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工国际(00826)
icon
搜索文档
天工国际2025040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天空国际、天宫股份、天宫工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年经营亮点 - **业绩表现**:集团实现营业额约48.32亿元,毛利润9.84亿元,规模净利润3.59亿元;模具缸、高速缸、切削工具、钛合金业务营收分别为22.74亿元、8.21亿元、8.79亿元和7.56亿元;工模聚钢是主要收入来源,占集团营收64.1% [2] - **研发创新**:牵头联合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推动压铸用模具钢产业升级;与多方成立创新中心,探索新材料产业新技术和应用新领域;研发项目快速增长,研发费用占比超6%,在手研发项目59项,部署2025年16项接榜挂赛项目 [3][4] - **产品升级**:粉末冶金年均复合增长率103.2%,2024年销售943吨;自2023年8月投产,2024年销售14276吨,同比增超600%;成功开发两款一体化压铸用大尺寸模具材料并交付使用 [4][5] - **海外布局**:泰国精力工具厂月产能从800万只提升至1200万只,响应北美市场需求 [5] - **社会责任与分红**:获江苏省绿色工厂、江苏慈善之星称号;2024年首次派发中期分红,比例30%,金额5531万元;管理层增持1030万股,天宫工具回购股份使持股比例从82.35%升至89% [6][7]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模具缸**:营业额降3.1%至22.74亿元,毛利率降3.4个百分点至12.1%;国内营收增16.2%,出口降14.4%;平均售价增1.1% [8] - **高速缸**:销量增3.3%至1.5万吨,平均售价降2.5%至53963元/吨,营业额增0.7%至8.21亿元,毛利率跌2个百分点至15.2%;国内营收增9.8%,出口降7.4% [9] - **切削工具**:销量增11.2%至2.29亿只,平均售价跌12.7%至3.84元/只,营业额降2.9%至8.79亿元,毛利率增1.2个百分点至30.3%;国内营收下滑,出口增5% [10] - **钛合金**:销量增9.1%至6402吨,平均售价下滑28.1%至11.8万元/吨,营业额下跌21.5%至7.56亿元,毛利率增1.9个百分点至33.5%;出口营收增15.1%,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领域有新进展 [11][12] - **电动工具套装**:销量降25.6%,平均售价升2.9%,营业额减少23.4%至1.01亿元,毛利率微降1.6个百分点至15.5% [13] 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下降6.4个百分点至48.32亿元,主要受国外制造业需求放缓影响;国内销售除钛合金外表现不错 [13] - **毛利率**:同比下降,国内市场比重从2023年的50.2%增至2024年的52.0% [13][14] - **生产成本结构**:核心和其他材料占比最大但同比降0.9个百分点,生产制造成本升0.2个百分点,人力成本升0.6个百分点 [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整体水平上升到10.69亿元 [14] - **贸易应收应付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未提及具体变化 [14] 重大资本开支计划 - 投资4亿建3000吨高端钛合金棒线材产线 - 投资2亿在泰国建贡模聚钢生产线 - 投资2000万建设精密刀具研究院 [15] 未来技术和产品方向 - **压铸模具材料**:适应一体化压铸趋势,开发大块模具、粉末冶金材料应用、不锈钢与碳钢结合等技术 [17][18][19] - **纳米增强钢**:材料突破,在M35上电炉钢质量超电渣钢 [20] - **人形机器人**:用粉末材料加大刚性和耐磨性,已开始组合式开发 [21][22] - **切削刀具**:从瑞典引进教授,突破刀具涂层等关键技术 [23] - **钛合金**:第二台一臂炉加大产能,完善循环材料利用,获航天和医疗认证 [24] 战略规划 - **产业链资源分配**:专注原材料产业,从废钢废料到材料符合国家政策;推进钛合金废料再生产;跟踪机械等未来新型产业 [33] - **国内外投资和销售比例**:未来投资双向性,加快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钢厂建设;将欧美销售公司转变为服务公司,提升附加值 [35][36] 与下游客户合作进展 - 大块模具:有NATCA认证的123和国内首创的ER2,ER2已超过4万件 [37] - 3D打印:为特斯拉供应超1000件打印件,123A材料效能比18链300增加三倍 [38] - 宁德时代合作:在上海试验底盘和三电系统集成 [39] - 激光熔覆:与国内顶尖公司合作,开发高导热钢降低模具开发成本 [39][40] 丝杆材料竞争实力 - 用粉末工艺研发高氮钢,国内仅天空一家有此工艺,产能5000吨/年;预计成功几率高,市场应用领域广,成本下降后市场规模将增长 [44][45][46] 海外布局问题及解决办法 - 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了解员工需求,规范经营;利用人工智能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 [50][51][52] 2025年展望 - 各事业部指标增幅达30%以上,从生产和订单情况看有信心完成目标 - 国际贸易方面,美国市场因元素占比量超7.5%不加关税,欧洲市场对高端材料需求大,公司3月在欧洲三家公司销售量同比增20%以上 - 公司在模具市场获北美亚组织协会认证,为汽车行业合作奠定基础;新能源汽车带动大型压缩模需求,国内销售量有望突破10万吨以上;刀具用量可能增加 [59][60][61][6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2024年11月通过上市委员会审核,2025年3月12日提交注册,IPO上市进度有序推进 [7] - 公司与东北大学合作研发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制作的钻头寿命比普通钻头高20% - 30%,可降低生产成本 [28][29] - 公司参与国家省部联动项目,与清华大学、宁德时代等合作 [41] - 公司准备引进具有人工智能的焊接工作站,提高异形件焊接质量和效率 [54] - 3D打印材料存在成本高、生锈、开裂爆水等问题,公司开发的材料可解决部分问题,有较大市场空间 [55][56]
新材料企业的科技转型之路,中国制造业突围的天工国际(00826)样本
智通财经网· 2025-04-02 17:1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天工国际(00826)在此环境下仍展现出韧性,财报呈现诸多积极变化,有望业绩触底反弹,其重视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未来增长弹性和确定性将进一步强化 [1][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48.32亿元,归母净利润3.59亿元,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流入大幅增加至5.02亿元 [1] - 模具钢是第一大收入来源,年内收入占比47.1%;切削工具、高速钢及钛合金分别占比18.2%、17%、15.7% [1] - 国内模具钢业务量价齐升,收入增加16.2%至10.08亿元;高速钢国内销售收入增加9.8%至4.22亿元 [1] - 切削工具销售额3.33亿元,暂时筑底,出口销售增加5%至5.46亿元 [2] - 钛合金整体销量增加9.1%,但受产品结构影响售价下滑 [2] 公司分红情况 - 2024年首次派发中期分红,比例达30%,金额5531万元;计划派发年度分红7175万元,全年分红比例升至35% [2] 公司创新战略与成果 - 顶层设计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围绕“QCDSI”从“卖产品”转向“持续服务” [3] -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品等软硬件投入,如加强与压铸企业合作、开发机器人专用材料、引进专家建研究院等 [3] - 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如交付航天级紧固件用钛合金丝材订单、EB炉项目热试成功 [4]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为6.2%,连续两年保持在6%以上 [4]
天工国际(0082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1: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6年8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7年7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准则及香港公司法规定编制[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资料源于综合财务报表但非其本身[9]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准则修订本对集团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为48.32亿元,较2023年的51.633亿元下降6.4%[2] - 2024年度毛利为9.835亿元,较2023年的11.434亿元下降14.0%[2]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为3.588亿元,较2023年的3.702亿元下降3.1%[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1元,较2023年的0.133元下降1.5%[2] - 2024年毛利率为20.4%,较2023年的22.1%下降1.7个百分点[2]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比率为7.4%,较2023年的7.2%上升0.2个百分点[2] - 2024年资产净值为74.527亿元,较2023年的73.846亿元增长0.9%[2] - 2024年债务净额为24.597亿元,较2023年的22.899亿元增长7.4%[2] - 