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概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上升7%至港币53.02亿元,租赁收入为港币49.86亿元与去年持平,股东应占纯利下降13%至港币19.48亿元[6][8] - 扣除物业重估收益及相关影响,股东应占基本纯利增加1%至港币22.17亿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上升7%至港币53.02亿元,营业溢利微升2%至港币37.08亿元[33] - 物业租赁收入维持于港币49.86亿元,期内录得物业销售收入港币3.16亿元(2021年:无)[33] - 股东应占基本纯利增长1%至港币22.17亿元,相应的每股基本盈利保持于港币0.49元[33] - 计及港币2.69亿元的股东应占物业之净重估亏损后,公司录得港币19.48亿元的股东应占纯利(2021年:港币22.35亿元),相应的每股盈利为港币0.43元(2021年:港币0.50元)[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53.02亿港元,较2021年的49.75亿港元增长6.6%[102] - 同期,公司来自营业的溢利为31.93亿港元,较2021年的40.06亿港元下降20.3%[102] - 除税前溢利为29.80亿港元,较2021年的38.24亿港元下降22.1%[102] - 本期溢利为22.57亿港元,较2021年的27.71亿港元下降18.6%[102] - 股东应占本期溢利为19.48亿港元,较2021年的22.35亿港元下降12.8%[102] - 基本每股盈利为0.43港元,较2021年的0.50港元下降14%[102] - 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 -26.84亿港元,较2021年的39.94亿港元下降167.2%[103] - 股东应占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 -25.17亿港元,较2021年的33.41亿港元下降175.3%[103] - 物业之公允价值净减少2.21亿港元,而2021年为增加6.18亿港元[102] - 汇兑储备之变动产生的换算至列报货币汇兑差异为 -50.15亿港元,2021年为12.19亿港元[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9.616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1431亿港元有所下降[10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9564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804亿港元减少[10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3689亿港元,低于2021年12月31日的1.9502亿港元[10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流动净资产为5875万港元,高于2021年的3302万港元[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4.704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2384亿港元降低[10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权益为13.6548亿港元,较期初的14.1719亿港元减少[10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2257万港元,其中股东权益部分为1948万港元[105] - 2022年上半年换算至列报货币产生的汇兑差异使总权益减少5015万港元[105] - 2022年上半年上年度末期股息使总权益减少2699万港元[105] - 2022年上半年雇员股权费用使总权益增加45万港元[10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18.63亿港元,2021年为7500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13.17亿港元,2021年为-18.23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41.69亿港元,2021年为-3.87亿港元[10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53.02亿港元,2021年为49.75亿港元,其中租赁收入44.09亿港元,2021年为44.62亿港元;已建成物业销售3.16亿港元,2021年为0 [112]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租赁收入内地为33.67亿港元,香港为16.19亿港元;物业销售收入内地为0,香港为3.16亿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未计入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来自营业的溢利内地为20.66亿港元,香港为13.48亿港元;2021年内地为21.07亿港元,香港为12.81亿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公允价值净减少2.21亿港元,其中内地减少1.49亿港元,香港减少7200万港元;2021年增加6.18亿港元,其中内地增加13.55亿港元,香港减少7.37亿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支出净额为2.24亿港元,2021年为1.82亿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应占合营企业溢利为1100万港元,2021年为0 [11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9.8亿港元,2021年为38.24亿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税项为7.23亿港元,2021年为10.53亿港元[113] - 2022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22.57亿港元,2021年为27.71亿港元;股东应占纯利为19.48亿港元,2021年为22.35亿港元[11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21.573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4235亿港元有所下降[114] - 2022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200万港元[115] - 2022年利息支出净额为-2.24亿港元,2021年为-1.82亿港元[116] - 2022年除税前溢利已扣除已出售物业成本1.35亿港元、职工成本7.79亿港元、折旧4900万港元[117] - 2022年税项支出总额为7.23亿港元,较2021年的10.53亿港元减少[119] - 2022年拟派中期股息8.1亿港元,与2021年相同[120] - 2022年股东应占纯利为19.48亿港元,2021年为22.35亿港元[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添置额为11亿港元,2021年为11.16亿港元[125]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9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8亿港元[127]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39.