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工国际(00826) - 2024 - 年度财报
00826天工国际(00826)2025-04-25 17: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48.32亿元,较2023年的51.63亿元下跌6.4%[3][9]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内纯利为3.59亿元,2023年为3.70亿元[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1元,2023年为0.133元[3] - 2024年每股拟派末期股息为0.0263元,2023年为0.0400元[3] - 2024年公司总营业额为48.32亿元,较2023年的51.63亿元下降6.4%[19]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由2023年的3.70209亿元减少3.1%至2024年的3.58757亿元[38]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8.48493亿元,较2023年的40.19922亿元减少4.3%[40]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20.4%,2023年为22.1%[41] - 2024年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27253亿元增加至1.76215亿元[47] - 2024年分销成本为1.44072亿元,2023年为1.18053亿元,占营业额约3.0%,2023年为2.3%[48] - 2024年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60122亿元增加至1.72675亿元,占营业额约3.6%,2023年为3.1%[49] - 2024年研发开支由2023年的3.12361亿元减少至3.01548亿元[50] - 公司2023年计提减值拨备约4848.7万元,2024年实施更严格控制,无需重大额外减值拨备;其他经营开支从2023年的5348.2万元降至2024年的 - 105.5万元[51]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从2023年的1.56963亿元减至2024年的1.38121亿元,平均借贷利率由4.77%降至4.10%[52]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4554.2万元减至2024年的797.4万元[53] - 公司应占溢利从2023年的3.70209亿元减少3.1%至2024年的3.58757亿元;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比率从2023年的7.2%升至2024年的7.4%[54]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从2023年的3.49996亿元降至2024年的2.71536亿元;年内外币换算差异为1.07458亿元(2023年为贷记1296.2万元);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亏损为1978.2万元(2023年为732.8万元)[55] - 公司其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扣除税项)为1978.2万元(2023年为732.8万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为476.9万元(2023年为442万元)[5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3年的29.15486亿元降至2024年的28.16086亿元;亏损拨备占比从2023年的4.9%降至2024年的4.8%[57] - 2024年集团营业额合计为48.32亿元,较2023年的51.63亿元减少6.4%[39] - 2024年钛合金分部国内营业额减少21.8%至7.474亿元,销量增加9.1%,平均售价下跌28.4%[32] - 2024年其他分部营业额减少23.4%至1.00976亿元,2023年为1.31826亿元[35][3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模具钢2024年销售额为22.74亿元,占比47.1%,较2023年下降3.1%;内销增长16.2%,出口下降14.4%[19][20] - 国内模具钢销量增长6%,平均售价增长9%;出口销量下降12%,平均售价下降2%[22] - 高速钢2024年销售额为8.21亿元,占比17.0%,较2023年增长0.7%;内销增长9.8%,出口下降7.4%[19][24] - 高速钢出口销量下跌7%,平均售价下跌1%[26] - 切削工具2024年销售额为8.79亿元,占比18.2%,较2023年下降2.9%;内销下降13.6%,出口增长5.0%[19][27] - 国内切削工具销售额2024年减少13.6%,出口增加2604万元[29] - 钛合金2024年销售额为7.56亿元,占比15.6%,较2023年下降21.5%;内销下降21.8%,出口增长15.1%[19][30] - 其他业务2024年销售额为1.01亿元,占比2.1%,较2023年下降23.4%[19] 研发与创新相关 - 2024年研发费用率连续两年超6%,在手研发项目达59项,部署2025年16个“揭榜挂帅”项目[10] - 公司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清华、宁德时代等合作推动相关技术成果转化[9] - 天工工具联合创新中心揭牌,精密工具研究院启动建设[9][10] - 2024年7月,公司成功研发双螺旋孔硬质合金棒材并通过客户前期验证,即将批量生产[76] - 2025年1月,公司生产的TGE23系列产品通过北美压铸协会(NADCA)认证,成中国首家获此殊荣企业[77] - 2025年初公司生产的TGE23系列产品成功通过北美压铸协会认证,成为符合大型压铸模具用材标准的首家中资公司[147] - 2025年初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压铸模具用钢粉末冶金与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149] - 公司已连续17年举行年度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报告期内共评选出团体和个人科技创新奖专案69项[145] - 自2013年以来,公司主编或参与制订各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地方标准共11项,其中主编/参编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5项、地方标准1项[150] - 公司自2009年起设立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已升级至国家级,截至报告期末,工作站有博士后研究人员4名[153] - 公司新品研发取得显著进展,成功研发多牌号粉末钢丝等产品,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146] -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获得授权的专利57项,截至2024年底累计拥有专利277项[159] - 2024年公司新采购膨胀变形/相变测试仪、荧光光谱分析仪等仪器提升钢材性能检测分析能力[163] 产能与市场布局相关 - 7000吨快锻项目自2023年8月投产后,2024年销量突破14000吨,增长逾600%[10] - 泰国精密工具厂产能提升至月产1200万支,泰国工模具钢基地启动建设[11] - 泰国罗勇府洛加纳宝丹工业园区工厂两期项目累计年产能约1亿件,正尝试扩能至1.4亿件[83] - 2022年公司启动建设7000吨快锻项目,2023年8月正式投产,打破国内依赖进口超大规格模具钢局面[85] - 2024年初首台EB炉投产,2025年3月二期EB炉项目热试成功铸造高品质钛锭[78] - 2025年初,公司二期EB炉项目热试成功[188] - 