2024年净资产负债率为33.0%,较2023年的31.0%上升2.0个百分点[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8.48493亿元,较2023年的40.19922亿元有所下降[3] - 2024年年内溢利为400,163千元,2023年为419,928千元[4]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储备变动净额为19,782千元,2023年为 - 7,328千元[4] - 2024年换算功能货币并非人民币的实体财务报表的汇兑差额为 - 107,458千元,2023年为 - 12,962千元[4]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收益为 - 87,676千元,2023年为 - 20,290千元[4]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12,487千元,2023年为399,638千元[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348,259千元,2023年为5,343,324千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7,937,590千元,2023年为8,217,751千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为4,298,946千元,2023年为5,400,578千元[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534,165千元,2023年为775,909千元[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7,452,738千元,2023年为7,384,588千元[6] - 2024年可报告分部营业额总计51412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440247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总计5232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30818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08733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955969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14595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99014千元人民币[21] - 2024年可报告分部营业额为51412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440247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5.49%[1] - 2024年综合营业额为48320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163306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6.42%[1]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溢利为5232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30818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17.05%[1] - 2024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40813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65470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12.32%[1]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为132858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561075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2.03%[1] - 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583311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176487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5.56%[1] - 2024年中国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为251111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94152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3.20%[4] - 2024年北美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为7192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26221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22.34%[4] - 2024年欧洲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为100407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67180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5.91%[4] - 2024年亚洲(中国除外)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为56139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8550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增长约6.21%[4] - 2024年政府补助金为54,695千元,2023年为61,316千元[25] - 2024年销售废料收入为2,759千元,2023年为2,890千元[25] - 2024年股息收入为12,476千元,2023年为14,367千元[2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回)╱拨备为 - 4,652千元,2023年为48,487千元[26] - 2024年慈善捐款为3,346千元,2023年为2,400千元[26]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56,963千元,2023年为138,121千元[27] - 2024年中国附属公司收取无条件补助金为46,440,000元,2023年为53,490,000元[28] - 2024年集团确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金摊销为8,255,000元,2023年为7,826,000元[28] - 2024年员工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为33,760千元,2023年为32,978千元[29] - 2024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387,845千元,2023年为364,138千元[29]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7,684千元,2023年为8,215千元[30] - 2024年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为386,994千元,2023年为371,974千元[30] - 2024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13,136千元,2023年为45,738千元[30] - 2024年存货撇减(拨回)为 - 12,071千元,2023年为10,157千元[30] - 2024年存货成本为3,848,493千元,2023年为4,019,922千元[30] - 2024年即期税项总计60,431千元,2023年为66,090千元[32] - 2024年递延税项总计7,974千元,2023年为45,542千元[3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408,137千元,2023年为465,470千元[37]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58,757,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370,209,000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743,226,197股,2023年为2,778,642,505股[38] - 2024年及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因该等年度没有潜在摊薄普通股[3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246,281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226,434千元;2024年应收票据为人民币818,76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732,940千元[4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人民币2,915,48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816,086千元;2024年预付款项及非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637,302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726,962千元[40]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3,552,788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543,048千元[40] - 