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是建基于香港的投资控股公司,主要投资消费性食品、电讯、基建及天然资源领域[2] - 1981年公司成立,创业资本为700万港元(90万美元),有6名员工,办公室面积50平方米[8] 公司发展历程 - 1988年公司首次投资电讯业务,购入香港讯联50%权益[10] - 1992年公司收购远东银行并与康年银行合并,易名香港第一太平银行并上市[11] - 1996年公司成为恒生指數成份股[13] - 1998 - 2000年公司于菲律宾收购PLDT,于印尼收购Indofood [14] - 2006年MPIC定位为基建公司重新上市[14] - 2007 - 2012年公司增加于PLDT的投资,通过MPIC投资输水和医院业务,通过IndoAgri将Indofood种植园业务上市[15] - 2008年公司首次投资采矿业(Philex),通过MPIC投资收费道路业务(MPTC)[16] - 2016年MPHI向GT Capital出售MPIC 4.1%已摊薄权益,交易完成后共持有MPIC 55%投票权益及42%经济权益[17] - 2017年MPIC收购Beacon Electric余下25%权益,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18] - 2019年第一太平出售Goodman Fielder 50%权益,MPIC出售Metro Pacific Hospital Holdings 40%权益[18] - 2020年ICBP收购Pinehill Company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18] - 2021年MPIC旗下Beacon PowerGen出售Global Business Power 56%权益,MPIC出售DMT 29.45%权益[18] - 2009年通过PLDT及MPIC投资输电业务,增加于Philex的投资[18] - 2013年FPM Power收购PLP 70%权益,FPM Infrastructure收购Don Muang Tollway 29.45%权益,FP Natural Resources收购RHI 34%权益[18] 2021年财务整体表现 - 2021年营业额为91.032亿美元,年内溢利为8.957亿美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33亿美元[19] - 2021年基本盈利为7.72美仙,基本经常盈利为9.88美仙,分派/股息为2.43美仙[19] - 2021年毛利率为31.07%,平均资产净值经常性回报率为10.62%,平均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经常性回报率为13.25%[19] - 2021年资产总额为265.667亿美元,较2020年的269.436亿美元略有下降;债务净额为78.655亿美元,较2020年的82.056亿美元有所减少[20] - 2021年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59亿美元,较2020年的10.366亿美元有所增加;资本开支为11.043亿美元,较2020年的10.656亿美元略有增加[20] - 2021年已发行股数为42.791亿股,较2020年的43.449亿股有所减少;市值为15.745亿美元,较2020年的13.759亿美元增长14%[20][22] - 2021年营业额为91亿美元,较之前增长28%;经常性溢利为4.265亿美元,较之前增长33%;呈报溢利为3.333亿美元,较之前增长65%[22]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3亿美元,较之前增长5%;资产总值为266亿美元,较之前增长1%[22] - 按国家分类,菲律宾业务溢利从之前的一定金额增长14%至2.476亿美元,印尼业务溢利增长22%至2.37亿美元,新加坡业务从亏损250万美元改善至盈利2180万美元[22] - 按行业分类,消费性食品业务溢利增长24%至2.281亿美元,电讯业务溢利增长3%至1.391亿美元,基建业务溢利增长46%至1.199亿美元,天然资源业务溢利增长141%至1930万美元[22] - 2021年派发额为1.046亿美元,占经常性溢利的25%[23] - 2021年提前赎回债券本金金额为1.205亿美元,总公司利息开支净额为5130万美元,总公司债务净额约13亿美元[23] - 2021年以2380万美元回购及注销6580万股股份,总公司来自投资公司的股息及费用收入为2.044亿美元[23] - 2021年来自各项投资的溢利贡献总额上升24%至5.064亿美元,营业额由71亿美元上升28%至91亿美元[26][27] - 经常性溢利由3.212亿美元上升33%至4.265亿美元,非经常性亏损由1.538亿美元下降54%至7080万美元,呈报溢利由2.016亿美元上升65%至3.333亿美元[27] - 2021年集团录得汇兑及衍生工具亏损净额2420万美元,2020年为收益3410万美元[28] - 2021年印尼盾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下降1.1%,平均价上升2.1%;披索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下降5.8%,平均价上升0.3%;新加坡元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下降2.0%,平均价上升2.5%[28] - 末期分派每股10.0港仙(1.28美仙),2020年为7.5港仙(0.96美仙),分派总额自2020年每股14.5港仙(1.86美仙)上升31%至2021年每股19.0港仙(2.43美仙)[30] - 全年分派的分派率相当于2021年的经常性溢利约25%,与2020年相同,公司自2010年开始已连续十二年每年向股东分派经常性溢利的25%[30] - 2021年3月30日,董事会批准一项三年内可自公开市场回购1亿美元公司股份的计划[31] - 2021年4 - 12月,公司以平均每股2.81港元(0.36美元)回购约6580万股股份,作价总额约1.851亿港元(2380万美元)[31] - 2022年截至2月25日,公司以平均每股3.02港元(0.39美元)回购约980万股股份,作价总额约2960万港元(380万美元)[31] - 所有已回购股份随后已被注销[31] - 2021年11月30日,公司完成提早赎回本金1.205亿美元的债券余额[32] - 2021年12月31日,总公司债务总额约14亿美元,平均到期年期3.3年,债务净额约13亿美元,约65%为定息借贷,混合年利率约3.2%[32] - 2021年,总公司扣除利息开支及税项前营运现金流入升至1.858亿美元,同比上升8%,现金利息开支净额降至4930万美元,同比下降11%,现金利息比率约3.8倍[33] - 核心溢利升至5.611亿美元,同比上升35%,溢利净额升至5.328亿美元,同比上升18%,综合销售净额升至69亿美元,同比上升22%[35] Indofood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30日,公司于Indofood的经济权益为50.1%[6] - Indofood对集团的溢利贡献升至2.37亿美元,同比上升22%[35] - 