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概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收益为116,293千港元,较过往年度的142,814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期内溢利为182,083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1,759千港元,基本每股盈利为6.63港仙[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9,647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80,851千港元,流动负债为125,104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50,676,000港元,或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8] - 2023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源于外界客户之收益分别为116,293千港元和142,814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分部业绩分别为 -42,873千港元和13,569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分别为128,490千港元和302,673千港元[1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分部负债分别为276,944千港元和360,183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除税前溢利分别为183,629千港元和61,403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所得税开支分别为1,546千港元和2,792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期/年内溢利分别为182,083千港元和58,611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银行利息收入分别为622千港元和8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和2021年全年融资成本分别为12,630千港元和20,697千港元[19]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68,817千港元,2021年为48,955千港元[22]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201,759,000港元,2021年约为54,756,000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为20,305千港元,2021年为59,910千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0千港元,2021年为2,996千港元;其他贷款为38,550千港元,2021年为66,222千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3,687,628,409股,股本为3,507,36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6,411,770,500股,股本为3,178,754千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或然负债为6,57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469千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26,304千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就向联营公司注资之未付结余已订约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内拨备之资本开支为27,351千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商誉约为1068.5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54.6万港元减少约2686.1万港元,主要因减值亏损约2392万港元及汇兑差额亏损约294.1万港元所致[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使用权资产约为3792万港元,本期分别计提减值亏损及折旧约1902.6万港元及941.4万港元[69] - 结算日,集团就应收贸易款计提的减值较过往年度增加约727.7万港元至约1008.1万港元,应收贸易款结余由2021年12月31日约5991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约2030.5万港元[7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35.07369亿港元,分为36.87628409亿股股份,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3557.5万港元,持有流动资产约16429.2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31496.8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52倍,资产负债比率则为53.6% [7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拥有382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530名 [8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贷约38,550,000港元,银行贷款已悉数偿还,无资产质押;2021年12月31日借贷约69,218,000港元,部分银行贷款年利率6.175%,有汽车质押 [88] 持续经营能力 - 董事认为公司能持续经营,因部分董事提供财务支持、预期保持盈利产生现金流入及债权人拟同意以可换股债券偿付租赁负债[10] 财政年度结算日变更 - 公司将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更改至6月30日,以合理有效配置资源[7] - 2022年12月2日董事会宣布将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更改至6月30日,本期财报涵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止18个月[45] 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于2022年3月10日股份复牌,此前自2016年4月1日起暂停买卖[6] - 公司股份自2016年8月1日起暂停买卖,2022年3月10日上午9时正起恢复买卖[42][44] 业务范围 - 本期集团从事中国通勤巴士租赁市场的汽车租赁及通勤巴士服务[7] - 天马通驰集团从事汽车租赁及通勤巴士服务业务,拥有约700辆电动巴士、燃油巴士及其他车辆,每辆配5至59个座位[46] 会计政策 - 集团采纳2022年1月1日开始会计期间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变动[11] 税率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中国附属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20]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15年发行本金额为65,735,9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年利率4.5% [27] - 