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431,942,704.68元,较2024年1 - 6月增长23.90%[22] - 2025年1 - 6月利润总额24,368,414.71元,较2024年1 - 6月下降37.49%[22]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48,507.89元,较2024年1 - 6月下降55.06%[22]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85,612.26元,较2024年1 - 6月下降90.64%[22] - 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09,763,144.06元,较2024年6月30日下降3.59%[22]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2,781,047,840.91元,较2024年6月30日下降1.47%[22] 募集资金情况 - 2023年公司获准公开发行A股23790652股,每股发行认购价格为46.80元,共计募集1113402513.60元[45] - 扣除相关不含税承销和保荐费用91958273.95元后,余款1021444239.65元汇入公司募集资金专户[45] - 公司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为9.9209654853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6.3761366023亿元[46] - 募投项目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3794258389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46] - 募集资金利息和理财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为0.3345969559亿元[46] - 尚未到期的理财产品金额为4.6652675179亿元,含期末计提理财收益金额0.0822667989亿元[46] - 2025年半年度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6.101715亿元,到期收回7.354628亿元[50]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投资产品收到的理财收益为0.068684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余额为4.583001亿元[50] 研发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有研发人员410人,占员工总数37.96%[27] - 公司搭建的平台有23个专业实验室,配套200余套先进设备,能实现119项分析测试项目[29]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5138.55万元,同比增长51.5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0%,年内在研项目共21个[42]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获授权知识产权共45项[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授权有效期内的知识产权共计677项,其中发明专利117项、软件著作权153项[31][42] - 公司参与起草3项国家标准,主导制定11项团体标准[31] 公司运营与整改 - 2025年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轩等3人因信息披露问题受湖北证监局监管函处罚[11] - 公司对募集资金使用问题从多维度补充收集审计证据并完善内控[7] - 公司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准则提升专业能力以整改业绩披露问题[9] - 公司加强与审计机构沟通,提前年报审计与准备工作时间[10] - 公司强化信息披露审核与监督机制,修订完善内控制度[1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冠以“ST”字样[18] 公司业务与布局 - 公司新能源电池装备收入占比较高,产品主要应用于电芯装配和模组/PACK环节[33][34] - 公司实现从激光器到智能产线的研发突破与产品升级,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产线等[33] - 公司总部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建立生产研发基地和营销中心[40] 股权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长、总经理吴轩直接持股2455.11万股,间接持股777.03万股[57] - 王树直接持股65.45万股,通过共青城逸扬间接持股14.98万股,通过逸扬兴能间接持股9.36万股[58] - 冉昌林通过共青城逸扬间接持股19.98万股,通过逸扬兴能间接持股8.51万股[58] - 从长波通过共青城逸扬间接持股9.99万股[58] - 赵来根直接持股45.35万股,通过逸扬兴能间接持股0.44万股[58] - 王颖超通过共青城逸兴间接持股0.99万股,通过逸扬兴能间接持股1.20万股[58] - 周叶通过共青城逸扬间接持股2.00万股,通过逸扬兴能间接持股2.69万股[58] - 曾伟明通过共青城逸扬间接持股3.00万股[58] - 曹卫斌直接持股3.49万股,通过共青城逸扬间接持股12.48万股,通过逸扬兴能间接持股37.83万股[58] - 向玉枝通过共青城逸扬间接持股9.99万股[58] - 熊五岳直接持股119.36万股,通过逸扬兴能间接持股1.06万股[58]
ST逸飞(688646) -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