2024年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37,751,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61,843,000元[4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一年以内为人民币2,546,878千元,一至两年为人民币252,646千元,两年以上为人民币16,562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人民币2,723,886千元、人民币172,756千元、人民币18,844千元[42] - 2024年即期(非逾期)预期亏损率为5.0%,账面总值为人民币1,078,721千元,亏损拨备为人民币53,857千元;逾期一至九个月预期亏损率为5.0%,账面总值为人民币830,676千元,亏损拨备为人民币41,602千元等[44] - 2023年即期(非逾期)预期亏损率为5.0%,账面总值为人民币1,164,532千元,亏损拨备为人民币58,097千元;逾期一至九个月预期亏损率为5.0%,账面总值为人民币840,878千元,亏损拨备为人民币42,187千元等[44]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账:2024年初结余111,645千元,年末结余149,555千元;2023年初结余149,555千元,年末结余143,288千元[4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2024年为1,583,176千元,2023年为1,452,755千元[46] - 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账龄分析:2024年1年内为1,160,725千元,1 - 2年为16,470千元,2年以上为11,930千元;2023年1年内为1,217,139千元,1 - 2年为17,056千元,2年以上为12,608千元[47] - 其他金融负债:一家附属公司的或有可赎回注资2024年为983,676千元,2023年为1,581,250千元[48] - 报告期末后拟派股息:2024年每股0.0263元,金额71,751千元;2023年每股0.0400元,金额111,063千元[51] - 中期期间宣告股息:2024年每股0.0203元,金额55,311千元;2023年无[53] - 年内批准并支付上一财政年度股息:2024年每股0.0400元,金额109,074千元;2023年每股0.0362元,金额100,459千元[54] - 中期期间应付并已支付股息:2024年每股0.0203元,金额55,110千元;2023年无[54] - 2023年度末期股息差额:2023年度财务报表披露与2024年批准及支付金额有198.9万元差额[54] - 2024年中期财报披露的末期股息与本年度批准及派付金额有20.1万元人民币差额[55] - 2024年公司总营业额48.3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6.4%[56]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8.48亿元,较2023年的40.20亿元减少4.3%[74]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20.4%,2023年为22.1%;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分部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2.1%、15.2%、30.3%、33.5%、15.5%,2023年分别为15.5%、17.2%、29.1%、31.6%、17.1%[75] - 2024年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27亿元增加至1.76亿元[81] - 2024年分销成本为1.44亿元,2023年为1.18亿元;出口营业额从2023年的25.69亿元减少9.6%至2024年的23.21亿元;2024年分销成本约占营业额3.0%,2023年为2.3%[82] - 2024年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60亿元增加至1.73亿元;2024年行政开支占营业额约3.6%,2023
天工国际(0082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25.22亿元,较2023年增长1.0%[4]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由2023年上半年的2.187亿元减少15.7%至2024年上半年的1.84371亿元[16] - 公司营业额较2023年上半年的24.96411亿元增长1.0%[17]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的19.26849亿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19.63178亿元,增幅1.9%[18]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2.1%,2023年上半年为22.8%[19]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01969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830.6万元[24] - 分销开支为6368.6万元(2023年上半年:5723.8万元),增幅为11.3%[25] - 行政开支为8334.8万元(2023年上半年:7340.9万元),增幅为13.5%,占营业额百分比从2.9%升至3.3%[26] - 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64091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46994亿元[27]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8178.1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7597.3万元[28]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444.9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194.3万元[29] - 集团溢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2.42338亿元减少13.2%至2024年上半年的2.10239亿元,纯利率从9.7%降至8.3%[3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为81.6873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17751亿元减少0.6%[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计息借款为27.2769亿元(2023年12月31日:28.95021亿元),其中一年内偿还借款为21.118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22.09423亿元),一年以上偿还借款为6.15871亿元(2023年12月31日:6.85598亿元)[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为10.5%(2023年12月31日:9.6%)[54] - 2024年6月30日,计息借款中22.20023亿元以人民币计值(2023年12月31日:22.3367亿元),0元以美元计值(2023年12月31日:1341.4万美元),5303.8万欧元以欧元计值(2023年12月31日:5226.3万欧元),1.11亿港元以港元计值(2023年12月31日:1.11亿港元),借款年利率介乎2.70%至6.43%(2023年12月31日:2.60%至6.44%)[5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0229亿元(2023年上半年:1.53695亿元)[5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减少1.03877亿元(2023年上半年:净增加3136.1万元)[5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为5.24981亿元(2023年12月31日:5.91865亿元),其中已签约部分为8782万元(2023年12月31日:4612.2万元),已授权但未签约部分为4.37161亿元(2023年12月31日:5.45741亿元)[55] - 集团营业额中人民币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47.7%提升至52.7%,47.3%的销售总额及经营溢利受汇率波动影响[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抵押银行存款约1.2398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9288亿元),抵押公司间贸易应收款项1.4034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843亿元)[5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数量为3726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48人有所增加[60]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及公司均无重大或然负债[61]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事项[61] - 