毛利率稳定于32.7%,综合营运开支升至11亿美元,同比上升12%,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15.8%升至17.0%[36] - 2021年,Indofood债务总额升至43亿美元,同比上升16%,28%于年内到期,29%以印尼盾计值[37] - 2021年1月,Indofood附属公司增加股权作價5630万美元;2月,ICBP收購IFM 49%權益作價3440万美元[38] - 2021年,Indofood购买IndoAgri股份作價80万美元,实际权益增至约71.9%[39] - 品牌消费品、Bogasari、农业业务、分销的收益分别为8.065亿美元、1.325亿美元、2.255亿美元、0.158亿美元[40] - 2021年品牌消费品集团销售额上升21%至57万亿印尼盾(40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19.4%升至20.3%[42] - 面食部门年产能约340亿包,为全球最大即食面生产商之一,服务超10亿消费者[42] - 乳制品部门年产能超90万公吨,为印尼最大乳制品生产商之一[42] - 零食部门年产能约5万公吨,为印尼现代零食类别市场领导者[42] - 食品调味料部门年产能超15万公吨[42] - 营养及特别食品部门年产能2.5万公吨,是印尼幼儿食品行业领导者之一[42] - 饮料部门综合年产能约30亿公升[42] - 2021年Bogasari销售额上升13%至25.9万亿印尼盾(18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7.8%降至7.3%[44] - 2021年农业业务集团销售额上升35%至19.7万亿印尼盾(14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10.3%升至16.4%[45] - 2021年种植园部门销售额上升25%至10.6万亿印尼盾(7.363亿美元),鲜果串核仁产量下降8%至280万公吨,棕榈原油产量下降7%至68.7万公吨[46] - Indofood食用油及油脂部门销售额增长42%至163000亿印尼盾(11亿美元),棕榈原油需求70%来自种植园部门[49] - Indofood分销集团销售额上升10%至5万亿印尼盾(3.5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3.5%升至4.5%[50] - Indofood农业业务集团预计全球植物油价格上涨,将重新种植油棕榈并进行资本投资[49] PLDT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30日,公司于PLDT的经济权益为25.6%[6] - PLDT电讯核心溢利净额上升8%至302亿披索(6.124亿美元),综合核心溢利净额上升10%至299亿披索(6.065亿美元)[53] - PLDT综合服务收入上升6%至1821亿披索(37亿美元),家居及企业服务收入分别上升24%及4%[53] - PLDT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上升11%至959亿披索(19亿美元),盈利率由50%升至52%[53] - PLDT资本开支达890亿披索(18亿美元),其中175亿披索(3.545亿美元)用于支持家居宽带业务拓展[54] - PLDT年底固线光纤网络入屋总量上升54%至1390万户,端口容量上升42%至580万[54] - PLDT Smart的5G基站数目上升1366%至7200个,LTE/4G基站数目上升28%至38600个[54] - PLDT 4G和3G网络覆盖范围扩大至普及超96%菲律宾人口,固线宽带地区覆盖范围涵盖近60%[54] - 过去十年公司投入约5185亿披索(102亿美元)资本开支,2022年预计降至760 - 800亿披索[56] - 2021年底综合债务净额45亿美元,债务净额与EBITDA比率为2.38倍,债务总额50亿美元,16%以美元计值,仅5%未作对冲,63%于2026年后到期,64%为定息借贷,平均税前利息成本降至4.31%[57] - 股息政策为电讯核心溢利净额60%派发给股东,2021年股息总额每股84披索(1.68美元)[58] - 数据及宽带服务收入上升6%至1821亿披索(37亿美元),数据及宽带收入上升12%至1397亿披索(28亿美元)[59] - 2021年底集团用户基准总数稳定于约7880万户[59] - 家居服务收入增长24%至478亿披索(9.684亿美元),固线宽带用户基准总数上升27%至约300万户[60] - 无线数据流量上升16%至3337拍位元组,活跃数据用户增加11%至4260万名[60] - 2021年底合并无线用户基数下降2%至7120万名,超97%为预付客户,企业业务服务收入上升4%至422亿披索(8.549亿美元)[61] - 2021年底PayMaya注册用户达4400万,有43万个认付点,6.3万家网络代理商,覆盖92%人口,Maya银行计划2022年3月底投入服务[62] - 公司目标2030年前将范围1及2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2021年底在网络已封锁17.9万项内容不当源头[63] - PLDT服务收入有望实现中单位数增长,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预期增至逾一千亿披索,电讯核心溢利有望达320 - 330亿披索,资本开支预期为760 - 800亿披索[64] MPIC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30日,公司于MPIC的经济权益为44.6%[6] - MPIC综合核心溢利净额由102亿披索(2.069亿美元)上升20%至123亿披索(2.497亿美元),对集团溢利贡献增加16%至9810万美元[67] - MPIC综合呈报溢利净额由47亿披索(9590万美元)上升113%至101亿披索(2.05亿美元),综合收入由409亿披索(8.255亿美元)上升7%至436亿披索(8.825亿美元)[6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MPIC综合债务为2463亿披索(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债务净额增加8%至1948亿披索(38亿美元)[69] - MPIC 2021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1105披索(0.22美仙),派息比率为核心溢利净额的27% [70] - MPIC于2021年9月以23亿披索(4630万美元)回购约5.99亿股股份,2022年2 - 3月以15亿披索(2870万美元)回购约3.91亿股股份[72] - 2021年1月,MPIC合营公司KMIH
第一太平(0014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