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云南建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1847[1][3] - 公司股份代号为香港联交所1847[13][15] - 报告为公司2024年度报告[2][3]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9]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以人民币认购及缴足[6]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大道云南建投昭通发展大厦[13][15]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林溪路188号云南建投发展大厦5楼及9楼[13][15]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二座31楼[14][15] - 公司网站为https://www.ynhnt.com[14][15] - 最新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25日[8] 公司人员变动 - 汪芳女士和刘振先生于2024年5月30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4][15] - 吕剑锋先生和胡珠荣女士于2024年3月28日起辞任执行董事[14][15] - 杨杰先生于2025年3月25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14][15] - 张龙于2024年3月28日起获委任为授权代表,吕剑锋于同日辞任[20][21] - 刘振于2024年5月30日起获委任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李章建于同日辞任[19] - 李章建、张龙于2024年5月30日起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吕剑锋、胡珠荣于2024年3月28日起辞任[19] - 汪芳于2024年5月30日起获委任为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成员,吕剑锋于2024年3月28日起辞任,杨杰于2025年3月25日起辞任[19] - 杨杰于2025年3月25日起辞任审计与风险委员会成员[19] 行业与市场环境数据 - 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2%,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4%,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9%,房地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0.8%[26][28] - 2024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7.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0%,交通投资同比下降13.0%[26][28] - 2025年国家安排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新基建,全国新基建总投资预计达3.7万亿元[33][35] - 2025年新基建投资加码可带动智慧建造产业规模超5万亿元[33][35] - 2025年住建部计划实现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33][35] - 2025年昆明市实施的市级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额约364亿元,含24项综合交通项目和78项城市建设项目[33][35] - 2025年云南省政府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明确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156][15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下降约50.0%[29]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下降约50.0%,全年亏损较2023年进一步扩大[3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093亿元,较2023年的14.193亿元下降50.0%[42] - 2024年毛利3210万元,较2023年的1.417亿元下降77.3%[42] - 2024年利润总额 - 1.511亿元,较2023年的 - 3880万元下降289.4%[42] - 2024年净利润 - 1.152亿元,较2023年的 - 2860万元下降302.8%[42] - 2024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1.12亿元,较2023年的 - 3010万元下降272.1%[4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 - 0.25元,较2023年的 - 0.07元下降257.1%[42]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约7.093亿元,同比下降约50.0%[53] - 2024年公司生产、对外销售预拌混凝土218万立方米,实现营业总收入约7.093亿元,同比降低约50.0%[55]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约为 - 1.511亿元(2023年约为 - 0.388亿元),净利润约为 - 1.152亿元(2023年约为 - 0.286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 - 1.12亿元(2023年约为 - 0.301亿元)[55]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4.5%,较2023年的约10.0%下降了5.5个百分点[59][61] - 2024年公司来自独立第三方客户的收入约为2.49亿元,较2023年的约4.181亿元下降了约40.4%,占2024年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35.1%,较2023年增加了5.6个百分点[60][62] - 2024年公司非混凝土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约7.4%提高至约10.5%[63][65]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从2022年末的38.8亿元降至2024年末的31.9亿元[64]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从2022年底的38.8亿元降至31.9亿元,连续第三年年度收款超当年营收[6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7.093亿元,同比下降约50.0%[78][79] - 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约6.34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6.806亿元,降低51.8%[78][79]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7.093亿元,较2023年的14.193亿元下降约7.1亿元,其中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收入6.34亿元,占比89.5% [80]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成本约8.199亿元,较2023年的14.411亿元降低约6.212亿元,降幅43.1%,营业成本约6.772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6.004亿元,降幅47.0% [81][82] - 2024年公司毛利约3210万元,2023年约1.417亿元,2024年及2023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5%和10.0% [83][88]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约 - 1.511亿元,2023年约 - 3880万元,主要因营业总收入下降约7.1亿元和计提应收款项信用损失增加约3070万元 [84][89]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约 - 3590万元 [85][90]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约 - 1.152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8660万元,降幅302.8%,基本每股收益约 - 0.25元 [86][91] - 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约8870万元,2023年约9650万元,同比下降8.1% [87][92]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约38.834亿元,较2023年末的44.558亿元降低12.8%,负债总额约26.802亿元,2023年末约31.356亿元 [93][100] - 2024年末公司借款总额约6.168亿元,2023年末约4.372亿元,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69%,利息保障倍数为 - 6.4,资产负债率为69.0% [95][96][97][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34.75亿元,较2023年的41.146亿元有所下降[103][10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约1.248亿元,占流动资产3.6%,较2023年的3.225亿元及7.8%均下降[103][108]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约32.389亿元,占流动资产93.2%,较2023年的37.145亿元及90.3%有变化[103][108] - 2024年末预付款项等约0.833亿元,占流动资产2.4%,较2023年的0.48亿元及1.2%上升[103][108] - 2024年末流动比率为129.8%,较2023年的133.8%降低4.0个百分点[104][108]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约0.991亿元,较2023年的0.731亿元增加[105][109]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约13.427亿元,现金流出约14.418亿元[105][109] - 2024年集团确认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约0.401亿元,同比增加约0.307亿元[106][110] - 2024年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约0.436亿元,同比增加约0.36亿元[106][110]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转回约0.035亿元[106][110] - 2024年平均违约率约为1.0%,上一年度为1.3%;违约损失率为60.0%,上一年度为59.6%;前瞻因子为6.0%,与上一年度一致[126][127] - 2024年非关联方平均迁徙率为62.3%,上一年度为56.8%;平均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5%,上一年度为10.8%;前瞻因子为6.0%,与上一年度一致[126][1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预拌混凝土销售量较2023年下降约49.6%[28][29] - 2024年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营业收入6.34亿元,成本6.109亿元,毛利率3.6%,较2023年分别变动 - 51.8%、 - 48.6%、 - 62.1%[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2座混凝土搅拌站,64条生产线,年产能1604万立方米[52][54] - 2024年公司拥有车辆307辆,其中电动车114辆(含7辆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52][54] - 2024年公司生产和销售预拌混凝土218万立方米[53] - 2024年预拌混凝土销售量及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下降约49.6%及4.3%[78][79] - 2024年公司新签非混凝土业务销售合同金额超过3.5亿元[63][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14.7亿元,外部市场占比约51.0%,大项目占比约57.0%[68][7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8.4亿元,混凝土业务约8.1亿元,新产品约3300万元[68][71] - 2024年公司速凝剂产能达年产5000吨,新签销售合同中新产品新业务占比24%[74][76] 公司业务成果与荣誉 - 2024年新能源体系累计产生直接和间接效益合计达人民币2787万元,减排二氧化碳超8500吨[30][32] - 2024年公司主编地方标准1项,参编行业标准2项,获授权专利21项,发表科技论文9篇[30][32] - 2024年公司下属子公司玉溪建材以及高分子公司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挂牌[30][32] - 2024年公司入选中华环保联合会“2024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通过“碳中和”及“零碳工厂”认证[67][69] - 2024年公司全力参与云南重大基建及房建项目混凝土生产供应,推进搅拌站规划建设[73][75] - 2024年12月公司建成的新质低碳物流体系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木工程领域绿色低碳典范项目”[165][166] - 2024年集团签订的混凝土供应合同中外部市场占比超50%,保山建材外部市场营业收入占自身总营业收入达99%以上[167][170] - 2024年11月公司通过“预拌混凝土、磷石膏建筑材料”领域知识产权创新管理国际标准认证(1级)[168][171] - 2024年3月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自2017年首次认定后连续第三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9][171] - 2024年6月公司、玉溪建材、曲靖建材及保山建材获云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公司、曲靖建材及保山建材获“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169][171] - 2024年2 - 3月公司在昆明、楚雄、丽江整合设立3家独立法人子公司并推动办理预拌混凝土生产资质[172][174] - 2024年6月玉溪建材、高分子公司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挂牌,挂牌代号分别为600552、600553[172][174] - 公司被《云南省国资国企社会责任(ESG)蓝皮书(2023)》收录为“案例篇”第十一章环境责任优秀案例[165][166] - 经开绿色生产基地充换储综合能源站获2023年昆明市“绿色能源综合示范站”[165][166] - 经开绿色生产基地获昆明市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协会2023年度“绿色认证先进企业”[165][166] 公司人员福利与培训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886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972名[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福利及劳务开支分别为约人民币158百万元及约人民币180百万元[130][132] - 2024年公司组织161名员工参加初、中、高级职称培训及考试,完成430余本岗位证书取换证工作,组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