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业务基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5座焦煤礦,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古交[10][14] - 福昌礦區和遼源礦區預期生產能力均為每年600,000噸[11][14] - 金鑫礦區預期生產能力為每年600,000噸,自2023年4月起恢復營運[17][20] - 福昌礦區獲山西省煤炭工業廳確認為「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煤礦」,有效期自2023年8月起3年[10][14] - 2022年11月,鉑龍礦區和鑫峰礦區之礦區重組及合併方案獲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批准[16][20] - 铂龙矿安全生产日期从2023年第三季度推迟至2024年第一季度[43] 子公司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全資子公司恆伯泰錄得收入約10,126,000港元,2022年同期約為72,345,000港元[18] - 恒伯泰2023年上半年收入约1012.6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7234.5万港元[21]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額減少主要因煤炭售價及產量下降[9][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19.04亿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8.64315亿港元[24][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5.6066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1.63491亿港元减少约6.02828亿港元[24][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2097.2万港元,毛利率3.7%,2022年同期毛利约4.8549亿港元,毛利率41.7%[25][27]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约1.2112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11731亿港元减少[29][32] - 2023年上半年总员工成本约5930.6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6963.2万港元;其他税项费用约3604.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8029.7万港元[29][32] - 2023年上半年采矿权减值亏损约14.62024亿港元,2022年同期减值亏损拨回约7.25983亿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5.42727亿港元,2022年同期减值亏损拨回约3.11356亿港元[29][3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约1.9489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27111亿港元减少约3221.5万港元[34][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00447亿港元,2022年同期应占溢利约3.04288亿港元[35][3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约66.2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89.69亿港元[47][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约90.0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94.35亿港元[47][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亏损总额约23.8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66亿港元[47][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1.1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62亿港元[49][5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因宏观环境和焦煤售价下降未达预期,但对山西煤炭行业短期增长乐观[8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低于预期,因宏观经济挑战和煤炭售价下降[9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股息[96][10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4.3181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4.57573亿港元[109][11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106][11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无重大投资[107][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未来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08][114] - 2023年上半年无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事件[119][124] - 假设及时成功落实行动计划并提供足够核数凭证,有望在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中去除不发表意见[95][10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560,663千港元,较2022年的1,163,491千港元下降51.81%[176] - 该期间毛利为20,972千港元,较2022年的485,490千港元下降95.68%[176] - 除税前亏损为2,298,409千港元,而2022年为溢利1,088,507千港元[176] - 期间亏损为1,904,000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864,315千港元[176] - 基本每股亏损为190.1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57.8港仙[176] - 摊薄每股亏损为190.1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14.2港仙[176]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869,606千港元,2022年为全面收入842,783千港元[1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867,19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261,323千港元下降29.00%[1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53,35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8,112千港元增长6.39%[1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3,48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672千港元增长约8.36%[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1,472,41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53,099千港元增长约8.82%[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一名董事款项为14,82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821千港元增长约0.03%[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为5,573,94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00,952千港元下降约2.23%[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7,1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22千港元增长约340.99%[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所得税负债为10,9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12千港元增长约65.32%[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7,057,28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98,587)千港元增长约0.58%[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储备为(3,558,06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87,877)千港元下降约37.49%[1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1,171,62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21,661千港元下降约44.77%[1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负债为763,67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3,327千港元下降约36.54%[185] - 2023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 - 465,690千港元,6月30日为 - 2,385,911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904,000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864,315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汇兑差额为34,39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 - 21,676千港元[18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40,547千港元,2022年为26,147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已付税项为17,025千港元,2022年为75,150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23,522千港元,2022年为 - 49,003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为31,940千港元,2022年为82,358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 - 31,699千港元,2022年为 - 82,262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租赁负债还款为1,877千港元,2022年为14,067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0,156千港元,2022年为145,759千港元[191] 公司运营环境情况 - 美国及歐洲央行加息致貨幣匯率波動,公司營運外部環境有挑戰[9][13] - 疫情後失業率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公司營運內部經濟拐點不確定[9][13]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公司在柬埔寨尋求木薯相關農業及深加工業務機會[19] 公司重组相关情况 - 公司与潜在要约人等就集团重组进行讨论,涉及潜在要约人认购股份等多项内容[55] - 公司拟出售中国OEPC持有的9429.2961股股份及相关销售票据给潜在要约人[55] - 公司与潜在要约人等就建议重组进行磋商,涉及潜在要约人认购股份等多项内容[57] - 2023年4月20日,公司宣布与潜在要约人等就建议重组的讨论终止,重组不再继续[61][63] - 公司拟重组,涉及潜在要约人及其他潜在投资者认购股份等多项事宜[71] - 2023年4月20日,公司宣布与潜在要约人及其他潜在投资者的重组讨论终止,重组不再进行[75][77] 公司债务相关情况 - 2017年可换股贷款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为4000万美元,转换期已届满[55] - 2022年6月17日,公司接获2017年票据持有人追索函,要求赎回本金4000万美元的2017年可换股贷款票据[59][62] - 2022年7月22日,公司接获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支付2017年可换股贷款票据项下84943738.72美元[60][62] - 集团正与非控股权益磋商延长应付款项还款到期日[66] - 集团与2017年票据持有人就4000万美元(相当于3.12亿港元)未偿还本金进行讨论,未订立具法律约束力协议[66][69] - 集团与2020年可换股贷款票据持有人就3.8亿港元及1500万港元应付款项进行讨论,未订立具法律约束力协议[66] - 集团正与收购附属公司代价相关其他应付款项对手方协商延长还款到期日[66] - 截至报告日期,非控股权益未要求即时偿还未偿还债务,并表示愿意延期[67][70] - 2022年6月17日,公司收到2017年票据持有人追索函,要求赎回本金4000万美元(相当于3.12亿港元)的可换股贷款票据[72] - 2022年7月22日,公司收到法定要求偿债书,需支付2017年可换股贷款票据项下84943738.72美元[74][77] - 公司正与2017年票据持有人磋商延期及/或和解,还款时间表未落实[76][78] - 公司与2020年票据持有人磋商延长到期日及/或认购新票据,对方目前无意要求还款[81][84] - 2022年11月3日,集团收到其他应付款项债权人催缴函,仍在协商还款[86][91] 公司未来战略及展望 - 下半年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战略,预计未来稳定产生现金流入改善财务状况[88] - 集团寻求外部融资机会,截至报告日期未达成协议,将继续探索[89] 公司股份发行及股东持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526,260,404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股份[97][102] - 张三货先生于股份的好仓所持股份数为94,292,961股,占已发行股本概约百分比为17.9175%;淡仓所持股份数为91,361,894股,占已发行股本概约百分比为17.3606%[128] - 谢南洋先生于股份的好仓所持股份数为7,658股,占已发行股本概约百分比为0.0015%[1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能源持有94,292,961股股份,其中91,361,894股已被抵押[129][130] - 张三货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于相关股份的好仓所持股份数为68,181,818
绿领控股(00061)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