报告期内,集团无公平价值超总资产5%的重大投资[62]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0.0203元,2023年同期无[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521,6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496,41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8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558,470千元人民币,低于2023年的569,562千元人民币[8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务溢利为296,802千元人民币,低于2023年的343,834千元人民币[8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10,239千元人民币,低于2023年的242,338千元人民币[8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67元人民币,低于2023年的0.079元人民币[88] - 2023年7月6日公司订立111,000,000港元股息贷款融资协议,期限一年,于2024年7月6日届满[84] - 融资协议生效期间,控股股东朱小坤先生及朱泽峰先生须维持占公司股权不少于45%的实益权益,未违反该责任[8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10,239千元,2023年为242,338千元[8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为(2,305)千元,2023年为(22,126)千元[8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07,934千元,2023年为220,212千元[8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253,29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43,324千元[9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168,73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17,751千元[9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316,49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00,578千元[9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852,2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17,173千元[9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98,60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5,909千元[91]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406,93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84,588千元[91]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7,062,30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64,555千元[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740693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月1日的7384588千元人民币增加0.30%[9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24844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82238千元人民币增长36.33%[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503695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527038千元人民币[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9263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384902千元人民币[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6128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1559千元人民币增长3039.43%[9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06487千元人民币,2023年6月30日为1245984千元人民币[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当利为210239千元人民币,其中保留盈利为184371千元人民币,未按股权益为25868千元人民币[9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 - 2305千元人民币,其中外汇个假为 - 8109千元人民币,公平价值餐偶(不可划转)为5751千元人民币[9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就上午夜弘准殿息调整金额为 - 109073千元人民币[9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出售附属公司导致权益减少1323千元人民币,出售及退出合管公司影响金额为 - 418千元人民币[94] - 2024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103757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55969千元[102][104] - 2024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148485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99014千元[102][1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报告分部溢利为326559千元,2023年为302233千元[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 - 75973千元,2023年为 - 81781千元[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减亏损为1758千元,2023年为8048千元[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合营公司溢利减亏损为 - 405千元,2023年为 - 3314千元[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未分配总部及公司(开支)/溢利为 - 29757千元,2023年为41601千元[106] - 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342202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561075千元[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22182千元,2023年为266787千元[106] - 2024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为60.1509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76487亿元,同比下降2.61%[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营业额为25.21648亿元,2023年为24.96411亿元,同比增长1.01%[11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830.6万元,2023年为1.01969亿元,同比下降52.63%[1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开支为1594.6万元,2023年为3295.9万元,同比下降51.61%[11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7597.3万元,2023年为8178.1万元,同比下降7.10%[116]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19.63178亿元,2023年为19.26849亿元,同比增长1.88%[11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为1194.3万元,2023年为2444.9万元,同比下降51.15%[118]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营业额为13.29097亿元,2023年为11.91457亿元,同比增长11.55%[111]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金为683.7万元,2023年为1872.8万元,同比下降63.49%[112] - 2024年上半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912.2万元,2023年为2745.6万元,同比下降66.77%[1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4371亿元,2023年同期为2.187亿元;中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7.60750961亿股,2023年同期为27.82365956亿股[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以成本1.19762亿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2023年同期为1.59288亿元[1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指定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证券(中国上市)为1.0398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0.97266亿元;非上市投资基金单位为0.9205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0.95194亿元[1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指定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本证券投资收取股息0.7878亿元,2023年同期为0.2975亿元;就非上市投资基金单位投资收取股息0.1
