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代码为600685,H股代码为00317[1][10] - 2020年4月2日,公司注册地址由「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南40号」变更为「中国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137号船舶大厦15层」[8] - 公司持股46.3018%的参股公司为广船国际[5] - 公司控股54.5371%的子公司为黄埔文冲[5]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2022年3月30日召开的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2021年年度报告[4] - 2021年公司共召开8次董事会,其中2次现场会议,6次通讯会议[74] - 2021年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听取多项财务报告等事项并做决议[79] - 2021年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提名公司第十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的议案[80] - 2021年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通过高级管理人员2020年度薪酬等重要议案[81] - 2021年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探讨公司下一阶段战略规划的思路设想[82] - 2021年5月27日召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报告、方案及议案[89] - 2021年7月7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豁免承诺及聘请审计机构议案[89] - 2021年12月22日召开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修订议案及选举董事议案[89] - 2021年12月22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A股及H股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议案[89] - 2021年召开董事会会议8次,其中现场会议2次,通讯方式会议6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0次[100]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103][104][105][106][107] 审计相关情况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立信对公司2021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21]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费用为280,000元[144] - 境内原聘任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1,210,000元,审计年限2年;现聘任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1,050,000元,审计年限1年[145]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聘请立信为2021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审计费用105万元(含税)[146]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聘请立信为2021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审计费用28万元(含税)[146] - 2019年及2020年,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1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16.72亿元,同比增长0.54%[12][14][22][26][28][29] - 2021年扣除无关业务和不具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114.5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12][14] - 202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79亿元,同比下降97.83%,每股收益0.0562元,同比下降97.83%[12][13][14][22][28] - 202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0.51亿元,同比减亏2.32亿元,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 -0.0364元,同比增加0.1639元[12][13][1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65亿元,同比增加53.90亿元[12][14][48] - 2021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5.25亿元,较年初增长7.5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53%,同比减少30.21个百分点[12][14] - 2021年末国有独享资本公积余额5.21亿元[14]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2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094.45万元[15] - 2021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8.9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409.81万元[15] - 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2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亿元[1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0,826,541.34元,2020年为3,945,440,941.73元,2019年为1,565,413,108.80元[16] - 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金额合计38,256,106.20元,包括首台套保险补贴33,550,000.00元、财政贴息4,480,000.00元、自产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226,106.20元[18]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期初余额4,978,971,739.05元,期末余额8,953,885,977.70元,当期变动3,974,914,238.65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129,123,019.19元[19] - 公司报告期内利润总额1.15亿元,同比减少35.37亿元,下降96.85%[28] - 公司营业成本104.77亿元,同比下降3.48%[29] - 公司销售费用1.32亿元,同比增长837.23%[29] - 公司管理费用4.84亿元,同比下降5.65%[29] - 公司财务费用 - 4073.62万元,同比下降270.99%[29] - 公司研发费用6.17亿元,同比增长4.59%[29] - 其他收益1.095亿元,同比减少43.15%,因本期首台套保险补贴及科研补助等减少[31] - 投资收益4020.57万元,同比减少98.96%,因上年同期处置广船国际及澄西强州股权[3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13亿元,同比减少52.29%,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31] - 公司总成本为1,036,664.2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3%[39] - 报告期内在建产品减值准备转销额2.68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39] - 公司报告期内期间费用合计11.93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销售费用1.32亿元,同比增长837.23%;管理费用4.84亿元,同比下降5.65%;研发费用6.17亿元,同比增长4.59%;财务费用-0.41亿元,同比下降270.99%[45]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6.17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9%,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46]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2亿元,同比增加0.89亿元[48]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6亿元,同比减少8.09亿元[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2.8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41%,较上期增长210.94%[50] - 