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58.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4]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28,744,648.08元,较2022年的399,863,749.48元减少67.80%[2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6,409,136.26元,较2022年的 -201,681,913.86元减少7.30%[2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29,705,389.37元,较2022年的 -198,400,149.80元减少15.78%[2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6,427,491.84元,较2022年的 -31,598,100.70元减少110.23%[27]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422,818,077.10元,较2022年末的1,576,816,201.64元减少9.77%[27]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6,050,970.26元,较2022年末的687,180,947.68元减少30.72%[27]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9,348,822.32元、62,968,290.17元、81,673,120.53元、29,996,489.39元[3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2,903,879.35元、 -53,900,273.54元、 -23,243,808.99元、 -111,900,199.20元[3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 -13,184,631.01元、 -53,746,334.68元、 -23,466,769.34元、 -124,846,679.16元[3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49,851,141.76元、 -54,050,202.10元、 -4,927,154.26元、42,401,006.28元[30]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905739.89元,2022年为1893877.45元,2021年为 - 71098.04元[33]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21081.98元,2022年为2997581.44元,2021年为7692021.49元[33] - 2023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金额为8826281.70元[33] - 2023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 2158726.05元,2022年为1472926.04元[34] - 2023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293628.93元,2022年为 - 434579.65元,2021年为5990205.82元[34] - 2023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404499.24元,2022年为 - 2951662.27元,2021年为25685.52元[34] - 2023年所得税影响额为2331745.70元,2022年为 - 880878.00元,2021年为2074000.91元[34] - 2023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 - 135493.12元,2022年为140785.07元,2021年为 - 163.29元[3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58.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67] - 2023年营业收入1.29亿元,2022年为4.00亿元,同比下降67.80%[70] - 2023年销售费用11269941.25元,同比降21.88%;管理费用74508671.80元,同比增8.51%;财务费用16028741.37元,同比增93.13%;研发费用54922405.09元,同比降5.71%[8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75,245,915.06元,较2022年的492,161,913.78元减少23.76%[9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5,130,645.95元,较2022年的1,983,784.14元增长2,679.06%[90]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2,072,837.73元,较2022年的312,485,916.28元增长9.47%[91] - 2023年末货币资金79,480,438.63元,占总资产比例5.59%,较年初的55,140,475.07元及占比3.50%,比重增加2.09%[95] - 2023年末应收账款360,041,392.51元,占总资产比例25.30%,较年初的457,604,224.46元及占比29.02%,比重减少3.72%[95] - 2023年末存货208,166,423.40元,占总资产比例14.63%,较年初的128,170,273.35元及占比8.13%,比重增加6.50%[95] - 2023年末固定资产220,518,854.19元,占总资产比例15.50%,较年初的177,329,185.79元及占比11.25%,比重增加4.25%[95] - 短期借款为118,968,310.04元,占比8.36%,较上期增长1.51%[96] - 合同负债为108,071,441.42元,占比7.60%,较上期增长3.10%[96] - 长期借款为58,465,475.74元,占比4.11%,较上期下降1.76%[96] - 租赁负债为8,843,799.03元,占比0.62%,较上期下降0.19%[9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4,650,400.00元,期末数为3,400,3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 - 1,250,100.00元[97]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976,639.97元,期末数为4,122,487.23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为3,683,760.03元,本期计提减值为537,912.77元[97]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金额为550,312,361.91元[98]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46,510.39万元,净额为45,453万元,本期已使用2,231万元,累计使用45,436.78万元,尚未使用16.61万元[101][102] - 本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0.00%,因2023年度亏损不进行利润分配[15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制造业收入8583.43万元,占比36.68%,2022年为3.62亿元,占比90.42%,同比下降76.26%[70] - 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收入4291.03万元,占比33.33%,2022年为3829.43万元,占比9.58%,同比下降12.05%[70] - 国内销售2023年为1.24亿元,占比96.55%,2022年为3.55亿元,占比88.68%,同比下降64.94%[70] - 国外销售2023年为443.90万元,占比3.45%,2022年为4527.38万元,占比11.32%,同比下降90.20%[70] - 直销2023年为1.25亿元,占比96.89%,2022年为3.68亿元,占比91.97%,同比下降66.08%[70] - 经销2023年为400.79万元,占比3.11%,2022年为3209.35万元,占比8.03%,同比下降87.51%[70] - 智能输送配料装备2023年营业收入3315.79万元,毛利率30.74%,同比下降67.08%[73] - 智能数字显控及存储装备2023年营业收入1.43亿元,毛利率16.50%,同比下降30.43%[73] - 专用设备制造业2023年销售量110套、生产量110套,同比均降32.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量1209块(或套)、生产量804块(或套),同比分别降54.46%、60.57%;服务业库存量247块(或套),同比降62.12%[74] - 专用设备制造业2023年材料费39186375.24元、占比20.18%,同比降72.00%;直接人工费用15290282.93元、占比7.87%,同比降64.43%;制造费用10728980.61元、占比5.53%,同比降60.17%[78]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3年材料费127497281.96元、占比65.66%,同比降25.55%;直接人工费用824241.78元、占比0.42%,同比增9.33%;制造费用660410.84元、占比0.34%,同比增487.45%[78] - 主营业务成本中2023年材料费166683657.20元、占比85.84%,同比降46.44%;直接人工费用16114524.71元、占比8.29%,同比降63.15%;制造费用11389391.45元、占比5.87%,同比降57.89%[80] 公司业务优势与荣誉 - 公司专注数字化智能装备研发等,拥有多项专利和核心技术,参与行业国家标准制订[5]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连续化废轮胎裂解技术及装备发展,公司智能裂解装备用于废旧轮胎处理[7] - 相关政策推动我国光伏组件回收行业发展,公司自主研发多晶硅提纯循环利用技术[8] - 公司“5G全连接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能工厂”项目入选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9] - 公司与中国电信合作的“云和大数据中心项目”通过CQC A级机房等级认证[9] - 公司装备数字化多源融合综合解决方案等入选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9] - 控股子公司“5G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能工厂”项目入选2023年5G工厂名录[9] - 公司“5G全连接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能工厂”项目入选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2023年入选5G工厂名录[40] - 公司装备数字化多源融合综合解决方案及废旧轮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解决方案入选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4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84项专利、348项软件著作权[61] - 公司参加国家标准制定工作12项,行业标准制定7项[6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原材料通过公开市场采购,对通用钢材等按市场价格趋势储备,储备少量标准配套电气件[45] - 智能输送配料等装备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基于客户需求设计方案并制定采购及生产计划[47] - 智能数字显控及存储装备按客户需求设计方案,采购部件后组装调试,经软件集成实现系统功能[48] - 智能输送配料等装备采取以销定产、直接销售模式,为项目配负责人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50] - 智能数字显控及存储装备采用直销和经销两种模式[51] - 公司设立售后服务部及多个服务网点,设计和调试部人员协助完成技术工作[52] - 国内客户问题响应时间为12小时内,24小时内派维修工程师赶赴现场;国外客户需现场解决故障的,7天内派维修工程师进驻现场[54] - 公司产品验收后一年质保期内免费售后,质保期后提供优惠协助服务[54] 公司项目情况 - 福泉市大数据应用中心项目建设合同总金额30300.17元,已履行金额7261.17元,待履行金额23038.83元;江西存储中心项目合同总金额58000元,已履行金额38564.15元,待履行金额19435.85元[76] - 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慧工厂项目承诺投资5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5,443.14万元,投资进度99.97%,本期实现效益448.97万元[104]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1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993.64万元,投资进度99.94%[104]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403.24万元[10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4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后全部归还[105]
新元科技(300472)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