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福中国(02136) - 2024 - 年度财报
02136利福中国(02136)2025-04-29 17:4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运营两家久光品牌“时尚品质生活”百货店及一座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4][7] 公司市值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股份收市价为1.03港元,市值为15.08亿港元[13][14] 公司店庆活动 - 2024年9月上海久光迎来20周年店庆[17] 公司市场应对策略 - 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租户组合、丰富产品类别等[18]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公司收入为12.5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1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01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盈利8780万元人民币[19] - 2024年每股亏损为0.014元人民币,2023年每股盈利为0.060元人民币[19] - 董事会决定2024年不宣派股息[1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526亿人民币,按年减少7.1%;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010万人民币,2023年为溢利8780万人民币;每股亏损0.014元,2023年为每股盈利0.060元[21] - 2024年公司总营业额录得负增长,受消费者更趋于谨慎消费及线上零售冲击影响,线下门店零售增长速度普遍放缓[2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526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3.49亿人民币减少7.1%;总销售收益为27.823亿人民币,较上一年的31.541亿人民币减少11.8% [36] - 2024年下半年销售收益同比下降12.1%,上半年下降11.5%,因经营环境严峻,消费者信心仍低迷 [3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7.02亿人民币,较上一年的7.854亿人民币减少10.6%;毛利率占总销售收益的比例从2023年的24.9%升至25.2%;占收入的比例为56.0%,2023年为58.2% [37] - 2024年平均专柜费率从2023年的19.7%降至19.5% [37]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2010万元,2023年为溢利约8780万元,由盈转亏主要因销售放缓致毛利下跌、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下跌25.4%至约1.38亿元、利息收入及政府补贴分别减少2180万元及930万元[38][42] - 2024年集团收入为12.526亿元,较2023年的13.49亿元减少7.1%;销售所得款总额由上年度的31.541亿元下跌11.8%至27.823亿元[40] - 2024年集团毛利较上年度的7.854亿元下跌10.6%至7.02亿元,毛利率按销售所得款总额计算由2023年的24.9%升至25.2%,按收入计算为56.0%,2023年为58.2%;平均特许专柜扣率由上年度的19.7%降至19.5%[41] - 2024年集团销售及分销成本为5.783亿元,较上年度6.121亿元减少5.5%,占销售所得款总额的百分比由去年的19.4%升至20.8%[43][48] - 2024年集团一般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2.613亿元按年减少2.4%至2.55亿元,主要因维修保养费用减少420万元[44][49] - 2024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由2023年的2.084亿元按年减少1.7%至2.049亿元,主要因员工人数及花红减少;2024年底全职员工总数为1078名,2023年底为1172名[45][50]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按年下跌6.1%至2.043亿元,主要因销售额减少致第三方支付平台费用收入减少及政府补助减少[46][51] - 2024年利息及投资收入按年下降29.6%至5200万元,主要因中国整体银行利息下调[47][52] - 2024年集团银行借贷及租赁负债利息分别为1.176亿元(2023年:1.242亿元)及6930万元(2023年:5770万元)[53][59] - 2024年底集团净债务由2023年底的约4.054亿元降至约1.968亿元,主要因经营现金及从联营公司收到和应收的股息增加[55] - 公司经调整EBITDA由2023年的4.343亿元减少17.5%至2024年的3.581亿元[60] - 2024年末净负债由2023年末的4.054亿元减少至1.968亿元[60]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等约为29.533亿元,较2023年末的28.236亿元增加[60] - 2024年末负债与权益比率由去年的34.9%降至34.5%[61] - 2024年末有抵押十五年期融资已提取未偿还贷款余额为32.38亿元,较2023年末的32.78亿元减少[61]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发挥久光品牌及其独特管理模式优势,优化购物环境,举办活动与展览,打造消费模式,扩大会员基础,完善会员计划 [23][27] - 公司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加强直播与短视频互动,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化数据分析与顾客体验 [24][27] - 公司将以开放态度迎接挑战,为股东创造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与体验 [25][27] - 公司调整市场策略,增强线上会员互动,优化线上商城,通过抖音直播扩展销售[71][72][74] - 公司将凭借久光品牌优势,加强数字化建设,吸引年轻消费者[107][112] - 公司积极响应绿色消费,2025年春季在静安举办花朝节[108][113] - 公司将优化商户及商品组合,引进环保和个性化品牌[109][114] - 公司完善会员计划,通过AI分析提供个性化推荐[110][115] - 公司结合线上线下营销,借助小红书、抖音推广业务[111][116] - 公司优化购物环境,加入互动元素,提升顾客体验[117][112] - 公司推进上海久光中心办公楼租赁,增加现金流[118][123] 上海久光中心业务数据 - 上海久光中心有近500个租户,2024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提升顾客体验[73] - 上海久光中心2024年销售所得款按年下跌约5.1%至29430万元,总收入按年上升约4.3%至32570万元[76][81] - 