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7] - 公司股份上市日期为2018年9月26日[13] - 公司于2018年9月12日刊发招股章程[13] - 公司股份代号在联交所为6862[29] - 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005美元[14]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4] - 财务报表为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8]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法律顾问为凯易律师事务所[26][27] 公司附属及关联公司信息 - 海底捞日本公司于2014年9月3日在日本注册成立,股本为5000万日元,是特海的全资附属公司[10] - 海底捞新加坡公司于2013年2月28日在新加坡注册成立,是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10] - JAPAN HAI公司于2023年9月15日在日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日元,是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10] - 扎鲁特旗海底捞食品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2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由四川海底捞全资拥有,是公司关连人士[10] - 静海投资公司于2011年5月11日在中国注册成立,是静远投资的全资附属公司,是公司关连人士[11] - 静远投资公司于2009年3月1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截至2025年4月17日,张勇先生、舒萍女士、施永宏先生及李海燕女士分别拥有52.00%、16.00%、16.00%及16.00%,是公司关连人士[11] - 乐达海生公司于2017年5月2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截至2025年4月17日,分别由北京宜涵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施永宏先生及李海燕女士拥有62.70%、14.85%及14.85%[11] - Newpai公司于2015年7月15日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是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3] - 馥海(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由颐海上海及上海新派分别持有60%及40% [8] - 蜀海由乐达海生持有42.72%,静海投资持有26.17%[16] - 蜀韵东方由张硕轶持有80.00%,其配偶王东煜持有20.00%[16] - 四川海底捞由静远投资持有50.00%,张勇先生持有25.50%,舒萍女士等多人分别持有不同比例[16] - 四川新派于2016年9月2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7] - 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6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在联交所主板及纳斯达克独立上市[17]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威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分别由ZY WH LTD.、SP WH LTD.及SYH WH LTD.持有约36.95%、13.00%及19.89%[19]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西安焰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由四川嗨系餐饮管理有限公司、HITE UNION MANAGEMENT LTD.、杨华女士、Blissing Fortuna Investment Ltd.、KIWI LIMITED、宋青女士及ZCYW Ltd.持有63.50%、10.00%、14.00%、5.00%、5.00%、2.00%及0.50%[20] 贷款协议信息 - 第一份贷款协议于2024年5月29日订立,四川新派同意向西安焰请授予本金不超过人民币20.0百万元的贷款融资[8] - 第二份贷款协议于2024年11月15日订立,四川新派向西安焰请授予本金不超2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融资[14] - 第三份贷款协议于2024年12月9日订立,四川新派向西安焰请授予本金不超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融资[17] 股东周年大会信息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19日在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金桐西路10号远洋光华国际B座27层01 - 05单元举行[5] 公司人员变动信息 - 苟轶群先生于2024年7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杨利娟女士于2024年7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张俊杰先生于2024年8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3][2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2,754,68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1,453,34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4,740,95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1,111,62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28,614,255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624,05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833,07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913,801千元人民币,2021年亏损3,976,019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735,142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700,2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495,39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373,216千元人民币,2021年亏损4,161,206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09,546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708,0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499,08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374,477千元人民币,2021年亏损4,163,17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09,271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公司核心经营利润为6,229,8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46,49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22,604千元人民币,2021年亏损3,486,83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183,286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42,754.7百万元,同比上升3.1%[36][39] - 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229.9百万元,同比上升18.7%[36][39] - 2024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4,700.3百万元,较上年增加4.6%[36][39]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757,099千元,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3,024,158千元,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2,781,257千元[33]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2,754.7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1,453.3百万元增加3.1%[56][57]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2023年的16946.2百万元减少4.3%至2024年的16211.1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0.9%降至37.9%[75][79]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的13039.8百万元增加8.2%至2024年的14113.3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1.5%增至33.0%[76][80] - 租金及相关支出从2023年的361.9百万元增加17.6%至2024年的425.5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2023年为0.9%、2024年为1.0%[77][81] - 水电费从2023年的1374.3百万元增加6.6%至2024年的1465.7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2023年为3.3%、2024年为3.4%[82] - 折旧和摊销从2023年的2945.4百万元减少13.1%至2024年的2558.5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1%降至6.0%[84] - 水电开支从2023年的13.743亿元增加6.6%至2024年的14.65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3%升至3.4%[86] - 差旅及通讯开支从2023年的2.043亿元增加26.0%至2024年的2.57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0.5%升至0.6%[87] - 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的29.454亿元减少13.1%至2024年的25.58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1%降至6.0%[88]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16.11亿元增加15.7%至2024年的18.64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9%升至4.4%[89]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业绩从2023年的459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5180万元[90][95] - 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2.27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522亿元,主要因金融资产收益和餐厅业务转让收益增加,部分被2024年6370万元汇兑亏损抵销[91][96]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3.514亿元减少21.8%至2024年的2.747亿元[92][97]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13.377亿元增加43.8%至2024年的19.238亿元[93][98] - 2024年利润为47.003亿元,2023年为44.954亿元[94][99] - 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24年为62.2988亿元,2023年为52.46494亿元[10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64.755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64.069亿元,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合计74.748亿元[110][114] - 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30.188亿元[111][115]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746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60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2023年为23.9天,2024年为24.0天[112][11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4.12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3.463亿元,周转天数2023年和2024年均为3.2天[113][11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594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964亿元,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34.3天增至2024年的41.2天[118][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9750万元,2024年新增借款9710万元,偿还借款6.197亿元[119][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已结清[120][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受限制银行存款为3.738亿元,无固定资产被抵押[122][123][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0.8%[124][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37178名员工,2024年员工总成本为141.133亿元[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37,178名员工[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4,113.3百万元[137] 海底捞餐厅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36][39] - 2024年共接待顾客415.0百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36][39] - 2024年海底捞品牌新开62家餐厅,关闭或搬迁70家,年底共经营1,368家餐厅[37][40]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人民币40,397.6百万元,占总收入94.5%,较2023年的人民币39,266.6百万元增加2.9%[59][60][63]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翻台率达到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60][63][65] - 2024年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97.5元,2023年为人民币99.1元[60][63][65] - 2024年一线城市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104.0元,2023年为人民币105.7元[65] - 2024年二线城市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96.9元,2023年为人民币98.3元[65] - 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91.4元,2023年为人民币92.8元[65] - 2024年港澳台地区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199.7元,2023年为人民币202.8元[65] - 2024年同店数量整体为1222家,一线城市203家、二线城市478家、三线及以下城市520家、港澳台地区21家[67] - 2024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为37629341千元,一线城市6628970千元、二线城市14508547千元、三线及以下城市15182082千元、港澳台地区1309742千元[67] - 2024年同店平均日销售额整体为84.4千元,一线城市89.4千元、二线城市83.2千元、三线及以下城市80.0千元、港澳台地区171.6千元[67] - 2024年同店平均翻台率整体为4.1次/天,一线城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