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威尔(68855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688551科威尔(688551)2025-04-25 21:10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份余额后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7] - 截至2025年4月24日,公司总股本84,070,709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份余额811,042股后,参与分配股数共83,259,667股[7]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3,303,866.80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67.90%[7] - 本年度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11,816,745.20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7] - 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45,120,612.00元,占本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91.99%[7] - 公司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7]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8] - 2023年度以总股本83,804,20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派发现金红利50,282,524.2元,占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2.95%[199] - 2024年度拟以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余额后的83,259,66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拟派发现金红利33,303,866.8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7.90%[200] - 2024年度股份回购金额11,816,745.2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45,120,612元,占本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1.99%[2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78,272,045.87元,较2023年减少9.58%[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47,968.45元,较2023年减少58.10%[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059,618.43元,较2023年减少63.56%[24]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01,294,675.18元,较2023年末减少0.69%[24] - 2024年末总资产1,711,537,350.58元,较2023年末减少1.26%[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59元/股,较2023年减少59.31%[25]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0.59元/股,较2023年减少59.31%[2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较2023年减少64.66%[2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6%,较2023年减少7.02个百分点[25]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6.50%,较2023年增加0.94个百分点[2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27.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04.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1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905.9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5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912.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03%[3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27.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58%[11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04.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10%[11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05.9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56%[112] - 本期营业成本为263036500.36元,较上年同期的252700631.64元增长4.09%[113] - 本期销售费用为63620651.59元,较上年同期的48087867.55元增长32.30%[113] - 本期管理费用为49773598.79元,较上年同期的51024286.75元下降2.45%[113] - 本期研发费用为78926688.11元,较上年同期的82329258.52元下降4.13%[113]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128789.82元,较上年同期的85379151.58元下降19.03%[113]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3883292.11元,较上年同期的157880930.94元下降140.46%[11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827.2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47,528.9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8%;营业成本26,303.6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6,280.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2%[114] - 销售费用本期数63620651.59元,上年同期数48087867.55元,变动比例32.30%[131] - 管理费用本期数49773598.79元,上年同期数51024286.75元,变动比例 -2.45%[131] - 研发费用本期数78926688.11元,上年同期数82329258.52元,变动比例 -4.13%[1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69128789.82元,上年同期数85379151.58元,变动比例 -19.03%[1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 -63883292.11元,上年同期数157880930.94元,变动比例 -140.46%[133]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447577473.96元,占总资产26.15%,较上期变动 -39.00%[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311007240.61元,占总资产18.17%,较上期变动82.85%[13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合计231,756,768.18元,期末合计396,937,674.4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55,888.41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531,345.83元,本期购买金额590,000,00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450,000,000.00元[142] 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11,112,395.65元、142,876,267.56元、123,250,549.56元、101,032,833.10元[2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8,328,172.49元、23,525,739.98元、9,790,209.54元、 - 2,596,153.56元[2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16,394,327.51元、21,667,980.18元、7,096,286.72元、 - 6,098,975.98元[28]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38,378,286.51元、2,966,457.70元、20,489,922.89元、84,050,695.74元[28] 非经常性损益及其他收益数据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44,025.04元,2023年为143,233.12元,2022年为363,651.99元[30]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4,389,407.35元,2023年为9,954,279.05元,2022年为11,636,517.52元[30] - 2024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6,264,027.60元[31] - 2024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259,334.32元,2023年为 - 1,041,824.04元,2022年为11,913.60元[31] 交易性金融资产数据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70,086,547.95元,期末余额311,007,240.61元,当期变动140,920,692.66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6,264,027.60元[32] 公司业务发展成果 - 2024年公司海外签单实现重大突破,为全球化发展奠定基础[39]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专利162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新增获得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40] - 2024年陆续推出新产品A2000/A2000 - HV系列交流源等多个系列产品[40] - D2000系列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与MX300D系列IGBT动态测试系统获红点设计大奖[40] - 2024年公司成功实现营业现金比率大于1的目标[41] - 公司交付2.5MW PEM电解槽测试系统及5MW碱性电解槽测试平台[70] - 公司在IGBT模块测试系统国产品牌中获一定份额,向封测装备延伸并布局SiC模块测试[71] 公司产品线情况 - 测试电源产品线包括大功率(单机功率40kW以上)、小功率(单机功率35kW以下)及电测系统(ATE)等产品系列[44] - 氢能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线制氢环节产品功率范围覆盖500W - 5MW,兼容ALK、PEM和AEM[49] 公司生产与销售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 + 库存式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60] - 公司将逐步向“直销分销相结合,大功率及系统产线产品以直销为主,小功率及标准产品以分销为主”的销售模式转变[61] 行业发展情况 - 国内测试设备企业在光伏、锂电池等优势赛道突围,缩小与国际巨头差距[63] - 测试设备行业研发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产品向高精度等方向发展[64][67] - 量测领域产品多学科交叉、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小批量多品种[65][66] - 国内大功率测试电源领域已完成进口替代,小功率领域部分被替代,公司完善产品线推进替代[68] - 氢能测试装备增长,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探索制氢测试低成本解决方案[69][70] - 电解槽测试迭代出500W电解单池到MW级电解槽测试系统谱系的二代产品[73] - 国内燃料电池头部企业推出200kW以上电堆和250kW功率级系统,燃料电池测试台要满足覆盖300kW电堆测试和400kW系统测试[74] - 未来下游行业发展产生更多测试需求,对测试指标和精度要求提高[72] - 测试电源产品直流电压升高,需双向变化、适应并网需求、提高测量精度[72] - 测试装备公司关注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新材料应用及核心技术自主化[72] 公司技术指标 - 高动态性多BUCK变换技术功率可达兆瓦级以上,最高电压可达4500V,电压型产品响应时间≤1 - 3ms,电流型产品响应时间≤1ms[76] - 低谐波PWM并网馈能技术并网电流THD≤3%,并网功率因数PF≥0.99[77] - 高压级联多电平变换技术可实现5kV以上交、直流电压输出,功率等级2MVA以上,交流输出电压THD≤0.5%,动态电压响应1ms以内[77] - 基于多CPU多机串并联技术通讯速度最大可达300Mb/s以上,理论上可实现64台以上串、并机[77] - 高可靠功率单元模块化技术单个模盒最大可实现200kW输出[78] - 电网模拟电源输出电压快速变化技术功率可达兆瓦级以上,单台响应时间≤1ms[78] - 电机实物仿真技术最高可模拟机械转速240,000rpm[79] - 公司多项技术有明确性能指标,如电压精度≤0.05%FS、电流精度≤0.05%FS、电压响应时间≤1 - 3ms、电流响应时间≤1ms等[80][81] - 超低感测试仓将测试仓整个回路寄生电感控制在15nH左右[82] - 燃料电池电堆测试系统可控氢循环技术可减少氢气消耗约30%[83] - k - box控制器采用6.6Gbit的高速通讯实现功率模块的串并联技术[83] 公司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情况 - 公司于2022年度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439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222项,外观设计专利169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73项[85]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外观设计专利34项;新增登记软件著作权10项[85]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78,926,688.11元,上年度为82,329,258.52元,变化幅度为 - 4.13%[87]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78,926,688.11元,上年度为82,329,258.52元,变化幅度为 - 4.13%[87]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50%,上年度为15.56%,增加0.94个百分点[87] - 高频C3100直流电源系列化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884万元,本期投入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