天工国际(0082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1:2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25.2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964亿元增长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5.58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96亿元下降1.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87亿元下降15.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每股基本盈利为0.067元,较去年同期的0.079元下降15.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毛利率为22.1%,较去年同期的22.8%下降0.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利率为8.3%,较去年同期的9.7%下降1.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4.06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846亿元增长0.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债务净额为7.80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87亿元增长10.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负债比率为10.5%,较2023年12月31日的9.6%增长0.9%[2] - 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521648千元,2023年同期为2496411千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营业额为2,521,64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496,411千元人民币[24] - 2024年可报告分部营业额为2703427千元,2023年为2626561千元[20][21][23]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溢利为326,55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2,233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综合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22,1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6,787千元人民币[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3,422,029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3,561,075千元人民币[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为6,015,09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176,487千元人民币[28] - 2024年中国地区营业额为1,329,0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91,457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其他收入总计48,30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1,969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其他开支总计15,94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959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75,9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1,781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政府补助金为6,83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728千元人民币[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成本为1963178千元,2023年同期为1926849千元[34]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为11943千元,2023年同期为24449千元[3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84371000元及加权平均数2760750961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218700000元及2782365956股[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306560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15486千元[40] - 2024年6月30日若干公司间贸易应收款项140347000元已抵押,2023年为161843000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7935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83176千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一年以内为114101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17139千元[43] - 一家附属公司的或有可赎回注资在2024年6月30日为1,609,55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81,250千元[44] - 2024年报告期末后宣派股息每股0.0203元,2023年为55,311千元[46] - 2024年已批准但未付上一财年应付股权持有人股息每股0.0400元,金额为109,073千元;2023年每股0.0362元,金额为100,459千元[46] - 2023年度财报披露末期股息与中期已批未付金额有1990万元差异[46]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由2023年上半年的2.187亿元减少15.7%至2024年上半年的1.84371亿元[6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达25.21648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4.96411亿元增长1.0%[62]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上半年的19.26849亿元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19.63178亿元,增幅1.9%[6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2.1%,2023年上半年为22.8%[64] - 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01969亿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830.6万元[70] - 分销开支为人民币6368.6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5723.8万元增长11.3%[71] - 国内营业额增加11.6%至人民币13.29097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人民币11.91457亿元[7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7340.9万元增至人民币8334.8万元,增幅为13.5%[72] - 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64091亿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46994亿元[73]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8178.1万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7597.3万元[74]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444.9万元减少到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194.3万元[75] - 