.36%[104] - 在建工程金额为219,172,093.50元,占比7.62%;上期金额为29,412,911.39元,占比1.35%,变动比例6.27%[10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329,000,000.00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992,49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为2,190,510,000.00元,期末数为130,980,000.00元[106] - 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均为36,420,389.47元,使用权受限[108] - 报告期投资额为294,889,4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75,902,442.83元,变动幅度67.64%[110] 利润分配情况 - 利润分配预案以109,655,39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7] - 利润分配预案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8] 公司经营影响因素 - 2024年公司战略性放弃部分资金无保障项目[6] - 部分项目未到完工验收节点[6] - 智慧城市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压缩[6] - 受客户资金紧张影响,项目验收进度拉长,应收账款余额较大[6] - 应收账款账龄增加,计提坏账准备额度增加[6]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35] - 深圳到2025年通用算力达到14EFLOPS(FP32),智能算力达到25EFLOPS(FP16),超算算力达到2EFLOPS(FP64),新建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降低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36] - 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271.4EFLOPS,2022至2026年间将以47.6%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37] - 国内10亿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超100个[37] - 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单机柜平均功率预计达25kW,较2023年提升21.95%[40]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EFLOPS,2028年将达2781.9EFLOPS[41] - 2023至2028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和通用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6.2%和18.8%[41] - 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2030年全面突破[44] - 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44] - 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4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自1997年成立,是国家高新技术等企业,以智慧城市为基底、算力服务为支撑发展业务[46] - 公司拥有智慧城市建设行业较全面资质体系,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等[50] - 公司连续五年获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十佳企业,连续15年获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工程百强企业[50] - 公司获2024年度数据管理百项优秀案例等诸多奖项,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 -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50项[50] - 公司在智慧民生领域以客户信息资源为基础,结合技术实现经营管理数据化等[51] - 公司在城市综合管理领域服务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提供整体解决方案[53] - 公司在智慧园区领域针对多种类型园区,以信息技术等建设载体和平台[54] - 公司算力业务从智慧城市业务衍生,二者协同发展[46] - 公司依托算力供应链等为客户提供GPU硬件采购等一体化解决方案[48] - 公司在算力服务领域可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高效、低成本的AI解决方案,业务与智慧城市业务协同发展[55]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获取订单方式有招投标、询价等[56] - 公司采购内容分为材料采购、劳务作业分包、技术服务采购三类[58]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多个省级研究中心[60] - 公司在行业深耕20余年,在医疗、政务等行业领域有较强竞争优势[61] - 公司连续五年获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十佳企业、连续15年获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工程百强企业等多项荣誉[62] - 2024年至今,公司已陆续签订多项重大算力业务合同[63] - 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多项智慧城市行业、智算中心业务的核心技术[64] - 公司拥有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全面的资质体系,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等[65] - 公司项目先后获得“第十三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等[6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算力服务收入465,717,083.14元,占比70.80%,较2023年同比增长302.38%[72] - 2024年城市综合管理收入92,996,324.34元,占比14.14%,较2023年同比减少35.82%[72] - 2024年华南地区收入554,411,049.45元,占比84.29%,较2023年同比减少14.27%[72] - 2024年按履约时点确认收入637,637,190.27元,占比96.94%,较2023年同比减少14.23%[72] - 2024年城市综合管理毛利率为13.50%,较2023年同比减少5.89%[73] - 2024年算力服务毛利率为12.55%,较2023年同比减少7.06%[73] 重大合同情况 - 智算项目服务合同(深圳X公司)总金额40,908万元,已履行金额40,908万元,累计确认销售收入35,845.44万元[75] - 算力服务合同(深圳X公司)总金额48,569.32万元,已履行金额358.71万元,累计确认销售收入338.41万元[75] 公司子公司情况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宏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和四川宏景新瓴科技有限公司,注销全资子公司贵州新瓴科技有限公司[78][79] - 广东宏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73,435,711.97元,净资产45,669,469.18元,营业利润 -19,499,539.22元,净利润 -19,900,574.99元[126] - 报告期内参股深海之光(青海)先进计算有限公司,新设宏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四川宏景新瓴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3月注销贵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