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4年广深高速公路日均路费收入7883千元,日均混合车流量632千架次[19] - 2024年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日均路费收入3466千元,日均混合车流量268千架次[19] - 2024年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日均路费收入2012千元,日均混合车流量205千架次[19]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7.37公吨,2023年为7.44公吨[196] - 2024年可吸入悬浮粒子排放量为0.63公吨,2023年为0.60公吨[196] - 2024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32,16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28,50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96] - 2024年无害废弃物排放量为14,421公吨,2023年为10,144公吨[196] - 2024年直接能源总耗量为7,865兆瓦时,2023年为8,438兆瓦时[196] - 2024年外购电力耗量为47,449兆瓦时,2023年为46,411兆瓦时[196] - 2024年能源总耗量为55,314兆瓦时,2023年为54,849兆瓦时[196] - 2024年总耗水量为621,179立方米,2023年为610,937立方米[196]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24.8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千米,2023年为110.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千米[196] - 2024年无害废弃物排放密度为56公吨/千米,2023年为39.4公吨/千米[196] 用户数据 - 接获客户投诉数目为1299宗,客户投诉率为0.0003%[197]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将修订行动计划完善ESG目标[13] - 公司秉持与社区共同发展理念,将深化社会责任实践[2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沿江公司自主研发的入口快速发卡系统,单车道每小时发卡超350张,通行效率提高30%[71] - 沿江公司高速出口应用预支付系统和门架预交易系统,通行效率提高25%[71] - 沿江公司试点准自由流收费模式可提升约75%过车效率[8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持有广深高速公路45%的利润分配比例、广珠西线高速公路50%的利润分配比例[15] - 公司持有深圳市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51%权益,持有新塘合营企业15%的权益[15][17]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办法》,推进闭环式风险评估[27] - 公司以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等为指导完善治理体系[29] - 公司组建风险管理组织,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程序[30] - 公司构建合规管理组织架构,更新相关资源库与清单[34] - 公司建立常态化持份者沟通机制[42] - 公司制定18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53] - 公司建立安全管理架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53] - 公司建立安全生产合法合规管理流程开展合规检查[54] - 公司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57] - 公司全面厘清廉洁风险管理职权等编制防控方案[48] - 公司建立廉洁管理两级领导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48] - 公司各层级廉洁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签订相关承诺书[48] - 公司与合作公司签署廉洁相关协议促进诚信合作[48] - 公司拓展渠道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提升教育成效[49] - 公司确保举报人员权益并保密处理举报资料[50] - 公司推动建立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配套考核奖惩机制[63] - 公司持续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65] - 公司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建立工程质量优质优价奖惩机制[66] - 集团强化道路精细化管理,养护巡查员开展多种检查[67] - 集团多措并举保道路安全畅通[68] - 集团优化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区服务品质[75] - 集团开展智慧高速建设完善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83] - 广珠西线合营企业开展数字化创新应用整合业务系统[86] - 沿江公司每年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识别改进点[87] - 集团注重保护客户隐私建立应急工作机制[89] - 集团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应对人才流失风险[90] - 公司遵循每周5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保障员工权益[93] - 公司实行岗位结构工资制构建公平薪酬福利体系[93] - 公司制定《员工培训管理办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等模式开展培训[94] - 公司实施“一二三四”计划工程推动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制定“引路人计划”护航青年员工成长[95] - 公司对员工自主参加的学历及专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给予奖励[96] - 公司制定9项工会工作制度及管理办法,通过多种形式征询员工意见[101] - 公司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取职业危害告知与警示等保障措施[112][113] - 公司对区域内环境风险全面评估,建立风险清单等提升应对能力[121] - 公司在项目施工中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控制项目对环境不利影响[123] - 公司加强重要生态敏感区环境管理,设计阶段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施工阶段落实生态监理制度[123] - 公司利用桥梁穿越建设生态廊道,配套建设野生动物生态通道[127] - 公司控制和减少“三废”排放及噪声污染,从多方面建立管理机制提升环境管理水平[130] - 公司对施工粉尘等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环保措施[132] - 公司将沥青路面维修铣刨废料用于场地平整和填筑便道,实现废弃物资源化[133] - 湾区发展将气候变化治理职责融入ESG工作架构,形成治理机制[134] - 公司选择不同情景评估气候变化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导致的预期财务损失变化[137][158] - 针对极端降雨、台风、沿海洪涝等气候风险,公司采取相应应对措施[148][151] - 公司将ESG表现纳入评价体系,使高管薪酬与之挂钩[177] - 公司优化采购细则,强化供应商交流,推广绿色采购理念[178] - 公司建立采购管理和操作规范,实施履约监督机制[179] - 公司在采购中推广绿色低碳理念,优先考虑环保供应商[180] - 公司制定多类ESG相关政策确保排放合规等[194]
湾区发展(00737)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