集团溢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42338亿元减少13.2%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10239亿元[7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9.15486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0.65606亿元[8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81.6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18亿元减少0.6%[10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计息借款为27.2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95亿元[10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为21.1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9亿元[10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偿还期为一年以上的借款为6.1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6亿元[10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为10.5%,2023年12月31日为9.6%[107] - 2024年6月30日以人民币计值的计息借款为22.2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34亿元[108] - 2024年6月30日以欧元计值的计息借款为5303.8万欧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26.3万欧元[108] - 公司大部分借款年利率介乎2.70%至6.43%,2023年12月31日为2.60%至6.44%[108]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0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54亿元[10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减少1.03877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净增加3136.1万元[109]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为5.2498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1865亿元[10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中人民币占比52.7%,2023年上半年为47.7%;销售总额的47.3%及经营溢利受汇率波动影响,2023年上半年为52.3%[11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若干银行存款约1.2398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9288亿元[1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若干公司间贸易应收款项为1.4034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843亿元[1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雇员3726人,2023年12月31日为3548人[11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及公司均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同样均无重大或然负债[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港交所购回股份48,144,000股,总代价82,791,380港元(约人民币75,189,000元),并于7月2日取消[1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产品营业额分别为1181417千元、436145千元、463607千元、384832千元、55647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145497千元、381901千元、447497千元、461239千元、60277千元[16] - 2024年6月30日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资产分别为5255802千元、2851745千元、1874739千元、827354千元、227932千元,总计11037572千元;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5285497千元、2683495千元、1807993千元、962227千元、216757千元,总计10955969千元[19] - 2024年6月30日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负债分别为653607千元、285671千元、284207千元、241653千元、19717千元,总计1484855千元;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790334千元、303962千元、287618千元、198385千元、18715千元,总计1599014千元[19]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营业额分别为1181417千元、436145千元、463607千元、384832千元、55647千元,可报告分部营业额总计2521648千元;2023年分别为1145497千元、381901千元、447497千元、461239千元、60277千元,可报告分部营业额总计2496411千元[16][20][21] - 2024年高速钢、切削工具分部间营业额分别为179145千元、2634千元,总计181779千元;2023年高速钢分部间营业额为130150千元[20][21]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分别为30942千元、42137千元、122994千元、119896千元、10590千元,总计326559千元;2023年分别为61971千元、44472千元、81461千元、100356千元、13973千元,总计302233千元[20][21] - 2024年抵销分部间营业额为181779千元,2023年为130150千元[23] - 2024年上半年模具钢营业额1,181,417千元,占比46.9%;2023年为1,145,497千元,占比45.9%,变动35,920千元,变动率3.1%[48] - 2024年上半年高速钢营业额436,145千元,占比17.3%;2023年为381,901千元,占比15.3%,变动54,244千元,变动率14.2%[48] - 2024年上半年切削工具营业额463,607千元,占比18.4%;2023年为447,497千元,占比17.9%,变动16,110千元,变动率3.6%[48] - 2024年上半年钛合金营业额384,832千元,占比15.2%;2023年为
天工国际(0082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30
年報 2023 天 工 國 際 有 限 公 司 TIANGONG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 (於兩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 826 FSC * 僅供識別 106 綜合損益表 目 錄 2 財務摘要 3 主席報告 5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27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71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74 企業管治報告 86 董事會報告 98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 |------------------------------| | 107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 108 綜合財務狀況表 | | 110 綜合權益變動表 | | 112 綜合現金流量表 | | 114 財務報表附註 | | 197 財務資料概要 | | 198 公司資料 | 財務摘要 二零二三年二零二二年 營業額 (人民幣千元)5,163,3065,066,807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年內純利(人民幣千元) 370,209 503,535 每股基本盈利 (人民幣元) 0.133 0.181 每股擬派末期股息 (人民幣元) 0.0400 0.0362 營業額 人民幣百萬元 6,000 5,7 ...
更新报告:钛合金快速增长,高端切削工具占比上升
国泰君安· 2024-04-23 09:3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172.7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8%[4] - 公司净利润为370.21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6.5%[4] 销售情况 - 公司钛合金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上升165.9%,毛利率也有所提升[2] - 公司模具钢板块销售收入全年下降13.2%,但已开始布局快锻项目,预计未来有新增量[3] 市场指数 - 报告提供了天工国际(0826)的海外当地市场指数情况[13] - 报告列举了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的各大指数名称[13] - 报告包括了沪深300、标普500、希腊雅典ASE、澳大利亚标普200等指数[13]
