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桂园(02007) - 2024 - 年度财报
02007碧桂园(02007)2025-04-28 17:11

公司社会责任与影响力 - 公司迄今已为超1400个城镇带来现代化城市面貌,超500万户业主选择在碧桂园社区安居乐业[9] - 公司创始人及集团累计参与社会慈善捐款已超百亿元,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助力49万人脱贫[10] 公司业务布局 - 2024年底,公司已在中国内地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多个策略性挑选地区拥有物业开发项目[21] 公司人员变动 - 苏柏垣先生于2024年11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28] - 韩秦春博士、王志健先生、脱脱先生于2024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8] - 杜友国先生于2024年11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8] - 黎明先生、石礼谦先生、唐汇栋先生于2024年3月15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8] - 马世超女士于2024年8月20日辞任授权代表替任代表[28] - 王志健先生于2024年3月15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2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实现收入约2528亿元,集团及其合资企业和联营公司累计完成交付房屋超38万套,累计交付面积约4608万平方米,涉及31省242个城市[36] - 2024年,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472亿元,对应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492万平方米[38] - 2024年行政费用同比去年下降了27.4%[38] - 2025年初公司公告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关键条款等进展,在境外债务重组工作上取得实质性突破[38] - 2024年集团连同合营及联营公司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471.7亿元,销售建筑面积约492.1万平方米[41] - 2024年广东省以外地区权益合同销售占总体的79%[41] - 2024年中国内地权益合同销售额中,三四线城市约占54%,二线城市占30%,其余占16%[41] - 2020 - 2024年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分别为570.7亿元、558.0亿元、357.5亿元、174.3亿元、47.2亿元[43] - 2024年合同销售地区权益金额占比中,广东21%、海南11%、江苏11%等,其他地区27%[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签约或摘牌中国内地权益可建建筑面积约11250万平方米,78%分布于广东省以外[54] - 中国内地权益土地储备按发展阶段划分,已获预售证未售660万平方米、已竣工已销售未交付1110万平方米等,总体11250万平方米[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3086个不同发展阶段项目,其中3053个位于中国内地,33个位于内地以外[55] - 2024年中国内地合同销售按城市类型权益金额占比中,位于三四线目标三四线占54%、位于二線目标二線占30%等[48] - 中国内地土地储备按省份权益面积占比中,广东22%、河北9%、湖北9%等[49] - 2024年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567,108,480平方米,已竣工472,276,363平方米,在建48,365,155平方米,待建46,466,962平方米[65] - 2024年公司收入252,756百万元,较2023年的401,015百万元下降37.0%,97.2%收入来自物业销售[71] - 2024年房地产开发收入245,719百万元,较2023年的391,251百万元下降37.2%,交付物业确认收入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7,872元[72] - 2024年科技建筑收入3,432百万元,较2023年的5,391百万元下降36.3%[73] - 2024年其他分部收入3,605百万元,较2023年的4,373百万元下降17.6%[74] - 2024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10,783百万元,较2023年的18,033百万元下降40.2%[75] - 2024年公司净财务费用6,449百万元,2023年为5,458百万元[76] - 2024年公司净汇兑亏损1,761百万元,2023年为2,361百万元[76] - 2024年公司财务收益526百万元,2023年为2,106百万元[76] - 2024年公司利息费用12,937百万元,其中7,723百万元已资本化于合格资产,2023年利息费用13,008百万元,资本化7,805百万元[76] - 2024年度归属公司股东的损失约为328.35亿元,较2023年度的1784亿元下降81.6%[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现金余额约298.9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8.16亿元减少;87.3%以人民币计值,较2023年的95.4%下降[7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和可换股债券分别约为1539.54亿元、730.84亿元、197.59亿元和66.91亿元[79] - 总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96.49亿元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534.88亿元[80]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67.7%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81.4%[8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贷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17%,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56个基点[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为部分物业买家按揭贷款提供担保约2590.9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71.25亿元减少[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为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若干负债作出担保金额约61.8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69亿元减少[87] 公司项目交易情况 - 2023年12月13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约1.79%股本权益,代价为30.6851897亿元[88] - 2024年3月23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与其他方订立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广州白鹅潭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地盘面积为13968平方米[90] - 