报告期末集团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49.53亿元,对比年初增加0.29%[54] - 境外资产为7.22229545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63%[51] - 报告期末集团3个月以上受限货币资金折合人民币41.433418066亿元[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0.55亿元,期末余额32.81亿元,变动22.26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20亿元[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89.54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29亿元[5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经营接单325.24亿元,同比增加248.3%,承接新造船订单17型85艘[21] - 2021年完工交付35艘船舶及2座海工平台,共计94.43万载重吨[22][28]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4.54亿元,同比增长0.50%,主营业务毛利10.87亿元,毛利率9.49%,同比增加3.88个百分点[33][35] - 造船业务收入91.92亿元,同比下降2.83%,毛利率9.22%,同比增长5.59个百分点[35] - 海工业务收入3.56亿元,由负转正同比增加6.48亿元[35] - 钢结构工程业务收入16.37亿元,同比增长0.89%,毛利率10.68%,同比增加0.86个百分点[35] - 船舶修理及改装业务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72.45%,毛利率7.87%,同比减少10.59个百分点[35] - 机电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下降8.47%,毛利率36.52%,同比增加1.63个百分点[35] - 中国(含港澳台)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75%,国外市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8.14%[35] - 造船产品直接材料成本643,393.06万元,占比62.07%,较上年同期下降4.83%[39] - 钢结构工程直接材料成本73,256.12万元,同比下降16.98%,加工成本72,992.15万元,同比增长25.59%[39][40] - 船舶修理及改装业务直接材料成本0.18亿元,同比下降75.69%,加工成本0.96亿元,同比下降67.09%[39][40] - 机电产品及其他业务直接材料成本0.21亿元,同比下降63.82%,加工成本0.71亿元,同比增长54.14%[39][40]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全球累计签约新船订单1671艘、1.1984亿载重吨,按载重吨计同比增长77.1%[52] - 截至2021年12月底,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收于154点,同比上涨28点[52] - 2021年集装船全球签约新船订单548艘、44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6.9%[52] - 2021年散货船全球签约新船订单440艘、385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1.9%[52] - 2021年油船全球签约新船订单239艘、23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9%[52] - 2021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87艘╱座、100.06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上涨73.50%[52] - 2022年全球经贸活动增速或放缓,新造船订单需求适度回调,海工装备订单持续好转[62] - 预计2022年全球民船新船成交量将小幅回調至9000万载重吨左右,总价值量达850亿美元[63] - 预计2022年全球海工装备新建需求总量有望回升至120亿美元,较2021年上涨20%[63] 股东分红与权益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38元(含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股本1,413,506,378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95,063,880.16元(含税),占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45.71%[4][114] - 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17] - 现金红利和股票红利之和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50%[117] - 公司进行现金分红须满足当年度实现盈利,且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依法提取公积金后,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值,且每股收益不低于0.05元人民币等条件[118] - 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指未来十二个月内拟对外投资、收购资产或购买设备累计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且超过5亿元人民币[118]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主要集中于以美元计价的出口船舶订单[68] - 公司面临利率风险,产生于银行借款,来自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68] - 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存在在手订单违约风险[69] - 预计2022年国内钢材等价格高位运行,人工成本上涨,公司面临成本风险[70] 董事、监事及高管情况 - 董事会共有11名董事,包括3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执行董事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连任时间不得超过六年[75] - 2021年全体董事均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未在敏感期买卖公司股票[75] - 任开江于2021 - 12 - 22任职非执行董事[77] - 韩广德、陈忠前、陈利平、向辉明、陈激、顾远、喻世友、林斌、聂炜、李志坚在任董事[77] - 董事长韩广德、副董事长陈忠前等多位董监高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0 [91] - 执行董事、总经理陈利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31.98万元 [91] - 执行董事向辉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9.43万元 [91] - 独立董事喻世友、林斌、聂炜、李志坚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均为20万元 [91] - 监事会主席陈朔帆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8.11万元 [91] - 外部监事陈舒、朱维彬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均为12万元 [91] - 职工监事李凯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5.11万元 [91] - 董事会秘书李志东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5.83万元 [91] - 财务负责人侯增全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5.93万元 [91] - 董监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630.39万元 [91] - 顾远1969年10月出生,现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部副主任、本公司董事[93] - 任开江1967年3月出生,现任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本公司董事[93]
中船防务(00317) - 2021 - 年度财报