报告期内公司在加拿大、越南等国家新增销售点,并为欧美知名企业供应钢材原材料[171]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相关 - 2024年中国GDP达134.9万亿元,增速为5.0%;“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7.6%,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58] - 2024年超3600万消费者参与八大类家电换新,购买家电6200多万台,带动销售额约2700亿元;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59] - 2024年中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3028.33亿元,进口总额为14.58亿美元,较前几年呈下降趋势[61] - 2024年中国切削刀具市场总规模突破人民币550亿元,高端刀具占比超35%,同比增长15%[64] - 高端切削刀具进口依存度降至35%,国产替代进程加速[65] - 2024年中国切削刀具出口约人民币257亿元,同比增长9.8%[66] - 预计2027年手机中框钛合金渗透率将达40%[67] - 2024年中国制造业PMI于第四季度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水平[64] - 中国粉末高速钢企业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加,部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但进口依赖度有望下降[63] - 2024年欧洲工模具钢市场面临供求失衡与价格承压挑战,制造业放缓致需求疲软[62] - 中国粉末高速钢企业通过技术提升、产学研合作等建立较完整技术体系,产品性能接近国际水平[62] - 中国已建立完整钛产业链,市场向高端化与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但高端钛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68] - 2024年中国特钢行业持续增长,未来产量将继续增长,占比稳步提高[69] - 2023年全球高速钢金属切削刀具市场规模达217.49亿元,中国市场规模为67.94亿元,预计至2029年全球市场将增至309.95亿元,CAGR约为5.84%[73] - 预计2024年全球工具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600亿美元,2026年达67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4%,美国市场未来增速预计达5.9%[73] - 2024年汽车行业钢材消费量约5750万吨,同比增长1.8%[93] - 预计2025年汽车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增速约为4%[93] - 预计到2025年,一体化压铸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389 - 405亿元[93] - 预计到2025年,一体化压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将达人民币258 - 300亿元[93] - 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96] 公司运营与管理相关 - 公司未来将秉持创新驱动与精益管理并重方针,坚持高质量发展[15] - 2024年公司进行51次股份回购,累计回购股份5000万股,创2007年上市以来最大年度回购力度[80] - 公司携手八家知名单位启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加速模具钢制造领域技术突破[78] - 公司成功交付首个航天级紧固件用钛合金丝材订单,体现技术实力[79] - 2019年12月公司建成并投产国内首条规模化工模具钢粉末冶金生产线[8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推进粉末高速钢刀具应用,实现进口替代[84] - 公司积极响应内需变化,推进高端材料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82] - 公司开发出44种规格的双螺旋孔棒材,准备进入批量生产和供应阶段[86] - 天工股份签订多项合作,使公司钛合金产品平均售价、收入及业务贡献明显提升[87] - 天工股份正申请于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发展及扩张计划[88] - 报告期内公司接获北美金属3D打印产业领军企业订单,进入前期供货阶段[88] - 公司75.58%附属公司天工股份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天工股份已就拟于北交所上市提交正式申请[115][116]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生产和销售模具钢、高速钢、切割工具和钛合金,面临信贷、流动资金、货币和利率等财务风险[111] - 公司面临稀有金属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等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112] - 公司受香港证监会、联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及多个中国政府机构监管,截至报告日期未察觉重大违规情况[115] 公司财务状况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68922亿元、存货25.2487亿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35.43048亿元、抵押存款1.34494亿元及定期存款6.05231亿元[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借款为32.84666亿元(2023年:28.95021亿元),其中18.27473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14.57193亿元偿还期为一年后[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经调整净负债权益比率为36%(2023年:35%)[102]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中27.94255亿元以人民币计值、5043.5万欧元以欧元计值、1.19709亿港元以港元计值[103] - 集团借款须按年利率介乎2.60%至6.14%付息[103] - 约54.9%(2023年:34.1%)的计息借款为固定利率[103]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01762亿元(2023年:5512.9万元)[103]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237天(2023年:230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216天(2023年:184天),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116天(2023年:114天),现金循环周期为337天(2023年:300天)[10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净额为人民币1.14057亿元,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人民币7.34949亿元(2023年:人民币5.91863亿元)[106] - 公司营业额中人民币占比最高,达52%,销售总额48%及经营溢利受汇率波动影响[10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银行存款人民币1.34494亿元(2023年:人民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