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券发行 - 公司将发行2030年到期的20亿元人民币、利率2.0%和2035年到期的15亿元人民币、利率2.3%的可持续债券[3][20] - 2030年和2035年债券发行价格均为面值的100.0%[20][105] - 债券拟仅供专业投资者购买,未在美国证券法等登记,仅境外发售[3][2][13] - 2030年和2035年债券从2025年7月30日起分别按年利率2.0%和2.3%计息[22] - 公司已获国家发改委外债备案登记证明,将提交发行后备案文件[26] - 公司将向港交所申请债券上市,预计2025年7月31日左右生效[108] 公司业绩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925.93亿、986.24亿和886.75亿元人民币[113] - 202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1.85亿、48.87亿和2.25亿元人民币[113] - 2022 - 2024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342元、1.220元和0.027元人民币[113] 公司规模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为688.19亿港元[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45个生产基地,印尼、澳大利亚各2个,菲律宾和新西兰各1个,年总产能达1399万吨[90][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数千经销商和数百万零售网点,覆盖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93] 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代牧业56.36%股权、中国圣牧29.99%股权[92] - 2019年7月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东南亚冰淇淋品牌Aice持股从9.99%增至42.25%[96] - 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子公司对Milkground持股从35.01%增至36.63%[96][97] 评级情况 - 发行人获穆迪“Baa1”企业评级,获标普全球“BBB+”评级,各系列债券预计获标普“BBB+”评级[35][108] 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依赖原料奶供应,供应短缺会有重大不利影响[123] - 产品污染等事件会对公司声誉、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6][128] - 原材料成本上涨且无法转嫁会降低公司盈利能力[131][132] - 消费者偏好变化可能影响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134][135] - 乳制品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可能失去市场份额[136][137] 收购情况 - 2019年12月公司完成以69.3亿元人民币收购贝拉米全部股份[149] - 2021年7月子公司认购上海妙可蓝多1.00976102亿股新股[149] - 2023年3月公司完成收购雅士利25%股份,7月完成间接收购23.96%权益[149] 其他情况 - 公司连续十六年跻身荷兰合作银行“全球乳业20强”榜单[90] - 2024年“蒙牛”位列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榜”前30[94] - 2024年公司为巴黎奥运会TOP计划成员,支持110场马拉松赛事[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年,公司产品未出现重大污染或召回情况[129] - 公司实施“一核双翼”战略,深化核心业务,拓展营养健康和海外市场[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