2015年发行本金额为120,000,000港元的零票息可换股债券(青岛可换股债券一),2023年6月30日已根据债务重组偿付[27] - 2017年发行本金额为13,220,018港元的零票息可换股债券(青岛可换股债券二),2023年6月30日已根据债务重组偿付[28] - 2016年发行本金额为14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天马通驰可换股债券一),年利率3%,2023年6月30日已根据债务重组偿付[28] - 2023年6月30日已确认的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总计为0千港元[29] - 本期,债务重组项下之可换股债券及不可换股债券已偿付,可换股债券之未偿付结余约3407.1万港元被视作其他贷款[71]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的任何股息[2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的末期股息[95] 股份配发与发行 - 2022年3月9日,公司以每股0.11港元的认购价向两名认购人完成配发及发行合共1,588,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170,573,000港元,扣除股份发行开支约4,107,000港元[31] - 2022年11月8日,公司以每股0.115港元的认购价向两名认购人完成配发及发行合共610,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70,030,000港元,扣除股份发行开支约120,000港元[31] - 2022年3月9日,公司按发售价每股0.11港元以公开发售方式完成配发及发行合共641,177,05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65,212,000港元,扣除股份发行开支约5,317,000港元[32] - 2022年3月9日,公司按公平值每股0.11港元向11名债权人完成配发及发行合共207,274,309股普通股,导致股本增加约22,800,000港元[33] - 资本重组包括股份合并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自2022年1月25日起,每10股已发行现有股份被合并为一股合并股份,每手买卖单位由10000股股份更改为20000股合并股份[73] - 第一项认购事项中,千逸及瀚天将认购合共15.88亿股新合并股份,所得款项总额为17468万港元,认购价每股0.11港元较理论收市价折让约92.3%,2022年3月9日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057.3万港元[74] - 公开发售中,包销商按每股发售股份0.11港元的发售价悉数包销64117.705万股合并股份,所得款项总额为7052.94755万港元,2022年3月9日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521.2万港元,拟用于结付债务重组项下债务[75] - 2022年2月23日,公司接获7份认购共108,260,129股发售股份的有效申请,占公开发售项下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约16.88%,余下532,916,921股未获认购股份占比约83.12% [76] - 2022年3月9日,第一认购事项完成,向千逸及瀚天分别配发及发行972,500,000股及615,500,000股认购股份;债务重组完成,向11名债权人配发及发行合共207,274,309股债权人股份 [77] - 2022年11月8日,第二认购事项完成,范煉先生及田欣先生认购610,000,000股认购股份,所得款项总额为70,150,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0,030,000港元 [80][81] - 第二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70%或以上用于提升集团现有业务及业务扩张,余下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 [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第一认购事项、公开发售及第二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总计305,815千港元,已动用196,008千港元,未动用109,807千港元 [83] 联营公司投资 - 公司持有联营公司内蒙古车马同驰运输有限公司35%投资,总投资成本为人民币3,500,000元;持有北京金达通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30%投资,总投资成本为人民币15,000,000元;持有山西检科融碳科技有限公司35%投资,总投资成本为人民币7,000,000元,已履行投资责任人民币175,000元[34][35][36] 核数师意见 - 核数师对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因无法信纳2021年12月31日约43,235,000港元借贷的存在、权利及责任以及估值,也无法信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与其他借贷结余相关之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37,660,000港元是否公允列报[37][39] -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分别约4323.5万港元及4225.7万港元借贷已核实,2022年2月11日公司出售持有借贷的附属公司解除还款责任,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保留意见将移除(比较数字除外)[40][41] 业务影响与计划 - 2022年疫情影响使天马通驰集团北京地区班车业务需求减缓,2023年上半年业务渐趋稳定[47][48] - 未来天马通驰集团计划优化车队软硬件,拓展业务,探索客运 + 运营模式[49] - 2023年6月5日集团签订购置计算分析及处理中心设备协议,计划年末交付,进军数据管理及大数据分析服务市场[50] - 本期集团收益约1.16亿港元,较过往年度减少约18.6%,主要因疫情封城暂停通勤服务[58] - 收益成本由过往年度约1.06亿港元增加约35.1%至本期约1.43亿港元,因固定成本及期间增加[58] - 毛利率由过往年度约25.9%下降至本期负23.0%,毛利转毛损[58] - 其他收入本期约3.32亿港元,较过往年度约8618.1万港元增加约285.0%,因出售资产及债务重组收益[59]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本期约5129万港元,较过往年度约3588.1万港元增加约42.9%,因期间增加[61] - 本期多项资产减值亏损约9497.7万港元,较过往年度约512.8万港元大幅增加[62] - 融资成本由过往年度约2069.7万港元减少约39.0%至本期约1263万港元,因偿还债券[63] - 本期出售附属公司一次性收益约3766万港元,过往年度无[64]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02亿港元,过往年度约5475.6万港元[65] - 公司计划2023/2024年度整改优化现有业务,加大新业务板块探索力度[57] 重大交易 - 2023年8月9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天馬通馳向供应商购买35辆新车,包括16辆新电动巴士及19辆新燃油巴士,总代价为人民币27,976,000元(相当于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