天工国际(0082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22:4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为51.633亿元,较2022年的50.668亿元增长1.9%[2] - 2023年毛利为11.434亿元,较2022年的11.485亿元下降0.4%[2] - 2023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为3.702亿元,较2022年的5.035亿元下降26.5%[2]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3元,较2022年的0.181元下降26.5%[2] - 2023年毛利率为22.1%,较2022年的22.7%下降0.6个百分点[2] - 2023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比率为7.2%,较2022年的9.9%下降2.7个百分点[2] - 2023年资产净值为73.846亿元,较2022年的71.413亿元增长3.4%[2] - 2023年债务净额为7.087亿元,较2022年的1.936亿元增长266.1%[2] - 2023年净资产负债比率为9.6%,较2022年的2.7%增加6.9个百分点[2] - 2023年年内溢利为4.19928亿元,较2022年的5.2411亿元有所下降[4] - 2023年综合营业额为5163306千元,2022年为5066807千元[23] - 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为465470千元,2022年为519360千元[23] - 2023年综合资产总值为13561075千元,2022年为13363151千元[23] - 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为6176487千元,2022年为6221818千元[23] - 2023年中国地区营业额为2594152千元,2022年为1951642千元[25]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27253千元,2022年为157895千元[26] - 2023年其他经营开支为53482千元,2022年为31947千元[28] - 2023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56963千元,2022年为129895千元[29] - 2023年政府补助金为61316千元,2022年为31878千元[26] - 2023年股息收入为14367千元,2022年为9232千元[26] - 2023年员工成本为397,116千元,2022年为365,053千元,同比增长约8.78%[30] - 2023年其他项目总计378,132千元,2022年为329,476千元,同比增长约14.77%[31] - 2023年综合损益表内即期税项为66,090千元,2022年为52,350千元,同比增长约26.25%[32] - 2023年综合损益表内递延税项为45,542千元,2022年为 - 4,750千元[32]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57,649千元,2022年为29,543千元,同比增长约95.14%[32]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拨备为8,242千元,2022年为20,880千元,同比下降约60.52%[32] - 2023年泰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99千元,2022年为996千元,同比下降约79.92%[32] - 2023年美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0千元,2022年为931千元,同比下降100%[3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465,470千元,2022年为519,360千元,法定税率均为25%[34] - 2023年实际税项开支为45,542千元,2022年为 - 4,750千元[34]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370,209,000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778,642,505股计算,2022年对应数据为503,535,000元及2,787,658,500股[35] - 2023年及2022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因无潜在摊薄普通股[37] - 2023年公司总营业额为人民币51.63306亿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50.66807亿元增长1.9%[50]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由2022年的5.03535亿元减少26.5%至2023年的3.70209亿元[63] - 2023年集团营业额为51.63306亿元,较2022年的50.66807亿元增加1.9%[64] - 2023年集团销售成本为40.19922亿元,较2022年的39.1832亿元增加2.6%[65] - 2023年整体毛利率为22.1%,2022年为22.7%[66]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1.57895亿元降至2023年的1.27253亿元[73] - 出口营业额从2022年的31.15165亿元减少17.5%至2023年的25.69154亿元,2023年分销成本占营业额约2.3%(2022年:4.3%)[74]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1.46666亿元增至2023年的1.60122亿元,2023年行政开支占营业额约3.1%(2022年:2.9%)[75] - 集团应占溢利从2022年的5.03535亿元减少26.5%至2023年的3.70209亿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比率从2022年的9.9%降至2023年的7.2%[79]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2023年为3.49996亿元(2022年:4.22697亿元)[80] - 其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扣除税项)2023年为732.8万元,2022年为2280.6万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2023年为442万元,2022年收益为491万元[8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的22.85661亿元增至2023年的29.15486亿元[82] - 亏损拨备2023年为1.49555亿元,2022年为1.11645亿元,占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比例2023年为4.9%,2022年为4.7%[8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49087亿元、存货24.77492亿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35.52788亿元、抵押存款1.29288亿元及定期存款13.07985亿元[11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借款为28.95021亿元(2022年:28.95313亿元),其中22.09423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6.85598亿元偿还期为一年以内[11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经调整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3.0%(2022年:6.2%)[110]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12.9万元(2022年:3.03553亿元)[111] - 2023年,集团存货周转天数为230天(2022年:226天),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184天(2022年:150天),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114天(2022年:114天)[112] - 2023年,集团现金循环周期为300天(2022年:262天)[113] - 2023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净额为1.00678亿元,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5.91863亿元(2022年:2.68986亿元)[114] - 集团营业额中人民币占比最高,达50.0%,销售总额50.0%及经营溢利受汇率波动影响[11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若干银行存款1.29288亿元(2022年:1.40041亿元)及若干贸易应收款项1.61843亿元(2022年:1.45131亿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3517名雇员(2022年:3134名),年内员工成本总额为3.96641亿元(2022年:3.65053亿元)[117] - 公司拟向2024年6月28日股东名册上的股东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400元,2022年为每股人民币0.0362元[11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产品的客户合约营业额分别为2345986千元、815904千元、905754千元、963836千元、131826千元,2022年分别为2703341千元、964780千元、756726千元、362420千元、279540千元[16] - 