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夏军[1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开拓路7号1幢二层1201室[14] - 公司网址为www.bjgoodwill.com,电子信箱为zqb@bjgoodwill.com[14] - 董事会秘书为李静,证券事务代表为臧一博,联系电话均为010 - 82781910[15]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16]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http://www.sse.com.cn[16]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嘉和美康,代码为688246[17] 报告审计与保证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8] - 公司负责人夏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任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刘颖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300,477,599.52元,上年同期291,957,202.04元,同比增长2.92%[1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 0.20元/股,上年同期 - 0.17元/股[19]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72%,上年同期41.83%,减少1.11个百分点[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7,472,248.79元,上年同期 - 23,161,980.16元[1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87,273,009.78元,上年度末1,821,580,993.57元,同比减少1.88%[1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681,451,709.92元,上年度末2,645,633,863.79元,同比增长1.35%[1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66,661.65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504,944.07元[21][22]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76,174,705.2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80%[42]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46,184,767.0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20%[42] - 研发投入合计为122,359,472.3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20%[4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72%,较上年减少1.11个百分点[42]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37.75%,较上年增加15.53个百分点[42]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0047759952亿元,同比增长2.92%;营业成本1.5615183364亿元,同比下降1.83%[85] - 销售费用4925.444096万元,同比下降4.00%;管理费用4871.377196万元,同比下降6.22%;研发费用7617.470526万元,同比下降19.80%[85] - 财务费用246.925467万元,上年同期为 - 224.989505万元,变动因短期借款增长致借款利息支出增加[85] - 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1.8984633279亿元、 - 9680.873112万元、8921.075809万元[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单体报表、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分别为2031.47万元、 - 1.118895亿元,合并层面有累计未弥补亏损[79] - 报告期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311.89万元,主要为医疗信息化业务劳务成本计提[7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0780232430亿元,占总资产15.20%,较上年末下降33.42%,因归还借款、使用募集资金[89] - 应收款项期末余额7.2096560553亿元,占总资产26.87%,较上年末增长6.32%[89] - 报告期投资额5350万元,上年同期2999.22万元,变动幅度78.38%[93] - 对北京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增资1亿元,持股22.4541%,本期投资损益 - 671.943623万元[94] - 其他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和期末数均为72507493.05元[95] - 北京嘉和美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1000.00万元,持股比例100.00%,总资产238483.76万元,净资产54971.70万元,营业收入29230.31万元,净利润 - 861.86万元[96] - 北京嘉和海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60.63万元,持股比例58.70%,总资产26187.32万元,净资产3228.69万元,营业收入1745.29万元,净利润 - 1184.86万元[96]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300,477,599.52元,较2023年半年度的291,957,202.04元增长约2.92%[170]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334,806,475.45元,较2023年半年度的357,065,593.90元下降约6.23%[170] - 2024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 - 51,585,848.29元,2023年半年度为 - 59,973,803.80元,亏损有所收窄[171] - 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 - 37,018,050.21元,2023年半年度为 - 39,052,338.10元,亏损有所减少[17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 0.20元/股,2023年为 - 0.17元/股[172] - 2024年母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7,101,193.88元,较2023年半年度的9,477,375.57元下降约25.07%[173] - 2024年母公司半年度营业利润为 - 7,250,151.79元,2023年半年度为 - 9,692,819.46元,亏损有所收窄[173] - 2024年母公司半年度净利润为 - 5,517,038.58元,2023年半年度为 - 8,096,211.48元,亏损有所减少[173] - 2024年半年度研发费用76,174,705.26元,较2023年半年度的94,976,842.25元下降约19.79%[170] - 2024年母公司半年度财务费用234,231.36元,2023年半年度为 - 1,661,963.20元[17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984.63万元[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407,802,324.3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2,478,452.28元减少[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504,127,973.9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4,661,156.28元增加[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614,795,943.9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8,309,695.25元增加[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137,682,216.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10,465,358.33元减少[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13,931,492.5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092,036.18元增加[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43,769,493.9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5,168,505.46元增加[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681,451,709.9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45,633,863.79元增加[16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857,448,617.43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796,015,565.45元增长约7.72%[16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39,553,295.51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21,314,716.15元增长约85.57%[16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合计897,001,912.94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817,330,281.60元增长约9.75%[164] - 2024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784,449,796.98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1,828,303,582.19元下降约2.39%[164]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1,206,952,291.57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1,208,309,914.96元下降约0.11%[16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619,920,722.18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619,061,525.29元增长约0.14%[16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826,873,013.75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1,827,371,440.25元下降约0.03%[167]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4,293,110.33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17,460,085.03元下降约75.42%[16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480,819.45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165,044.83元增长约191.33%[168]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合计4,773,929.78元,较2023年12月30日的17,625,129.86元下降约73.94%[168] 公司业务与市场情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的“应用软件开发”,从事的业务属于“医疗行业软件”[23] - 预测2023年至2028年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复合增长率可达11.7%[23] - 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医疗临床、运营管理、医疗数据、生命科学等业务板块[25] - 公司在中国电子病历市场连续十年排名第一(2014年 - 2023年)[3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医院客户1700余家,其中三甲医院650余家,占全国三甲医院比例超四分之一[31] - 2022年公司在中国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31] - 公司在电子病历技术和专科电子病历方面具有领先优势[5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建立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在15个省、市、自治区设置分公司[6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保有量突破1700家,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60] - 公司电子病历产品连续10年位居国内电子病历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医疗大数据产品连续4年位居中国医疗大数据市场前三甲,2022年位居第一[61] - 公司所服务医院中有三十余家获电子病历五级及以上认证,六十余家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甲及以上认证[61] - 2023年公司在电子病历细分市场排名第一,2022年在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领域市场份额排名第一[74] 核心技术相关情况 - 报告期新增1项核心技术“大模型辅助电子病历自动生成技术”[33] -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主要核心技术共30项,其中应用于主要产品板块的核心技术25项,支持性核心技术5项[33] - 嘉和医疗大模型采用GPT架构,总训练Token数达到140亿[33] - 电子病历编辑器技术内嵌10万级专病模板库[34] - 医疗设备数据自动化采集技术可直连50多个厂商的500多种不同型号临床设备,已在200多家医疗机构近3000多个终端应用[34] - 医疗设备数据实时传输和存储技术单服务器部署支持250个智能网关同时高频并发数据[34] - DPSOI诊疗序列感知及基础病历生成技术支持1100余个专科诊断,包括400余个专科治疗方案、1700余个专科病历模板,可支持门诊常见80%以上诊断[34] - 临床知识图谱技术形成包含30多类本体、几十万实体和数百万关系的知识图谱[35] - 临床智能决策模型技术临床测试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可降低误诊率10%以上[35] - 智能医疗决策引擎累计学习上亿份病历,提取上万条经验规则,实际临床应用诊断准确率最高达98%以上,对话数据集测试准确率达90%以上[35] - 实时临床数据搜索及文本检索引擎能快速搜索上万个变量及数十亿
嘉和美康(688246) - 2024 Q2 - 季度财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