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4.62亿元,上年同期12.82亿元,同比增长13.99%[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64.30万元,上年同期 - 1749.22万元,同比增长62.02%[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2亿元,上年同期 - 1.81亿元,同比增长26.90%[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4.30亿元,上年度末102.81亿元,同比增长1.45%[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46,151.19万元,同比增长1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64.30万元,同比减亏62.02%[18]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04.298955807亿元,期初余额为102.8099799815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1.45%[22][23][24]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14.6151191057亿元,上期发生额为12.821452752亿元,本期较上期增长14.00%[25] - 营业总成本本期发生额为14.7285630988亿元,上期发生额为13.1589563644亿元,本期较上期增长11.93%[25] - 营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为14.6151191057亿元,上期发生额为12.821452752亿元,本期较上期增长14.00%[25] - 营业成本本期发生额为13.6557612474亿元,上期发生额为12.1464857417亿元,本期较上期增长12.42%[25] - 净利润本期为 - 1134.439931亿元,上期为 - 337.503619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5] - 公司本期营业利润为 - 554.31万元,上期为 - 2170.69万元[26] - 本期净利润为 - 675.44万元,上期为 - 1864.17万元[26]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664.30万元,上期为 - 1749.22万元[26]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075元,上期为 - 0.0192元[26] - 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16亿元,上期为14.36亿元[28]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2亿元,上期为 - 1.81亿元[28] - 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66万元,上期为 - 5896.52万元[28]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1亿元,上期为2.16亿元[29] - 本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93亿元,上期为 - 2397.58万元[29] - 本期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13亿元,上期为17.37亿元[2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 12.79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048.53万元[6]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6096.90万元,2024年12月31日1.68亿元,同比减少63.60%[9] - 2025年3月31日预付款项1.62亿元,2024年12月31日1.17亿元,同比增长38.11%[9] - 2025年3月31日应付职工薪酬2702.46万元,2024年12月31日3931.60万元,同比减少31.26%[1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9.4934056571亿元,期初余额为16.6867264513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16.82%[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096.901654万元,期初余额为1.6750514362亿元,期末较期初下降63.59%[2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6.8128086386亿元,期初余额为22.9444306994亿元,期末较期初增长16.86%[23]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10.1198678871亿元,期初余额为11.224114283亿元,期末较期初下降9.84%[23] 税费及收益项目变化 - 2025年1 - 3月税金及附加900.99万元,2024年1 - 3月433.19万元,同比增长107.99%[10] - 2025年1 - 3月利息收入480.34万元,2024年1 - 3月870.39万元,同比减少44.81%[1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 131.94万元,较上期减少127.34%,系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多所致[11] - 投资收益为203.38万元,较上期增长48.31%,系处置现金管理资产收益和外汇合约平仓收益较多所致[11] 现金流量项目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16亿元,较上期增长33.39%,系本期销售增长,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加所致[11]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5.37亿元,较上期增长577.04%,系本期收回现金管理资产本息较多所致[12]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4.3亿元,较上期增长100%,系本期利用暂时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现金管理购入结构性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较多所致[1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7.85亿元,较上期增长62.35%,系本期取得银行融资金额较大所致[12]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44亿元,较上期增长82.88%,系本期归还银行借款较多所致[12]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3416人,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人[14] - 股东杜成城为境内自然人,持股比例25.21%,持股数量2.24亿股[14] - 股东上海建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淮北建元绿金碳持股比例3.83%,持股数量3409.09万股[14] - 杜成城持股比例2.68%,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56,062,881股,限售股数168,188,642股[15][17] - 张朝益持股比例1.28%,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1,363,636股[15] - 陈慕勤持股比例0.92%,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8,200,000股[15] - 周前文持股比例0.66%,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5,875,778股,限售股数4,406,833股[15][17] 业务线数据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铝加工业务中铝箔销量2.7万吨,同比增长9%,江苏中基基地销量1.8万吨,安徽中基基地销量0.9万吨;纸包装材料业务销量8,403吨,同比增长23%[18] 项目进展情况 - 安徽中基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主设备铝箔轧机已有8台进入有负荷调试阶段,将分步投产[18] 专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3项发明专利及9项实用新型专利,有效专利累计达372项[19] 可转债转股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发行9.0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3,298,721张转换成股票,转股股数累计为53,193,179股,未转比例为63.3475%[20] 客户销售情况 - 2023年1月至报告期末公司对铝箔下游客户累计销售量占四年预计总供货量6.17%[20]
万顺新材(300057) - 2025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