2023年交易额占集团营业额10%以上的客户为1名,2022年为零名[17]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营业额分别为2346081千元、1087431千元、911073千元、963836千元、131826千元,2022年分别为2703341千元、1236149千元、756726千元、362527千元、279540千元[2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总营业额为5440247千元,2022年为5338283千元[21]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溢利(经调整EBIT)分别为108679千元、97624千元、195368千元、208914千元、20233千元,2022年分别为207723千元、145163千元、140801千元、72435千元、63368千元[2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总溢利(经调整EBIT)为630818千元,2022年为629490千元[21]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资产分别为5285497千元、2683495千元、1807993千元、962227千元、216757千元,2022年分别为5189444千元、2668476千元、1696313千元、596843千元、82780千元[2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总资产为10955969千元,2022年为10233856千元[21] - 2023年模具钢、高速钢、切削工具、钛合金、其他可报告分部负债分别为790334千元、303962千元、287618千元、198385千元、18715千元,2022年分别为1008396千元、338051千元、170535千元、137066千元、16353千元[21] - 2023年模具钢营业额为人民币23.45986亿元,占比45.4%,较2022年下降13.2%[50][53] - 2023年模具钢内销营业额为人民币8.6804亿元,较2022年下降5.4%;出口营业额为人民币14.77946亿元,较2022年下降17.2%[51][53] - 2023年高速钢营业额为人民币8.15904亿元,占比15.8%,较2022年下降15.4%[50][53][55] - 2023年高速钢内销营业额为人民币3.84336亿元,较2022年下降5.0%;出口营业额为人民币4.31568亿元,较2022年下降22.9%[54][55] - 2023年切削工具营业额为人民币9.05754亿元,占比17.5%,较2022年增长19.7%[50] - 2023年钛合金营业额为人民币9.63836亿元,占比18.7%,较2022年增长165.9%[50] - 2023年其他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1.31826亿元,占比2.6%,较2022年下降52.8%[50] - 2023年切削工具内销营业额3.85726亿元,同比增加41.5%;出口营业额5.20028亿元,同比增加7.4%;整体销售额9.05754亿元,同比增加19.7%[56][57] - 2023年钛合金内销营业额9.5605亿元,同比增加167.8%;出口营业额778.6万元,同比增加43.2%;整体营业额9.63836亿元,同比增加165.9%[58][59] - 2023年其他分部出口总收入1.31826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52.8%[62]
天工国际(0082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16:50
营业额表现 - 模具鋼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的内销營業額下降21.1%,出口營業額下降15.2%[3][4] - 高速鋼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的内销營業額下降16.7%,出口營業額下降36.4%[7][8] - 切削工具分部的内销业绩上升19.4%,达到人民币177,477,000元[11] - 切削工具分部的出口业绩微升0.1%,达到人民币270,020,000元[12] - 本集团切削工具分部的总营业额上升7.0%,达到人民币447,497,000元[13] - 钛合金分部的内销业绩大幅增长180.5%,达到人民币296,780,000元[15] - 其他分部的出口业绩下降64.6%,达到人民币60,277,000元[17] - 公司整体营业额下降6.5%,从人民币2,670,160,000元降至人民币2,496,411,000元[18] 业务发展方向 - 中國特鋼產業向高端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積極開拓新市場和應用領域,將在國際舞台繼續穩健成長[54] - 海外銷售網絡多元化,泰國工廠二期項目預期今年下半年完工,設計產能為5,000萬件,海外切削工具產能翻倍[55] - 本集團成功進軍粉末冶金領域,克服國外技術壟斷,取得重大突破[56] - 本集團粉末冶金產品銷量穩步爬升,推進高速鋼刀具應用,新增500萬支粉末絲錐產能,實現進口替代[57] - 本集團致力成為中國高端切削工具的一站式供應商,提供合金成分更高且更具附加值的切削工具產品[58] - 本集團切削工具產品涵蓋傳統高速鋼切削工具、粉末冶金高速鋼切削工具及硬質合金切削工具,構築完整專業化切削工具產品矩陣[59] 财务状况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下降25.9%,从人民币295,198,000元降至人民币218,700,000元[18] - 公司毛利率下降至22.8%,其中切削工具部门的毛利率从28.5%下降至24.6%[20][21][22] - 钛合金部门的毛利率从20.2%上升至31.2%,主要因为提供给消费电子市场的产品标准更高且毛利率更高[23] 公司治理及财务 - 公司股份计划旨在提供股东增值机会[98] - 公司与香港一家持牌银行签订融资协议,股息贷款融资为111,000,000港元[114]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110]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營業額为2,496,411人民幣千元,毛利为569,562人民幣千元[12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242,338人民幣千元,每股盈利为0.079元[124]
天工国际(00826)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9-07 14:5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去年的13.3%下降到本期的13.3% [9] - 模具杆板块占比从去年的50%下降到本期的49.5% [9][10] - 鈦合金板块营收从去年同期的1.6亿元增长到本期的4.6亿元,毛利率从20.2%增长到31.2% [2][3][4][5] - 高速钢切削工具和模具钢板块受国内需求疲软影响,营收和毛利均有下降 [6] - 切削工具板块受益于国外需求回暖,营收增长7%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模具杆板块受国内需求疲软影响,营收和毛利下降 [6] - 高速钢切削工具板块受国内需求疲软影响,营收和毛利下降 [6] - 鈦合金板块受益于进入消费电子行业,营收从1.6亿元增长到4.6亿元,毛利率从20.2%增长到31.2% [2][3][4][5] - 切削工具板块受益于国外需求回暖,营收增长7% [6] - 公司正在布局粉末高速钢和大型模具产品,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化 [7][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占比从去年的45%增加到本期的47%,主要受益于鈦合金业务 [10] - 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对模具杆和高速钢切削工具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6][9] - 国外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切削工具业务受益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布局进入医疗和航天航空等高端市场,新增3000吨高端鈦合金产能 [12][13] - 公司正在布局粉末高速钢和大型模具产品,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变化 [7][8][14] - 公司正在积极推动鈦合金业务在北交所上市,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13] - 公司在鈦合金业务中占据60-70%的市场份额,主要竞争对手为宝钢和一家陕西企业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国内需求疲软对模具杆和高速钢切削工具业务产生不利影响,但预计下半年会有所回暖 [19] - 鈦合金业务受益于进入消费电子行业,未来有持续增长空间 [2][3][4][5] - 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如医疗和航天航空,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2][13] - 公司正在推动鈦合金业务在北交所上市,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1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鈦合金业务中是如何与A客户和S客户进行合作的 [16][17] **管理层回答** 目前公司主要通过中山公司与A客户和S客户进行合作,未来也会尝试直接与国内其他品牌客户合作 [16]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ESG方面的工作和未来计划 [22][23] **管理层回答** 公司已主动参加S&P等ESG评分,并计划进一步提升ESG表现,包括CDP和Morningstar等评级的参与 [22][23]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鈦合金业务北交所上市的进展情况 [24] **管理层回答** 公司正在推动鈦合金业务在北交所上市,预计最快明年年初可能有结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