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07亿港元[129] -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4.99亿股,股本金为39.95亿港元[13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 - 2.517亿港元,上年度同期为3.341亿港元[13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储备为96.598亿港元,较年初减少5.171亿港元[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签约资本承担为51.71亿港元,已授权但尚未签约为127.0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对应数值分别为59.75亿港元、131.62亿港元[139] 股息派发 - 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角8仙,将于2022年9月29日派发给2022年9月15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6] - 董事会宣布以现金方式派发2022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18元(2021年度:港币0.18元)[36] 疫情影响 - 上海两座购物商场因疫情政策完全停业约两个月,餐饮设施禁止营运约三个半月,内地其余八座购物商场中有四座停业期较短[7] - 公司预计疫情年内不会结束,业绩会受影响,但已复常城市业绩或令人鼓舞,上海销售可能强劲反弹[23] 内地业务表现 - 内地总租赁收入以人民币计算略高于去年同期,零售租金收入几乎与去年持平,上海收入下跌被其他方面增长抵销[8] - 武汉恒隆广场和大连恒隆广场租赁收入大幅上涨,内地三座新办公楼租赁收入大幅增长[8] - 撇除2021年3月开业的武汉恒隆广场,其余九个综合项目在可同比基础下租户销售总额下降23%[8] - 内地办公楼租金上调、空置率收缩,带来7400万元额外收入,同比增长16%[9] - 沈阳康莱德酒店受防疫措施影响收入不理想,无锡恒隆广场小型精品酒店预计2024年底开业,有106间房[9] - 大连恒隆广场和武汉恒隆广场表现优异,无锡恒隆广场和昆明恒隆广场预计再次表现出色,上海两物业未来一段时间会稳健增长[23] - 次高端商场表现不俗但有改善空间,济南恒隆广场未来一两年业绩或令人满意,内地办公楼业绩增长可能放缓但收入稳定[24] - 公司物业组合包括八座上海以外的购物商场,上海疫情防控时发挥支援作用弥补租金损失[26] - 无锡恒隆广场零售销售额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40%,大连恒隆广场零售销售额18个月内几乎翻两倍[26] - 无锡、大连、昆明和武汉恒隆广场累计销售总额增长,抵消上海两个月损失还有余[27] - 办公楼组合占内地收入约20%,得益于昆明恒隆广场新增16.8万平方米和武汉恒隆广场新增15.2万平方米面积[28] - 昆明和武汉甲级办公楼租出率分别为80%和超60%,采用模块化精装修办公室[28] - 预计零售组合增长速度超办公楼,办公楼在常态收入中占比可能比20%低几个百分点[29] - 内地物业组合的租赁收入按人民币计值增加1%,或按港币计值增加2%,抵销了香港物业组合4%的跌幅[37] - 内地商场于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下滑1%,整体租赁收入则较去年同期上升1%[37] - 2022年首六个月内地整体租赁收入按人民币计值上升1%,营业溢利则保持平稳;按港币计值,整体租赁收入和营业溢利分别上升2%和1%[38] - 内地商场组合的收入下跌1%,次高端商场的收入减少2%,高端商场则录得1%的收入跌幅[39] - 内地商场组合2022年上半年收入22.1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1%[40] - 上海恒隆广场2022年上半年收入7.24亿元,同比下跌17%,租户销售额下跌38%[40][41]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2022年上半年收入5.53亿元,同比微跌2%,租户销售额跌幅32%[40][41] - 大连恒隆广场2022年上半年收入1.12亿元,同比上升67%,租户销售额跃升1.2倍[42] - 武汉恒隆广场2022年上半年收入1.22亿元,较去年同期急增超1.8倍,6月租出率达84%[40][42] - 次高端商场2022年上半年收入3.16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2%[40] - 沈阳皇城恒隆广场2022年上半年收入8200万元,同比下跌9%,租户销售额下跌26%[40][42] - 济南恒隆广场2022年上半年收入1.51亿元,同比微升1%,租出率92%[40][42] - 天津恒隆广场2022年上半年收入8300万元,同比微升1%,租出率上升至83%[40][43] - 办公楼组合整体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16%至5.47亿元[44] - 内地办公楼组合期末总额收入5.47亿元,同比上升16%,上海、沈阳、无锡、昆明、武汉收入分别为3.17亿、0.66亿、0.61亿、0.59亿、0.44亿元,涨幅分别为2%、2%、15%、69%、340%[45] - 内地办公楼组合中,上海、沈阳、无锡、昆明、武汉期末租出率分别为96%、92%、88%、79%、61%,较2021年6月分别提升1、-5、4、29、27个百分点[45] 香港业务表现 - 香港整体租户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回落15%,零售租赁收入下降3%,租出率98%,租赁边际利润率略低至82%[10] - 香港办公楼收入减少7%,租赁边际利润率回落4个百分点至83%,平均单位租金下降[10] - 香港租赁业务前景取决于疫情和政策,目前仍面临压力,总租赁收入或未见底,但情况预计不会严重恶化[24] - 香港和内地住宅市场疲弱影响公司销售计划,但因非主要业务,短期淡静影响有限[24] - 香港物业组合收入下跌4%至16.19亿港元,营业溢利收减6%至13.06亿港元,租赁边际利润率为81%,租户销售额微升1%[50]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收入下跌3%至9.51亿港元,铜锣湾和中环零售组合收入跌幅9%,租出率下跌4个百分点至94%,旺角零售组合租赁收入增加1%,社区商场收入与去年持平[52] - 香港办公楼收入下跌7%至5.45亿港元,中环办公楼组合收入减少17%,租出率80%,铜锣湾办公楼组合收入下跌11%,旺角办公楼组合租赁收入增加5%[53] - 香港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收入增加6%,期末租出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70%[54] 物业销售与发展 - 公司售出蓝塘道项目一间大宅,边际溢利为52%[8] - 两三年后住宅供应有限,公司项目届时可应市[29] - 位于蓝
恒隆地产(00101)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