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冠新材(60368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603681永冠新材(603681)2025-04-28 22:45

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负责人吕新民、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石理善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黄文娟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工业园区康工路15号[18]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 [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62.05亿元,较2023年增长13.72%[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较2023年增长97.39%[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6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15%[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88元/股,较2023年增长104.65%[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4%,较2023年增加3.21个百分点[24]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63.52万元,2023年为440.86万元[27]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147.96万元,2023年为5904.66万元[27] - 2024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579.53万元,2023年亏损1.01亿元[29] - 2024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257.09万元,2023年为474.42万元[30]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101.64万元,2023年为 -2546.97万元[30]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5亿元,同比上升13.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上升97.39%,扣非净利润9227.00万元,同比下降14.72%[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447,717,450.05元,期末余额247,438,531.51元,当期变动-200,278,918.54元,对当期利润影响24,559,739.75元[31]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4,124,083.09元,期末余额40,471,373.00元,当期变动36,347,289.91元,对当期利润影响-531,680.25元[31] - 其他流动资产期初余额50,979,210.42元,期末余额-50,979,210.42元,当期变动-50,979,210.4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689,766.53元[31] - 交易性金融负债期初余额12,206,742.85元,期末余额775,188.68元,当期变动-11,431,554.17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635,794.25元[3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0,499.37万元,同比增长13.72%;利润总额16,965.39万元,同比增长14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28.63万元,同比增长97.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27.00万元,同比减少14.72%[98] - 营业收入本期数6,204,993,661.51元,上年同期数5,456,563,528.74元,变动比例13.72%;营业成本本期数5,712,325,036.69元,上年同期数4,980,772,389.51元,变动比例14.69%[99] - 销售费用本期数64,350,048.42元,上年同期数54,702,435.50元,变动比例17.64%;管理费用本期数104,493,952.41元,上年同期数93,416,755.58元,变动比例11.86%[99] - 财务费用本期数21,075,844.56元,上年同期数43,732,730.28元,变动比例 - 51.81%;研发费用本期数194,930,749.68元,上年同期数155,566,128.16元,变动比例25.30%[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233,565,665.32元,上年同期数355,401,267.79元,变动比例 - 34.28%[99]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64350048.42、104493952.41、194930749.68、21075844.56,较2023年增长17.64%、11.86%、25.30%、 - 51.81%[114] - 本期研发投入194930749.6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14%,资本化比重为0[1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本期为233565665.32,较上年同期下降34.28%[1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247438531.51,较上期下降44.73%[120]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1122468481.89,较上期增长32.72%[120] - 境外资产325986818.49元,占总资产比例4.93%[121] - 受限资产账面余额412541626.93元,账面价值312875236.35元[125] - 对联营企业投资期末数为6925953.92元,较期初数9203795.72元减少2277841.8元,变动幅度为 - 24.75%[164] - 私募基金期初数为255546053.6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2598819.29元,本期购买金额60000000元,出售/赎回金额93680124.42元,期末数为244464748.51元[167] - 期货期初数为213873.30元,本期购买金额2759909.70元,期末数为2973783.00元[167] - 报告期内确认外汇衍生品交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7.52万元,投资收益 -78.79万元[1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民用消费级胶粘新材料收入31.10亿元,同比增长7.23%,占主营业务50.66%,产能利用率超80%[34] - 2024年工业级胶粘新材料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8.22%,占主营业务20.67%,新增三十余款新品[35] - 2024年可降解新材料收入15.41亿元,同比增长15.36%,占主营业务25.09%,完成振冠项目第一条造纸线安装与试机[35] - 2024年车规级胶膜新材料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08.31%,占主营业务3.57%,与多家车企批量化供货[36] - 报告期内国际市场收入43.83亿元,同比增长17.02%,业务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业务占主营收入18.65%,东南亚业务占比13.53%,美国业务占比4.12%[37] - 制造业营业收入6,139,726,897.08元,营业成本5,650,420,394.46元,毛利率7.97%,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13.38%,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14.31%,毛利率比上年减少0.75个百分点[102] - 车规级胶膜新材料营业收入219,362,488.27元,营业成本207,181,670.95元,毛利率5.55%,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108.31%,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128.95%,毛利率比上年减少8.52个百分点[102] - 内销营业收入1,757,035,727.25元,营业成本1,709,396,581.58元,毛利率2.71%,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5.22%,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6.62%,毛利率比上年减少1.28个百分点;外销营业收入4,382,691,169.83元,营业成本3,941,023,812.88元,毛利率10.08%,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17.02%,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18.00%,毛利率比上年减少0.74个百分点[102] - 车规级胶膜新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31%,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8.95%,毛利率同比下降8.52个百分点[103] - 车规级胶膜新材料生产量13317.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83%;销售量12779.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37%;库存量2308.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28%[104] - 工业级胶粘新材料生产量72581.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46%;销售量67018.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96%;库存量10500.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77%[104] - 可降解新材料生产量111322.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9%;销售量107192.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97%;库存量13002.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00%[104] - 民用消费级胶粘新材料生产量462110.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5%;销售量460254.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2%;库存量36258.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9%[104] - 制造业人工成本本期金额5650420394.46元,占总成本比例98.92%,较上年同期变动14.31%[108] - 车规级胶膜新材料材料成本本期金额156356216.93元,占比75.47%,较上年同期增长114.46%[108] - 按细分行业,车规级、工业级、可降解、民用消费级胶粘新材料营业收入分别为21936.25万元、126929.07万元、154068.4万元、311038.97万元,同比增减分别为108.31%、18.22%、15.36%、7.23%[159] - 按销售渠道,境内销售营业收入为175703.57万元,同比增加5.22%;境外销售营业收入为438269.12万元,同比增加17.02%[161] - 车规级胶膜新材料设计产能17,451.00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76.31%[150] - 工业级胶粘新材料设计产能84,422.00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85.98%[150] - 可降解新材料设计产能127,787.50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87.12%[150] - 民用消费级胶粘新材料(万平方米)设计产能560,510.50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82.44%[150] - 民用消费级胶粘新材料(万千克)设计产能23,724.00万千克,产能利用率87.97%[150] - 2024年车规级、工业级、可降解、民用消费级胶粘新材料产能分别为17451万平方米、84422万平方米、127787.5万平方米、560510.5万平方米和23724万千克,较2023年分别增加7837万平方米、8752.5万平方米、9425.5万平方米、51101万平方米和598.14万千克[151] 行业市场环境 - 2024年度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41] - 2024年度我国装饰装修产值规模达3.16万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超6%[45]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约1300万辆,渗透率超40%[49] - 2024年比亚迪销量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吉利销量217.66万辆,同比增长32%[49] - 2024年国内汽车保有量达到3.53亿辆[51] - 2024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600美元及以上)市场份额突破28%[5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拉动动力电池需求激增[58] - 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41] - 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49] - 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最大生产国与出口国[53] - 2016 - 2022年全球胶粘带市场规模从475.37亿美元增长至649.53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752.54亿美元,亚洲占全球份额56%[132] - 贝哲斯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胶带市场规模达865亿美元,2033年增至127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4.92%[132] - 2016 - 2023年国内胶粘带销量由218.60亿平方米增长至398.20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8.94%[133] - 2016 - 2023年国内胶带市场规模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