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计539,098,70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2.2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负债合计499,593,73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1.79%[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股东权益合计39,504,974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8.03%[10] 业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为282,651,198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2.74%[7] - 2025年6月30日,集团吸收存款为356,350,119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7.98%[10]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利息净收入3898002千元,2024年为2437448千元[14] 收益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投资收益1011693千元,2024年为571563千元[14] - 2025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5204521千元,2024年为3621843千元[14]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1450138千元,2024年为1337695千元[14] 现金流情况 - 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集团为58,001,410千元,2024年为38,692,832千元[27]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63360,2024年为 - 1755294[31] - 2025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39198,2024年为2179617[31] 其他业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公司发起设立但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余额为261.03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312.15亿元[1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赚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8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0.84亿元[129] - 2025年6月30日,公司直接持有第三方机构发起结构化主体权益账面价值合计4162441,2024年12月31日为6595824[130][131] 风险管理 - 公司建立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内控政策和流程,董事会是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164] - 公司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在各类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情况[165] - 公司建立了“三道防线”风险管理架构[165] 信用风险管理 - 公司在公司及机构信贷业务方面完善了信贷准入、退出标准,优化信贷结构[168] - 公司在个人业务方面依靠信用评估发放信贷,重视贷后监控[169] - 公司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监控贷款组合风险,贷款分为五类,后三类为已减值贷款及垫款[170] 预期信用损失 - 公司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准备,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优化[173] - 公司基于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三个风险阶段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74] - 2025年6月30日识别出与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有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等[182] 信用风险敞口 - 2025年6月30日,阶段一最大信用风险敞口合计469,909,388,阶段二为23,809,830,阶段三为3,194,221,总计496,913,439[183] - 2025年6月30日,信贷承诺及财务担保最大信用风险敞口阶段一为24,622,437,阶段二为360,429,阶段三为61,总计24,982,927[183] 汇率与市场风险 - 2025年6月30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100个基点,外汇折算损益对净损益及股东权益潜在影响为增加或减少1,575千元[197] - 市场风险指因市场价格不利变动使公司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存在于交易性和非交易性业务中[193] - 董事会负责审批市场风险管理政策,高级管理层负责拟定、执行政策和制度,监事会负责监督履职情况[193]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主要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重新定价风险是主要来源[198] - 公司管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包括久期管理和限额管理[198] 金融资产期限结构 - 3个月以内金融资产合计95,429,185[200] - 3个月至1年金融资产合计173,490,895[200] - 资产合计为531,473,129[200]
西安银行(600928) - 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审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