上海久光中心日均客流量较上年度增加9.9%至约34300人次,逗留购买比率上升0.9个百分点至76.2%,平均每宗交易额由195元降至175元[76][81] - 上海久光中心东座及西座办公楼年末出租率分别达约63%及16%,实现租金收入约3800万元[77][81] 上海久光业务数据 - 上海久光2024年日均客流量比去年减少9.5%至46700人次,逗留购买比率按年上升2.9个百分点至39.9%[84][89] - 上海久光平均每宗交易额下降4.1%至374元,销售所得款总额按年减少8.3%至17.77亿元,平均特许专柜扣率减少0.4个百分点至约22.5%[84][89] 苏州久光业务数据 - 苏州久光2024年总销售所得款同比下降19.9%至70450万元,日均客流量上升11.8%至约15200人次[85] - 苏州久光逗留购买比率和平均每宗交易额分别下降6.9个百分点和13.1%,至48.6%和403元,平均特许专柜扣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15.2%[85] - 苏州久光2024年销售所得款总额按年下跌19.9%至7.045亿元,日均客流量按年增加11.8%至约15200人次,逗留购买比率和平均每宗交易额按年分别下跌6.9个百分点及13.1%至48.6%及403元,平均特许专柜扣率微跌0.1个百分点至15.2%[90] 大连和沈阳商业物业情况 - 大连和沈阳商业物业2024年仍空置,维护保养现金流出约1700万元[86] - 大连及沈阳商用物业2024年继续空置,维修保养成本现金流出总额约1700万元[91] 上海长宁业务调整 - 上海长宁区“Freshmart”自2024年3月起停止运营[87] - 上海长宁“鲜品馆”于2024年3月停止运营[92] 集团联营公司收益情况 - 集团持有的北人集团2024年净利润份额(扣除应占非控股权益)较2023年减少25.4%,从1.85亿元降至1.38亿元[88] - 集团应占北人集团2024年溢利净额(扣除应占非控股权益)由2023年的1.85亿元减少25.4%至1.38亿元[93] 公司应收账款情况 - 集团2019年已计提全额减值的应收账项,收回未偿还应收账项无进展,未获债务人及担保人进一步财务资料,认为2019年全额减值仍为最佳估算[94][95][99] - 2023年底集团就债务人及担保人对应收账项的偿还能力咨询中国律师,独立法律意见认为收回应收账项余额可能性非常低[98][100] - 审计师认可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项无法收回的判断,但因无法获取足够审计证据,对2024年和2023年损益及其他综合收益表数据可比性发表保留意见[102] - 公司认为该应收账款自2019年首次全额坏账拨备至2023年12月31日确实无法收回,核数师同意此评估[105] - 核数师无法取得充足审计证据评估2023年1月1日应收账款不可收回性,对2024及2023年数据可比性发表保留结论[105] 行业环境与公司预期 - 2024年中国GDP增长率为5%,消费品零售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30][33]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政府预计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集团认为相关措施将促进消费、扩大就业和刺激投资[103] - 中国对韩国等国试行免签,入境旅游增长有望提升上海久光和JGC业绩[103] - 零售市场向理性消费、服务型消费和直播电商转变,集团将优先创新和战略灵活性,实现全渠道融合和多元化可持续运营[104] - 公司相信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及相关补贴政策将推动消费、扩大就业、增强投资[106] 公司私有化情况 - 2024年12月2日,要约人要求董事会提呈以计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及撤销股份上市地位的建议,因计划未获计划股东批准,公司维持上市地位[124] 公司ESG管治架构 - 董事会是集团最高管治机构,负责制定及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管理方针等[126][130] - ESG管治委员会由集团首席执行官及资深成员组成,负责集团ESG整体战略的制定、实施及日常管治[127][130] 公司经营理念 - 公司秉持企业与社会共存共荣理念,经营恪守顾客、雇员、业务伙伴、社区、股东相关理念[136] 公司环保行动与目标 - 公司致力于将业务对环境影响减至最低,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采取杜绝资源浪费等行动[137][138][139]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是电、水、天然气,废弃物排放集中于污水、厨余等[139][140] - 公司重点测量及汇报减碳成绩,推动源头减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由专业公司回收处理[139][140] - 2024财政年度,公司各相关污水、废弃物等污染排放监测结果通过政府年度检测,符合标准[140] - 2024财年7种主要排放物总排放量为731,661.34吨,排放强度为1.12吨/平方米[141] - 2024财年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82,144.75吨,密度为0.13吨/平方米,其中直接能源排放752.71吨,密度0.0012吨/平方米,间接能源排放81,392.04吨,密度0.12吨/平方米[142][144] - 2024财年产生有害废弃物总量为1,396.64吨,密度为2.14千克/平方米;无害废弃物总量为730,264.70吨,密度为1.12吨/平方米[143][144] - 2024财年排放物总量为731,661.34吨,密度为1.12吨/平方米[144] - 2030年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密度目标较2023年水平降低3%[145] - 2030年废弃物总量密度目标降至1.09吨/平方米,有害废弃物总量密度降至1.48千克/平方米,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降至1.09吨/平方米,较2023年水平降低2%[149] - 2024财年按类型划分的直接及/或间接能源总耗量为电力103,020,940千瓦小时、天然气348,132立方米、蒸气3,022吨,能源消耗密度分别为157.71千瓦小时/平方米、0.53立方米/平方米及0.005吨/平方米[155][158] - 2024财年总耗水量为868,436吨,密度为1.33吨/平方米[155][158] - 2030年电力能源消耗密度目标降至156.71千瓦小时/平方米,天然气能源消耗密度降至0.77立方米/平方米,蒸气温气能源消耗密度降至0.01吨/平方米,较2023年水平降低3%[159] - 2024年静安店、大宁店和苏州店的电力及供暖设备按需运行以降低能耗[161] - 2024年7 - 8月,上海静安店完成B1层超市和6层儿童游乐区照明改造,采用节能LED光源[161] - 2024年上海静安店完成6台风机盘管及1个空调机组表冷器更换以节能减排[162][164] - 2024年上海静安店7、8月完成B1F超市部分区域及6F童玩区照明改造采用LED光源降能耗[164] - 2024年上海大宁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