广州兴承思已向项目公司提供资金31亿元,广东中为同意提供约28亿元[91] - 碧桂园地产集团2023年发行17亿元于2025年到期的中期票据,广州物业为其作担保[91] - 2024年12月27日,公司间接非全资有限合伙企业出售长鑫科技约1.56%股本权益,总代价20亿元[93]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约22,794名全职雇员[95] - 2024年公司员工总数为22,794人,男性14,110人占比61.90%,女性8,684人占比38.10%[152] - 2024年30岁或以下员工5,519人占比24.21%,31 - 40岁员工12,570人占比55.15%,41 - 50岁员工3,405人占比14.94%,51岁或以上员工1,300人占比5.70%[152] - 2024年普通员工16,585人占比72.76%,中层管理5,976人占比26.22%,高层管理233人占比1.02%[152] - 2024年全职员工22,794人占比100%,实习和其他类型员工为0[152] - 2024年中国内地员工21,940人占比96.25%,港澳台员工18人占比0.08%,海外地区员工836人占比3.67%[152] 公司管理层信息 - 莫斌58岁,2010年7月获委任为总裁及执行董事,2023年5月获委任为腾越建筑科技集团董事长,有超35年相关经验[104] - 杨子莹37岁,2011年5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公司财务及产品力提升等工作[109] - 程光煜44岁,2022年12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3年5月获委任为碧桂园地产集团CEO,有超17年房地产开发管理经验[112] - 伍碧君51岁,2022年12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海外重组及财务运营,有19年房地产金融资产管理经验和约29年财务管理经验[113] - 陈翀46岁,2016年12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程博士学位[118] - 韩秦春66岁,2024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领域有丰富经验[119] - 王志健46岁,2024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多类注册会计师及经济师[124] - 脱脱于2024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127] - 梁创顺于2016年10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自2019年3月起担任联席公司秘书[129] - 罗杰于2019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2017年5月加入公司[129] - 丁杰于2021年4月获委任为集团副总裁及广清区域总裁等职[130] - 黄宇奘于2023年9月获任命为集团代管代建管理公司总经理[131] - 黎晓林于2013年获委任为集团副总裁,目前为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132] - 杨丽兴于2014年9月获委任为副总裁,2021年11月获委任为招采管理中心总经理[133] - 欧阳宝坤于2025年3月获委任为集团法务监察中心总经理[13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原则于企业管治结构和实践,仅未遵守守则条文第C.5.1条[137] - 该年度公司仅举行1次全体董事会会议,通过22次董事会书面决议以批准集团事务[137] - 公司于2025年3月1日生效的投保协议,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2024年5月22日至2024年12月31日履职可能承担的诉讼责任提供保险保障[138] - 2024年公司未发现董事证券交易违规事件[139]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1] - 董事会自2013年8月6日起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并于2021年3月25日及2022年12月13日更新[147] - 董事会每年检讨多元化政策的实施及有效性[151] - 董事任期为两年,每三年至少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一次,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须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158] - 董事会每年应召开最少4次会议,大约每季1次,定期会议通知应提前至少14天发出,会议文件提前至少3天送交董事[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仅举行1次全体董事会会议,通过22次董事会书面决议[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多位董事在各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1/1或2/2[161] - 所有董事每月获更新资料,董事会同意董事履职时可寻求独立专业咨询,费用由公司支付[163] - 公司原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于2024年5月21日到期,2025年3月1日生效的协议为2024年5月22日至12月31日提供保障[164] - 苏柏垣先生及杜友国先生自2024年11月1日起分别辞任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 石礼谦先生、黎明先生、唐滙栋先生自2024年3月15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相关委员会职务[165] - 韩秦春博士、王志健先生、脱脱先生自2024年3月15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相关委员会职务[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现任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培训记录[166] - 2024年,主席杨惠妍负责集团发展策略等,总裁莫斌负责日常营运管理[167] - 董事会成立7个具书面职权范围的委员会监察特定事务[169] - 2024年3月15日,王志健等人员在审核委员会任职变动,年末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及通过4次书面决议[171] - 2024年3月15日,王志健等人员在提名委员会任职变动,年末由杨惠妍任主席[172] - 2018年12月6日,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采纳公司提名政策[173] - 提名委员会须向董事会提名适当人选供考虑及推荐[173] - 提名委员会提名的人选数目可超委任或空缺数目[173] - 提名委员会应确保董事会成员具备公司业务所需技能等[173] - 提名委员会评估人选合适性参考信誉为等7方面因素,退任董事合资格再度参选[176] - 提名委员会秘书或公司联席公司秘书须召开会议,可依准则物色及提名未获提名的人选[177] - 填补临时空缺及增补董事,提名委员会须推荐人选供董事会考虑、批准及委任[177] - 公司将向股东发通函提供获提名候选人资料,新董事变动将尽快公布[177] - 股东可在提名期限内提名参选人,相关资料将通过补充通函发送[177] - 截至202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