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 - 主体信用等级由AA降至AA-,评级展望稳定,九强转债评级为AA-[7]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总资产56.31亿元,2024年为55.75亿元[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0亿元,2024年为16.59亿元[9]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0.84亿元,2024年为5.31亿元[9] - 2024年毛利率同比增加3.84个百分点至78.50%,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08%[14]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89亿元,同比增长15.73%[14]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75%;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8.81%,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2.08%[14] - 2025年3月末商誉占总资产比重为29.70%[14] - 九强转债发行规模11.39亿元,截至2025年6月23日未转股余额为11.21亿元,未转股比例为98.42%[16][20]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注册资本及总股本均为5.88亿元,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3.84亿股,占比65.32%[18] - 2024年、2025年1 - 3月公司合并范围未发生变化[20] - 截至2025年6月23日,转股价格为16.95元/股,公司股价为13.56元/股[20] - 2024年体外检测试剂收入15.93亿元,占比96.04%,毛利率80.77%;仪器收入0.41亿元,占比2.49%,毛利率8.22%[36] - 2024年直销收入7.23亿元,占比43.59%,毛利率90.79%;经销收入9.36亿元,占比56.41%,毛利率69.00%[42] - 2024年体外诊断试剂生产量同比增长13.10%,销量同比增长10.98%,库存量同比增长57.21%[42]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1.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36%;利用自有核心技术生产的试剂产品收入14.55亿元,占比87.68%[43]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比合计16.50%,客户结构整体稳定[45] - 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为63.65%,进口原材料采购金额占比降至14.25%[47] - 2024年公司主要原材料、代理试剂、仪器等采购金额同比下降18.69%,对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为27.45%,同比减少1.25个百分点[4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因收购产生商誉16.73亿元,若被收购企业业绩不佳将面临减值风险[5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总额56.31亿元,非流动资产占比54.04%,应收账款账龄一年以上余额占比27.84%,前五名余额占比28.26%,商誉占总资产比重为29.70%[56][57][58]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75%至16.59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3.84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08%[59]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8.81%,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2.08%,1 - 3月毛利率为80.84%,较2024年增加2.34个百分点[59]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总债务规模为11.77亿元,以长期债务为主,负债合计14.17亿元[62][63]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同比略有下降至25.87%,2025年3月为25.16%[63][65] - 2024年公司净债务/EBITDA为0.15,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15.36,FFO/净债务为442.94%[63][65]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14亿元,2025年一季度为0.71亿元[65] - 2025年3月末公司未使用金融机构授信额度6.22亿元,具有一定备用流动性[65] - 2024年子公司迈新生物账面价值13.9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38亿元,占公司整体的70.63%[57] - 2025年3月货币资金为10.62亿元,较2024年的10.43亿元有所增长[70] - 2025年3月营业收入为3.20亿元,远低于2024年的16.59亿元[70] - 2025年3月净利润为0.84亿元,低于2024年的5.31亿元[70] - 2025年3月销售毛利率为80.84%,高于2024年的78.50%[70] - 2025年3月资产负债率为25.16%,低于2024年的25.87%[70] - 2025年3月净债务为0.93亿元,低于2024年的1.12亿元[70] - 2025年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净债务为76.17%,低于2024年的546.61%[70] - 2025年3月速动比率为9.62,高于2024年的8.49[71] - 2025年3月现金短期债务比为27.50,低于2024年的29.24[71] 产品与技术 - 截至2024年末,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为379个,同比增加85个;专利证书228个,较2023年末增加19个[14] - 2024年自有核心技术生产的试剂产品收入占比达87.68%[14] - “国药集团病理产业园暨迈新生物诊断试剂生产基地”已落成,研发生产中心占地近20,000平方米[39] - 公司将强化病理AI产品开发和诊断应用布局,打造病理生态系统[40] - 公司产品在生化免疫、病理诊断领域有较强技术实力,高端诊断试剂处于国内领先水平[37] 市场与合作 - 2024年公司与国药集团20个省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产品覆盖全国近75%的三甲医院[41] - 2024年公司直销模式收入占比增加6.25个百分点,境外销售收入0.43亿元,同比增长36.57%[41] 收购与变动 - 2024年8月23日,公司子公司迈新生物288.50万元收购Lumatas全部5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从74.67%增至80.00%;2024年12月,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至76.92%[20] - 2024年度可转债转股739股,2024年度第四期股权激励回购注销7,767股、第五期股权激励回购注销112,109股[2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盛丹因个人原因辞职[22] - 2022年6月30日发行11.39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截至2024年末募集资金使用完毕,7.975亿元用于收购迈新生物30%股权,3.4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17] 风险提示 - 公司在研产品存在研发进度和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4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因收购产生商誉16.73亿元,若被收购企业业绩不佳将面临减值风险[52]
九强生物(300406) -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